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节

  “只是强扭的瓜不甜,若是陛下没有要娶那么多女人的想法,放出宫去当然是最好的。”
  拓跋焘点了点头。
  “大选就是这么个规矩,她们还以为我真是见人就纳的昏君不成!”
  拓跋焘来之前已经做了“功课”,大致了解了生病的几个女子都住在东院的哪里,带着贺穆兰溜着墙根扒了一处壁脚听动静。
  他们并不是从入口进来,是以没有守卫注意到这边,也给他们提供了不少方便。
  贺穆兰和拓跋焘在墙壁旁听了半天也没听到里面有什么声音,贺穆兰大着胆子戳破窗纱,往里面一看……
  里面空空荡荡,什么人都没有。
  这一下可就奇怪了,拓跋焘和贺穆兰对视一眼,悄悄移步出了这一间,又往另外一间戳了窗纱,露出一个女子的身影来。
  “这个在……”
  拓跋焘看了看,兴奋地压低了声音:“这个应该是卢家行七的女孩,崔家派了女子进宫,卢家不敢推辞,便把她也送了进来。”
  崔浩这一次选了家中侄女进宫,可谓是五姓第一次送入宫中自家的直系女子。因为崔浩开了这个头,卢家和其他几家不敢敷衍皇帝,也都纷纷送了家中的远方女孩或庶出之后。
  “卢家的七娘听说自从去年起就经常生病,原本说好的亲事也因为这个被退了,他家只能将她送进宫来,结果一进宫就生了病。”
  拓跋焘小声告诉贺穆兰。
  “我看她像是挺好的,看起来没病……”
  贺穆兰摇了摇头。
  “她现在站着不能说明什么,真要重病早就送出去了。”
  这位卢七娘身边还有一位宫女伺候,她是五姓女出身,当然不能让她什么都自己来,那宫女被卢家塞了不少东西,伺候她也尽心尽力,此时见她站起身走动,连忙上前阻止。
  “七娘,你病刚好,吹不得风,多卧床才能好啊!”
  七娘闻言苦笑道:“你也不是不知道我这毛病,三分是自己着凉,七分倒是我硬拖出来的,此时好或者不好,又有什么区别!”
  “太医说你这一年来忧思过重,需要好好调养,不宜再生病了。我知道你不愿入宫,可真要在宫里出了什么事,连我都要赔命!”这宫女毕竟是宫人,当场脸色就不太好看。
  “我们既然答应了卢使君会设法让你出去,你就不该一天到晚唉声叹气。”
  “原本当然是能出去的,可现在生病的这么多……”
  卢七娘子自嘲地笑了笑。
  “一下子生病这么多人,陛下又不是傻子。”
  拓跋焘露出一个古怪的神色,看了看贺穆兰。
  “看样子她们不愿意嫁我……”
  贺穆兰正准备开口安慰,猛然间却有什么东西疾飞而来,直奔着贺穆兰和拓跋焘藏身的地点!
  拓跋焘和贺穆兰都是武人,见有物来袭往后迅速闪开。
  那东西落在地上溅出一地的药汁,滚烫的药汁流了满地,发出难闻的气息。
  “什么人鬼鬼祟祟在那里躲着!”熟悉的叱声之后大叫声传遍东院,“来人啊!有宵小之辈窥探良家子!”
  “慕云,别叫!”
  贺穆兰吓得半死,连忙将拓跋焘往后推了推,露出自己的样貌来,胡乱挥舞着双手。
  “是我!是我!”
  身手如此好,又警觉性超强的,不是别人,正是王家浪荡子和宇文家姑娘所生的那位女郎王慕云。
  王慕云见了贺穆兰也吃了一惊。
  “我说普通宦官怎么闪的这么快!原来是你!你来做什么?”
  她不知想到什么,忍不住倒抽了一口凉气:“你不会有心上人被选进了后宫,想要带着她私奔吧?能进宫的良家子无一不是未来的嫔妃人选,你可别胡乱来!”
  “你乱说什么呢!”
