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节

  可现在怎么着?这是要对着干的节奏吗?那以后可就有好戏瞧了。
  “兹事体大,论起来,此职相当于钦差,老夫这点资格可有点不够看的。”苏意好像一点也不恼,仍然平静且舒缓的道,“依老臣看,不如就派枢密使去。一来穆大人毕竟是武将出身,战场上杀伐果断,气质刚硬,那些魑魅魍魉在他面前必无所遁形,正可判别此事的真假。二来穆大人主持西府,身居要位,也担得起为皇上分忧的担子。”
  这番话一出,众人心里明镜似的。
  刘家旭似无意的看了杨明一眼。
  他们是多年的知交好友,只是隐藏得深,外人根本不知道,还以为是老死不相往来的关系。但他们彼此间早就心意相通,所以瞬间,杨计相就懂了。
  其实朝堂上这些争执,没有出乎大长公主的预料。昨天晚上,他们还秘密去过大长公主府来着。所以,早有应对的法子。
  只不过政坛风云,瞬息万变,现在的局势是刘指挥不方便出面了。毕竟,苏意是他的岳父,暗讽两句可以,好似翁婿不和似的,直接怼上去就太超过了些。
  “臣以为,苏大人所言不妥。”杨明上前两步,直面赵宸,“穆大人自然是大江国的肱骨之臣,定海神针,可对于黄河开河鲤鱼的事件,他心里本就极不认同。此时派穆大人去,他的判断难免会有失公允。”
  “穆大人岂是这样的人!”旁边,有反对派官员责斥杨明。
  可杨明在朝中是出了名的我行我素,只守着自己那一摊子事,谁的面子也不给的。
  因此他也不在意,甚至没有看对方一眼,只昂首道,“我此说,并非针对谁,而是人性如此。亲如父母,对子女还不能一碗水端平,何况如此重大的国事,怎么能交给早带了是非心的臣子呢?”
  “那计相的意思是?”刘家旭赶紧递上一把梯子,这点默契还是有的。
  “开河鲤鱼的事,到底是大江国的祥瑞之兆,还是下头的人为媚上而胡编出来的,其判定,按理应是交给礼部的人吧?”杨明道,一脸的正大光明,“礼部的职责,本来就是考较吉、嘉、军、宾、凶五礼,并管理教化及科考,还有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之事。”
  这话没毛病!
  大江国的政治机构有点像中国历史上的宋代,融合了南北宋的特点,权利中枢就是两府三衙加上计省和三司。
  计省和三司属文治,三衙属武治。
  而最重要的东西两府,也是分管文武,就是政事堂和枢密院。
  政事堂的主事,也称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是才倒了台的叶良辰。他的副手为参知政事陈左,是叶良辰的走狗,现在正缩着脖子,学鹌鹑一样不敢出声。
  顶头上司倒了,他很怕成为被殃及的池鱼,每天坐卧不宁。偏又不敢告病,担心人家说他心有不满什么的。每天只能硬着头皮上朝,却是恨不得别人当他是透明的。
  其实他想多了,叶良辰倒了,叶家几乎被连锅端,那些遍天下的门生、故旧,暂时都收敛起爪子和性子,不敢生事。目前外患凶猛,赵平安也顾不得清理这些杂物。
  而陈左作为没本事又没胆子,只是因为会巴结和顺从而被提到高位的人来说,相当于丧家之犬,除非他自己做死,否则谁也不耐烦把精力浪费在他身上。
  所以陈左是安全的,但听到杨明提起礼部,还是吓得一个哆嗦。奇葩的是,他居然装成没听到,半天没有反应。
  直到,赵宸都看不下去了,开声问,“礼部,谁管着的?”
  其实赵宸也很奇葩,身为一国的皇帝,哪怕是小皇帝,还是个摆设,连自己国家的政权建制也不了解吗?还问?问个屁啊!
