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节

  毕思琛不住颤抖,最后无奈点头。李景珑说:“驱魔司陪你就是了。”
  “那你们……”
  “秘密任务。”李景珑答道,“大伙儿各有各的艰难,互相体谅罢。”说毕,天街上又骚动起来,传令兵冲来,喊道:“攻城了!叛军攻城了——!”
  “去罢。”李景珑朝毕思琛说,“干活儿了,我也回去干我的活儿。”
  说毕李景珑挤出人群,往驱魔司去。
  阿泰立于城墙高处,安禄山的叛军征战整个河北如入无人之境,沿途所有大城甫一交战便即投降,几乎全对这支叛军闻风丧胆。叛军到得洛阳城前方停下了脚步,开始正式攻城。
  叛军队伍足有十万人,大阵后妖氛鬼雾,黑云重重卷来,步兵尽是唐军,中阵骑兵则俱是室韦、契丹等部胡族,后阵乃是工匠与苦役。阿泰尚是第一次看见如此大规模的攻城战,不由得惊了。
  波斯、大食、吐火罗等地交战,两万长生军与一万二千骑兵厮杀,尸体已堆得漫山遍野,大唐鼎盛时期,一下就是十万人,那场面当真浩浩荡荡。
  “快准备守城啊!”阿泰说,“你们的指挥官呢?”
  “听你的——!”守城队长马上说,“快下命令吧!”
  阿泰:“……”
  阿泰一脸懵,什么意思?让我当指挥官?!
  队长们全部看着阿泰,阿泰说:“那……去把滚油端过来?别射箭了!等他们再靠近点儿!”
  外头已经擂起战鼓了,中原地区唐军久不曾经历战事,自李唐江山初定之后,整个洛阳就足有百余年未打过仗,攻城守城之道全是纸上谈兵,又有几个人懂?
  第144章 重逢叙旧
  驱魔司中,鸿俊见陆许时, 陆许正在刷牙漱口, 骤见鸿俊便冲了上来,将他掀翻在地,喷了一脸漱牙泡, 鸿俊不过十来天没见他, 陆许却已过了一年半, 当即险些哭出来。
  双方都抢着说了半天话, 甚至听不清对方说了什么,最后鸿俊哈哈大笑, 按着陆许, 在房里打滚一圈。
  “回来得太是时候了。”陆许问, “长史、永思哥与琼哥呢?”
  鸿俊解释了余人随后就到,说:“我们在镇龙塔里……”
  “闭嘴。”陆许道, “先听我说。”
  “对对对。”鸿俊搬过小胡床搁手肘, 饶有趣味地听着陆许这一年半中的事,陆许说了半天, 如同流水账一般, 鸿俊却听得津津有味。
  “你居然找到赵子龙了?!”听到鲤鱼妖时,鸿俊几乎跳了起来, 待陆许解释后,鸿俊便有些黯然。
  “是吧。”鸿俊想了想,又说,“它跟着安禄山的军队南下了么?”
  陆许摊手, 无奈,余下的一年中,他们便再没有去过幽州,鸿俊听得莫日根那天带着陆许冲出幽州城后摔断了手,便出去看莫日根,此时莫日根正坐在廊下,抬头观察天空中的黑气。
  “没事儿呢。”莫日根朝鸿俊笑了笑,并伸手摸摸他的头。
  陆许说:“你还不去把阿泰叫回来?”
  “这就走。”莫日根道,“特兰朵买酒菜去了,你俩看家,晚上吃一顿,大伙儿总算团聚了。”
  “然后呢?”鸿俊又好奇问道。
  陆许与莫日根逃出幽州后,尾随的妖怪却还甩不掉,安禄山派出精锐,搜寻二人下落。陆许只得一边给莫日根疗伤,一边带着他跑路,断断续续,逃往太行山时,安禄山手下的妖族遭到了鸟群的袭击。
  “是重明!”鸿俊说道。
  陆许未见过重明,说:“一个高个儿,穿长裤,打赤膊,肤色比大狼还深些,是你爹?”
