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都市言情>越境鬼医> 第443章 出乎预料的反应

第443章 出乎预料的反应

  “康总,有个重要情况,局势好像并没有按照我们设想的方向发展……监听小组截获了鲍有祥部的通话内容!”贾飞宇匆匆走进康宁的办公室,将一个文件夹递给了康宁。
  康宁打开后拿出一份文件,仔细看完过后,右手托着下巴沉思了很久,这才抬起头问道:“梁山大队现在处在什么位置?”
  贾飞宇快步走到大型地图前,指指当阳之南的两座山峰大声回答:“他们目前正隐蔽在当阳以南十五公里的姐妹山之中,梁山请示下一步行动计划是否开始?”
  “不!情况不太对,命令梁山,特种大队继续就地隐蔽待命,我们从现在开始,要与对手比试一下耐心了。”康宁果断地发出命令。
  “是!”
  贾飞宇行了个礼,然后将快速起草的命令递给康宁,等康宁签完字后,立刻赶往了指挥中心。
  被炸死炸伤七十多官兵的鲍有祥部所做出的反应,让康宁眉头紧锁,半天不得要领。盛传性如烈火、睚眦必报的鲍有祥竟然能忍受如此羞辱,三个小时之内就做出了迅速反应,果断把兵力撤离了当阳城,将整个萨尔温江西岸唯一的据点拱手相让,所有兵力暂时陈列于其辖区两百公里的萨尔温江东岸——鲍有祥的这一反常举动,大大地出乎康宁的预料。
  根据梁山的汇报,整个偷袭嫁祸行动非常的顺利,圆满地达到了预想的目的,可是鲍有祥部面对袭击不但不奋起反击,反而退避三舍,将经营多年的当阳城拱手相让,难道说鲍有祥已经对第三方势力起了疑心?还是与政府军方面取得了一致?
  要是缅北五大割据势力中实力最强大的鲍有祥部忍隐不发,吴丁莱正在景栋周边集结的三个团的兵力,会不会迅速展开行动?随着杨盛成部与政府军开战,反应过来的其他四个特区会不会立即偃旗息鼓,局势就此不再受自己的控制?
  康宁越想越头痛,在这一瞬间,由于情报的匮乏,他真的难以把握各势力下一步的动向了。无奈之下,他大步走到地图前面,紧盯第二特区与政府军中部军区、北部军区的结合部,一时间整个人陷入了沉思之中。
  与此同时,景栋城中政府军作战指挥室里,吴丁莱中将与十余名高级军官同样处于紧张的思考当中。
  北面突然传来的与鲍有祥部发生摩擦交火的消息,让所有参加会议的将领都大吃一惊。在即将发起大规模清剿叛匪杨盛成部战役的前一天,这个坏消息立刻引发了诸多猜测和激烈争论,大家的视线,不得不暂时从东面的杨盛成老巢,移到了萨尔温江以东的第二特区。
  如果这个时候依然按照原计划发兵向东,驻守在景栋以北一百二十公里一线的鲍有祥瓦邦联军第三师,会不会趁景栋兵力空虚之际,发起猛烈的攻击?
  “报告!中部军区孟崖驻军193团发来报告,瓦邦联军突然不声不响地尽数撤回了萨尔温江东岸,六个观察点均未发现瓦邦联军伺机发起攻击的迹象。经过我们的详细调查,193团下属的孟巴一营一连于昨晚八点二十分左右,与瓦邦联军第二师当阳守军发生了冲突,瓦邦联军官兵冲进我一连防区的桥头检查站,捣毁岗亭一座,五名官兵被对方扔掷的石头砸伤,瓦邦联军一名士兵在冲突中被打伤了右眼。此后幸好双方主官及时赶到结束了冲突,双方均保持了克制,并未开枪。”情报参谋念完情报后退一步等候下一步的指示。
  坐在长桌正上方主座位置的吴丁莱沉下脸,一语不发。
  他心里清楚地知道,由于政府军与割据势力之间长年形成的对立,诸如此类的冲突从北部军区到中部军区五百多公里的防线上时有发生,数年来也未因此而打响过一枪,往往最后都是不了了之,相安无事。
  正因为如此,今日凌晨突然发生的这次炸弹袭击就显得十分突然和蹊跷,令人始料不及也难以理解。既然193团孟巴一营一连未过境开火,那这神秘的偷袭又从何而来,总不会是鲍有祥自编自演的一出戏吧?