  贺穆兰哭笑不得。
  “我来自然是……”
  “王家阿姊,出了什么事……”
  卢七娘和那宫女听到外面有动静,立刻开门往外张望。
  那宫女已经有二十多岁,看起来还算稳重,见到是个宦官只是微微一怔。
  可她身后的女郎一见到贺穆兰的样貌却如遭雷击,脸色白如金纸,还没等王慕云开口遮掩,卢七娘已经惨叫了一声“是他!”,一下子向后栽倒过去。
  宫女反应迅速,立刻将她一把扶住,可也只能让她不至于摔倒在地上,卢七娘还是给吓晕了。
  一时间,所有人都愣在了原地,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王慕云见到是贺穆兰时就已经后悔,再见卢七娘居然被吓晕了,更是恨不得骂上贺穆兰几句。
  她上前一把捞住卢七娘,此时外面已经有了不少响动,显然她那一嗓子虽然没有惊动太多人,但左邻右舍和保卫此地安全的健妇们却一定是知道了。
  那宫女看了看贺穆兰,再看了看贺穆兰身后低着头的拓跋焘,“云娘,这是怎么回事?”
  “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王慕云随手一指方向,“我那屋子还空着,你们先去躲一躲!我把他们支开了就去找你们。”
  她说话一点也不避讳那宫女,显然这个宫女已经被她们买通,或者干脆就是王家或卢家的人脉。
  贺穆兰也是决断,立刻扯着拓跋焘往她指的屋子方向跑。等到了那屋子前面,两个人都是失笑。
  他们刚刚路过这个屋子,戳了窗纱还纳闷怎么没人,原来就是这位王家姑娘的屋子!
  贺穆兰推门而入,拓跋焘也躲了进去。两个人进了屋子关上门,忍不住紧张地喘着粗气。
  屋子里干干净净,既没有多少箱子,也没有多少脂粉。只有墙上挂着一把琴,看起来像是珍品。
  倒很像是王慕云的风格。
  拓跋焘提起的心放了下去,又听到外面有询问和对答之声,愣了一愣后突然惊叫了起来!
  “不对啊!这是我的东宫,我躲个什么!”
  ☆、第366章 宫中隐秘
  拓跋焘和贺穆兰被迫在王慕云的屋子里暂避,外面吵吵嚷嚷,显然要想把这些人打发走没有王慕云说的那么简单。
  贺穆兰心中着急,拓跋焘居然还有脸安慰于她:“你莫担心,若真有什么事,我出去一趟就是。你认识那女子?”
  “那是王家的女郎,母族是宇文家。”贺穆兰点了点头,“我和她私交甚好,想不到她居然也入了宫。我还以为没她什么事呢。”
  言语间大有惋惜之意。
  “嫁我真有这么糟糕?”拓跋焘摸了摸脸,有些郁闷地说道:“一个两个都是,哪怕说的清楚明白,还是犹豫不定。世上的女子都是要嫁人的,嫁给我,受我庇护,难道不好吗?”
  拓跋焘话中像是谴责贺穆兰的惋惜口气,听着却像是意有所指。换了个敏感的女人,大概就会猜想拓跋焘可能是对她有什么意思才这么说了,好在贺穆兰一来了解拓跋焘的性格,二来对自己的长相和性格有自知之明,她知道拓跋焘喜欢胸大腰细屁股翘的,闻言只是笑笑。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说不定人家只是想过简单的日子,不求飞黄腾达呢?”
  “不说这个。”拓跋焘脸色突然沉重起来,“听那宫女和卢七娘的对话,宫中似乎有不少女官和宫女真的和外臣有所勾结。那王家女说话甚至不避讳宫女,甚至藏起我们都不怕她知道,可见她对卢、王两家有多忠心。虽说只是东宫一个普通的女官,可要是宫中这样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岂不是随便一杯毒酒就能了结了我的性命!”
