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节

  这一头猪到最后杀完一称,毛猪有四百八十六斤多!这只差一点,就到五百斤了!
  一刀割下去,一层白花花的肥肉就出来了。就连杀猪匠也禁不住感叹,说他杀了的猪算下来不少于百来头了,这么肥的还是头一回见到。
  这年头,缺油水的很。像这种白花花的肥肉,特别的受欢迎。没等谢意拿到县城去卖,就被当时围在周围的村民们你五斤,我十斤的给瓜分了。
  大家伙抢破头了,都争着要最肥的那一部分。有的还担心自己抢不到,转头还跟谢意讲起亲戚关系来了。
  这都是一个村子里面住着的,真要这么讲的话,几乎家家户户都沾着亲带着故了。
  这事最后弄的,关于谢意养出了这么肥的一头猪,很快便在村里面传开了。
  有羡慕的,也有眼红嫉妒的,讲出来的话也酸溜溜的“我要是跟他一样,天天不出工,我也能将猪伺候的这么好。”
  类似于这样的话还很多,不过一家人对于闲话已经听习惯了。真要说起来,这些话其实已经算是比较好听的了。
  要知道之前谢意没出工,两口子私下里背着人在后山逮野物,都是找的借口,借口朱娇娥找娘家帮衬过的日子。
  那时候的闲话可比现在难听多了。
  以前那样的都过来了,现在这样的,真算不得什么了。
  相反谢意还比较得意,他觉得,要是国家能允许,允许无限制的养家畜。在未来的某一天,他就是靠养猪,也能给家里是几个孩子挣下来一份不薄的家业来。
  第56章
  一眨眼的功夫, 便又到了年三十。
  谢意这边收拾收拾了一下, 一大早上的就将东西都给搬到了谢卫国这边来。
  四小只当然也一块带过来了,有谢梅在一旁看着, 再往每人兜里塞点吃的,便不用大人去操心了。
  许是日子一年比一年好了,这年过得也越发的热闹了起来。
  今年留的肉也多, 还杀了一只鸡。都给搁一个锅里面炖上了,这会整个灶房里都冒着浓郁的肉香味。
  赵桂英拿了双筷子过来戳了戳锅里的肉,筷子很轻松的戳进去去了, 这肉便算是炖好了。
  找了个大盆盛了出来, 转头便又拿了个碗装了几根大筒骨放里头, 然后拿到外头去给四小只啃着吃。
  骨头炖的比较久,上头的肉早就软烂软烂的了,再加上又没放盐, 四小只啃这个最合适不过了。
  筒骨是谢意养的那头猪里面的, 骨头卖不起价格,谢意便全留了下来自个吃。
  猪被谢意养得比较好, 筒骨也比较大,四小只手太小了,压根就拿不稳。赵桂英正想把碗交给谢梅, 让谢梅拿着筒骨喂四小只吃的时候,正巧朱娇娥端了盆萝卜打旁边经过。
  于是……
  性子比较急, 遇事又爱喊的谢嘉对着朱娇娥就喊了起来,“妈妈, 喂,喂!”
  一开始赵桂英还以为谢嘉在喊她,立马笑着应了下来不说,还将交到谢梅手上的碗又给端了回来。
  可转头一看却发现,自个儿子正兴奋的张着双手朝着朱娇娥的方向喊……
  偏生朱娇娥带习惯了谢嘉,如果说一开始谢嘉喊错了称呼,谢意和朱娇娥还会用心去纠正。可孩子到底还小,喊人又是跟着剩下的那三小只来的。数次纠正无果之后,两口子也就只能做罢。
  这会听到谢嘉喊妈妈,朱娇娥也习惯性的应了下来。这一应下来正巧就跟赵桂英的重叠在一块了……
  眼下两婆媳愣在那里,你看我,我看你的,气氛瞬间就尴尬了起来。
  赵桂英是心塞,毕竟小儿子当着自己的面喊别人做妈,任何一个当妈的听了也绝对不会是一件好事。
  更何况喊的那个人还是她儿媳妇,这不是差辈分了么!不过赵桂英倒还算通情达理,没因着这事当下黑脸。
  而朱娇娥却显得格外的不好意思。
  往常谢嘉喊的也不少,可也就当着自己和谢意的面喊,倒算不得什么。这还是头一遭当着婆婆的面喊出口。
  甭管两婆媳这会心里怎么想,那头谢嘉见朱娇娥没搭理他越发的着急了起来。使劲的蹬着小腿,扯着嗓子又开始喊了,“妈妈,喂,喂!”
