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等不来的敌军(第一更)
“你且先在我这王城之中歇息一番,明日我与众位将军商议一番,再看看派兵去夺回城池之事。”
舍利输迦说完了这么一句之后,摆摆手示意让那位城主下去歇息,那位城主显然是还想再说点啥,但是一看舍利输迦那不耐烦的眼神,到了嘴边的话马上又咽了回去,跟舍利输迦道谢一声之下就真的下去歇息去了。
城池被侵略这样的事儿,其实在边境上还算是经常发生,孔雀王朝的两个方向分别是山脉和大海,但是另外的两个方向却还是跟其他的地方相连接起来的,这里面是有着其他的王朝的,虽然面积和实力比孔雀王朝还都差了那么一点点,但是孔雀王朝想要把他们给灭了还是十分困难的。
根据舍利输迦的推断,这一次的骑兵应该就是不知道哪一个王朝潜伏过去的,但是在他想来,这却是个十分愚蠢的行为,要是自己想要灭掉那两万三万的骑兵的话,随便派出个几万步兵在配合百十个大象,这个事儿也就解决了。
但是那个城主不知道的是,现在正是舍利输迦下令调遣军士,修建战船出征大秦的关键时期,就在二十多天之后,就是要到了他设置的最终期限,到那个时候他的水军和战船就应该具备出发的条件的,在这个节骨眼上面要是让他再派出个五六万人和大象去收复暂时失去的城池,他实在是不想分心。
他的心里早已经被对大秦的美姬和宝藏的向往所占据了,一座十分偏僻地方的城池暂时在自己并不十分强大的敌人手里面放放一段时间,他其实并不是十分的在乎,在他看来,大不了等他有时间了让攻打他的王朝加倍奉还了这件事也就是了。
于是他把那个城主暂时安置在了一座府邸中之后,就不再见他了,这件事也并没有如他所言的那样跟将军们商议,而是时时刻刻的了解着水军的训练和战船的建设,还有粮草的准备是不是按照他的要求能够按时完成,这么一来,半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他这过了半个月,对于韩信和项羽而言可就是攻打下来这里已经是二十多天的时间了,按照他们俩原本的想法,可能不出十天,就会有孔雀王朝的大军前来收复城池,但是二十多天都过去了,竟然还是没有什么动静,这不由得让二人有点皱起了眉头了。
虽然他们这么做的初衷的确是拖延一定的时间,等待那两路水军的到来,但是却是建立在能够消耗对方的有生力量的基础上的,现在对方迟迟不肯出兵,他们当然不知道舍利输迦到底是怎么想的。
万一在这期间舍利输迦先知道了那两路水军进入了孔雀王朝的消息的话,对于韩信和项羽来说后果可是不堪设想的。
但是这个时候,项羽和韩信在孔雀王朝就像是瞎子一样,他们没法派出斥候去探听这件事,因为孔雀王朝的语言他们还并没有掌控。
这一天,韩信终于按奈不住了,将那些读书人召集到了自己的自己的面前,而且并没有让项羽参与。
“尔等到底何时能够将这孔雀王朝的语言融会贯通?”
韩信黑着脸,只是问出了这一个问题,显然,这件事现在已经成了他十分重视的一件事了。
“将军切莫着急,我等乃是初次接触孔雀王朝的语言,那些孔雀王朝之人也是第一次接触我大秦的语言,想要在这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完全明白孔雀王朝的语言,本就是十分困难之事,我等……”
这些读书人相互对视了一番之后,一个胆子稍微大一点的站了出来,但是却并没有直接回答韩信的问题,而是表达出了他们这个时候所面临的种种困难。
但是他还没等说完呢,就被韩信无情的给打断了。
“若是再让本将军听到这等无用的言论,便直接派你这厮当做斥候去查探一番孔雀王朝的都城,相比于我大秦将士,尔等所为之事已经是万分的轻松了,我再给尔等十日,若是还不能大概明白孔雀王朝的语言,下一次攻打孔雀王朝的城池,尔等便是先锋!”
说完之后,韩信一拂衣袖,愤然离去了,只留下那些个读书人面面相觑,他们可是都知道,韩信乃是嬴高妹妹阳滋的夫君,而自己呢,不过是被各个学派的老者们派出来的炮灰罢了,跟韩信掰手腕,实在不是什么明智的做法,而且人家都是杀人不眨眼的主,说出来的话,那肯定是会做到的。
这回这帮读书人回去之后,立刻就抛开了之前的门户之见,不再自己学派的人只是跟自己学派的人相互交流了,他们所有人都聚拢在了一起,研究着这些天彼此得出来的结论和取得的成果,一天下来,发现进步果然是巨大的。
韩信又给他们十天的时间,那可不是他一生气随随便便就说出来的,而是他和项羽俩人得出来的结论,要是十天之内不能研究好孔雀王朝的语言,派出多少斥候都是没有用的,那样的话,他们就只能再次出兵,去攻打另外一个孔雀王朝的城池,然后将都城里面的军队给逼迫出来。
但是这当然并不是一个十分好的计划了,他们只有十万的骑兵,这个城池又不能不要,贸然分兵会让他们的战斗力大大降低,更何况现在他们还不知道另外的一个城池距离他们到底有多远的距离呢。
而研究明白了孔雀王朝的语言,事情就好办的多了,这样他们自然也就知道的这孔雀王朝的都城到底在什么位置,这样的情况下要是派出斥候的话,只需要带上一两个研究明白了语言的读书人,就能知道都城大的动向。
到时候两路水军一旦有了消息的,对孔雀王朝的都城的震动肯定是非常的大的,然后让他们知道了消息的话,他们就能够在这个地方从容的应对一二了。
虽然韩信也知道二十天的时间要想研究明白一种之前一无所知的语言实在是有点难了,但是不逼迫一把这些读书人的话,他始终有点不甘心,毕竟嬴高能够不远万里的把他们派遣到这里来,肯定就说明他们的能力已经至少得到了嬴高的初步认可了。
这前前后后一个多月的折腾,不但让本来韩信和项羽最惧怕的时间匆匆的溜过去了,也让韩信在进攻这座城池当夜所写的书信到了咸阳城。
这封战报能够这么快到嬴高的手里,还要算是陆贾的功劳,依然是在荒芜之地的联络点之间,陆贾采取了换人换马的方式,日夜不停的以最快的速度狂奔,才让嬴高如此快速的得到了这第一手的消息。
“好!第一战竟然如此顺利的,之后的事宜想来也就容易得多了。”
之前嬴高收到的消息,正是几天前送来的,那是韩信向嬴高说明,那孔雀王朝的都城竟然距离荒芜之地的尽头并不是十分的远,这也致使他们的计划不得不进行一些个调整,以求能够在让自己的实力得以保全的情况之下配合好司马欣和彭越的两路大军。
这个消息还是让嬴高有些不淡定的,他前世研究的是华夏的历史,对于孔雀王朝也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罢了,他心里面想的是要是自己当初再学霸一些,直接就把孔雀王朝的都城在哪给记住了,岂不是就不会有这些个变数了?
