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综合其它>戏明> 戏明 第208节

戏明 第208节

  元守直没想到一夜之间儿子的想法就被拧过来了。
  他奇道:“你昨天不是还梗着脖子说‘就是要去’吗?”
  元思永便把文哥儿劝自己的话囫囵着给他爹讲了。
  大家一听他的打算都是直接劝他别去,王守仁这唯二同意的人也只是说“咱想去就去”,只有文哥儿这么认真仔细地给他分析规划。
  元思永觉得文哥儿这些考虑都很有道理。
  文哥儿可是四岁起就开始为自己的未来规划哼哧哼哧努力了,他现在才发现自己想做什么已经太晚了,可不能再耽搁下去!
  马上开始读书锻炼,每一天都不能浪费!
  换个人到处嚷嚷说自己以后要做什么官,早就天天被人逮着嘲笑,文哥儿却没被人取笑过,不就是因为他不只是嘴上嚷嚷,还踏踏实实地付诸行动吗?
  元思永觉得自己即便没有文哥儿的神童天赋,学学文哥儿的脚踏实地还是可以的。
  什么都不做只嘴上说说的话,他爹又怎么可能会同意?
  元守直看着儿子认真的脸庞,只觉这孩子一下子少了几分稚气。
  看来他错怪王家那位小神童了。
  比起王守仁这个不靠谱的亲哥,人小神童还是靠得住的。
  至少还知道一大早过来劝下元思永的弃考想法,不会像王守仁那样鼓励元思永先斩后奏直接离家出走。
  即使自己只是在心里对文哥儿生出过诸多意见,从来没有表露在脸上,元守直还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太妥当。
  元守直道:“你能想明白就最好。都快二十的人了,怎么还没一个五岁小孩想得明白?得亏你还听得进文哥儿的劝。”
  元思永不敢分辨。
  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最容易上头,一旦生出某个想法就终日辗转反侧,恨不得马上就付诸行动,根本没法好好思考。
  何况王五岁难道是普通的五岁娃儿?他做的那些事,很多人五十岁都不一定能做到!
  元思永正在心里暗自嘀咕,就听元守直又开了口:“下次国子监休沐时你邀他过来吃顿便饭吧。”
  元思永:?????
  元思永不由自主地往外面看了眼。
  太阳既没有打西边出来,天上也没有下红雨的迹象,怎么他会从他爹嘴里听到请客吃饭这种事?!
  作者有话说:
  元思永:震惊!我爹居然做出这样的事……
  文哥儿:震惊!一顿饭主动向我走来!
  第172章
  文哥儿压根不知道有一顿他心心念念的饭将会在下个休沐日从天而降。
  他遛弯溜到老丘家又跑进去和丘濬感慨了一番。他哥怎么这么不靠谱,要是给人元守直知道了,怕不是会直接在门口立个牌子,上书“姓王的禁止靠近”。
  丘濬听着这小子对他哥指指点点只觉他一点自知之明都没有。他说道:“要不是你喊人去玩儿别人也不会有那样的想法还不是得怪你?”
  文哥儿觉得自己老冤枉了:“那么多人去了,独独他一个人有这样的想法怎么能怪我?”
  想他王小文今年才五岁就得替不靠谱的亲哥擦屁股,怎么感觉这和他想象中不太一样呢?
  难道牛逼大佬的成长阶段和牛逼大佬的成熟阶段会有天差地别的改变?
  有点愁人啊!
  什么时候他这不靠谱的大佬哥哥,才能成长成可供他依靠的参天大树呢?
  文哥儿愁了一会瞧见丘濬桌上摆着正在写的奏章,好奇地凑过去探头探脑瞅瞅丘濬又在写点什么。
  丘濬瞧见他那模样就眉头直皱,没好气地教训道:“你小子坐没坐相的,像什么样子?”
  文哥儿便不探头探脑了,直接问:“您在写什么奏本?是有什么要紧的事要上书吗?”
  丘濬道:“也没什么就是一些关于朝廷藏书的意见。我想请陛下广搜天下遗书充盈馆阁藏书同时找出两份副本分别送到两京国子监这样一来就算失火也不至于把书全毁了。”
  他生平最爱读书如今进了内阁自然便向借着这个职位做点有益于后世爱书之人的事。
  自古以来藏书家最怕失火,书可全都是易燃之物一把火烧起来就什么都没了。
  像以前起了战乱书往往是头一个遭殃不是亡国之君把它们付之一炬就是叛军入城把它们付之一炬。
  书做错了什么?它不过是安安静静地记载一些与这个时代有关的故事与学问罢了。
  丘濬每每读史书,读到那些书籍被毁的事都十分痛惜。
  现在自己入了内阁,最想做的当然是广搜天下图书,全都好好地收藏起来;再备几份副本送到别处好生保存,即便这边的毁了,至少还有副本可以抄来补齐。
  文哥儿一听,这是在给广大学子谋福利的好事,肯定要支持。他好奇地问:“那《永乐大典》有副本吗?会分一套到国子监去吗?集举朝之力修好的书,就那么摆在禁中不给人看吗?”