  “青雄。”鸿俊道,“他说什么了?”
  “让我俩先留在太行山养伤。”陆许说,“别回长安,送封信就成。但大狼不听,在山下休息了不到一个月就走了。”
  而后莫日根与陆许回到长安,莫日根先是找到太子,通报了西北军情,其时已近四月,李亨火速带着莫日根觐见李隆基。杨国忠此时已恢复了往昔身份,跟在李隆基身旁。
  鸿俊:“……”
  陆许道:“李龟年拿他没办法,他身上没有半点妖气,而且说,过去的事儿,他全给忘了。”
  莫日根连番试探,甚至夜间亲自到得杨国忠府上,本想直接下手除掉他,然则在陆许的劝说之下,终究打消了这个念头,毕竟此事实在太过重大,牵一发而动全身,若不明不白地杀了杨国忠,这个责任最后将算到驱魔司头上。
  “大狼说,獬狱不会就这样甘心死了。”陆许说,“说不定还躲在长安的什么地方。这时候阿泰与嫂子也回来了,我们在长安城里,查了足足七个月。”
  阿泰也回来了,四人便回到驱魔司中,开始调查獬狱下落,并等待朝廷拿出对付安禄山的方案。但这一次,獬狱隐藏得极好,始终没有露出任何蛛丝马迹。就像凭空消失了一般。
  莫日根要杀獬狱,提议想个办法将它引出来,甚至拿杨国忠来试探。陆许更是用梦境连番入侵杨国忠的内心,但他最后只看见了一个普通人。
  魔气撤得干干净净,最后莫日根铤而走险,用了一种阿泰提供的毒药,让杨国忠陷入假死状态中,獬狱仍极有耐性,未曾露面。
  其时阿泰则与特兰朵前去寻找余下的不动明王法器,鸿俊惊讶道:“已经知道地点了吗?”
  “地脉。”陆许说,“他们在鄱阳湖下的古代水道里,发现了当年狄仁杰取出智慧剑的密室,那里是地脉流动之处。”
  鸿俊:“!!!”
  鸿俊顿时想起了捆妖绳,似乎也存在于地脉附近的祭坛中。
  “很有可能。”鸿俊说道。
  “但一无所获。”陆许说,“阿泰在神州各处做了标记,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只要你们没出塔,他俩就去找找看,顺便当带着嫂子玩了。”
  于是阿泰与特兰朵再次离开了长安,余莫日根与陆许留守,其间他们一直等候朝廷动向,并观察着杨国忠。李隆基于八月决定先召回安禄山,安禄山自然不可能来。
  “神火被带走后,他的全身已经抵挡不住魔气。”陆许说,“开始腐烂了。”
  安禄山派来一名舌灿莲花的信使,痛诉奸人背后构陷。莫日根万万不料,安禄山竟是来了这一招,李隆基先前派出的密使不久后也已归朝,而密使前往幽州时,莫日根竟是毫不知情。
  密使的回答是“查无此事”。于是“构陷边陲重臣”的罪名,便落到了莫日根头上。若李景珑在还好,自然能应对,莫日根本就对李隆基十分反感,当场与大唐皇帝吵、翻、了……
  鸿俊:“……”
  “你们这是弄的哪出。”鸿俊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
  陆许摊手,说:“我有什么办法?”
  李隆基本就疑神疑鬼,莫日根则完全不懂如何与朝廷打交道,李景珑更迟迟不现身……于是皇帝老来多疑,驱魔司副使不懂驭上技巧,李景珑被扣押的悲剧险些就要重演。
  万一天子让侍卫将莫日根拿下,想必这家伙几箭把人射倒,就带着陆许逃了。
  但这一次,杨国忠却站在了莫日根的一边。李隆基才答应网开一面,不再追究。
  “吵得这么厉害吗?”鸿俊说。
  “都在书房里当场拔刀了,你说呢?”陆许反问道,“说也奇怪,獬狱怎么就没半点动静呢?”
  鸿俊问:“再然后呢?”
