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节

  九宁仰面躺倒,手脚张开划拉了两下,侧身抱住塞满香花的宫锦枕头,不一会儿就睡熟了。
  等去打猎的周嘉行主仆满载归来,她还在睡。
  护卫们上前帮忙卸下马鞍旁挂的山鸡、野兔,拿到江边剥皮洗净,架起炉火,找侍婢讨来煎茶的姜、盐、胡椒,熟练地烹制起来。
  香味像带了钩子,四处乱窜。
  周嘉行走回纱帐边,撩起金泥锦帐。
  锦帐里光线昏暗,暗香浮动,毡毯上中间鼓鼓囊囊隆起一小块,九宁蜷缩成小小的一团,手里抱了块大软枕,似乎睡得正香。
  几个侍女跪坐在一旁打盹。
  周嘉行视线落到九宁睡得红扑扑的小脸上,出了一会儿神。
  床帐里响起翻动声,九宁翻了个身,撒开枕头,慢慢坐起来,伸了个大大的懒腰。
  目光和周嘉行的对上,她下意识朝他招手。
  她一双乌溜溜的眼睛湿漉漉的,卷翘的长睫上有细碎的泪珠,像是还没睡醒。
  周嘉行走进锦帐里,俯身。
  啪嗒一声,九宁还带着潮热的手掌落在他鬓边,揪了揪他梳成辫子再拢成发髻的卷发。
  “早就想摸了。”
  九宁嘟囔了一句。
  她总觉得以前好像摸过这种卷发,触感又柔又滑,很舒服。
  旁边传来几声窃笑。
  打盹的婢女醒来,正准备奉茶,看到九宁抓着她哥哥的头发使劲扯,忍不住偷笑。
  周嘉行拉开九宁的手,接了碗茶送到她手上,面不改色地出去了。
  等九宁洗漱装扮好,外面护卫已经把猎物烹制好,盛在干净的碟子里奉到她面前。
  “二郎真厉害,一会儿工夫猎了那么多!”
  九宁完全不记得自己扯周嘉行头发的事,高高兴兴盘坐在炉火前,还招呼周嘉行一起过来吃。
  “二哥,这都是你猎的,你可是大功臣。”
  周嘉行的头发已经重新梳好了,没说什么,坐下陪她一起吃。
  吃饱喝足,骑着马在大道上跑了几个来回,天色慢慢暗沉下来,黑鸦盘旋,暮色四合。
  仆从过来提醒九宁归家,世道不太平,下午很早就得关城门。
  雪球被僮仆带着跑了好几圈,身上的鬃毛已经吹干。
  九宁上马,回头凝望暮色下黛色群山,莞尔,“二哥,我心情好多了。”
  她想通了,就算被系统惩罚也要想办法除掉薛家,痛就痛吧,咬咬牙撑过去。
  反正只要周嘉行和多弟平安无事,系统就不会收回她这条小命。
  周嘉行是个大忙人,今天陪她出来跑马,在野地喝茶,谈论江州、鄂州两地局势,枯燥无趣。
  难为他一直好脾气地陪着她,没有露出不耐烦。
  “那就好。”
  周嘉行淡淡道。
  第64章 故人
  襄州。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李元宗身死, 袁家岌岌可危, 襄州刺史趁机率领襄州军主力和其他几方势力一起围攻鄂州。
  他们以为江州也会蹚这趟浑水, 分不出兵力攻打自己, 并没有留下太多守军,于是周都督带着几千江州兵一路势如破竹, 甚至几次攻到襄州府城。
  有幕僚建议不如趁此机会直接占据襄州,等襄州刺史回转, 正好设下埋伏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周都督认真考虑过后, 否决了这个提议。
  他们远离江州,没有其他援兵接应,虽然能趁乱抢下襄州, 但一旦被困入城池中,就得和襄州军打消耗战, 这不是江州兵的强项, 况且他们没有带多少粮草, 支持不了多久。
  而且这时候打下襄州也未必能守得住, 意义不大。
  就在这时,突然传来襄州刺史在行军途中猝然病逝的消息。
  这可真是瞌睡遇枕头——来得正是时候。
  和李元宗一死、河东立刻乱成一团一样, 襄州刺史前脚刚蹬腿,第二天他的儿子们就为了继承权大打出手, 几个嫡子先互殴了一通, 庶子趁机带了几千人先占了两座州县, 嫡子们大惊, 先放下彼此之间的争端,一起对付庶子。
  庶子见自己斗不过嫡兄们,一不做二不休,打开襄州城门,引狼入室。
  襄州大乱。
  趁着襄州刺史一家混战,周都督跟在后面捡漏,等两方打得差不多了,只剩下残兵败将时,他老人家唰啦一下带着江州兵冲上前直接把双方都解决了。
  一家人,就该整整齐齐嘛!
  ……
  这天,守卫森严的青竹县城遽然鼓声大作,县衙的方向冒起冲天火光,襄州刺史的三儿子和八儿子兵临城下,合力攻打排行第四的庶子。
  双方先互相骂阵,然后开始攻城,城墙之上一片喊杀声。
  此时,距青竹县城只有七八里之遥的石磨山上,埋伏了两千人马。
  石磨山并不算高,因为从远处看形状像一座耸立的石磨,因此得名石磨山。它正好位于县城正东方向,站在山头眺望,视野开阔,能够俯瞰大半个县城。
  通往县城的几条官道也尽收眼底。
  周都督身着甲衣,骑在马背上,遥望县城不同方向窜起的滚滚黑烟,摇了摇头。
  一旁的裴望之小声道:“都督怕城中有埋伏?”
