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综合其它>[红楼]贾环重生复仇记> [红楼]贾环重生复仇记_39

[红楼]贾环重生复仇记_39

  管事一回来就开始诉苦,说着自己听来的消息,人人都跟着叹气,有那么两船,即使生意还能做,这价格只怕也上不去了,再说了,有了这么一个,谁知道会不会还有其他人,他们在京城那几天,几乎天天都能看到有这样的海货往京城运,听说是其他几个附近海边的城镇知道了消息,高价鼓动了渔民出海,由一些个商贩运来的,可见这消息是越发的广了,这样一来,谁还肯大冬天的下海糟蹋身子?
  “好了,咱们已经占了头筹了,得了最大的好处,何必在不知足,也该让旁人也挣些才是,不然那可就成了出头的椽子,再说了,那水师做这个确实比咱们便利些,人多不说,船也好,至于他们抢生意,这样的话以后也别再说了,我倒是知道一些为什么他们这么做,你们也知道这些人多半都是世代的军户,这样的人家,若是遇上大战之年,那是没说的,搏命的总能有好些战利品什么的,家里日子舒坦的紧,可遇上如今这样的太平年,除了那些个不知道被克扣了多少层皮的粮饷,竟是在没有别的出息了,只能靠着家人自己种地捕鱼果腹,家里只怕比咱们都要穷些,如今既然听到有这么一个挣钱的法子,他们怎么可能不动心?只怕这会儿一心想着用这法子挣出一年的粮食呢。“
  洪书吏好歹也曾是官宦子弟,对于这些个知道的比旁人多些,听着这些人有些不知足,立马多劝了几句,能挣钱是好,可是也要知道进退,没的让银子晃花了眼睛,最后招惹了不该招惹的人来,军户多半都是好勇斗狠的,若是抢了人家活命的机会,还不知道会不会找上门搏命呢。既然已经挣了足够的银钱,很该就此退步抽身,才是正路。
  众人也不是不听劝的,再说了人总是这样,这事儿已经这样了,自然也会下意识的寻一个台阶,让自己心里更舒坦些。听了洪书吏的话,自是立马也跟着点头,特别是那特意过来准备核算分红的村长,跟着说道:
  “如今的日子已经是以前不能想得好了,这才多久,村子里各家各户的都过上了好日子了,一家家还都买了地,算起来,若是以往,往上数好几辈子都未必能挣下这样的家业,人啊,要知足,这一回分好了银子之后,大家伙儿也好生的安生些日子,趁着开春的时候,该收拾地的收拾地,该置办家业的置办家业,你们可别忘了,咱们村子里可是还有两件大事儿没办呢,修路,盖祠堂,这样的大事儿还能让你们闲着不成?“
  一听这村长都说话了,那些个心下还有些不怎么舒坦的人也忙放下了自己的那些小心思,不管是修路,让进出减少些时间,让车马更容易些,还是盖祠堂,让祖宗们有个好点的享用香火的地方,对于这海螺村来说,那都是百年来最最了不得的大事儿了,自然是不肯马虎的,最重要的是,村长都说了,等着祠堂盖好了,祖先们都请进去了之后,还要将这一辈为这事儿出力的人的名字都写到祠堂功德簿上,这可是留名后世的大事儿,将来可是要受到子子孙孙诵读祭拜的大事儿,他们自然是绝对不肯马虎的。
  “村长说的是,倒是我们糊涂了,既然这样,咱们赶紧的,将这银子的事儿撕撸清楚了,好早些回去筹办这事儿。“
  “对,这一次出来都好些天了,我家里也不知道怎么样了,往日可从没有出来这么久过。“
  “你小子,这是想媳妇了吧,听说这一次你小子在京城还去了金银铺子,怎么的,这钱还没分,你就先花上了?哈哈哈。“
  既然不用去想着再做一笔的事儿了,每一个人心情一下子倒是放松了好些,也有心思说些个闲话了,贾训看着也跟着很是笑了一阵,只是转头,又被村长扯着去算账了。
  “二子,赶紧的,咱们村子里也就你和你哥读书识字最多了,比我这个老头子还强些,这会儿可是算账的时候,不用你用谁?“
  其实都不用算,贾训心里也已经有了数了,反正海螺村那就是一半的数,其他的那是人家福瑞居掌柜和刘班头他们的事儿,和村子没关系,他们爱怎么算就怎么算,自家只要将这一千八百两银子带回去就成了。
