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穿越重生>帝国风云> 第40章 扩军

第40章 扩军

  中日朝鲜半岛战争之后,〖中〗**备讲入了高速发展期。
  宋靖国的德意志第二帝国之行收获颇丰,除了〖中〗国急需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工业技术,特别是造船方面的援助,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各大企业也急需拓展在华业务,以渡过艰难的经济危机时期。
  一九三四年初,发生了一件并不为多少人所知的大事。
  一月二十日,琉球王国王室直系后裔顾准乘坐由〖中〗国政府安排的娜轮回到那霸,琉球王国正式复国。
  两天后,琉球王国正式与〖中〗国签署同盟条约。
  按照条约规定,〖中〗国把奄美诸岛转让给琉球王国,并且为琉球王国提供安全保障,而琉球王国则把琉球岛上的那霸港、以及附近三十平方公里的土地无限期的租借给〖中〗国,〖中〗国每年只象征xing的支付一华元的琉球王国。
  十天后,〖中〗国海军舰队开进那霸港。
  从此,那霸成为了〖中〗国海军面向西太平洋的主要军港,并且在五年之后成为了〖中〗国海军最主要的军港。
  从地理位置上讲,那霸港远优手胶州湾,乃至〖中〗国的所有港口。
  原因很简单,那霸港直接面向西太平洋,不受任何地理因素阻挡,而〖中〗国本土、哪怕是台湾岛上的港口,都需要通过琉球群岛,才能进入西太平洋,而且距离〖中〗国海军的主要战区更远。
  获得那霸港,极大的改善了〖中〗国海军的活动环境。
  只不过,琉球王国本身就是一个小国,即便在远东地区,也算不了什么,在世界范围内就更加不起眼了。
  当时,除了〖中〗国与〖日〗本,没有哪个国家的民众关心这个复国的小王国。
  琉球国王顾准登基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带着王后与王储,
  回访生活了四十多年的〖中〗国。
  在此期间,顾准还专门前往青岛,参观了〖中〗国舰队。
  等到冯承乾送走顾准,宋靖国也从德意志第二帝国回来了。
  三月,刘伯恩在毫无悬念的情况下,当选中华〖民〗主共和国的第三届总统,也是中华〖民〗主井和国的第二位总统。
  四月下旬,刘伯恩正式住进总统府。
  五月,在刘伯恩的推动下,国民议会通过了一九三四到一九三五财年度预算案,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军费预算占到了〖中〗央财政总预算的百分之三十二,比一九三三到一九三四年度增加了百分之三十八。
  要知道,这是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所达到的军费开支。
  在一九三三到一九三四财年度,因为战争的巨大开支,实际支出的军费比上一财年度增加了将近百分之七十。
  如此巨大的军费增幅,意味着〖中〗**备发展进入快车道。
  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中〗国海军的军备规划。
  五月底,由冯承乾制订并且亲自提交给国会的“〖中〗国海军五年规划…
  方案”在经过一周的审议之后,最终以全票获得通过。当时,连最保守的议员都投了赞成票。一是冯承乾的威信摆在那里,二是谁都知道海军在对日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三是急剧扩张的民族资本需要海军撑腰。
  要知道,此时的〖中〗国民族企业,已经不再局限于国内。
  在柏林和会上,就确定了英法在远东的利益移交给〖中〗国,即〖中〗国将接下英法在远东的势力范围。
  问题是,柏林和约生效的时候,〖中〗国没有这样的国力。
  直到一九三零年前后,〖中〗国的民族资本家才走出国门,而首先瞄准的就是之前被英法控制的中南半岛。
  经过几年发展,〖中〗国企业已经占据了中南半岛的大部分市场,成为实际主导者。
  正是如此,那些替民族资本家说话的议员(其中很多就是企业主),自然希望祖国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能够时刻保护他们的海外利益。
  海军发展规划…获得通过后,冯承乾开始着手实施。
  当然,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国内的造船能力,不然海军建设就是一句空话。
  结果就是,在一九三四到一九三五财年度划拨给海军的经费中,有接近三分之一被用于基础建设。
  当时,冯承乾做了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即以控股的方式,入主几家主要造船厂。
  只是,这还不够。
  六月,在拿到当年的财政拨款后,冯承乾就提出收购青岛的几家合资造船厂,然后合并重组为“〖中〗国海军造船厂”。
  根据在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径验,冯承乾知道由海军直接控制的造船厂有多么重要。
