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6节

  皇帝道:“这是旨意,不得违逆。”
  大炎太子叩首道:“儿臣,遵旨!”
  ……
  第600章:家人团聚!木兰宝贝召唤!
  “父皇,你何时出关?”大炎太子问道。
  “快了。”皇帝道。
  大炎太子道:“父皇您出关之后,是不是一切都结束了?”
  “是。”皇帝道:“等我出来之后,一切都结束了。”
  大炎太子复杂地叹息了一声,这几年时间父皇闭关,大炎帝国的朝政由他执掌,虽然某些程度上显得有些焦灼,但总体而言这种大权在握的感觉还是非常不错的。而一旦父皇出关之后,而且还掌握了这个世界的终极力量,那他这个太子又要回到原来的地位上了。
  知子莫若父,皇帝道:“等一切结束之后,这个江山也就彻底交到你的手中了,接下来发展的道路,也要靠你自己走了。”
  大炎太子立刻跪下叩首道:“父皇万寿如疆。”
  皇帝道:“万寿如疆是真的,但是扫清了天下之后,我就要去做我自己的事情了。”
  大炎太子忽然道:“父皇,什么是这个世界的终极力量?”
  皇帝道:“感受到龙之悔的力量了吗?”
  大炎太子道:“当然。”
  皇帝道:“而这个终极力量,比龙之悔强大了无数倍,可以用来毁一间小室,也可以用来摧毁一个城池,一个国家,可以上九天改变雨雪,可以下海底撕裂九洋。所有一切敌对力量,在它面前都将灰飞烟灭。”
  大炎太子道:“儿臣懂了,儿臣告辞。”
  ……
  太后娘娘正在和姬宁小公主做最后的告别。
  当然,姬宁或许应该称之为姜宁,她几乎从战场上抱过来起,就是被太后娘娘抚养的,所有人都知道她是太后的心肝宝贝。
  太后今年已经快百岁了,头发早已经全白了,但是皮肤还不是很皱,精神状态也还不错。
  她此时正在给姬宁梳头。
  “丫头,我虽然舍不得你,但是你弟弟想要接你回去,你们毕竟是亲生骨血。”太后道。
  “是我哥哥。”姬宁重重强调道。
  其实,姬宁还真的是姐姐,最后大乾天后生下两个孩子的时候虽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但根据已知的那些消息,姜宁公主应该是先生下来的,所以哪怕只大了几分钟,她也是姐姐。
  不过在十六岁之后,她仿佛就停止了生长,如今她和沈浪一样,都已经三十岁了,但她依旧是十六岁的模样,所以自然要称为妹妹。
  太后见到姬宁喜笑颜开的模样,埋怨道:“小没良心的,要走了就这么高兴吗?难道奶奶对你不好吗?”
  姬宁小公主只是笑,并没有说话。
  太后娘娘道:“丫头,奶奶也算是见过很多事情的人了,你知道像我们这样的女人,想要获得快乐,应该如何吗?”
  姬宁就只是望着镜子中的自己,甜美地笑,也没有回答。
  太后娘娘叹息道:“那就是男人的事情我们别管,我们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便是了。”
  姬宁还是没有说话,而是仔仔细细整理自己的鬓角。这也是她在大炎帝国的常态,不管别人说什么,她就只是笑而不语。
  ……
  随着炎京旨意一下,先是正在集结的百万大军彻底散了。
  紧接着,已经在乾国边境线上的二十几万军队全部退去了,并且按照沈浪的约定,乾国边境线一千里内的军队不得超过五万。
  然后,大炎帝国昭告天下,承认大乾王国,领土包括原新乾王国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以及雷洲群岛。
  尽管这诏书上并没有认输,也没有什么停战协定。
  但整个天下还是彻底惊呆了。
  炎京这……这就怂了?
  你是天下霸主,东方人皇啊,你刚刚被沈浪打了一个耳光,正要集结百万大军报复呢,结果又被沈浪抽打了一个耳光,然后就灰溜溜撤兵了?
  整个天下真是彻底哗然了。
  这,这是不是意味着沈浪陛下的大乾帝国和大炎帝国对决的第一局,就算是赢了?
  这是不是就算是大炎王朝的正统地位,已经稍稍动摇了啊?
  大乾帝国的子民,当然拼命庆祝这一场胜利,并且要把它吹到天上去了。
  沈浪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可是大炎帝国啊,竟然都被他打赢了,竟然都逼迫着他妥协了。
  这天是不是要变啊?
  在东方人皇的终极争夺战中,胜利的天平是不是已经滑向沈浪陛下了啊?
  这才几年啊?我们沈浪陛下从西方世界归来,才仅仅五年时间吧,竟然已经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
  当然这个时候,大炎王朝依旧没有承认大乾帝国的存在。
  但是大乾帝国枢密院,大乾帝国尚书台,第一次向整个天下发行了大乾版图。
  在这个版图上,大乾帝国拥有四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疆域。
  帝都乾京,陪都怒京。
  好吧,怒京这个词是大乾帝国枢密院和尚书台强烈要求的,他们觉得怒潮城这个名字很好听,也非常威风,而且也带着新方向,意味着未来和发展。
  但若作为陪都的话,怒潮城这个名字级别就不够了,所以改名为怒京。
  在大乾帝国版图中,拥有五个诸侯王国,吴,楚,越,羌,南。
  尽管大炎王朝没有承认,但是天下诸国,天下万民已经承认了。
  你沈浪口口声声说你是大乾帝国没用,甚至你灭了赢广,夺回了乾国故土也没用。
  但这次和大炎帝国小小的一战后,所有人就都承认了。
  因为,大炎帝国看上去仿佛无力改变这个局面,大炎太子说要占领乾京,吞并整个乾国,但是他没有做到。
  这意味着大炎王朝已经无法阻止大乾王朝的建立。
  天下诸国的史官对这一次的事件大书特书,甚至把这一天当成大乾王朝真正成立之日。
  而大晋亲王退兵之后,长长呼了一口气,整个人几乎都要瘫倒在地。
  终于结束了!
