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无题
“我军比敌军人多,所以战场主动权都在我军之手,几次战斗都是我军主动出击,曹操虽然被动的防守,虽然胜利,但是疲于奔命。”
“子远,直接说办法。”袁绍听的不耐烦了。
“诺。”
“诸位请看,曹军官渡大营,左有圃田泽,右有鸿沟水系,正面狭窄易于控制,所以两吕将军虽说强攻不切实际。”许攸说道。
“曹军主力都在官渡前线,如果我军派一支偏师向西渡黄河出鸡洛山。”许攸说着就在地图上找出了一个山。
这座山位于官渡与许都之间。
“派一支偏师出鸡洛山,不需要太多五千到一万人,出了鸡洛山之后,北上可以攻击曹操的背后,南下可以攻击兵力空虚的许都。”
“北上攻击官渡,曹操腹背受敌,破曹轻而易举。”
“要是南下攻击许都,现在的许都城兵力空虚,乘机控制天子。”
“曹操收到消息,他有两个选择,一是和我军继续对峙于官渡,不管许都和天子的存亡,那么偏师就拿下许都,控制天子。”
“第二,曹操回师许都,那么我军就可以全军出击,在联系偏师,两面夹击曹操,这样曹操不败都难。”
“主公,这就是臣的谋划。”许攸对袁绍说道。
而袁绍呢,坐在主位上一言不发,他在思考这个计谋的可行性。
这个计谋好吗?其实说实话,还可以。
只是有一点,要翻山越岭,出鸡洛山,在山里行军,伤亡如何,袁绍不敢赌。
然后他把这个问题抛给了众人,他问道:“诸位以为如何?”
郭图说道:“主公,属下赞同子远的谋划,出偏师夹击曹操。”
逢纪想了想说道:“主公,子远的谋划虽然大胆,但是未尝不可一试啊。”
袁绍听到这些谋士的话后,明显心动了,然后他看向了武将这边。
他略过张郃和高览,在他们身后看到一人,就喊到:“韩猛。”
在高览身后的韩猛听到袁绍的呼唤,立马站出来了,说道:“末将在。”
“你可愿带兵前去。”袁绍问道。
“末将遵命。”韩猛说道。
可能了解三国的都只知道,袁绍部下最著名的将领就是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并称河北四庭柱,还有一个被袁绍杀了的鞠义。
至于韩猛,像是一个路人似的。
但是他也不是凡人,能排在高览的身后。
世人所熟知的袁绍最著名的武将就是河北四庭柱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外加一个被袁绍宰了的鞠义。
其他的将领都是名不经久转,都是些二三流。
其实不然,这韩猛排在高览之后,就显示了他的不凡,河北四庭柱,说的不只是颜良文丑和张郃高览四个人,他们只是四庭还有一柱呢,韩猛就是这一柱。
关于他的记载很少,所以不被大多人熟知。
“谁可愿为韩将军之副。”袁绍再次看向武将之后。
张郃高览明显可不能做韩猛的副将的,他们地位都比韩猛高,还有就是袁绍也不可能把仅剩的两位大将派出去冒险,想去也不可能。
将领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蒋奇出来了,说道:“末将愿意副之。”
蒋奇相对于韩猛,更加无名,记载很少。
蒋奇之后另一个人也出来了,他叫牵招,他说道:“末将也愿意。”
至于牵招,他是很无名又有名,历史上他和田豫齐名,田豫的才华不必多说,能和田豫齐名,相信也是一个牛逼的人。
不过在袁绍这里,就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将军了。
历史上,牵招十余岁时为同县乐隐的学生,少年时便与刘备英雄同契,成为刎颈之交,是的,没错,他和刘备交情也不错。
后来乐隐为车骑将军何苗长史,牵招仍跟随直到学成。
十常侍之乱时,何苗、乐隐被害,牵招与乐隐门生史路等人,冒着危险收敛乐隐尸体,载其还乡。
道遇山贼,史路等皆四散逃走,牵招垂泪恳求,山贼觉得他是个有义之人,放他离去,由此牵招声名鹊起。
冀州牧袁绍辟为从事,兼领乌丸突骑。
从“突骑”二字顾名思义,是擅长驰马突击,以骑矛击刺为主要战斗方式的骑兵,而与匈奴骑兵善骑射的风格不同。
三郡乌丸与鲜卑诸部,善用突骑。所以,后来南北朝时,鲜卑骑兵会大规模发展出具装甲骑这一重骑兵兵种。而乌丸突骑,也是汉帝国北方边防军的骑兵兵源之一。
不过也只是兼领,没有实际领导权。
袁绍死后,他又追随袁绍之子袁尚。
曹操率军包围邺城,袁尚派牵招到上党去督办军粮。
还没等牵招回来,袁尚便败逃到中山。
当时袁绍的外甥高干为并州刺史,牵招认为,并州左有恒山作为天险,右有大河可以固守,又拥兵五万,北边有强大的胡人,所以劝高干把袁尚迎过来,联合起来应付时变。
高干非但不用其计,反欲加害。
牵招闻讯,偷偷潜去,牵招因道路被阻不能回到袁尚处,转而投奔曹操,被辟为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