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节

  远在日字号房的王英杰也紧了紧身上的衣服,心中感叹这次幸亏都听取了林清的意见,没有要那么点面子,否则这漫漫长夜,可怎么熬的过去?
  会试的第二日,林清起来后,就发现四周不断传来考生的咳嗽和打喷嚏的声音,自己醒了醒神,感觉除了蜷缩地时间长了,手脚有些发麻外,倒是没有觉得有什么不适。
  用从衣服上扯下来的布沾了清水稍稍擦洗了一下脸,又用清水漱了下口,这才吃了今日的一碗清汤粥,两只菜包,感觉思路比较清楚后,就开始第二天的答题。
  林清的计划是,今天五经题两道先做完,然后剩下的一道策论今天要打出一个大纲草稿,明日再细细填写其中的内容,最后的一篇试帖诗就留到明日下午做完。这样时间安排下来,也算是游刃有余了。
  如今林清再做起五经题已经是成竹在胸,任何的学习都需要掌握规律,一旦掌握里规律,那么剩下的就是文采和新意。其实四书五经题也是一样,每一篇时文在大家文采或者遣词造句都没有太大差异的情况下,考核的就是对文字的理解还有平日日积月累的知识点,以一个新颖的角度破题,再加上厚积薄发的旁征博引,这样的时文就算不是主考官喜欢的文风,但是也不会被罢落。
  况且,会试一共有主考官一人,同考官十八人,虽然主考官有最终的决策权,但是如果试卷入不了十八名同考官的眼,那么再怎么研究主考官喜欢的文风,那又怎么样?卷子在同考官那边就罢落了。
  而十八名同考官,每个人喜欢的口味不一,谁能保证抓住了大部分人的喜好?况且,有些文人还喜欢多变文风,可能今年喜欢花团锦簇的,明年喜欢质朴有实质性内容的,这些考官内心深处的变化,谁吃的准?
  所以林清这次决定只写自己擅长的,不去思索分析太多考官的品位,若是尽了自己力还不能考中,那也只能算自己技不如人,没什么好抱怨的。
  当林清将两道五经题也全部写完誊抄好之后,心里的大石头已经落下了四分之三,看看天色也就刚刚申时左右。
  今天倒是开始放晴了,没有再继续下雨,让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气,天色也没有昨天黑的那么早,大家都是抓紧时间再多写一点,谁知道这天什么时候会变脸色?
  打开策论的题目,只见上面写着:“如保赤子,心诚求之”,后面的还跟了一段解释“保民如保赤子”“以赤子之心求治国之道”。(注1:引自《文史杂谈》)
  竟是一道要求试子们写治国之道的文章,上次听郑光讲这次的主考官是黄次辅,那么这道题目十有八九就是他所出。就算不是他所出,那么至少也是得到黄次辅首肯的。此人的事迹林清在邸报中也看到过几次,大部分都是对他歌功颂德,尤其是三年前解决了黄河水患一事,是他全权操办,解救了万千生民。虽然邸报上没有详写,但是从云天书院的一些学子中听到的消息,竟是他的很多做法都与林清所想不谋而合,那时候林清是对此人有几分欣赏的。
  但是后来在古北镇上亲眼目睹了黄次辅的亲弟是如何逼死了一个鲜活的生命,虽然他们两个是兄弟并非同一人,但是林清觉得若是没有仗着黄次辅的盛威,那黄友生会这么嚣张跋扈吗?故而对黄友仁的感官也差了许多。
  如今见他出的题目如此为国为民,倒是让林清再一次对这个人产生了一丝疑问:究竟只是他治家不严,才发生了黄友生那样的事情,还是他就是表面伟光正,实则内心小人之人?
  思绪飞了一下,林清又马上拉了回来,此刻不是去想黄次辅为人的时候,还是将心思先放在这道题目本身吧。
  想要听取治国之策,林清心中对这个时代、这个政体有很多的看法,发现了很多的弊端:比如说荫蔽制度,比如说如今地方官员之间行贿受贿严重,比如说学子只重书本,不重实操等等。
  只是林清牢记了杨致知的一番话,如今还言犹在耳:“飞卿,你总是有很多想法都非常超前,就连我也多有不及。只是要排除积弊,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是一篇策论就能做到的事情。你有想法抱负是好事,但是有些想法你可以示人,会得到众人夸赞,有些想法你却只能隐于腹中,除非有朝一日你有足够的实力了,否则坚决不能诉诸于口!”