  陆许又说:“再后来就无聊呗,不是我说,李景珑不在,真的不行……”
  最初李景珑也并未料到,自己入塔后会产生如此复杂的局面,莫日根不谙权力斗争,被卷入了政治漩涡之后一时无法脱身,尝到了李景珑四处遭人白眼的滋味。
  但朝中众臣也不是吃素的,首先是封常清力陈安禄山之过,其次则是哥舒翰回朝述职时提出调防,最终联名上书,李隆基终于坐不住了,答应撤去安禄山的节度使一职。
  秋去冬来,莫日根实在受不了这群凡人的办事效率,李景珑出塔之期更没有半点征兆,莫日根本打算与钦差一同再往幽州走一趟,被陆许劝住了。
  “你是对的。”鸿俊说。
  陆许答道:“我都快离家出走了,他才打消了这个念头,估计嫌我烦死了吧。”
  莫日根就算与安禄山直接对上,能怎么样呢?靠他俩,再加上阿泰与特兰朵,根本无法除却这只天魔。陆许的梦境之力或能牵制它,但驱魔司里唯一能完全克制安禄山的,只有身负不动明王与心灯之力的李景珑。
  “他其实不想除掉天魔。”陆许说,“大狼是希望早做准备,包括从幽州南下,到洛阳,再到关中沿途的整个防线。他不想看到战乱,因为战乱给他的回忆太强烈了。”
  陆许知道莫日根的执着在于何处。鸿俊思考,说:“可路上景珑也看了军报,根本没有任何准备。”
  “很简单,没钱了。”陆许说,“军饷都被杨家吃了。”
  鸿俊:“……”
  杨国忠归朝后,一反常态地很少再干预政事,而是大肆敛财,这些年中杨家花销本来就狠,杨国忠这么一来,更是令雪上加霜。也正因如此,他实在太像一个凡人了,无论陆许与莫日根如何观察,都未曾找到漏洞。
  “再然后。”陆许说,“北方就传来反叛的消息了,我们送信给阿泰后便赶来了洛阳。”
  鸿俊听完这许多事以后,感觉简直如同隔世。
  “还好李景珑出来了。”鸿俊说。
  陆许如释重负道:“这些事儿,总算有人操心了。”
  两人都是一副事不关己的表情,犹如放下心头大石,智力不行,要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可真不容易呐……
  “但总之,恭喜啦。”鸿俊说。
  陆许莫名其妙道:“恭喜什么?”
  “总算在一起了。”鸿俊笑道。
  陆许无语了,盯着鸿俊看,说:“如果说我们还没在一起,你信吗?”
  鸿俊震惊了,说:“你们不是……已经那个过了吗?”
  陆许说:“那个归那个,但没在一起。”
  实话说,陆许也不知道自己与莫日根究竟是何种关系,自打在安禄山身边的埋伏结束后,彼此便若即若离的。莫日根有事没事,总想按着陆许来一次,却从未说过爱不爱之类的话。
  两人出行,几乎是各住各的,住驿站,也是一个房间两张榻。
  离开杭州北上的路上,某天莫日根憋得不行,起身到陆许榻前,陆许恰好也迷恋那感觉,半推半就地便接受了。
  接着一连数日,莫日根想上他的时候,便主动过来,完事了两人便如同什么都没发生过一般,继续旅途。
  鸿俊:“……”
  鸿俊一脸“还可以这样的”的表情。
  “他不说,我也不说。”陆许面无表情道,“昨天晚上才刚来过呢。”
  “你们亲嘴吗?”鸿俊问。
  “亲啊。”陆许答道。
  鸿俊:“不说在一起的话吗?”
  陆许:“不说。”
  鸿俊道:“怎么可以这样?!”
  陆许说:“大伙儿都是男的,又怎么了,没那么多哭哭啼啼的,丧。肚子又不会大。”
  鸿俊一想也是,男的与男的又不能成亲,可他们也没有许下一生相守的诺言,但他实在不大能接受,要是李景珑像莫日根一样,估计鸿俊只会恨他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