  这会没等朱娇娥说啥,赵桂英已经把手里的碗递了过来,“你先喂孩子们吃吧,我灶房里的活还没干完,我先去忙了。”
  说完也不等朱娇娥回答,碗一交到朱娇娥手上扭头就走了。
  留下拿着碗对着四张无比渴望的小脸,还有一旁一直看着的谢梅,朱娇娥心塞极了。这事整的,咋就变成这样了呢!
  抛开谢嘉喊错人的这件事,今年这年倒还过得比较舒心。
  许是有了钱,家里的气氛也好了许多。
  谢意和朱娇娥从来就不是一个能委屈自个的主,否则也不会不出工整日里往后山跑了。过年前朱娇娥还去县城百货大楼那里买了一个收音机回来。
  三十这晚上,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吃完饭,便围在火堆旁一直听到收音机里没声音了。
  等到过完年,谢意和朱娇娥照旧去队里请假没有出工。
  队里对他们两口子这样都已经习惯了,加之打从去年起,一起接一起的事情接踵而来。像谢意和朱娇娥这样的小事,已经连私下讨论几句的兴致都没了。
  去年猪养得好,小两口便又动了这心思了。而且猪养在猪圈里,一般情况下,别人也看不到。
  朱娇娥这一回折腾的比较远,跑到临镇又多买了两头猪崽回来养着。之所以不在周围包养,一个是不好弄,另一个则是怕被有心人撞见了惹来麻烦。
  外头抱回来的这两只,加上在村里抱的两只,等于这一回小两口养了四头猪了。
  除了猪,鸡也没少养。
  鸡不是外头买来的,而是自个家里母鸡抱窝孵出来的。为了这事,两人在腊月时就开始准备了。
  公鸡也是那时候在自由市场买的。
  而且为着养鸡,中间有一段时间都把四小只的鸡蛋都给停了。拢共存了三十只受精蛋,到孵出来,得了二十五只。
  一下子整这么多猪和鸡回来养,倒不是谢意和朱娇娥一下子胆子变大了。而是自从高考的消息一恢复出来,许多地方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就算是每日里老老实实出工挣工分的谢卫国三人,都觉察出来了。更别提朱娇娥和谢意,这两个天天赶着所谓的“投机倒把”事情的人了。
  两口子私下商量了许久,这才决定养这么些出来试试。
  要是行,明年可以养更多。要是真不行,到时候也能瞒着别人自己私下里就处理了。
  事实证明,这事确实是可行的。
  因为村里不光他们家这样做了,同样背地里这么做的大有人在。只不过别人没他们这么胆大,一下子整这么多。像他们那样的,能多养上两三只鸡就算是不错的了。
  大伙不像他们,在家里私下里干点什么一个不小心就能被人知道了。
  这也多亏了当初谢意修房子的时候修了那么高的一堵墙出来。只要将外头大门一关,不管两人在屋里干啥都没人知道。
  而且两人当初批宅地基的时候又批的比较远,周围又没有左邻右舍,确实比起大伙来方便多了。
  除了这些外在原因,还有小两口没出工也得占一部分。
  毕竟这时候大家还是以出工为主,每日里出完工回来,累得人都快瘫了,再养这么多家畜也没那精力了。
  像鸡一类的还稍微好一些,养猪更累,毕竟猪吃得多,光每天打猪草煮猪食就得花上好一阵的功夫。
  这方面,打猪草的事情朱娇娥给完美解决了。
  她力气大,早上担着担子出去一会,只要能割到多少,她都能轻松的担回来。
  家里头又有谢意。
  谢意别的事情不能干,这类活却干的比谁都好。煮出来的猪食不光猪特别爱吃,就连鸡也爱吃。
  一大锅猪食煮出来后,铲一部分给鸡吃,鸡吃的特别的欢。许是猪食够吃了,这些鸡满菜园子散养的,就啄啄地里的虫子草籽一类的吃,至于种的青菜什么的,从来不啃。
  朱娇娥只当鸡是不饿的原因,压根就不知道这一切都是谢意“指使”的。
  家里有谢意,家畜贼听话!
