第237节

  这样的事,由朝廷船队来做,还要考虑一下影响,让商人出头,全无压力。
  在利益的趋势下,自然有人愿意效力。
  朝廷松开了口子,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船队规模不断增大,官船和民船加起来超过了三百五十艘,人员足足超过了三万。
  出航的目的也从宣扬国威震抚四夷,变成了发展友谊,开拓海外贸易,寻找新航路,占领无主之地。
  起航之前,作为船队的正使,郑和还有最关键的事情要做。
  到太医院求药。
  为分担压力,同样饱受晕船困扰的王景弘被郑和拉着,一同站在了太医院前。
  往日里威风八面的首领太监,看到迈着方步,笑容满面的赵院判,齐刷刷的打个哆嗦。
  互相一眼,同时握拳,为了完成使命,为了活着出去活着回来,咱家拼了!
  这是何等精神?
  大无畏的精神!
  怀揣着伟大的抱负,大明的航海家们抬头挺胸,,毅然决然的走进了太医院。
  第一百五十五章 郑和下西洋二
  永乐三年七月壬申,南京郊外突然传来数声巨响。
  城内的居民停下手中的活计,抬头朝着巨响传来的方向看了几眼,见有黑色烟雾腾起,久久不散,便知是军器局和兵仗局又在试炮,心中了然,依旧是该做什么做什么,丝毫不受影响。
  自永乐二年,兵仗局和军器局经常在城外试射火器,众人早已是习惯了。哪个月听不到这样的巨响,才会觉得奇怪。
  不过,今天的炮声貌似比往日大了些,也密集了些。要么是多门连发,要么就是造出了比大将军更威武的火炮,也算不得奇怪。
  会同馆内的番邦使臣听到巨响,纷纷聚集到院中,望着巨响传来的风向,一阵心惊肉跳。
  明朝军队有多厉害,使用的兵器有多犀利,使臣们或多或少都见识过。尤其是同镇守云南的沐英沐晟父子打过交道的,更是对明朝的火铳和火炮忌惮三分。
  威力十足的火铳,能砸断巨木的铁球,是不少番邦勇士心中的噩梦。
  听着震耳欲聋的炮响,陈王子和占城使臣满心的激动。有如此威力的火炮,大明的军队之强不用多言。抱紧明朝天子的大腿,果真是明智之举。
  安南胡氏族派遣的软景真等人,脸色却不是那么好看。
  不久之前,大明天子下诏,以胡氏篡权,安南军队侵扰明朝边境,欺压邻邦为由,对胡氏国王大加斥责。用词相当不客气,字里行间都带着杀气。只差明说,如果胡氏不主动退位,迎陈氏归国,也不从占领的土地上退兵,大明不介意代劳。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都由安南负责。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安南却是大气不敢出,只能派遣使臣带上方物和胡氏请罪的书信,到大明朝贡,请求永乐帝网开一面,手下留情。
  是真心服软还是借此拖延时间,只有胡氏自己知道。
  无论前者还是后者,朱棣都不在乎。
  实力摆在面前,胡氏服软自然是皆大欢喜,不服,自然有办法让他服。
  城外的炮响不绝,阮景真的心越来越沉。难怪之前出使大明的使团成员回国后就纷纷称病辞官,要么躲到自己的寨子里,任凭国王怎么下令都是置若罔闻,死也不出来。这是明摆着同胡氏划清界限,以求自保。
  如此看来,假如不主动迎回陈王子,退还占领的城邦,明朝果真会出兵?
  对比双方视力,设想一下战后结果,安南使臣不由得脸色发白,浮现出惊悸慌乱之色。
  聚集到城内的商贾,起初也被骤然响起的炮声吓了一跳。待从京城居民口中得知详情,惊吓顿时变作了惊喜。
  “好!”
