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强谏曹操

  九锡者,一锡车马,再锡衣服,三锡虎贲,四锡乐器,五锡纳陛,六锡朱户,七锡弓矢,八锡鈇钺,九锡秬鬯,谓曰九锡。
  九锡,相当于朝延对臣子的最高礼遇,整个汉朝,也只有王莽曾享受过此等殊荣。可谓意义非凡。
  面对此等诱惑,曹操不可能不考虑。
  董昭等人正筹谋上表奏请献帝封曹操魏公加九锡,却闻曹操欲觐见献帝汇报南征计划再行出兵南向,当即更加确认曹操心意,登时大喜。
  不几日,曹操引着一干重臣,去往许都觐见献帝。
  曹操向献帝汇报了南征计划不过是走个形式,献帝自然应允,点了点头洒眼满朝文武道:
  “众卿可还有本要奏?”
  正此时,却见从文武百官中走出一人高声道:
  “陛下,臣有本启奏!”
  汉献帝但见来人乃曹操阵营的司空军祭酒董昭,忙笑道:
  “呈上来。”
  说话间,早有近侍接过奏表呈给献帝。献帝看罢登时变色,却听董昭道:
  “丞相三十余年栉风沐雨,扫荡群寇,使汉室复存。自古以来,人臣未有如丞相之功者,虽周公、吕望莫可及也。此等功勋,岂可与诸臣宰相同列?臣等以为,丞相当受魏公之位,加九锡以彰其功德。”
  说罢,拜伏于地道:
  “恳请圣上恩准!”
  说话间,自有人应和,随着董昭跪伏在地道:
  “恳请圣上恩准!”
  献帝闻言,眼中不由得闪过一丝慌乱,台下众臣也神色各异,面面相觑。
  伏完、荀彧、荀攸等人似乎也都没想到曹操方才受汉献帝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的赏赐,竟这么快就沉不住气要自立属国,建立宗庙社稷了。
  但一时间,除了曹魏阵营中跪拜请奏的,满朝文武竟无人表态,而汉献帝在高高的龙椅上也未表态只是低着头看着董昭的奏表,场面异常尴尬紧张,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徘徊在整个皇宫的上空。
  良久,曹操方出列立在阶下道:
  “圣上,操不敢居功,受不得此恩!”
  汉献帝闻言方抬起头干笑两声道:
  “丞相为汉家操劳,功勋卓著,不可不赏……董爱卿所提,不无道理……但此事仓促不得,还需从长计议。”
  当日,朝堂之上,不欢而散。
  荀彧与荀攸并肩而行,俱是无话,看看行至宫外,荀攸方道:
  “文若,你打算怎么办?”
  荀彧似乎等他发问许久了,听他发问,忽的驻足,45度角仰望天空道:
  “公爵自秦废除一直延续至今,岂可因他一人而废?”
  荀攸眉头微皱道:
  “依我之见,不如暂且退一步,公爵在汉虽无先例,但周朝曾有周公、召公、毛公先例,也非是不可。”
  荀惑摇了摇头依旧看着天边:
  “欲望,就像是天边的水,无孔不入。若要克制一个人的欲望,就只能寸土必争。”
  说罢摆开长袖,飘然而去。
  荀攸望着他的背影,不知怎么,那一刻,在荀攸眼中,那个背影是如此的怆然而悲壮。
  夜落时分,曹操正在府上寻思日前众臣态度,忽闻报:上书令荀彧求见。
  曹操闻言大喜道:
  “请!”
  片刻,荀彧满脸肃然走入大堂,施礼毕,方分宾主落座。
  曹操见他神色不善,不由得眉头一皱道:
  “文若深夜造访可是为日前之事?”
  荀彧也不答他,长吸口气道:
  “丞相可还记得当初起兵之时?”
  荀彧的一句话不由得把曹操拉回到三十年前自己联合诸侯十八路为兴汉室共伐董卓的场景,但这个画面在自己脑海中转瞬即逝,取而代之的是对荀彧此来目的的猜测,语气也不由得放缓:
  “自然记得。”
  荀彧点了点头,长身而起道:
  “丞相,当初汉室危如累卵,是你举义兵迎天子以令不臣,匡扶朝政,安宁国家。如今北方方定,四面诸侯环饲,丞相正当以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西征归来,圣上赐丞相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比开国功臣萧何尚多出一个‘赞拜不名’,可谓天恩浩荡。当此之际,丞相更当谦逊才是,岂可居功自诩?”
  说至后来,竟转过头去。
  曹操初时不由得心底涌起一丝触动,但荀彧言辞激烈,说至最后,直说得曹操面色甚是难看。曹操看着那个熟悉的背影,不由叹道:
  “文若,我在这个位置,很多时候,是身不由已的。就像今天,我也实在想不到,董昭等人会在朝堂之上提出这等意见。”
  荀彧闻言连连摇头:
  “丞相,君子当亲贤远佞,此等逆臣常伴左右,如何还朝堂一片清流?”
  曹操闻言再没有了方才的耐性,面色一沉道:
  “孤早已在铜雀台铭志,当孝周公,曹某纵是内心清流,也抵不住天下的悠悠众口!何况,董昭上书,孤也未曾应允。”
  荀彧闻言,还欲再言,曹操摆手道:
  “文若不必多言,孤的所作所为,天地为证,日月可鉴,没什么好解释的了。至于其他,后人自会评说。你……退下吧。”
  说罢,想了想,也不理荀彧,转身入了后堂,只留下荀彧独立在空荡荡的大堂。
  荀彧沉默良久,感觉到曹操离自己渐渐远去,直到再也感觉不到曹操的气息,才缓缓闭上眼睛……眼前不断浮现出那些年自己一路辅佐曹操斩荆劈棘的画面:当年曹操占据兖州,自己与荀攸离开声势浩大的袁绍千里投奔而来;曹操征伐陶谦,张邈、陈宫背叛曹操勾结吕布,是自己守住甄城,为曹操留得青山;汉家危如累卵,天子蒙难,是自己劝曹操接迎献帝,奉天子以令不臣;官渡之战,曹营士气低落,连曹操也陷入困局,又是自己提出四胜四败论坚定了曹操的信心,终得官渡全胜;曹操征讨四方,是自己居中持重;曹操与朝廷分庭抗礼,又是自己居中调停,维系着曹操与汉王朝的关系……忆起昨日种种,恍如昨日。再看眼前,不由得让人默然神伤……
  荀彧长叹口气,拖着疲惫的身躯,缓缓走出大堂。自此之后,两个昔年携手并肩的英雄,彻底决裂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