  这年头的猪都不是用饲料喂养出来的,所以长得比较慢。正常情况下,没有七八个月,你想都没去想。
  就算是谢意来养,也只能比别人早上那么一丢丢时间,外加更壮实一些。
  鸡比起猪来见效是快一些,不过那也得要五六个月的时间才能开始下单。不过这一下单,就是一群鸡一起下。
  二十五只鸡自下蛋那天开始,便一只鸡一天一个蛋不带少的。而且蛋下的还不错,有极大几率捡到双黄蛋。
  双黄蛋个头比正常鸡蛋要大上一圈,拿到县城里面卖,别提有多受欢迎了。
  在大伙的观念里,鸡蛋是个好东西,特别有营养。做为鸡蛋中的特殊蛋——双黄蛋,那营养不得更多。
  卖了两三次之后,大家都知道朱娇娥手里有双黄蛋卖了,于是一些老主顾不等朱娇娥问了,自个主动来找双黄蛋买。
  哪怕是双黄蛋的价格比普通鸡蛋贵上一倍,大伙觉得贵心疼钱的同时,还是咬着牙给买了。
  靠着卖鸡蛋,两人手里都挣了一小笔钱回来。
  等快到了中秋节的时候,朱娇娥还提前问好一些老主顾,大意是过节需不需要猪肉。
  家里的四头猪被谢意养的太好了,小两口这两天在家里琢磨了一下,这时候可以杀一头猪先卖了。
  当然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朱娇娥这回问的都是一些相处了好几年的老主顾了。
  大伙一听有肉买,立马就笑着让朱娇娥到时候送过来。
  这年头就算是城里户口,这肉也不好买的。要票不说,每当有猪肉供应的时候,还得凌晨天都还没亮的时候摸黑去排队。
  否则去晚了,好点的肉都被人挑走了不说,最怕的是到最后连肉都买不到了。光闻着那股还没散开的肉味,别提有多心塞了。
  朱娇娥还跟大伙保证,这回她拉过来的猪肉,一定不差。
  事实上,谢意养出来的猪,怎么可能差得到哪里去。真要没养肥,两人也舍不得杀了。
  要杀猪,谢卫国和赵桂英还有谢老头他们也赶过来帮忙了。
  白天他们要出工,所以这猪是大晚上杀的。
  猪是在中秋节的前一天晚上杀的,因着接近中秋节,月亮倒是格外的圆,也格外的亮。
  怕杀的时候猪叫的太大声被人给听到了,只能让谢意拿着布条,先将猪的嘴巴给绑严实了。
  谢意头一回干这个,还是自个养的猪,感受着猪传来的浓浓信任感,谢意忍不住擦了擦额头冒出来的虚汗。
  去年也不是没有养的猪被杀了,可这一回也不知道怎么搞的,怎么有一种亏心的感觉呢?
  管他亏心不亏心,该杀猪的时候还是得杀。
  被绑住了嘴的猪接下来四肢也被绑了起来了,然后朱娇娥手一提,在谢卫国和谢老头的帮助下,就将猪给架到了先摆好的凳子上。
  猪刚放上去,那头赵桂英就拿了个大水桶过来放到猪脖子处了。
  再然后,只见朱娇娥一刀杀进去,猪猛的抽动了一下,猪血就汩汩的从脖子处流下来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