  《永乐大典》是一本“类书”,也就是古代的百科全书,主要是按照声韵把各种典故分门别类的排列好以供有需要的人查阅。
  比如“妆”这一韵,底下就有佛妆、墨妆、唐妆、啼妆等等典故,但凡是古籍之中有提及的相关词汇,全都给汇总到了《永乐大典》里头。
  文哥儿还没机会看过呢,对这部赫赫有名的古代官方工具书很有些兴趣。
  丘濬道:“《永乐大典》有两万多卷,誊抄起来何其困难?文渊阁中也只那么一套。你若是好好读书,以后说不准也有机会到文渊阁借阅。”
  这么浩大一套书,印刷是决计不可能的。可要是耗费人力物力抄出几套来,怕是许多负责誊抄书籍的人得埋头苦抄好些年,这期间啥事都别想再干了。
  丘濬自己已经看过《永乐大典》,便觉得不是特别稀罕了,更希望能通过朝廷下令搜集别的图书充实文渊阁藏书。
  至于现在还看不着《永乐大典》的文哥儿,正好叫他抓耳挠腮多期待几年,省得他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干就不好好努力了。
  文哥儿可不能体会丘濬的苦心,他哼哼唧唧地说:“您这是以权谋私!”
  丘濬被他噎了一下,脸都黑了。
  他就是喜欢书,这有什么错吗?难道他命人搜集来的书就只有他自己看?大家都能看的!
  这是对大家都有好处、造福子孙后代的事儿,怎么能叫以权谋私?
  两个人抬了一会杠,文哥儿又有了新想法:“您读了这么多书,也可以编一本类书来着,要不您试着编一本‘成语词典’!”
  文哥儿兴致勃勃地给丘濬描述起自己见过的那种成语词典。
  “就挑那种四个字四个字的词儿,比如什么‘杞人忧天’‘口蜜腹剑’,挨个把出处写出来,叫大家看了书就晓得是怎么回事。这样不至于因为卷数太多而印不出来,又可以叫大家都能轻轻松松增广见闻!说不准他们读了您归纳出来的典故觉得有趣,就比照着出处找书看去了!”
  丘濬本来就是一天不写书就手痒的人,听了文哥儿这提议意动不已。
  尤其是文哥儿说的,说不准大伙看了有关的典故还会去找书看。
  这话可太戳丘濬心窝了。
  他平生最喜欢的就是读书,最欣赏的也是爱读书的人。
  要是把这《成语词典》编好了真能叫大伙都乐于找书看,那绝对是会让丘濬特别高兴的事!
  “你这想法倒是挺不错。”丘濬很矜持地回了一句,“等我写完奏章再琢磨琢磨能不能写。”
  文哥儿连连点头。
  以老丘的博闻强记,这活儿由他来干可太适合了。
  老丘根本就是行走的活书袋子!
  他这满肚子书不挤出来用用实在可惜了。
  两人就着《成语词典》的事讨论了一会,文哥儿就跑别处玩耍去了。
  丘濬看着自己桌上还没写完的奏章,本来打算洋洋洒洒写个几千字的想法一下子没了,罕见地只言简意赅地阐明征集天下遗书以及送副本出宫的建议。
  没办法,这奏本已经是旧爱了,丘濬现在满脑子都是他的新欢《成语词典》。
  人一有了事干,那可真是劲头十足,他感觉自己腰不酸了,腿不麻了,眼睛都不觉得累了,要不是还要去内阁干活,他一天说不定能写一万字!
  第二天众人看到丘濬的奏本,都觉得有些纳罕:怎地这次丘濬的奏章居然直切正题,没那么多赘言赘语?!
  朝廷现在不算太穷,丘濬这个搜集图书的提议很快获得了朱祐樘的批复。
  主要是丘濬都拿出《永乐大典》来吹了,说人太宗常年南征北战事情贼多,还不忘集天下文人之力编纂《永乐大典》,如今咱弘治一朝河清海晏、安享太平,怎么能连太宗一朝那种多事之秋都不如?
  朱祐樘一听就上头了,那必须不能不如,马上表示老丘说得对极了,欣然同意了这个提议。
  相比丘濬这提议啥通过啥的春风得意,刘吉的仕途就开始滑坡了。
  其因在于三月底朱祐樘叫他撰写加封寿宁伯张峦为寿宁侯的诰命,还提了句想顺便把张皇后的弟弟也封为伯。
  刘吉一听,这事儿不能干啊,张家都有个侯爵位置了,怎么还另外加封伯爵?
  现在的刘棉花已经不是刘棉花了,他已经进化成直言敢谏刘大吉!
  刘吉当场大义凛然地进谏:“要是封了张家子弟,那得把两位太后家中子弟也封了才行。”
  朱祐樘能这么干吗?
  朱祐樘当然不能这么干。
  只加封两个小舅子还好,要是把太皇太后和太后家中子弟全给加封了,他会被文武百官的唾沫星子淹死!
  朱祐樘只能暂且把加封小舅子的想法压了下去。
  他回去把这事儿与张皇后一说,夫妻俩对刘吉都添了点不喜。
  尤其朱祐樘本来就已经不太信任刘吉,经此一事后朱祐樘心底那股子想要换个首辅的想法就更浓烈了。
  朱祐樘开始派人去刘吉府中表达慰问。
  大意就是“首辅工作这么辛苦刘吉你吃得消吗”“你为大明朝廷做了这么多贡献要是现在主动离职一定给你最好的退休待遇”。
  朱祐樘反正是决定了,他每个月都派人去刘家问候一遍,一直问到刘吉主动上书乞致仕为止,就看刘吉受不受得住君王的频繁关怀了。
  刘吉四月初第一次收到来自朱祐樘的问候,心里咯噔一跳。
  刘吉身居内阁十几年,最擅长的就是审时度势,哪会听不出朱祐樘的话外之意:你现在退休我会给你点面子让你荣退,以后可就不一定了。
  这是威胁,来自皇帝的威胁!
  刘吉脑袋轰地一下,感觉自己这步棋真是走错了。
  只要是人都会有私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