  一名商贾大笑着拊掌,盛赞大明之威。周围之人纷纷附和,也是大声叫好。
  路过的应天府衙役顺着声音瞅两眼,铁尺在掌心里拍了两下,倒也没上前斥责这些人声音太大,影响市容市貌。倒是说话的人见着一身皂服的衙役,自觉降低了声音,可脸上的激动和兴奋之色却怎么也消不下去。
  隔着两桌的几名兀良哈部落勇士在靖难中,亲身体验过大明的巨炮,邻桌的女真人也在辽东见过边军使用火炮的情形,听到声响,都是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战。
  能震聋耳朵的巨响,呛人的黑烟,将人和战马砸成肉泥的巨大铁球。
  只是想想,都是手脚发凉。
  兀良哈归附大明已久,压下心头的恐惧,很快恢复常态。
  女真人则是互相看看,认为部落头领的谋划,简直是异想天开。如此强盛王朝,归附尚且来不及,还想打其他念头,完全是摸不清东南西北,不知山有多高海有多深。
  城外,大宁进献的两门火炮不再嘶吼,边军打开炮膛,将子炮取出。
  几百米外,黑烟散去,几个被铁球砸出的深坑和破碎得不成样子的木人赫然在目。
  朱棣策马上前,看着足有三百斤的火炮,问道:“这便是夷人的火炮?如此威力,当真是了得。”
  护送火炮进京的周荣跪地,口称万岁,在朱棣叫起后,才道:“回陛下,此炮确依夷人图纸所造。然制炮期间,工匠多有改进,威力更盛,且不易炸膛,实已大有区别。”
  “善!”朱棣抚过颌下短髭,得知火炮尚未命名,当即赐以“佛郎机炮”之名。即是夷人献上图纸,自当以此命名。
  历史上的佛郎机炮,就此被孟清和和永乐帝联手蝴蝶一把,提早一百年出现在大明的军队中。
  此后又被大明的工匠们不断改进,成为了举世闻名,让海盗威风丧胆,欧洲人争相效仿的“大明版佛郎机火炮”。
  将火炮图纸带到东方的迪亚士,因为在史书上留下了重重一笔。
  虽然发现好望角一事被某人蝴蝶了,迪亚士的后人却并未因此没落。相反,为同大明缔结友谊,获得丝绸和瓷器的贸易权,这个盛产冒险者与航海家的家族被欧洲各国的国王和贵族追捧,获得的财富和荣耀更是难以计数。
  除火炮之外,大宁还献上了高产的作物良种。随火炮良种一同进上的,是研发制造火炮及改进粮种的工匠和军汉名单。名单之后,才是督造火炮并参与此事的兵仗局和大宁都司官员。
  各人所司,皆有注明,不瞒报也不贪功。
  永乐帝看后,不由得感叹,这才是做实事的人!
  心情大好之余,大笔一挥,大宁都司,北京兵仗局和大宁杂造局都被予以重赏。定国公和兴宁伯更是遭到了点名表扬。兵仗局总领太监白彦回没被点名,却得天子赐服,换上新衣服,来回踱着方步,笑得见牙不见眼。
  孟清和的奏疏上,提及夷人火炮可再加改进,不只能用于陆战,更可用于海上战船,永乐帝对此愈发重视。
  郑和船队即将起航,临时加装火炮肯定是来不及了,干脆下令浙江等都司集合工匠熟手,建造船厂,大批制造海船。船造出来,火炮自然是想怎么装,就怎么装。
  造船的经费不是问题,户部没有,直接从内库出。
  造船的材料也不是问题,辽东和西南实行水土保护,不能随意伐木,完全可以向安南占城和暹罗等番邦购进。木头和绳子可以卖钱,竹子和铁矿石也能换得粮食,就算番邦的国王大臣不上钩,下边的土司头人和寨民也会主动和明朝交易。
  不过是砍几棵树拉去卖掉,换些布帛粮食,国王管得着吗?