  不过他也知道村长的意思,这要他帮着算的其实不是这一笔,而是回去后村子里该怎么分的事儿。
  人多的时候,贾训一眼不发,只是权当自己只带了耳朵,等着这一千八百两银子到了村长手上,一群人坐在车上开始往村子里驶去的时候,村长拉着他一同坐在贾家的骡车上再一次问起,他才悻悻然的说道:
  “还是按照上一次的来就是了,村长大伯上一次分的就很是公道,大家也信服的很。下水的一人二十两,出来运货的,一人十两,剩下的按照出海的人头来分,各方各面都顾的周到的很。”
  这话听得村长都笑了,只觉得自己英明无比,这贾训小子有眼光,只是还是乐呵呵的假装训斥:
  “问你主意呢,真是的,这小子,倒是油滑,说说,这一次钱更多了,咱们怎么分派,你也该算算账。“
  这分明就是说自己上回确实分的不错,直接让贾训按照上一次的规矩,再来个细分而已。好在贾训确实觉得上回分的公道,自然是笑着也不去说旁的,只是帮着开始盘算人数什么的。
  “这一次咱们下水的人有二十个,那就是四百两,出来走货的四十个,也是四百两,这样一下子就去了八百两了,至于出海的,我也算过了,有八十三个,基本上咱们村子里能动的都出了力,连我娘和大嫂大姐小三都帮着运东西了,除了那些个奶娃子,七八岁以下,五六十岁以上的,实在出不得力的,真是没剩下几个。“
  说起这个,贾训就想要龇牙,真是的,或许是上一次做活的都给钱了,所以这一次村中的人小聪明就上来了,生怕到时候漏了自己,只要是拖得动渔网的,只要是还能搬得动鱼筐的,那是一个都不肯放手,活计都抢着干,好在还有那些个奶娃子,那些个病号,或者是老迈的,实在是干不动,在一边站着,不然只怕这场景,就是个全村上阵的架势了,看着都吓人。贾训如今想起来都有点哆嗦,他家三子,明明那鱼筐都拖不动,居然愣是咬着牙,和鱼娘两个用扁担驾着走,这劲头实在是让人没法说了。
  “不管大小吧,好歹都尽了全力了,咱们一开始也没规定谁能干,谁不能干,所以这些人,真是不能不给,好在每家都有,谁也不能说谁家的不是,一人给十两,那就又是八百三十两去了,剩下不过是一百七十两银子,要我说,既然银子有的剩,咱们那祠堂还不如多凑点银子,直接盖个三进的才好,用砖瓦,也就是七八十两银子,上次就已经有了三十两了,这一次添上五十两,绝对是够用的,这样就还剩下一百二十两,给村中的老人,像是上次一般的二两,五两的养老钱,也不过是五十五两,还能剩下六十五两,村长,咱们就用这钱,给村子里请个夫子吧,我听说请秀才开蒙学,一年也不过是四十两银子,还能有二十五两做村中孩子的笔墨钱呢,多好。那三进大祠堂最后一进,正好就做蒙学,想来祖宗们也会高兴的。“
  村长一边听一边点头,眼中全是赞赏,这娃子果然自己没有看错他,面上不声不响的,全是他大哥出头,可实际上心里明白着呢,听听,这话分析的,确实这一次因为让大家都看到了触手可及的银子,出海干活的时候,是有些乱,比不上上一回那样干脆,可是毕竟自己一开始没坐下规矩,每家每户又都有那么一些个事儿,有点法不责众,也就只能这样处理,至于最后的蒙学的事儿,更是想到了他这个村长的前头。
  “好,好的很啊,二子,大伯果然没看错,你就是有出息的,看的也远,这样大伯就放心了,以后有了你们,咱们村子里只有更发大兴旺的。“
  村长说道这里,整个人都好像卸下了什么重担一般,轻松的不行。,眯起眼睛,不知道看向了什么地方,只是轻声的嘟囔:
  “我老了,真是没想到,老了老了,还能有这么一天,村子里一日日的好起来,那些个破棚子变成了整齐的屋子,祠堂,龙王庙,修路,每一件都是往日我不敢想的喜事儿啊!“
  ☆、第67章
  车子从进入山涧,就已经能看到陆陆续续的村民了,见着他们回来,那就是一阵阵的欢呼声,人没少,一个个还带着笑容,都不用说,立马就知道这是收获满满,就是比原先买的价格低些,只怕也低不到哪儿去。