  “他们几兄弟天天杀来杀去的,个个都杀红眼了,哪来的其他人设埋伏?”
  周都督嗤笑,继续凝望县城,脸上笑容慢慢变淡。
  他是在感慨襄州刺史,英雄一世,如今尸骨未寒,他的孝顺子孙们就把他一生的基业全部葬送。不等其他势力下手,这一大家子自己把自己折腾死了。
  李元宗也是如此。
  他的儿子、义子们倒是个个聪明悍勇,有野心有抱负,不像襄州刺史的儿子们这么无能。可问题是李元宗的义子们都太出色了,而李元宗已经年老,管不住狼子野心的儿子们,他那人脾气又大,不讨儿子喜欢,下场还不如襄州刺史。
  至少襄州刺史死前,儿子们个个服服帖帖的。
  周都督不免想到自己身上。
  周百药不用说,不中用,大郎和他爹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也派不上用场,三郎文弱,乱世之中扛不起家业。其他房的子弟碌碌无为,偶尔有几个出色的,但年纪太小,而且血缘关系太远。
  唯一比襄州刺史和李元宗强的地方,大概就是周家子弟平庸归平庸,至少不会自相残杀。
  有异心的,都让周刺史在上次的肃清中秘密处理掉了,乱世之中,家族内部不允许有可能残害自己族人的小人。
  城头的厮杀还在继续。
  周都督和裴望之开起玩笑,“将来我要是撒手走了,你猜谁会第一个出兵江州?”
  裴望之跟随周都督日久,早已经习惯周都督的不着调,但还是低声劝:“都督龙精虎壮,何来如此之说?”
  开战之前说这种话不吉利啊,大都督。
  周都督白裴望之一眼,接着问:“你觉得唐六和刘豹两个人怎么样?”
  唐六和刘豹都是周都督倚重的下属,两人分领江州兵精锐和主力,在军中威望很高,只在周都督之下。
  裴望之冷汗涔涔。
  都督这话叫他怎么答?很显然唐六和刘豹是都督最后选中的继承人,他难道还敢说唐六和刘豹不好不成!
  “你说实话。”周都督脸上的神情蓦地变得严肃起来,“迟早会有那一天,我得给家里几个孩子留点倚仗。”
  他正经起来颇有威严,裴望之不敢装糊涂,飞快思考一番,道:“唐将军老实,刘将军英勇。”
  周都督点点头,“唐六忠心,不过他不是刘豹的对手,提拔他,他守不住江州。刘豹是个人才,但野心太大。”
  把江州兵留给唐六,唐六会善待周家人,可他能力有限,保护不了周家。
  刘豹或许能站稳脚跟,不过他可不会对周家人手下留情。
  至于把江州兵留给周家……
  目前周都督没有这个打算,真这么做了,周家人只会死得更快。
  裴望之知道周都督在担心什么,扫一眼左右,亲兵们离他们很远,决计听不到他们之间的对话。
  “都督。”他拱手道,“您可记得乔家?”
  周都督挑眉,不明白裴望之为什么在这时候提起乔家。
  乔家之前和周家定下婚约,后来乔家想趁周都督遇害时落井下石,两家已经断绝往来。
  他摆摆手,示意裴望之接着说下去。
  裴望之小声道:“之前乔家也和襄州刺史府上类似,家中子弟个个出类拔萃,彼此之间互相争斗,去年那位曾造访江州的小郎君乔南韶打败了自己的哥哥,前不久刚刚成为嗣子……他之所以能脱颖而出,靠的是一支商队的帮助。”
  说到这,他停顿下来。
  周都督回想了片刻,眸光微闪:“你是说二郎?”
  能让裴望之特别留意的商队,必定和周家有关系。
  “正是。”裴望之神情激动起来,道,“据说乔南韶和二郎定下盟约,二郎才会帮助他夺得嗣子之位。二郎的商队绝不只是做生意这么简单!他们还帮各地节镇搜集情报、运送武器粮草,甚至为他们打仗。二郎绝对上过战场!他的商队不会无故在鄂州盘桓这么久,据我猜测,二郎很可能是鄂州袁家请来的援兵,又或者他是潭州、金州的人,混进城中给其他人做内应。”
  周都督目光凝重,不知道在想什么。
  裴望之继续道:“都督,二郎虽然自小长在外面,和父兄不和,可他毕竟是周家血脉。少年男儿,谁没有雄心壮志?不怕惹恼都督,二郎毕竟是昆奴之子,为世人看轻,不管有多大成就,在世人眼中他终究是胡儿,唯有回到周家,才能名正言顺,从这来说,不管二郎心里怎么想,只有认祖归宗,他才能真正建立根基。若都督将其召回,麾下不就多了一员猛将?”
  周嘉行怎么说都姓周,需要家族支持。
  若周都督真有意外,唐六和刘豹都可能为了一己私欲朝周家下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