  吴丁莱首先想到的是:这里面会不会存在隐蔽的第三方势力嫁祸与挑拨呢?如果真的存在,那么这个第三方势力又会是谁?果敢同盟军或者克钦军?难道真的是鲍有祥刻意演出来的苦肉计?
  吴丁莱抬起头,环视了一圈麾下正聚精会神看着自己的众将,把自己的想法逐一说了出来,众多高级的军官仔细思索之下,立刻就此疑问展开了激烈讨论。
  吴丁莱看到手下将校如此卖力和投入,心中获得了不少安慰,对自己果断平息哗变之后迅速稳定军队取得的成绩也是非常的满意。
  吴丁莱中将是缅甸政府军中少有的帅才,各大军区和高级将官中很少有人像他这样用心倾听下属的意见的,更不会在做出决策之前让手下将校进行如此规模的充分讨论。大多数情况下,是主官和自己的左右手以及一两个幕僚闭门协商,最后形成命令,让属下无条件地执行。也正因为如此,吴丁莱在军中深受中下级军官的支持和敬重,这次迅速平息哗变,就是中部军区东枝第五师将校们倾力支持的结果。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烈讨论,最近埋头赚钱的第三特区丁英所辖的克钦军被排除在外,大多数将校一致认为鲍有祥部施展苦肉计的可能性最大,因为在六年前的缅北腊戌战役中,在国际社会调停下暂时的休战期间,处于劣势的鲍有祥曾经利用过类似的手段,成功地激起瓦邦联军的义愤,致使政府军在瓦邦联军同归于尽的疯狂反扑中损失惨重,而且还失去了道义上的立足点,至今仍然为外界所指责。
  其次,也有部分校官认为,不能完全排除第一特区彭家生部的嫌疑。目前除了彭家生部,缅北没有任何势力有此实力和胆量,在此之前,彭家生派往第四特区的援军,就是在政府军的威逼下撤回来的,很可能反复无常的彭家生会由此暗生怨恨,利用如此手段挑起北面三个特区与政府军的冲突,使得他的女婿第四特区的林民贤部和他的弟弟率领的两千多人马,对杨盛成部发起大规模的反击。从双方兵力对比上分析,略占优势的林民贤联军很可能通过这次战役成功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两种意见都有各自的道理,而且争执也较为激烈。就在吴丁莱举棋不定之时,情报参谋急匆匆地冲了进来大声报告:
  “中部军区孟崖驻军193团发来急报,驻守在孟巴河西岸的一营一连发生集体中毒事件,全连官兵共计一百二十七人,除开站岗的十六个哨兵之外,全部中毒身亡,其中包括前往一连调查的该团一营长和作战参谋等七人,他们全都是在用餐过后十五分钟内倒下的。根据急报上对中毒症状的描述,几乎与此前景栋军分区警卫团的中毒事件完全一致。”
  指挥室里顿时一片哗然,吴丁莱也猛然站起,刚想怒骂几句,但他很快就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随手接过参谋递来的报告,细细观看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吴丁莱双眉紧锁,缓缓坐下之后黑着脸大声说道:
  “诸位,这件事很不寻常啊,从凌晨五点半到现在十一点五十分,在不到六个小时的时间内接连发生两起重大事件,这分明是继‘南垒河事件’、‘景栋投毒爆炸事件’之后的又一重大事件,我们必须马上将此事急报给最高军事委员会,由我们的三军司令部对整个事件做一个清晰的判断,然后再制定相应的对策!”
