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6节

  李二陛下一皱眉,不愿意伤这名心腹爱将的心,道:“鄂国公当然可以称得上是智勇双全。不过……朕这一御驾亲征,长安城得有人守。遍观朝内,只有尉迟爱卿最为适合。”
  “您让我留守长安城?这么说,先锋官俺是没法干了?”
  “那是自然,除非尉迟爱卿会分身法,哈哈!”然后他又严肃地说道:“尉迟爱卿可不要小看留守一职,这个职位可比先锋官重要的多。稍一闪失,可是要动摇国本,不可轻忽。”
  “那……好吧!”尉迟恭一晃大黑脑袋,道:“陛下让俺干啥,俺就干啥。不过,俺当不成先锋官了,您准备让谁当?”
  李道宗一拔胸脯,道:“那还用问吗?智勇双全,百战百胜。遍观朝廷诸将,舍我其谁?这个先锋官,我当定了!陛下,您说是不是?”
  李二陛下微微点头,道:“智勇双全之将,江夏王当然得算一个。既然卫国公不良于行,朕看……”
  “我不同意!”尉迟恭道:“谁当先锋都行!就是江夏王不行!”
  “那是为何?”
  “他跟俺争先锋,结果他做先锋,俺却当了什么留守。这不是向天下人说明,俺大老黑不如江夏王吗?陛下,你可得给我做主。不能让俺这么没面子!”
  李二陛下脸一沉,道:“这是军国大事,你鄂国公的面子还没那么大!勿复多言,退下!”
  “慢!”大老黑眼珠一转,道:“就算不看俺的面子,也有人比江夏王更适合当这个先锋官!江夏王和此人比起来,那简直是连提鞋都不配!”
  “此人是谁?”
  “秦国公郭业郭子仪!”
  第1863章 李道宗赢了?
  先锋官这个差事,有人弃之如敝履,比如李靖。有人却视之如珍宝,比如李道宗。
  关键在于,二人的追求不同。
  李靖此人,典型的能力大,野心小。他的足疾是真,但是不愿意搀和这事儿,也是真。
  给皇上当先锋官当好了,难道还能给他加官进爵?
  尚书右仆射,那是宰相之尊,再往上升,除非是李二陛下脱龙袍让位。
  至于爵位,国公已经很不错了。再进一步,倒是能加封卫王,但是异姓王在历史上有几个有好下场的?还不如国公稳当呢。
  那不谈加官进爵,谈名声谈金钱呢?
  的确,这个先锋官当好了,无论是名望,还是金钱,那还真是唾手可得。
  虽然说此战是李二陛下御驾亲征,但是皇帝难道还能和臣子争功?
  只要此战赢了,头功肯定就是先锋的。
  一举灭了隋炀帝百万大军三次都灭不了的国家,这得是多大名望?
  青史留名,万古流芳,只在等闲!
  至于钱财,那就更别提了。
  这可是古代的封建军队,又不是后世的解放军。杀俘可能有点顾及,奸淫也上不大上得台面。不过要说掳掠,那简直就是半合法的行为。
  高句丽盛产什么?除了牛黄人参海豹皮之外,最出名的就是黄金了。
  别管此战是胜是败,哪怕只是取了几个小城呢,也足够让先锋官吃个满嘴流油。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这两样东西,在李靖的眼中,还真不算什么。
  论名望,李靖已有大唐军神之称,此次征伐高句丽成功,不过是锦上添花,然而一旦失败,却是要一世英名付诸东流,性价比太低。
  论钱财,李靖天性淡泊,对金钱根本就不怎么在乎。
  当然,他不在乎,有人在乎,这个人就是江夏王李道宗。
  此次的姜玉梅刺驾一案,不仅仅让他把原来那二十万钱吐了出来,还倒贴了二十万贯。
  这真是让爱财如命的李道宗真是比割肉还疼,有了这么个大捞特捞的机会焉能错过?
  挡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李道宗此时的眼珠子都红了,道:“鄂国公,你把话说清楚,什么叫我给秦国公连提鞋都不配?”
  “哦,对不住!”尉迟恭一晃大黑脑袋,道:“刚才俺一时情急,那话的确是不怎么妥当!”
  “这还差不多。”
  “您江夏王是要是用点心,给秦国公提鞋还是没问题的。”
  “尉迟恭,你欺人太甚!”
  李道宗怒道:“想当初我随着太上皇起兵反隋屡立战功,郭业当时在哪?大唐建立之后,又是我随着陛下讨伐不臣,才有了这太平盛世。那时候郭业又在哪?”
  尉迟恭白眼一翻,道:“咱这是比能耐,又不是比功劳。你啰嗦了那么多,我问你一句,玄武门之变时,你在哪?要比功劳,咱大老黑可不怕你,为啥不让俺当这个先锋官?”
  “哼,就算不说功劳,单论打仗,我李道宗经过的战阵也比秦国公多得多!我都打了二十年的仗了,那郭业统领大军才几年?”
  “当兵当了二十年的老卒多了去了,多你一个李道宗不多,少你一个不少!”
  “你……你这简直是强词夺理,胡搅蛮缠!我不跟你吵,咱们让陛下来决断。”
  然后他跪倒在地,道:“微臣愿为先锋,还望陛下允准!”
  李二陛下道:“这先锋官一职,除了卫国公以外,最为适合的,也就是江夏王和秦国公了。到底何人为先锋,朕一时间还难以决断,秦国公,你怎么说?”