但是韩信的这第二封书信,倒是让他长出了一口气,对于韩信和项羽这对组合的期待也是更加的多了。
在面临的情况和原计划已经十分不符的情况下,他们能够将这十万人马分出三万作为疑兵对孔雀王朝的主力军队进行引诱,这绝对是一般的将领想不到,甚至连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而且按照嬴高的想法,他们的这个计划几乎已经算是成功了百分之九十,孔雀王朝那么大的一个王朝,生生被人家不知道哪里来的骑兵给攻下了一座城池,这换做是任何一个君主都是不能容忍的事儿,至少嬴高是这么想的。
“恭喜君上,这第一路大军刚刚到达那孔雀王朝的地界上就取得了如此成就,待得我大秦三路大军齐至,那孔雀王朝的都城定会尽皆落入我大秦手中!”
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嬴高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分享给了自己的亲信蒙毅,萧何和陈平等人,因为之前自己忽然之间宣布要修建咸阳到巴蜀再到荒芜之地的直道,虽然一干朝臣们面上并没与什么反对的话说出来,但是其实却背地里意见还是很大的,巴蜀百姓本就不多,那荒芜之地更是不用说了。
虽然所有人都知道嬴高派遣了三路大军去攻打所谓的孔雀王朝,但是孔雀王朝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能不能打下来,谁都不知道,也谁都说不好。
而现在,大军才出发并没有多少的时间,再加上传递消息的不易,这直接攻打下孔雀王朝一个城池的消息就更加显得珍贵了。
这些人里面,最知道嬴高的计划是什么,也知道嬴高想要的是什么的,自然是萧何了,所以当嬴高当着他们的面说出来这个消息的时候,萧何自然要好生的给嬴高捧捧场了,只要他们几个统一的观点,之后才能在朝堂上将这个事儿说成是一个大事儿,一个让朝堂上所有人都佩服嬴高的大事,朝堂上搞定了的话,百姓们那边自然也就不用说了。
“这第一个城池的简单,倒是在意料之中,但是有一个问题若是不能尽快解决的,怕是攻下的城池越多,韩信和项羽二人的负担就会越重啊!他们二人的任务不像司马欣和彭越那样简单直接,一着不慎,便是满盘皆输之局。”
这句话,嬴高并不是对着他们几人说的,更像是自言自语之言,但是听在萧何和蒙毅的心中,却着实是一番担忧。
“君上指的是……”
“言语若是不能相通,便无法派出斥候,便不知对方会以何种方式应对,如此,攻下的城池越多,反而越是负担,朕担心的,便是那些各个学派之中的佼佼者,是不是当真如他们的师长吹嘘的那般聪慧。”
嬴高说到这,萧何才知道了嬴高之前死乞白赖的让自己办的那些个事儿,竟然会有着这么大的作用。
“我大秦的各个学派传承,都在他们的身上,他们若是不能成事,毁掉的便是他们整个学派的威严,故而此事这些人等定会尽心竭力,还请君上宽心。”
萧何代表的是大秦的文官,再往大了说,代表的可不正是大秦的读书人吗,而且这件事的人选都是他亲自操办的,要是真的在孔雀王朝坏了事儿的话,他的脸面也是多多少少都有点挂不住的。
事到如今,嬴高也只能选择暂时相信他的话,他的所有计划,其实都围绕着一点,那就是必须要弄懂孔雀王朝的语言,而且不能及时的了解他们的语言,就不能及时的了解他们的游戏规则,一直摸着石头过河的话,等到了河的中间没有石头可摸的时候,终究是会掉进河里面去的,而现在,项羽和韩信无疑就是在这样的情况当中。
“如今进攻孔雀王朝的进度已然是比朕之前预测的快了不少,不论如何,极有可能当司马欣和彭越到达孔雀王朝的都城之后就会有结果,如此一来,巴蜀到荒芜之地的直道也应投入修建之中了……”
嬴高的思维永远都是那么的跳跃,刚刚还在担忧韩信和项羽二人是不是能够顺利的完成他们的任务,到了这个时候竟然又开始担忧起胜利之后的事儿来了。
但是听了这话之后,最先有反应的是陈平,因为自己的好搭档陆贾去追求更加宏大的人生目标去了,所以萧何的不少事儿最终都落在了他的头上,比如说修直道这个事儿,目前就是他在具体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