  吴丁莱说完,一脸郑重地站起来,向所有与会的将校发出命令:
  “我命令:暂停实施清剿杨盛成部的行动计划!第五师第116团立即向北前进五十公里,严密监视鲍有祥部第三师的动静,第117团随时做好协同准备。景栋军分区第二团加强南垒河大桥西岸的防务与观察,密切注意林民贤部的所有动向,接下来双方有任何举动都要第一时间向军区汇报。目前移动到孟帕雅的第一团一营、二营和炮营立刻返回景栋营区,随时听候进一步命令!”
  “是!”
  众将校起立行礼齐声回答。
  吴丁莱转身面向身后的情报参谋,低声吩咐道:“你立刻与鲍有祥部取得联系,告诉鲍有祥主席,我吴丁莱请求和他通话!”
  “是!”
  随着众人纷纷离去,新任景栋军分区司令关奈少将来到吴丁莱身边,忧心忡忡地低声问道:“将军,我下面的三个团一个监视林民贤部,一个团驻守景栋城,还有一个团全都分散驻防在莱梅到大其力沿线。如果这个时候,林民贤部突然向杨盛成部发起全面攻击,我们该如何应对?难道就放任林民贤把杨盛成的势力连根拔出,把第四特区的地盘扩展到孟洋以东五个县?”
  吴丁莱叹了口气:“这种情况谁也不愿看到,但在目前的形势下,这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你想想看,今天的这起突发事件来得很突然,而且影响也坏,如果我们不好好应对,很可能一场大战迫在眉睫,那时候战火弥漫,局势就不受我们控制了。”
  说到这里,吴丁莱脸上阴霾尽去,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满是精明:“虽然我们失去了这个难得的收拾杨盛成部的机会,但也不会带来多少损失。目前,杨盛成占据的孟洋以东五个县,除了孟雷县地势平坦,人口达到五万人之外,其他四个县全都是不毛之地,大部分地方连车辆都无法通行,在目前混乱的局势下,根本就不能体现其应有的战略价值,哪怕我们拿下来送给你,想必你也不愿意带兵进去驻守吧?要是杨盛成一发狠,率领残部进入那一望无际的大山里和我们打起游击来,你就更不能站稳脚跟了。此前我们之所以制定清剿杨盛成的秘密计划,政治上的因素要比军事上的意义大得多,而且还能安抚四个特区的割据势力,换来整个缅北的稳定和消除恶劣的国际影响。从当前的局势看,我们能够消灭杨盛成更好,不能消灭他也可以极大地削弱他的实力,这样与他有血海深仇的林民贤绝对不放过他,肯定会抓住机会穷追猛打。”
  关奈听到后点点头,会意地一笑:“这么说起来,我们干脆让他们双方打起来不是更好?我们不用消耗一兵一卒,还能见机行事,这买卖才划算嘛。”
  吴丁莱给了关奈一个赞许的目光:“不错!我认为,要是林民贤这次真的发起大规模进攻反而是好事,等他们打得差不多了,我们稳定住其他三大特区的势力之后,再腾出手来从最靠近大其力的孟洋县入手,稳扎稳打,步步蚕食,占据孟洋之后逼迫孟雷,再将原本属于林民贤的万岗归还他,换取我们对孟雷的实质控制!到那个时候,我们手里北有万岗,西有孟洋,在相对富裕的孟雷站稳脚跟就轻松多了。而且收回万岗大片地盘的林民贤不但不会有意见,为铲除后患他反而会主动与我们联合,一起清剿杨盛成部的残余势力,哪怕我们不主动出击,只需切断交通严密封锁,一两年后孟雷东部的孟砍、孟温两个小小县份还能支撑得下去?”
  关奈心悦诚服地连连点头:“将军,我明白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