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 温文儒雅李太白
混乱与恐慌如同落入水面中的石子,泛着涟漪,慢慢散开。
而骑司和飞云骑要做的,就是将一颗颗石子丢入湖中,保证涟漪不断,保证涟漪扩散的越来越广。
到处都是闷雷之声,到处都是火光。
闷雷之声越来越密集,火光越来越旺。
一身白衣的李太白骑着高头大马,脸上挂着标志性的笑容,穿梭在了混乱的人群之中。
数十名百姓仓皇跑来,远处,是两只獠牙毕露的山狼。
李太白从怀里逃出了一个小瓷瓶,将瓶中的粉末倒在了双腿上。
两只巨狼呜嗷一声,掉头跑开了。
李太白下了马,望着眼前一处灯火通明的宅院,微微颔首。
牌匾上书两个大字----孙府。
宅院高墙之上,满是持弓的家丁。
李太白正了正衣衫,扣响了大门朗声道:“孙世伯可在府中,学生李白特来拜会。”
高墙之上的孙家家丁们面面相觑,挽弓拉弦,闪着寒光的箭头对准了李太白。
李太白面色如常,依旧是那副标志性的笑容。
过了片刻,大门被打开,孙家的大管家孙适探出了头,一看是李太白,连忙伸手想要将李太白拽进去。
“诶呦呦,李公子,这外面兵荒马乱,怎不在府中待着,快,快入府,莫要让刁民伤着。”
管家孙适是认识李太白的,平波城中,又有哪个门户不知这位鼎鼎大名的李公子呢。
李太白向后退了一步,拱了拱手:“小生便不给贵府添麻烦了,只是前来询问一声,孙老爷可在府中,未受到惊吓吧。”
孙适连连还礼:“李公子有心,李公子有心了,我家老爷安然无恙,虽是受了些惊吓却也不碍事,李公子真是有心了。”
“孙老爷在府中便好,那学生就放心了。”
李太白从怀里拿出了一本册子,翻了几页后,抬起头微微一笑,露出了一口小白牙。
“前年,夏,七月,孙汝台之女孙媞在东平游玩时偶染风寒,请东平城郎中黄屏诊治,抓了药后歇息了近月余方好转,因错过与李家三公子游船时机,孙媞迁怒于郎中黄屏,言明郎中把脉时触碰了她手臂,道德亏欠,命下人斩断了郎中右掌,断臂的黄屏前往府衙击鼓鸣冤,孙家得知后,派遣孙管家率家丁共计三十六人,前往东平,将郎中一家老小七口人全部打杀致死。”
合上册子,李太白看向了远处的火光,随即又冲着一头雾水的孙管家拱了拱手:“良辰美景转瞬即逝,你孙家恶行累累,一一述说,便是天亮也说不完,黄泉路上多寂寞,管家正好与孙老爷做个伴,还请管家帮小生向孙媞姑娘问声好,这六道轮回,你等怕是要坠入…学生拜别。”
说完后,李太白转身走开了,下一秒,一支利箭袭来,扎在了孙管家的胸口上。
箭是钝头,强大的力量将孙管家射进了府中,紧接着,一声声破空之声响起,十几只火药箭射进了孙宅。
转瞬之间,孙宅化为火海。
李太白连头都不回一下,只是前往了斜对面的王家府邸。
依旧叩门,正衣衫,施礼,笑容满面。
“王公子素有龙阳之好,钟情于蓟县书生姜宇为,本可为一段佳话,为何如此急色,使些钱财,再不济将人绑到府中也好,为何非要当着人家发妻的面羞辱姜书生,你走后,那蓟县书生姜宇为不堪受辱投井自尽,发妻也是悬梁身死,你王家满门无一良善,也罢,这不堪入目之事说的太多,愚弟怕忍不住持剑将你杀之,那愚弟就不多叨扰,黄泉路上多孤苦,王公子,一路走好。”
又是一处宅邸变是了修罗炼狱,十几名骑司冲杀进去,刀光挥洒,遍地残肢断臂,王家除了十三名奴仆,再无活口。
而此时的李太白已经到了第三处府邸。
“张先生乃是前朝名儒,一首《叹民》传唱士林,便是连前朝礼部尚书亦是赞不绝口,那一句羸牛无力路艰行,当真是点睛之笔,没了那瘦牛,百姓如何耕地,不错,不错,陆家村只有那两头耕牛,可张大人却酷喜食用牛臀,为了吃这牛臀之肉,将陆家村两头耕牛宰杀,那七十老妪苦苦哀求说是会误了农忙,你却命人将老妪投入河中活活溺死,张先生还笑言死了便不用忙于农耕了,张老爷果然是聪慧,一语道破天机,死了,便没了万般愁苦,老妪已在阎王殿外等候多时,这便有人送你去与她相见,让张老爷也舍了这万般愁苦,学生告辞。”
“李大人,别来无恙,莫要惊慌,城内火光不过是索命的无常在抓恶人罢了,你这府中的枯井中只有十七具枯骨,都是其子所为,你父子二人抵命便是,连累不到别人,勿要担忧…”
“吴兄,床笫之欢而已,何苦要行床事时活活将人掐死呢,搞的这城中妓家一提起你吴兄大名便瑟瑟发抖,十一条人命,都是佳人,何苦来哉…”
“连家妹子,多日不见容貌更胜往昔,不愧为这平波城中才貌双全第一人,小可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家,食这幼童之血,并不会永葆青春,都是瀛贼以讹传讹罢了,算了,你又不懂科学,你只知需为那七名幼童偿命便可,险些忘了,既然你父兄如此宠爱你,一起上路也有个陪伴…”
“林老爷…”
“蔡先生…”
“朱大人…”
李太白如同行走在黑夜中的索命死神一般,敲开了一座又一座宅邸的大门,施一礼,笑一声,说几句,转头便走,不出一时片刻,身后的满门皆亡。
册子上的字,太多,名字,也太多,这一夜,未必能见的完,说的完,杀的完。
不过不要紧,这一桩桩一件件,都记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见不完,便让骑司去见,说不完,便让山民去说,杀不完,便让飞云骑去杀,总之,账,少不了的。
行走在南城区中的李太白,与仓皇而逃的百姓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影幢幢,无人知道,这李太白才是真正的索命阎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