  林清明白,所谓的不能诉诸于口的想法,是动了大部分官员、世家利益的一些看法。这样的看法写在了文章里,不管文章多精妙,都不可能让他入仕途,因为这就是代表了他的政治主张,是他们未来的政敌,这样的人,为什么要取?
  这策论,绝不是简单的几句歌功颂德就能入考官的眼的,既要针砭时弊,又不能写出太超前、动大家利益的观点,所以林清也是狠下了一番功夫,才将大纲写完,只待明天填完细节,做完试帖诗,那么第一场考试也算是告一段落了。
  第三天的傍晚,众学子总算是被放了出来,好多人这次三天的考试考下来,不是流涕就是咳嗽,纷纷被家人小厮搀扶着回去。林清虽然没有受寒,但是也觉得在狭小的空间里呆久了,感觉有些头昏脑涨,此刻走到外面呼吸了几口新鲜空气,顿时感觉胸口舒服了很多。
  人群中的墨竹也很快找到了林清,忙着上前给他提考篮,一边走一边小声道:“少爷,小的打听好了时辰,已经叫掌柜的给我们准备了热水,到时候您回去就能洗个热水澡了。饭食准备了肉粥,还有几碟子小菜,吃了好克化。”
  墨竹其实心很细,做事也妥帖,上次经历过了一次乡试,便把林清的喜好记得很清楚,这次一考完就把事情都安排好了。
  林清也觉得身上难受的很,此时迫不及待地想回去洗个热水澡,却听到了墨竹欲言又止的声音,不由疑惑:“还有什么事情吗?”
  墨竹原本不想说,觉得说了可能影响少爷的情绪,万一考得不好那就辜负老爷和老夫人的嘱托了。可是都住在一个客栈里,现在不说,难免后面不会被少爷发现。
  想了又想,还是回道:“刚刚我和柳少爷的小厮金铭一起等的时候,柳少爷先出来,原本还好好的,突然小的看到他倒了下来,只能帮着金铭一起将柳少爷抬到了马车上,看着像是不太好”
  林清脸色一变,难道柳泽旭在考场上还是生了什么意外?明明几人里,柳泽旭身体也不算差,也是常年锻炼,还准备的那么充分,怎么就倒下了?这说不通啊!
  容不得多想,林清拖着疲惫的步伐,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走出人群,往状元楼的方向跑去。
  第76章 第七十六章:阅卷
  等林清回到状元楼时, 却根本没有看到柳泽旭,只看到面色疲惫不堪的王英杰从客栈外面走进来。
  王英杰看到林清正在柳泽旭的房门口焦急地转圈, 就知道林清也晓得发生了什么事情,当下也不多言,拉着林清就到他的房间,吩咐小厮把准备的吃食端上来。
  “先吃点东西,泽旭没什么大事,我们先填饱肚子,我再和你说详情。”说完就就着一些小菜和一碗青菜粥吃了起来。
  林清也是累极,肚子早就饿的不行,此刻便也顾不得其他,胡乱地跟着吃了两碗粥,这才放下碗筷看着王英杰, 等待他说明原委。
  王英杰重重地叹了口气,这才把柳泽旭的现状告诉了林清:“一开始我也不知道泽旭发了高烧, 还是我家书童告诉我这件事。如今泽旭他高烧不退, 已经送回了柳府修养, 估计这次会试的后两场不能再参加了!”
  林清心中虽然已有猜测, 但是听到柳泽旭高烧不退还是非常吃惊和担忧:“怎会如此?我们已经准备了这么多衣物, 平日里泽旭也最是注重锻炼和养生。你我都没事,泽旭怎么会一病不起?”
