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都市言情>奶爸大文豪> 第858章 安平第三小学(二合一)

第858章 安平第三小学(二合一)

  原本张重是准备跟陈青两个过去的,不过家人们听到要去巴蜀,也都吵着要跟去。
  一方面他们也想去希望小学看看,另一方面巴蜀的美食还是挺令人回味的。
  说起来用芃芃命名的学校芃芃到现在也没去过,不过他们这次并不是去那个学校,张重想着等芃芃在大一点再带她去看看。
  他们先要去的三所学校有两所在广元市,一所在绵阳。
  绵阳离省城还算比较近,而广元市就比较偏了,靠近甘陕,在巴蜀省界边上。
  张重他们一行人到绵阳武平的时候,地方的县高官和县长都跑来迎接他们,而且还带了记者。
  这让张重有些头疼,五所学校里面他们通知了三所,但是并没有向外界媒体以及政府机构通知,只是通知了这三所学校的校长。
  陈青在旁边笑道,“这是早就能预料到的情况,老板放平常心吧。”
  “是有预料,不过看到这些记者们,还是头疼。”张重又看向路口挂着的长长的横幅。
  横幅上面写着:欢迎张重先生莅临本县指导教育工作。
  这就更乱来了,张重就是以个人身份过来看一看而已,本身并没有在教育系统供职,这横幅上面写得倒是更适合欢迎教育局的领导。
  “张老师,你好,你好,我代表武平的乡亲们欢迎你来作客。”县高官蔡先明握着张重的手激动道。
  蔡先明四五十岁的样子,个子不高,戴着一副眼镜,一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身上少了点官僚气息,更像是个教书先生。
  站在旁边的县长柳河则要年轻很多,最多也就三十四五岁,跟张重是同龄人。
  武平县在巴蜀算是比较好的县,能以这样的年纪在这样的县里面当县长,这位柳县长可不简单。
  “张老师你好,我是柳河,也是您的粉丝,这次听说您到咱们武平来,我可是高兴的好几宿没睡着。”
  果不其然,柳河一开口就是一溜京片子,估计是下地方历练的官宦子弟。
  “柳县长是地方领导,跟蔡书记一起管理武平,要是因为我没睡好觉耽误了工作,可是我的罪过了。”张重笑道。
  等到张重跟武平的一二把手都见过面之后,他们这次要去参观的安平镇第三小学的校长武东来笑着走了上来。
  看到武东来的时候,张重有点意外,因为来之前他看过学校的资料,也看过武东来的照片。
  资料上显示,武东来也就三十七岁,照片看起来除了黑点也都没什么特别的。
  但是现在武东来本人站在张重面前,张重根本没有办法把他跟三十七岁的中年男人联系到一起去。
  太老了。
  武东来本来个子就不高,估计也就一米七出头,走路的时候还勾着个腰,又矮了一截。
  他好像视力也不太好,眼镜片快有巴掌厚了。头顶秃了一大块,不知道是故意梳的还是头发乱了,左边的头发往右边偏去,稀稀拉拉地把中间的地中海盖住,白色的头皮若隐若现。
  如果说他跟张行军一个年纪张重都是相信的,而且看精神状态他还没有张行军好。
  “张重老师你好,一直盼着能见你一面,当面感谢您为咱们第三小学做的贡献。今天终于让我有了这个机会,孩子们都在学校等你呢。”
  张重笑着说道,“我想孩子们肯定对我的到来多有怨言吧,毕竟今天可是周六,本来是在家休息的日子,却还是因为我被拉到学校里面来了。”
  “您说笑了,孩子们听说您要来都很高兴。虽然咱们是小学,但是高年级的孩子们有很多都是您的书迷,一直都把您当偶像。”
  “哦?他们平时都看什么书?”张重饶有兴趣地问道。
  “他们比较喜欢看您的《海底两万里》《哈利波特》《淳于棼奇遇记》这些……”
  张重跟他们一边聊着一边往第三小学那边走。
  这座希望小学并不是凭空盖出来的,而是原来就有的。