  众人都是有眼色的,立马就有几个忙不迭的回到村子里去报信,这可好,人还没有进村子呢,这满村子的人就已经在山涧口聚拢了,连敲钟都免了。贾训几个年岁小的更是狼狈,一个个都被自家老娘姐妹给搂住了,一个劲的问话,不是问身体什么样,就是外头是不是吃苦了。
  说实话,他们这样人家出来的孩子还怕吃苦?笑话了不是,再苦也没有打渔苦,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嘛,撑船打铁磨豆腐,天下百工中最苦,这最苦的都能承受,还有什么受不得的。
  不过这到底是亲人关心,在一个也是这村子里的人难得出门走这么将近半个月的远路,自是和往日在家又有些不一样的。贾训就感觉自家老娘拉着自己从头发丝检查到了脚后跟,就差没有把衣裳脱下来,称称分量了。
  “娘,别看了,好着呢,这一次我们不但卖了渔获,还从京城贩了东西回县城,又挣了一笔,这一次咱们家绝对能得不少银钱,您有这功夫,还不如想想,咱们家这银子您准备怎么花吧。”
  这一次确实,几乎每一户人家得的都不少,不说别人,就是贾训自己家,就是大丰收,家中六口人,每一个都在这事儿上出力,那就是六十两银子的人头钱,再加上兴哥儿下海的二十两,贾训去京城送货的十两,足足九十两银子,若是在加上上一次三十两,家中一下子就又有了一百二十两,存银再一次超过了百两,有了近一百五十两银子,喜得齐氏连着两日都精神亢奋的很,就和贾训说的那样,她都没工夫想别的了,一个劲的琢磨这银子怎么花,这样幸福的折腾,真是让家里人一个个又是无奈,又是欢喜。
  “儿子啊,你们说咱们家再买点中田怎么样?买二十亩,那也就是一百两,若是这样,加上原有的,咱们家可就是有三十二亩中田了,就是光租子,也能有三十多两银子,那二十亩坡地是刚开荒的,产出虽然少些,可是这毕竟是你们舅舅家帮着种的,都是全归咱们的,这也能有十两上下吧,那就是说一年能有四十多两。哎呦,兴哥儿你想想,你们往日还要出海,家里还有咱们娘几个做活,光是这些就够吃的了,那岂不是说,这些银子,都能积攒下来?那过上两三年,咱们岂不是又能再添家业?等着你们都有了孩子,老娘抱了孙子,那家里不就能有百十亩地了?”
  越想齐氏那眼睛就越是发亮,她只觉得这一年来,似乎是活在梦里一样,这一转眼,自己居然也能当个地主婆了?
  “娘啊,我们读书不要钱啊?纸笔不要钱啊?还有啊,学上三五年的,你不是还指望咱们考试去吗,那不要钱啊?若是这银子这么容易攒,这天下就全是富户,没有穷人了。”
  贾训那就是个爱浇冷水的,一句话,就让齐氏立马从兴头上跌下来了,狠狠地瞪了贾训一眼,
  “就你知道啊?还不兴娘想想?再说了,今年这两回的活计,谁知道明年是不是也能再来一回?就是比这一次少些,弄个五六十两难道也不成?算了不和你说了,我还是算算这中田买在哪儿好些,兴哥儿,你来关门,娘去你姑姑家。”
  说完这话,齐氏藏了银钱匣子,就往外走,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这才出门口,脸上就又满是笑容了。
  整个村子这会儿全是笑声,一个个的,似乎将百十年的所有的欢喜都激发了出来,那银子更像是烫手一般,一个算计着怎么花用,不止是他们家,像是他们家这样的人还大有人在,或许这也是这些人穷怕了,对于家业有一种莫名的执着的缘故,不将这些银子变成实实在在的家底,固定资产,一个个都有些不安生。特别是比贾家相对已经有了一年沉淀不一样,这半年来,有些炸富的人家,更是心中莫名的带着几分惶恐和不安,生怕这银子明天做个梦,就没了。
  比如像是莫大家这样的,人头钱都已经有一百两了,更不用说其他,零零总总加起来,更是直接上窜到了一百五十两分红,两次下来,家底直接窜上了二百两以上,将近三百两。这简直就是差点吓死人好不,莫大家祖祖辈辈往上数,估计五十年三代人曾经的存银全加在一起,也未必有这么多。