  这一切终于结束了。
  这几天时间内,承受压力最大的就是他,因为一旦炎京不同意的话,沈浪的龙之悔可就要砸到他晋国的头上了。
  这真是荒谬啊,你沈浪和大炎帝国打架,结果龙之悔却要来灭我晋国,但这个世界上真是没有道理可讲的啊。
  ……
  宁政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讲究一个堂堂正正,所以监察天下也是如此。
  宁元宪时期的黑水台,就是一个纯粹的特务组织,让人不寒而栗,仿佛阴曹地狱一般。
  而宁政上台之后,很多人觉得明君上位了,那黑水台这个爪牙组织就应该取缔了,有大理寺、和御史台就足够了啊。
  结果宁政非但没有取缔,反而名正言顺地把黑水台抬起来了,光明正大地监察百官,监察天下民生,负责国内外情报。
  甚至阎厄大都督,也晋升为枢密院副使,他终于脱离了特务头子这个头衔,成为了越国的重臣之一。
  此时,他拿着一个食盒前来监狱内,探望一个人,祝弘主。
  这个名字听上去仿佛非常久远了,曾经他在越国完全是呼风唤雨的人物,宁元宪的相父,尚书台宰相,内阁首相,掌控越国朝政达十几二十年。
  如今他坐牢,已经三年了。
  但是这个风云人物仿佛被彻底遗忘了一般,从来都没有来审问过他,甚至宁政也没有过问。
  枢密院副使,黑水台都督阎厄走进来之后,将三叠小菜,还有一壶酒摆了上来。
  这三年时间,祝弘主完全与世隔绝,甚至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今年已经快要九十岁了,但气色还非常好,此人很注重养生,而且心态非常好啊。
  见到阎厄身上的官服,祝弘主先是微微一愕,然后笑道:“恭喜阎厄大人,终于脱离鹰犬之名,成为了越国重臣。”
  阎厄笑道:“祝老,你这是在讽刺我,在讽刺越国。你肯定觉得我越国现在肯定民不聊生,所以我这个黑水台都督竟然堂而皇之进入了枢密院,你肯定觉得我越国朝政肯定已经完全荒废了,所以才有荒诞之事。”
  难道不是这样吗?一个王朝末期会有什么特征,那就是胡乱封官,所以南明末期的时候,金陵城内的满大街都是巡抚总督。太平天国时期的天京就更牛逼了,封了几千个王。
  阎厄道:“我这次算是来和祝老告别的,我暂时要辞去黑水台大都督一职了。”
  祝弘主一愕道:“哦?为何啊?”
  阎厄道:“我要调任乾京了,怒京那边的黑水台架子是有,但毕竟不太正规,所以我这次去乾京担任大乾帝国黑水台大都督,需要在短时间内把整个班子完整建立起来,我实在是惶恐不安,觉得自己能力不够,但是越王信任我,向陛下举荐了,如此帝恩浩荡,真是让阎某感恩涕零,只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祝弘主听到这话,顿时呆了,这话信息量太大了。
  阎厄作为越国的黑水台都督,竟然还可以升任乾京?而且还要先给他一个枢密院副使的头衔?
  “如今我大乾帝国,算是真正成立了,尚书台已经搬到乾京了,枢密院还在怒京。”阎厄道:“因为需要大量的官员,所以要从吴、楚、越、乾中抽调,阎某不才,也在名单之内。”
  祝弘主沉默了良久,足足好一会儿道:“哦,你……你是向我显摆来看?”
  阎厄哈哈大笑道:“对啊,对于其他人我也不好显摆,因为我要保持一个大乾帝国重臣的威严,但是在您面前,我可以尽情地释放我的轻浮的嘴脸了,祝弘主大人,您曾经做到最高官职,也就是大炎帝国的文安阁大学士兼越国内阁首相吧,单纯从帝国层面来说,我们两的官职已经差不多,平级了。”
  祝弘主冷笑道:“什么时候大乾帝国能够和大炎帝国相提并论了?可笑!”
  阎厄送上了一份地图。
  “我们大乾帝国刚刚和你们大炎帝国打了一战,大获全胜,这是我们大乾帝国的版图,总共四百五十万平方公里。”阎厄道:“扣除掉北戎,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异族,你大炎帝国也仅仅只有七百多万平方公里了。原本天下五大王国,四个都在我大乾帝国。”
  “祝弘主,你肯定觉得这几年战乱不停,宁政陛下刚刚就位,我越国肯定民不聊生吧?非常不好意思,此时我越国海晏河清,全国粮食增长了7成,国库赋税增加了九成,前所未有的兴盛发达,我越国民众穿得前所未有之好,吃得也前所未有之好,比你当年祝弘主主政的时候不知道好了多少。”
  “还有你那个视为天上人一般的炎京祝氏?非常抱歉啊,实在太没有存在感了,因为我陛下刚刚打了大炎太子几个耳光,让他乖乖认输了,至于炎京祝氏?我们陛下眼中没有这号人的。”
  “祝弘主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在等什么,你在等大炎帝国大获全胜,然后你就能够重新在陛下的面前高高再上,进行你的胜利者俯视,所以你坚强地活着,就围着那一天的到来。但是很抱歉!你已经被遗忘了,哪怕作为一个失败者,你都已经被遗忘了,就连我在您身上都找不到一个胜利者的成就感了。”
  </div>
  </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