  原来的名字好像叫什么安平南方小学,不过因为时间太久,校舍破得不成样子,所以张重他们公司就挑了这所学校给他们盖了新校舍,也就是去年才盖好。
  原本是让张重来给学校起名字,不过张重把这事又交给了学校,最后校领导和镇政府那边商量了一下,就改名为安平第三小学了。
  说是安平第三小学,但是离镇中心还有一段距离,已经到下属的村了。
  张重他们到学校门口的时候,一群孩子站在门口好奇地朝张重他们这边看,不过又不太敢上来。
  让张重感觉庆幸的是,幸好学校没有安排学生给他搞欢迎仪式。
  他最怕那种“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的场面了。
  “孩子们都比较害羞,您不要见怪。”校长武东来在张重旁边说道。
  张重摆了摆手,“孩子嘛,都是这样,我有什么好见怪的。”
  “我们的老校舍在左边那块,现在已经拆了。”武东来指着学校西边的那块水泥广场说道,“如果您早一点来,可能还能见到之前的校舍。现在有了新校舍之后,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们心气都上来不少。您看大门旁边的那个牌子,上面写了是您出资资助的咱们学校,我时时会让学生们看那块牌子,让他们不要忘了您的恩情,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就是想让学生们从小就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张重点了点头,没发表意见。武东来看起来挺内敛一个人,但是这一路走来说这么些话能看得出来他是个很懂世故的人,拍马屁的功夫也很圆润,并不生硬。
  至于建筑的质量,他不是搞建筑的,工程的质量他也只能这样大体看上一眼,不可能还跑到近前一块砖一块砖的拍。
  走到门口的时候,蔡先明轻咳了一声,武东来会意,对张重说道,“您看您好不容易来一趟,咱们是不是在门口合一张影?”
  张重看了一眼周围记者和政府工作人员饥渴难耐的相机,也没有拒绝,点头道,“可以,咱们拍一张留个纪念。咱们就站着门口吧,让他们离得远点,把学校和孩子们也拍进去。”
  “要不要让孩子们站好队?”
  “不用,这样挺好。”张重摇头道。
  其实根本不用刻意去让孩子们排队,看到张重他们要拍照,孩子们主动地就会往张重他们这边靠。
  还有二楼三楼的孩子们,也都不停地朝着拍照的记者们挥手,场面十分热闹。
  农村的孩子们还少看到这样的场景,很多孩子见过最多大的官可能就是村高官。
  等到拍完照之后,在武东来的带领下,张重一行进了学校里面。
  校舍都很简单,主教学楼总共就三层楼,一层楼大概有六七间房这样,东西对称的结构。
  院子里面最显眼的就是升旗台,离升旗台不远处是一个水泥筑的篮球场,看起来使用率还挺高,新建没多久,篮板已经留下了很多痕迹。
  除了篮球之外,还有四个乒乓球台,这就是全校所有的体育设施了。
  理想状态下,一个学校里面最好还有足球场、羽毛球场这些,但是因为各种原因,这些根本就不可能建得起来。
  特别是足球场,不但占地面积大,而且即便是一个小一点足球场也得要花费好几百万,比教学楼还贵。
  看完了学校的大院之后,他们又上了二楼。
  “上了楼梯左拐就是我们学校的图书馆。”
  张重点了点头,他对学校的图书馆比较感兴趣,这趟来也主要就是看看地方小学读书的情况。
  他当时可不是仅仅资助了盖楼的钱,还送了不少书过来,他不希望自己送书的举动变得跟王忆口中的那个领导的行为一样蠢。
  学校的图书馆并不大,比普通教室还要小一半,里面只有三排书架。
  大概扫了一眼书架上的书,倒是挺合理的,有国内外的名著,也有很多适合孩子们看的故事书。
  “你们的图书馆是怎么运行的?平时孩子们怎么借书?”
