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穿越重生>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第362章 虎牢关前逞英豪

第362章 虎牢关前逞英豪

  成皋,虎牢关。
  按《穆天子传》记载:天子猎于郑,有虎在葭中,七萃之士擒之以献,命蓄之东虢,因曰虎牢。也就是传闻中周穆王将进献猛虎圈养的地方。
  这里的地形情况,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六国驻兵虎牢关和秦国对抗。
  楚汉争霸时,刘邦、项羽在荥阳一带对峙,主要的战场就在汜水关,也就是虎牢关一带。
  按史记所载:高祖刘邦与项羽战荥阳、争成皋之口,大战七十,小战四十。最后的结果是项羽大将曹咎兵败失城,汉军夺取成皋,楚汉战争的转折点出现。
  到了汉末三国时期,虎牢关一带,又是董卓大军和三国各路诸侯一路追杀与反追杀的必经之地,真实的虎牢关大战虽然并不存在,但是发生在荥阳成皋一带的战事还是不少。
  这里要重点提一下曹操,面对心怀鬼胎的袁绍等人,曹公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从史料记载来看:“公到荥阳汴水,遇卓将徐荣,与战不利,士卒死伤甚多。太祖为流矢所中,所乘马被创,从弟洪以马与太祖,得夜遁去。”
  曹操孤军与董卓大将徐荣接战,结果战败了,连曹操本人都被流矢射中,马也不行了,是曹洪将马让给曹操,才始得曹操得以逃脱。
  十八路诸侯,真正与董卓军打的,只有曹操一个。
  从这一点上来看,不管三国演义如何的黑曹操,都不能掩盖其让人敬服的人格魅力,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雄气度,也是袁绍、袁术等门阀子弟所不具备的。
  ——
  赵广在潼关誓师后,即率汉军主力七万余众,水陆两路向洛阳方向进军。
  为鼓士气,彰显大汉声威,汉国朝堂博闻司对此次东征加大了宣传的力度,句安、苏惠等重要官员也是随军同行。
  “大汉起兵二十万,讨伐逆晋!”
  “大将军百战百胜,司马氏望风而逃!”
  “打到开封城,生擒司马炎。”
  相比晋国清淡士大族推砌词藻的华丽赋文,汉军这边的宣传口号相当的朴实,也可以说是很土气,但效果却很明显。
  从三国到魏晋,汉人军队的战斗力呈直线下滑的趋势,有诸多原因,其中之一,就是清淡误国,也就是说晋军将领多由文人来担任,好的来说是文武双全,不好的方面则是这种空降将领,根本不懂得底层的将士期待什么,需要什么,渴望什么。
  在两军对垒时,朗读一篇谁都听不懂的骈文,将领说的口干舌燥,士兵听得昏昏欲睡,这仗要是能打赢才怪。
  文鸯如愿以偿,领一军五千步骑为先锋,前出洛阳,杀向汜水、虎牢关而来。
  手中有猛将不用,那是巨大的浪费,赵广此番伐晋,意在先声夺人,文鸯请战意愿强烈,用他为先登正好合适。
  考虑到文鸯有时会杀得性起,赵广又将文虎、杜模两人分派到先锋部队中,文虎武力上相比文鸯要弱一些,但小老虎进步非常的快,在谋略上甚至有时还超过了兄长。
  杜模隶属北参军司,在成功游说了羊祜和平献城后,杜模依靠关中大族的支持,依靠杜预在军中的影响力,在参军司地位仅次于马融,就算是文鸯,也要卖杜模三分面子。
  汜水由南向北,经成皋城、虎牢关汇入黄河,在河之北岸,是修武县城,这座城池与温县相邻,是晋国西线防御的最北端,驻守有司马攸的三千温县子弟兵。
  汜水西岸,一支汉军步骑急速前进,卷起的漫天尘土遮蔽了半边天际。
  在烈烈的将旗下,文鸯身穿亮银铠甲,头戴红色盔缨,披着黑色大氅,镔枪梨花枪挂在马鞍得胜钩上,三棱牛角鞭缚于后背,威风凛凛的模样让汉军将校心生倾慕。
  “父亲文钦被杀的仇,终于有机会找司马家的人报了。”一想到这里,文鸯的心头就涌起万千的快意。
  当年文钦在淮南兵败,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他带着弟弟文虎向司马昭投降,随后就被圈押在了洛阳,这一段时间受到的羞辱,文鸯毕生不会忘记。
  “二哥,汜水对岸的晋军守将已经察探清楚,是和我们交过手的孟观,此人用兵甚是狡诈,河内之战,程亥当时就吃了他一个大亏。”
  文虎领一队骑兵打探敌情,飞马疾奔回来,满头大汗的向文鸯禀报前方战况。
  上阵亲兄弟,打仗父子兵。
  就文鸯、文虎二人来说,合起来的威力要强过分开单干,赵广现在兵精将多,文氏兄弟想要一起出战,他自然不会阻拦。
  其实,汉军将领中还有一文,就是水军将领文武,不过,文武是江夏郡人氏,老爹文聘,而文鸯的父亲文稷是谯郡人氏,两边的祖上有没有联系,也没有人去考证。
  “孟观孟叔时,无当营全营尽墨的仇,正要找他好好的算一算。”文鸯冷哼一声,眸子里精光一闪,全身上下弥漫起浓烈的杀意。
  晋军诸将中,孟观属后起之秀,资历虽然不够,但战绩却相当的不错。洛阳之战,孟观临危受命,抵挡住了姜维的进攻,又协助司马伦的温县兵围攻张护雄的无当营。
  河内之战,孟观从邺城方向顺着浊漳水向南进攻,把汉军赶出了河内轨县、孟县一带。要不是野王城有魏容守着,孟观很有可能一鼓作气攻入汉国的河东郡一带。
  ——
  汜水东岸。
  孟观年纪在三十左右,颌下微有须然,脸上神情严峻,沿汜水的营垒虽然已经修整了多次,但孟观还不放心,每日早晚都会巡视二遍。
  随着汉、晋之间国力的消长,军队的战斗力也在发生变化,如今的晋军士卒,一对一已经不是更为骁勇的汉军将卒的对手,若是面对的是汉军精骑的话,情况则更要糟糕。
  “呜,呜呜!”尖利的鸣镝号角声在晋营中响起,这号角是孟观的好友,护羌校尉严询从鲜卑人那里缴获的战利品,用在军中示警作用比战鼓要更加的明显。
  “各部谨守营垒,未经同意,不得擅自撤退,违令者,斩!”孟观冷声喝令道。
  大敌当前,汉军以骑兵袭扰,早在孟观的意料之中,这一场汉、晋大战持续的时间会很长,孟观不想一开始就折损了本部人马。
  孟观手底下有步卒一万人,皆是其在邯郸一带招募的将士,养活这些兵卒,对于朝中没有过硬靠山的孟观来说,已是相当不易。
  让汉骑碰一个硬钉子,然后找其他地方晦气,是孟观眼下最为真实的想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