  要治罪?土司头人可以带领大家一起归化大明。成了大明的人,自然受大明军队保护,需要大明天子发下诏书才享有合法继承权的番邦国王,自然更管不着了。
  皇帝给钱,官员选才,再到各地购买材料,海运漕运一起繁荣,驿站也接连设置。在南北户部和工部联名上疏之后,各地船工役夫和驿丞驿卒的待遇都有所提升,但也提前出现了各种民间组织,例如漕帮。
  从成立最初,漕帮就被锦衣卫各种摸底,已然完全透明化。有不断详化的《大明律》为基础,永乐朝的官员又比较给力,此时的漕帮和x社会相距较远,随着经济和漕运发展,越来越类似于维护船工役夫权利的工会组织。
  对此,孟清和也只能摸摸下巴,四十五度角望向房梁,感叹一声,历史真奇妙。
  依照皇令,浙江等地船厂造出的海船,除了官用,商贾也可以购买,获取的利润。朝廷占大头,地方占小头,督造海船的官员也可分得红利。
  这是天子许可的,比私下里伸手要安全得多。
  只不过,领到造船任务的浙江等地官员却有些挠头,天子不差钱,手笔自然大,初定制造海舟一千一百八十艘,就算钱和材料不是问题,需要的工匠都到哪里去找?
  工匠找来了,杂役又该怎么办?
  农户不可能,朝廷有了高产的粮种,大家都忙着种地,除了遭灾的流民,没人会到船厂里找工作。强征?锦衣卫的驾帖会立刻上门。
  匠户倒是有,可还是僧多粥少。
  军户更是不要想。北边有鞑子,沿海有倭寇,西南还准备对安南用兵,除此之外,还要跟着船队下西洋,军汉们有一个算一个,都巴望着借此获得战功,各种摩拳擦掌。
  随着待遇提升,军户,尤其是北边的军户,不再以从军为苦,想从贴户余丁中拨拉出人手,愈发的艰难。
  领到造船任务的各地都司都在发愁。
  这就像从天而降一个聚宝盆,哐当砸在自己面前,眼睁睁的看着,口水横流,就是够不着,闹心不闹心?
  缺人的不只是沿海各府州县,北疆各地也陆续闹起了饥荒。
  朝廷许可从归附的鞑靼部落垛集军丁,军户有了,匠户仍是不够。
  辽东有女真部落可以填补,北京有山西的移民,甘肃和宁夏等地不停吸引着草原上的部落,多少都可以缓解一下。
  只有大宁,出去的永远比进来的多。不只工匠紧缺,连发来的朝廷犯官和戍边军汉都开始大量分流。
  看着被调往顺天的人员名单,孟清和的心在淌血。
  好不容易培养出几个人才,他容易吗?
  永乐帝压榨他,朱高煦和朱高燧剥削他,怎么连沈瑄也来凑热闹?
  就算是薅羊毛,也不能只在一头羊身上薅吧?
  公理何在,道义何在,正义何在!
  无奈形势比人强,北京行部来要人,硬是不给,孟清和之前从行部挖人的动作就被当成了谈判的筹码。不用费事,伯府内的赵通译就是实证!
  之前的挖墙脚行为获得了天子许可?
  好办,下官手里也有天子的敕令,兴宁伯可详阅。
  孟清和头疼,需要这样吗?
  行部来人表示,很需要。
  兴宁伯掀桌了。
  可惜掀桌也没用,人照样拉走。即便有天子补发的金银宝钞绮罗若干,也无法弥补人才的损失。
  捧着胸口,孟十二郎欲哭无泪。
  急红了眼,恶向胆边声,干脆打起了海外番邦人士的主意。
  八个倭人工匠给了他灵感,一衣带水的邻居就在身边,不抢白不抢!
  何况源道义写了保证书,倭寇之患仍不见杜绝,既然如此“仰慕”上国,不如就到上国来工作学习吧。
  过程或许会暴力点,但情况所需,也没办法。
  孟清和知道这主意会被士大夫骂到臭头,记录在史书上,更会坐实奸佞名头。
  他不在乎。
  不在最强盛的时候努力,要等到走下坡路的时候后悔?
  这不是孟十二郎的作风。
  不过,孟清和不惧和言官干架,却也不想在事情未成前惹太多麻烦。同沈瑄讨论之后,计划通过,给天子的上疏却不能走正规渠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