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节

  “相公,你是不是又打算做什么了?”她连忙抬起头看着他。
  就见柴东眉眼含笑,他轻轻点头。“马上,朝廷里就要发生一件事了。不算太大,但也不会太小。但肯定是对咱们有好处的。”
  春枝立马想到了一个方向——“御史台那边马上要有新动作了?”
  这话说出口后,她才意识到自己说错了。
  御史台那边,何时何地没有新动作?所谓御史,那就是闻风可奏。也就是说,做御史的人只要听闻到一点消息,就能上书弹劾官员,根本不需要证据。而只要他们能成功弹劾一个大官,那就会名声大噪,从此在御史台都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所以,为了出头,御史台里的御史们全都绞尽脑汁,一天到晚都在想办法找官员们的问题进行弹劾,各种奇怪的理由层出不穷,柴东每天回来都能给她带来许多笑料。
  所以现在,她根本就不该问御史台有什么新动作,因为御史台里头天天都有新动作好么?只有她想不到的,没有那些人做不到的!
  不过柴东知道她这话什么意思,因此他还是点点头。“是啊!我们马上就有新动作了。”
  他说的是……我们!也就是他们那一伙人了。
  御史台看似刚正不阿,任何官员都能弹劾。但说白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御史台里的御史也都是拉帮结派的。当然了,这些帮派背后的势力可是不小,毕竟大家一般依靠的都是极有可能夺得皇位的皇子嘛!
  那么这些御史们,大家上奏弹劾的主要目的还是帮助自己的主子除掉对手的左膀右臂。只要能消灭掉一个人,那就是莫大的功劳。
  现在,柴东刚进去两个月,他们就又要采取行动了。
  “这次面对的对象是谁?”春枝小声问。
  “秘密!”柴东却冲她挤挤眼,“你只耐心等着,再过几天就能知道了。”
  好吧!他既然不说,春枝也就不多问了。
  不过,柴东所说的过两天,还真的就是过两天!
  两天之后,京城里就已经沸沸扬扬的传开了消息——当今太子的左膀右臂、柳家的亲家吴家,因为强占民田、强抢民女,打死无辜百姓,被于是弹劾。而且随同弹劾的奏折一起递上去的,还有百姓们用自己的鲜血写就的请愿书。请愿书末尾被按上了无数个血手印,甚至在前头还喷溅上了一滩血迹。
  据说,是那个被强抢的民女的老父忍无可忍,一头撞在墙上以死明志的结果。
  那奏折自然也写得异常的义愤填膺,遣词用句却又极具煽动性。再映入眼帘这么一张血淋淋的请愿书,皇帝的火气当即就被调起来了。
  “查!给朕好好的查!此事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朕必定要给天下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他把奏折往案桌上一摔,当即拍案大叫。
  然后,秦王还主动请缨。“父皇,儿臣愿为您分忧,彻查此事。”
  “好,那这事就交给你了!”皇帝当即颔首。
  于是,这件事就开始风风火火的查了起来。
  本来强占民田这种事情,许多大户人家都会做,吴家其实做得也不算太过分。但是没办法,谁叫他们就是被抓住了,然后还被竖了个典型呢?再加上又是秦王带队来查,他们更是无所遁形,除了之前被御史告发的罪状外,甚至还又被挖出来许多罪行。其中有一个就是和户部的人搭上,竟然参与了私售盐引的勾当!
  这下,皇帝就不止是生气了,他是震怒!
  盐引是多么重要的东西,居然被他给拿去卖了牟取暴利,这向来就是国法所不能容的。所以,吴家这次死定了。
  事情闹得那么大,他们府上也议论纷纷,春枝当然也听说了。
  等再见到柴东志得意满的回到家里,春枝就问他:“那封揭发吴家作恶的弹劾奏折是你写的吧?”
  柴东毫不犹豫的点头。“是我。”
  她就知道!
  这家伙的文字煽动力又多强,当年他在三江省中了解元后当街做的那些诗文就已经是很好的证明。明明在别人嘴里就是一件小到不能再小的事,但只要从他嘴哩说出来,那就能变成一件了不得的大事,让人不得不重视起来。
  这一次,他分明又是玩弄了这么一个花样。
  “那么,后续的那些事情呢?比如吴家私售盐引这事,你应该也是早知道的吧?可你并没有把它给写进奏折里去。”春枝又问他。
  “这个不用写,写了后面的冲击力就不够了,那样也不足以体现出秦王殿下的能力不是吗?”柴东淡笑,“我们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以小见大,抛砖引玉,先引发一波小风潮,然后再带来大风浪,这样才能让这件事长长久久的发酵,让百姓们都知道秦王殿下,认识到他的好。”
  说着,他还又冲春枝挤挤眼。“而且,这还只是开始而已,后面还有更多的好戏等着看呢!”
  还有?春枝的小心肝都不由自主的乱跳了好几下。
  “你们还准备了什么戏码?”
  “这个嘛……接下来你就能看到了。”柴东又开始给她卖关子。
  但看他脸上满满的笑,想来他们早已经准备好了。
  那她就等着看好了!
  “只可惜,这奏折不是以你的名义送上去的。不然,现在就该是你的名号响彻天下了。”春枝低叹了声。
  “没事,以后会有的。”柴东笃定的说。
  农女不可欺 第424章 给我立个字据
  就吴家的这件事,秦王就带着人查了足足一个月。
  一个月的时间里,自然是各种人仰马翻,然后时间就已经进了除夕。
  年关又到了。
  因为还在筹备来年一枝春开业的事情,春枝把手头又赚到的几百两银子都给投了进去。柴东的月俸也不算太高,再加上京城柴米贵,家里还要养那么多人,尤其先生不能怠慢了,所以这个年他们过得有些紧巴巴的。
  亏得梁王妃知道他们家的处境,提前让人送了一份厚厚的年礼过来,这才叫他们松了口气。
  因为这个,王氏还咕哝了好几句。“想当初,咱们在王家村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家了,地里每年产的粮食都吃不完,还能卖出去赚不少钱。结果现在到了这里,地没了,脸面也没了,怎么又跟回到当初似的?早知道这样,咱们还不如继续待在村子里过活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