  “微臣当然愿意为先锋,为陛下扫平高句丽。”
  “那你觉得自己当先锋比江夏王更合适?”
  “那是自然。”
  “把你的理由说来给朕听听。”
  “其一,微臣两次出使三韩,对于高句丽的山川地理,风土人情,可比江夏王熟悉的多。其二,微臣的家资比江夏王丰厚的多。”
  “这关家资什么事?莫非你想贿赂朕?”
  “那当然不是。微臣家资豪富,就不会贪财,纵兵掳掠之事就不会发生。我大唐天兵军纪良好,高句丽人的反抗也会少,有利于陛下收拢高句丽的人心。”
  李二陛下闻言点了点头,道:“有道理。江夏王手下的军纪,实在是……还有第三条理由吗?”
  “当然有。第三条理由,也是最重要的理由。那就是,江夏王此人,打仗的能耐是有。但是比起我郭业来,可还是差上不少。陛下选先锋,当然要选贤任能。郭某人当仁不让!”
  李二陛下一皱眉,道:“你怎么就那么肯定,江夏王在战阵之上,不如你郭业?”
  “呃……微臣与江夏王认识这么多年了,他有多大本事,臣早就知道的一清二楚。微臣敢打包票,您要是选了他为先锋,定然会师老无功!”
  郭业如此说话,表面上看,当然是强词夺理。但是实际上,他这么说,还是有根据的,这个根据就是后世的记载。
  在历史上,李二陛下初征高句丽失利,最大的原因,就是在安市城下受阻。而安市城受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李道宗无能。
  当时,唐军堆土为山,马上就要破城了,就因为李道宗部署上的疏忽,功亏一篑。
  现在虽然历史已经改变,安市一战成名的杨万春更是到汉城去了。但是谁知道江夏王会不会因为一个别的疏忽,让唐军重蹈覆辙?
  好吧,就算江夏王真的小心谨慎,此行没什么疏忽。那郭业刚才那句话,会被人拿来打脸吗?
  还是不可能。
  高句丽那可是硬扛了隋炀帝百万大军三次,在历史上,后来又硬扛了李二陛下两次的国度!
  要灭其国,哪有那么简单?
  后来大唐能灭高句丽,是多种因素构成的,可不单单是军事之功。
  高句丽人最擅守城。此次出征,百分之九十的可能,会顿兵于某座坚城之下,最后被迫退兵。
  至于此战到底算是赢还是输,这个课题,到了千年以后,就能养活不少的历史学家。
  所以说,刚才郭业不过是说了一句正确的废话,只不过把被迫退兵的责任,先推到了李道宗的身上。
  当然,李二陛下可不知道郭业心里那些弯弯绕,他怒道:“大胆!朕还没出兵呢,你就诅咒此次师老无功,到底是何居心?”
  “陛下息怒,微臣此言,只是就事论事,绝无诅咒我大唐之意。那李道宗的确是本事不咋样,他当先锋官,肯定……”
  “胡说!江夏王有什么本事,朕还不知道?他打仗的本事,绝不在你郭业之下。秦国公,你这第三条理由,根本就不成立。”
  李道宗大喜,道:“知我者陛下也。秦国公不光是第三条理由不成立,第二条理由更是胡说八道!”
  “哦?那是为何?”
  “咱们把话敞开了说。不错,我手下的军纪是不怎么样,但那是因为我贪财吗?”
  唰!
  他的话音刚落,群臣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那目光中的含义不言自明——你江夏王不贪财,谁信啊!
  “呃……好吧!”李道宗挠了挠脑袋,道:“我的确是喜欢些黄白之物。但那不是我纵容手下的真正原因。”
  郭业道:“你纵兵劫掠还有理了不成?”
  “我还就是有理。无论攻城还是野战,那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拿命去拼。打胜了之后,咱们当官的可以加官进爵,可是小兵呢?有几个能升官的?大伙拼死拼活的,为的又是啥?”
  孔颖达道:“军士有功,朝廷自有赏赐。就算战死,地方官府也有抚恤。”
  “那才多少钱?陛下,您是知兵的,应该明白,要想让士卒拼命,不让大家发财可不成!像秦国公那样,严肃军纪!民心是有了,但是军心可就失了!士兵不卖力,您凭什么开疆拓土?”
  李二陛下当然知道李道宗此言有理,但是作为皇帝,他可不能对这话表示赞成。
  他只得道:“劫掠一事,还是少一些的好。高句丽子民,亦是朕的子民。”
  李道宗眼珠一转,又道:“若是秦国公为先锋,虽然劫掠一事可能少一些。但是另一桩事情,却比劫掠一事更为严重,恐怕更能激起高句丽人的反抗!”
  “你指的是……”
  “秦国公好色,尤其是好三韩之地的美色。如若下面的人为了讨好他,搜刮高句丽的美女。有道是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不共戴天……后果不堪设想!”
  李二陛下闻言,不由得心中一动。
  他倒是不在乎郭业手下的大军抢美女。事实上,李道宗手下军纪败坏,侮辱妇女的破事儿也不少。
  真正影响他心情的是,想起了被郭业领回去的姜玉梅。
  本来李二陛下对李道宗和郭业谁当先锋,无可无不可,没什么个人意见。
  但是一想起这件事来,心中不由得对郭业恶感大增,道:“既然如此,那传朕的旨意,以江夏王为先锋,领兵两万,兵发辽东城!”
  李道宗听到自己当上了先锋,还没来得及高兴呢,就马上被后面两句话惊得说不出话来,道:“两……两万?陛下,我没听错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