  “我们图书馆是凭借借书证借书的,就是这样的东西。”一个年轻人递了一个绿色的小本子给张重。
  张重接过借书证,看向年轻人,“这位是?”
  武东来笑着介绍道,“这是李秋云老师,咱们省师范大学毕业的,现在在学校教语文,兼任图书馆的管理员。”
  “又教课,又管图书馆,能顾得来么?”
  “没关系的,我们图书馆也不是每天都开,只有一三五的中午十二点到两点钟才会开放,学生们要借书都是这个时间点过来。”
  张重点头表示理解,学校的学生并不多,图书借还工作应该也不是太繁忙,每周三天,每天两个小时应该是够了。
  “爸爸,这个小本本就是借书卡么?”芃芃看着张重手里的借书证,好奇道。
  张重笑着把借书证递给她,说道,“怎么样,没见过吧?爸爸小时候上学的时候,用的也是这种借书证,每借一次书老师都会在小本本上盖个章。”
  芃芃惊讶道,“那好厉害啊,如果我们学校也用这种小本本,我肯定也会去借书的。”
  她们学校也有图书馆,不过借书凭借的不是这种小本子,而是统一的校园卡。
  胡慧芳笑道,“你爸的书房比你们学校的图书馆的书还要多,你要借什么书?”
  “好玩啊,小本本上的印章越多就越厉害。”芃芃笑道,她拿着手里的小本本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
  武东来挺会来事的,看到芃芃特别喜欢借书证,就笑着问道,“小朋友,你想不想也办一个借书证?”
  芃芃抬头看了看武东来,“可以么?”
  “当然可以啊。”武东来笑道,随后又转头看向李秋云,“李老师,现在能不能办一个借书证?”
  李秋云立马说道,“当然可以,我登记一下就行了。”
  其实根本就不用登记,毕竟芃芃以后也不会在这借书,李秋云只要拿一个新的空白借书证给芃芃,然后写上芃芃的名字就行了。
  整个过程非常快,芃芃拿到写着自己名字的借书证,向爸爸和爷爷奶奶他们展示,“我也有小本本啦。”
  “借书证是很重要的东西,你一定要好好保管啊。”张重说道。
  “知道啦,嘻嘻,回去给刘敏雅看过之后我就把它放进我的小魔盒里面。”
  听到芃芃的话,张重和许雨涵他们都笑了起来,这丫头果然走到哪都忘不了跟她的小闺蜜炫耀。
  摸着女儿的头,张重又问李秋云,“李老师,你们现在总共发出去了多少本借书证?”
  说到这个,李秋云表情有些不自然,他看了看旁边的武东来。
  “是这样的,因为图书馆开设没多久,而且为了让学生们更加爱护图书,所以借书证办理需要十块钱的押金。当然,这十块钱的押金等到学生们注销借书证的时候会还给他们的。来办理借书证的人还不太多,不过这种情况很快就会好转的。”武东来解释道。
  听到武东来的解释,张重笑道,“没事的我就问问,只要告诉我发了多少本出去就行了。”
  李秋云再次看了看武东来,后者点了点头,他才说道,“总共发出去十八本,加上刚才给您女儿的这本。”
  十八本,张重皱起了眉头,“学校有多少学生?”
  “两百八十二个学生。”
  两百八十二个学生,去掉芃芃这本,总共发了十七本借书证,也就是说,一百个学生中只有六个学生办了图书证。
  这个比例实在是太低了。
  不过张重没有生气,他理解基层教育的难处。
  武东来的解释虽然是为了自己开脱,但是也并非没有道理。
  图书馆开了没多久,借书证又需要十块钱押金。
  虽然十块钱押金并不高,但是绝对也会阻止一批人办理借书证。而这十块钱押金在张重看来也并不过分,这确实能够让孩子们更加爱护书籍。
  想了想,张重又问李秋云,“已经办了借书证的孩子们平时借书多么?”
  “还挺多的,我这里都有记录,您要过目么?”
  张重点头道,“有劳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