  想想也是,这一次可是带回来了足足一千八百两银子,即使好些银子要做其他的用途,能分到村子里那些人手里的也足足有一千六百多两,这样一比大钱,在这个人口不过是一百刚出头,总计不过是十六户人家的村子里,就是平均下来,也一家能有一百两出头呢,更不用说还有几家都是人丁单薄,甚至是想王奶奶这样,只有一个人的人家了,这样一算,自然很多人家银钱就多了不少。
  至于人口少的,像是钱大海这个贾训的姑父家,总计不过是五口人,其中还有一个是3岁的奶娃子,可就是这样,这一次也得了五十两银子。若是加上上一次的分红,家中原有的家底,以前贾训帮着寻的生计等等,家底也堪堪达到了百两的程度。
  根据齐氏絮絮叨叨的时候说起的信息来看,姑父家这一次那是必定也会跟着齐氏开始置办中田了,上一回跟着买荒地,就买了十亩,这一次银子更凑手了,又看到过贾家这置办了中田后,往家里不断收拢的粮食,他们能不羡慕眼红?如今银子凑手,怎么也不会再一次放过了不是。
  村中有这样想头的人绝对是不在少数的,甚至有几个还商量着是不是将东山从秋山村,往自己村子走的这一面的山地,都买下来,好扩充一下村中的土地面积,也有人看中了做生意挣钱,有心将银子收拢了去镇上买个店铺,也不图自己做生意,他们不是那种不知道自知之明的人,连跟着去京城走一趟都有些心颤,那里有这个本事自己做生意?可是这店铺能租出去,这也是银子不是?虽说这租金未必高,百十两银子在镇上买一个小店铺,或许一年租金也不过是三十两银子上下,比去买二三十亩中田的出息还差些,可好歹旱涝保收不是。反正他们自己也不会种地,就是买了地也是租给别人,还不如这样利索干净呢。像是钱大海就有这样一个念头,只是他手里银子算了半天,买铺子还是差了些,这才一心扑在买地上,想直接花七八十两,买上十五亩中田,到时候加上十亩坡地,也算是一份很不错的家业了,等着再积攒上几年,有钱了再去想铺子的事儿。
  也就是像莫大家这样的家中孩子众多,一门心思总是想着将来给孩子分家要公道的人,这才满脑门子都是土地,土地,他心下想的是,用手里的银子中的大半,足足一百七十五两,直接买三十五亩中田,这样以后家里的七个男娃就能每一个分到五亩中田,五亩坡地,有了这么一份家业,想来哪一个将来都不至于穷的和当初他们家一样吃不上饭了。即使这一下子买这么多,中人钱,地契钱不会少,可是他也算清楚了,即使再多,怎么也不会超过二百两。
  最重要的是,要是这一步走完了,那么自家绝对可以说是整个海螺村土地最多的人家了,就是全租出去给别人种,他算计着,一年怎么也能有五十两银子出息,这可是长长久久都能有的收入,有这一笔钱,就是不出海打渔,他们一家子也不用愁了。还能存下不少为以后添置家业积蓄银钱。
  至于剩下的银子,他要准备给孩子们成亲用,除了几个娶媳妇的,还有侄女,闺女的嫁妆,一人怎么也该有二十两银子陪嫁不是,不然也太亏待他们了。二十两银子除了十两用在首饰衣料上,这个先不急,倒是剩下的十两,他已经有了很好的盘算,还买地,买荒地的话,不算过户的费用,自然也能有十亩,这十亩荒地,三四年后,不用说,自然就都是熟地了,价值也和寻常坡地一个价格,每亩价值三两,十亩坡地当陪嫁,价值上那可就是三十两银子的样子了,这拿出去怎么看怎么厚实了不是。这样一来,谁家敢说他们家孩子的嫁妆少?到时候说亲想来也会方便很多。
  除了这些,再有的他想过了,要给家里添置一个新的渔船,家里男丁多,那就要动起来,若是能分成两艘船出海,那每一回岂不是带回来的渔获也能多一倍?那又能多挣多少?想想都觉得美啊,他这一辈子,屋子起了,孩子都养活了,土地也置办了,连着渔船都多了一艘,这样的家底积攒,就是立马死了,他都觉得自己对得起祖宗了。
  ☆、第68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