  说到这里,王英杰脸上的表情也是变得愤怒起来, 沉声道:“说来说去, 还是泽旭人太善良了!这次考试, 坐在他隔壁的一个举子穿的衣物少,半夜连连打喷嚏,一直央求两边的试子借一两件单衣给他御寒,还连连说过一会儿就还回去。泽旭听到那人牙齿都打架了,心里不忍心,趁着天黑就把自己的三件单衣递了过去。谁知那人借了之后一声不吭,任泽旭怎么要回衣物就是再也不还。第二天夜里雨下大了,他正好坐在一个角落正对着风口的位置,不断有雨水刮进去,熬到今天已经是撑不住了!幸亏柳府已经有大夫及时去救治了,人没什么大碍,只是这次会试,哎!”
  王英杰重重地谈了一声,心里也不是滋味。柳泽旭一向是他们几人中性子最好、人也是最柔和的,最是听不得别人相求,老好人一个。这次可是吃了大亏了!
  林清听到柳泽旭身体无大碍,心里略略放了放,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人没事就是最好的。只不过这次确实是遇上人渣了,希望他能引以为戒,改掉他身上不懂拒绝的毛病,否则以后这种事还会找上他!
  很多时候,不懂拒绝的人,总是在憋屈着自己,成全着别人,以为能落别人一声谢谢,可有时候遇到一些不知感激的人,他们只会说你蠢!
  林清既心疼又愤慨,可是此时却什么都不能做,只能待考试结束后再去探望他。
  等林清终于躺进浴桶里沐浴的时候,才舒服地喟叹出声,脑袋往后一靠,却是口中“嘶”了一声,手伸到脑后摸了摸,竟然发现后脑勺肿了老大一个包!
  对了,考试时候那人疯了般的过来抢他卷子,他往后一仰正好后脑勺磕在墙上,当时脑子里都是想着怎么躲过那人的争抢,后来又是满脑子的题目,根本没有关注过自己后脑勺撞得怎么样,如今看来却是撞得不轻!
  林清只能自己用布巾过了热水,热敷在后脑勺上,希望能快点消肿,现在也只能做做这种粗陋的措施,一切都要等这次考试结束了之后再说。
  林清这次确实太过疲惫,一直睡到第二天下午才起来洗漱用饭,然后再次踏上去贡院的路。
  后来的几天倒是一直晴空万里,仿佛第一场会试之后一夜之间真正的春天降临,气候宜人,微风习习,前几天的阴雨绵绵只是一场幻觉似的。所有学子都大大的松了口气,如此方能拿出自己的实力去应对接下来的考试。
  只不过对有些学子来讲,却是止步于第一场考试了,林清发现他们宇字号考棚里,竟然少了四个人没有来考试,除了那个蒋明瑞是发了疯被拖了出去,剩下的三人估计都是身体不适,无法再来参加后面的考试。
  一场阴雨,害的好多试子止步于今年的第一场会试,管你是不是满腹经纶、才高八斗,只要后面的考试不能继续,那么这次会试便是白来了!
  等三场会试终于考完之后,竟有人在贡院里以头抢地,欢呼雀跃,不断地击掌而笑。同一个考号的学子们还互留姓名和地址,说是以后要互相照顾,毕竟有“同号之谊”,也是让林清听得有些哭笑不得。
  举子们考完试就可以欢欣鼓舞地回去静待这次会试的成绩,放松几日,而考官们从学子们卷子全部收上来的那一刻起,才算是真正的忙碌起来!
  外帘官将所有的卷子全部收齐,然后交给弥封官,用空白的纸张覆盖密封后,再加盖骑缝章,确保再未拆封前谁都不知道这份卷子有谁而做。紧接着再送到誊录官那边,让他们用朱笔誊录试卷,交于对读官对读,对读完成后,才加盖印章,将卷子送与主考官处,真正进入了阅卷的流程。
  十八名同考官和主考官将会汇聚一堂,对读官将卷子分成十八摞,每一摞写好既定的编号,然后让同考官抽取编号,一人拿走一摞卷子,到自己的阅卷房批改,主考官端坐正中央的阅卷房,一旦有同考官觉得哪一份卷子不错,就会将卷子荐给主考官,名为“荐卷”。主考官若觉得这份卷子确实不错,就会留下这份卷子,若是觉得不好则会退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