  贺穆兰微微一怔,心里不知为什么觉得有些悲哀。
  这位陛下最后的下场,似乎真的是被信任的宫人一杯毒酒给了结了的。
  也许借这个机会,说不定可以扭转拓跋焘未来的命运。
  抱着这样想法贺穆兰,开口劝谏道:“我大魏建国不久,制度不全,宫人几乎全靠犯官之后入宫,尤其是女官和宫女,除了极个别是陪嫁而来,大部分都是因罪入宫。有几个人能像窦太后那般,即使家中男人全部获罪也依旧忠心两位陛下呢?大多数人对自己会获罪而受到这样的惩罚都会心怀不满吧?”
  拓跋焘一愣。
  “我拓跋鲜卑自兴起之日起,伺候之人便全是奴隶。犯错之人既然成了奴籍,不用在宫中,难道还杀了不成?现在到处都缺人,这些女子许多都识文算数,进宫不是最好的下场吗?难道在外面当官婢会比在宫里好?”
  “我不是这个意思。因为宫人大多不是良家子,所以身份和来历都没有那么容易弄清楚。有些性格刚烈的,或是性格阴鸷的,忍着心中的仇恨想要日后报复也有可能。”
  贺穆兰叹了口气。
  “更何况后宫那么小,女子根本不够住,陛下却从不放宫人出宫,这些人在宫中过了一日又一日,人是越来越多,日子却越过越差,又根本没有了追求,自然也没有效忠的动力。若是效忠您就能重回自由身,或是能够放出宫,说不得这些人也不会背叛了。”
  其他朝代的女官和宫女好歹还有些脂粉钱和月银什么的,还可以补贴家里或者是做做大赦后出宫的美梦,不愿意惹出事端。
  可这些宫人原本就是受家中犯罪的男人们连累进宫的,有的一家子全在宫里做苦役,男的被阉割成了太监,女的当牛做马,怎能不恨?
  北魏甚至连俸禄都没有!你做了再大的女官,只不过就是得到的赏赐多一点。如同窦太后那样能从女犯爬到保太后地位的,几千年来能有几个?
  都一样是人,不过是境遇不同,之前还可能是金枝玉叶、纨绔子弟,之后就跌落谷底,任人践踏,再无翻身的机会,朝不保夕之际想要攀附几个大臣、外戚照顾,也是正常。
  至于那宫女,说不得就是获罪入宫之前认识的卢、崔二家也不一定。能获罪后还入宫做宫女的,又怎能是什么小家族?
  拓跋焘听了贺穆兰的话,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似乎是从未想过那些因罪入宫的宫人会有什么想法。
  在他身边伺候和能进入他身边的,大多是勋贵子弟,或是先帝时期就给他筛选出来的宫人,无论是忠诚度还是才干都足以放心。
  但宫人也有生老病死,他身边的人一定会慢慢更换的。如今他才二十出头,但他父皇给他留下的宦官首领赵常侍都已经四十岁了,这些犯官之后或家属如果日后一步步得势,是不是真的会存了报复的心理,做出什么错事来?
  大选都有宫女会这么“照顾”这些贵女,那后宫里呢?会不会有更惊人的事情发生?
  拓跋焘的思绪一下子延伸出去,再想到自己已经二十多岁了,只有一个儿子,还是全靠窦太后将人接到宫中亲自照看才生下来的。
  杜夫人流产了两次,若不是身体强健早就出了事;独孤夫人至今无孕……
  那些有孕的嫔妃,不是一尸两命就是直接胎死腹中,他一直觉得是自己杀戮太过,可现在顺着贺穆兰的话再想想看,忍不住不寒而栗。
  若是后宫里有些心思歹毒的就不愿他留后……
  “陛下,你在想什么?脸色这么可怕?”贺穆兰从没见过拓跋焘面目这么狰狞,几近于恶毒的样子,忍不住心中一跳。
  完了,不会她说的过火,结果矫枉过正了吧?
  陛下虽然英明,可总是说风就是雨,可别真的来个“大开杀戒”什么的!
  “没什么,我在考虑你说的话,确实有些道理。”
  拓跋焘摸了摸下巴。
  这是他思考时惯有的动作。
  “如今宫里也有不少宫人年纪大了,伺候了三朝的都有不少,后宫里也确实住不下这么多人,是不是要放一些出去……”
  拓跋焘嘀咕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