  可他既然问了,陈左就不敢不应,连忙上前跪倒道,“臣政事堂参政知事陈左,回皇上的话。”一边,冷汗直冒,“礼部,礼部是……”
  政事堂之下,还有中书省,省书省,门下省判省事,内侍省,殿中省,宣徽院。其中尚书省再往下,就是六部左右司。
  礼部,就在左司的设置之下。
  陈左一心打算不沾手任何事,此时紧张之下,忽然脑筋清醒了片刻,口吃数秒后,连忙大声道,“礼部的事,向来由归大人负责的。”
  对啊,把责任向下推啊,这不正是他的为官之道吗?
  归大人,是尚书省的尚书令,归烨小姑娘的亲爹。
  听到这句话,刘指挥忍不住抿了抿唇。
  第218章 第一重要是能装
  “归大人可在?”赵宸这会儿忽然开窍,仿佛有些搞懂了当皇帝的程序。
  基本上就是:听说某个问题,就问问由谁来管,把球踢给大臣。由他们推举出,或者说拎出某个主管人来问。这时候他不用操心,尽管让下面的大臣吵吵。期间,好多人都乱出主意,吵上个半天甚至几天。到头来谁嗓门大,谁胳膊粗听谁的,最后再听他们歌颂他英明。
  尽管,他什么也没做,想做也做不了。
  “老臣在。”声若宏钟。
  同时,一人出列,排位还挺靠前的。
  不过,归烨小姑娘小巧玲珑的身段,她亲爹却很高大。这位老爷子年纪有六十多,腰板却还直,明明是文臣,听到赵宸召唤,大踏步上前时,脚步踩得垂拱殿的地面咚咚响,精力很旺盛的样子。
  “那什么礼部的事……”赵宸含糊的问。
  他的手在龙袍的袖子中捏紧,忍着没去抓头发。
  姑姑说,那样会显得茫然无措。
  姑姑还说,就算真的心虚,面儿上也不能显。当皇帝这种事,第一重要是能装。
  这和老师教的圣人道理,治国之道不一样,但他觉得姑姑说得更有道理。
  “哦,老臣明白。”归大人很干脆,“计相说得没错,皇上今天和群臣商量的事,确实应该由礼部来分管,礼部也确实分属在尚书省之下。”
  他并不推辞,反而对文臣的队伍中示意,“戴大人……”
  立即,一名相貌清秀的中年官员走了出来,跪倒的时候文质彬彬,姿态优美。
  想想也是,礼部的尚书呀,自然得是礼法大家。
  “那此事,就由戴尚书负责吧?我尚书省,以及礼部都责无旁贷。”归大人掷地有声。
  众人又奇了。
  今天太多怪事了,照规矩,归老头不是得推托几句吗?那时候,大家真没意见,就再推还给他。若是不想尚书省插手,就客气着把权利就收回。
  可是归老头这么直承其事,倒让其他人有点不上不下的感觉。
  然而归老头居然又着补了句,“皇上若是觉得戴大人不够分量,老臣虽年迈,但能吃饭自然就能处理政事,所以愿意监理。”
  得了,他虽然比不上两府的大佬那么位高权重,却也是够资格了。众人想。
  “臣附议。”杨明连忙道。
  接二连三的,又有几名臣子再附议。
  恰巧日上三竿,赵宸实在是有些饿了,更是烦了,所以没像平时那样,老实地当他的吉祥物,说一句:众卿以为如何?
  而是干脆挥手,“就这么定了,拟旨吧。”
  说完,有点后悔,还有点心虚。好像,他不该这样的吧。
  因为老师告诉过他,一切听大臣们的呀。姑姑也说过,暂时什么也别管就挺好的。
  可是,当家作主的感觉不错呢。
  哼,这些臣子把他当傻子,他看他们也差不多。而且全没血性的,除了几个人。嗯,以穆大将军和杨计相,刘指挥为首的人还不错。
  于是,就好像奇峰突变那样,一件吵吵嚷嚷了一早上的事,一件权利的暗中角斗,忽然三言两语就定了下来。以穆定之为首的反对派,和以苏意为首的“中立派”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尘埃落定了。
  想再出声,已经有点来不及了。
  什么情况啊这是?什么路数啊这是!