  虽然一家造船厂,不可能承担所有战舰的建造工作,但是有了这家造船厂,那虚无缥缈民营造船厂在争取海军舰船的建造合同时,就不敢开高价,也就能够有效的降低舰船建造成本。更重要的是,在战时,由海军直接控制的造船厂是舰队最重要的支柱。别的不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基尔港海军造船厂就承担了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百分之六十的战舰维护、维修与改造工作。此外,还得考虑到〖中〗国的特殊国情。由军队与政府直接控制的造船厂,在与德意志第二帝国进行技术合作的时候,受到的限制明显低于民营造船厂,也就更容易从德意志第二帝国获得先进技术。
  只是,冯承乾并没指望〖中〗国海军造船厂能够建造多少战舰,特别是主力舰。
  别的不说,仅仅是整合那几家小型造船厂、增添建造设施等,就需要huā上好几年,根本跟不上〖中〗国海军的扩充速度。
  冯承乾非常清楚,接下来五年至关重要。
  甚至可以说,在一九三九年之前,〖中〗国海军能够建造多少战舰,将直接关系到〖中〗国能否打赢下一场战争。
  原因很简单,冯承乾熟知的历史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将在一九三九年爆发。
  虽然历史已经改变,但是一些最关键的因素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比如,由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大肆扩张工业规模、以及战后分脏不均所导致的经济危机,照样在一九二九年爆发,与冯承乾熟知的历史没有多大差别。又比如,柏林和会所决定的世界格局,依然充满了矛盾,而且两大集团的对抗并没有偃旗息鼓,华盛顿条约也只有二十年的期限,军备竞赛并没根绝。
  这些因素综合到一起,冯承乾不得不相信,第二次世界大战将在一九三九年前后爆发。
  也许会晚上n年,但是绝对不会拖得太久。对于动辄需要几年才能造好的战舰来说,大战晚几年爆发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由此可见,〖中〗国海军在一九三九年之前的发展有多么重要。
  对冯承乾来说,几乎是分秒必争。
  六月底,冯承乾就向江南造船厂、北方造船厂、以及有德资参与的广州造船厂与高雄造船厂发出了招标书,为海军提供的战舰设计方案开出建造价格,并且提交包括建造时间在内的详细建造计划。
  对冯承乾来说,做这些事情是轻车熟路。
  要知道,在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时候,冯承乾就主导了公海舰队的大部分造舰项目,是公海舰队的奠基人。
  为了节约时间,冯承乾没有让造船厂提交设计方案。
  说得直接一点,在发出招标的时候,冯承乾手里就有战舰的详细设计图纸,造船厂只需要为建造战舰开价。
  可以说,这是最为独特的地方。
  要知道,在其他国家,海军一般只提出战舰的xing能指标,设计工作交给造船厂,然后海军从中选出最优方案,再于造船厂签署建造合同。
  也就是说,海军并不直接参与战舰的设计工作。
  冯承乾这么做,也是为了节约时间。
  更重要的是,冯承乾比任何人都清楚〖中〗国海军需要什么样的战舰,此外,冯承乾也比任何人都清楚未来的海战会是个什么样子。
  当时,冯承乾最重视的,就是〖中〗国海军的辜一种舰队航母。
  虽然在一九三四年中期,〖中〗国的造船厂、包括那些有德资参与的造船厂都没有建造两万吨级战舰的能力,但是在宋靖国的努力下,这个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最迟一年之内,至少有三家造船厂将获得大型船台,从而具备建造舰队航母的能力,因此在这个时候发出招标书也恰到好处。
  冯承乾拿出来的,正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建造的“柏林”级航母的原形。
  也正是这次招标,让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看中了这种航母,并且由希佩尔亲自出面,让冯承乾以较低的价格转让了设计图纸。可惜的是,在建造之前,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对初始设计进行了大范围修改,最终造出来的“柏林”级航母与冯承乾的初衷南辕北辙,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了。
  所幸的是,冯承乾没有受到影响,而且也因此终止了与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的合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