  大江国朝堂的画风变了吗?下朝之后,很多人不能适应的人都产生了此等忧虑。
  而当天中午,赵平安已经一边吃着午饭,一边听着阿布给她详讲以上情节了。
  “好玩吧?”听完,她问在身边侍候她吃饭的敏夏和秋香。
  “听不懂。”
  “糊涂。”
  两大宫女老实的表示。
  对她们来说,这就是聊闲篇,好比上街听一出戏,才不管内容是什么,热闹就行了。
  赵平安吃着自己喜欢的瓠羹,只觉得热气扑面,香味扑鼻,身上又暖,胃里又舒服,于是心情愉悦,话就自然多也起来。
  她今天吃的,其实是民间美食。
  先帝还在时,她就是不安安生生待在皇宫的人,总以各种理由往外跑,所以比起宫中的御膳,更喜欢民间食物。
  瓠羹,就是羊肉带骨剁成大块,以草果为佐料,熬一大锅羊肉汤。再捞出羊肉切片,取瓠瓜挖瓤削皮,也切片,同羊肉、细面条下锅爆炒,加姜、葱、盐、醋,起锅时添入肉汤。
  这样的一碗浓汤大骨羊肉面配上丰盛的浇头,即使放到现代,必然也是吃货最爱。
  “苏意苏老大人果然是读书很深的人,当得起老奸巨猾四个字呀。”她挟了一片羊肉吃掉,只觉得回味无穷,瞬间拐了话题,“这是哪个做的羊肉,味道很地道,你们记得打赏。”
  敏夏应了声是,而后问,“公主为什么这样说?上次苏大人来过,我偷偷摸摸地瞧,好像很斯文很高贵的样子。”
  文人会装逼,不装遭雷劈。
  赵平安腹诽着,嘴上却道,“那样有城府的人,那么有学问的人,若是都让你个小丫头看透了,还混个屁啊。”哎呀,当着阿布的面爆粗口,他会不会把这些无伤大雅的小事也汇报给他主上知道啊。
  赵平安有点后悔自己口无遮拦,但瞬间又拐回原话题,“你看他老人家在朝堂上的表现就知道了呀,表面上,是赞同皇上的‘圣裁’,实际上支持的却是穆定之。”
  “那太坏了,两面三刀啊。”秋香断言。
  “对呀,但还真让人挑不出错。既没驳了皇上的面子,遵循了朝堂礼仪,让支持祥瑞派无话可说,可终究,却还是把决定权交给了反对祥瑞派。”
  相比起来,穆定之过于霸道了。
  过刚者易折,穆老头才入京为官时还小心谨慎,为人为官为政,几乎没出过错,近几年却太嚣张跋扈了,皇兄走后就更无顾忌。
  可能是不想再隐忍,也可能觉得再无束缚。
  总之再这样下去,鳌拜就是他的前车,不对,后车之鉴。
  难点只在,他是穆远的亲生父亲,对国家也是有战功的。让她对未来的公爹下手,她还真是很有些为难。
  第219章 小狗咬乌龟
  “而且吧……”
  赵平安甩甩头,情不自禁地绕开纠结的想法,继续道,“对于穆定之而言,苏意算是伸手帮了他一把,总欠着个人情。而苏意自己呢?还摆出大公无私的态度来,根本没有直接沾手。就算将来有个什么,他也站在公正的角度上,不管谁胜谁负,总能做他的不倒翁呢。”
  之前为了她救苏美华落水的事,苏意带着老婆和儿媳妇登门过一次。那时,真没看出苏老头心里的弯弯绕这么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