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八章 山西大旱
夏嫔想要找到一个,能够扳倒何所依的办法。但想了半天也没有寻到合适的主意,无奈之下,夏嫔禁不住就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罢了,且走一步看一步吧。”夏嫔叹着气,自言自语道,“左右眼下淑妃娘娘没有要怪罪的意思,我也不必太过着急,且慢慢想着吧。”
思及此处,夏嫔倒也不怎么紧张了,神色松弛了不少。她把这件事情暂且放在了脑后,缓缓的走回了宫中。
宫中如何暗潮汹涌,众位妃嫔心底都抱着怎样的主意,暂且不提。却说那朝堂之中,又自有一番风云变化。
今日朝堂的气氛,看起来格外的沉重。众位大臣,连带着朝堂之上的沈霍都安静沉默着,不发一辞。
过了好一会儿之后,沈霍这才像是找到了自己的声音,缓慢开口道:“方才,那探子所说的话,众位爱卿可都听清楚了?”
听到这句话之后,众位大臣都沉重的点了点头。这件事情事关重大,没有人有开玩笑的心思,众人心情都很是不好。
事情是这样的——今年天气不好,明明已经到了盛夏时节,却只有太阳晒着,雨的影子一丁点都看不见。这也就算了,偏偏并不是西京如此,几乎大周各地,都是这番景象。
况且西京是都城,可谓是天子脚下,不管怎么说都会比其他的地方要好上许多。是以虽然西京粮食的产量比起往年来要少上将近一半,但家家户户几乎都有余粮,再加上沈霍适当开了国库,倒也没什么事情。沈霍对此也并不忧心。真正让他忧心的,还是刚才那探子所说的事情——
方才一个探子进来,面上满是惊慌失措之色,焦急同沈霍道:“报告皇上,山西大旱,不少灾民沿着水路前行,已经有一批抵达西京,正在城门口呢,究竟要不要放进来?”
听了这之后,沈霍面上先是露出来几分错愕之色,显然是没有想到这么一出。但很快,沈霍就冷静了下来,吩咐道:“且先让灾民进来,寻些军队,把他们安置到合适的地方。其他的安排,之后再说。”
探子点了点头,当即离去了。看见探子离去的身影,还没等沈霍松一口气,紧接着,又接连有几个探子进来,传来的几乎都是不好的消息。
原来,山西大旱,又闹了蝗灾,眼看着是待不下去了。偏偏山西算是粮食大省,百姓众多,因此闹了灾害之后,大批灾民沿着水路,一路涌进西京城内。刚才那探子禀报之后没多久,灾民们便冲破了城门,根本拦都拦不住。
这也就罢了,偏偏灾民们经过一路的逃荒,早就已经吓破了胆子,根本不听指挥,只是一味乱窜,在西京城内,只要一看见吃的,便不管不顾,先狼吞虎咽一顿才算完。甚至还有些灾民因为食物的问题大打出手。
这样一闹,原本平静安详的西京顿时就开始骚乱起来,众位西京原先的百姓都人心惶惶。而百官听着探子这么说之后,也束手无策。
历年来,赈灾都是一个艰苦的工程。更不用说这次的旱灾再加上蝗灾,十分严重,更是让赈灾变得十分艰难。百官们想了许久,都没有什么好的法子。
坐在朝堂之上的沈霍,也感到很是头疼。她没有想到,自己不过只是登基了短短几年的功夫,就遇到这般事情,一时之间只觉着一个头有两个大,冥思苦想,也没有想到很好的主意。
过了一会儿之后,沈霍这才说道:“方才探子所说的,诸位爱卿也都听清楚了。只是不知道,你们可有什么好的主意,能够解决眼前的这一困境。”
“想要解决困境,还是要从根本出发啊。”过了许久之后,才有一位大臣战战兢兢的开口,对着沈霍说道,“臣以为,就按照着您方才说的法子,先派出来军队,把灾民安置到合适的地方,其他的日后在想。”
“为今之计,也只有这样了。”沈霍叹了一口气,对着百官说道,“户部尚书,你且去清点一下国库,拿出来部分粮食给灾民,先让他们安顿下来。兵部尚书,你去派遣军队,这件事情想必不用朕多说了吧。”
被沈霍点到名字的两位官吏,听到吩咐之后都站出身来,点了点头,示意已经明白了沈霍的话。沈霍略一颔首,示意他们前去忙自己的,这一次早朝,也就宣告结束了。
待到早朝结束之后,沈霍回到了御书房中,开始看奏折。这么一看,更是让沈霍觉着心惊不已。只见奏折之中,十有八九都是在言说山西大旱一事。
而看完这些折子之后,对于山西大旱的严重性,沈霍也有了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瞧见那些个折子上所说的,这大旱分明是一场旷世之灾,百姓们民不聊生,国家也几乎陷入了危难之中。
“这要怎么办才好呢……”沈霍喃喃自语道。在外面,他是威严的君王,不能有任何迟疑,做什么事情都要一等一的果断。但抛却这身份之后,其实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并没有三头六臂,也会因为天灾人祸而焦虑不安。
也只有在独自一人的时候,沈霍才能不经意的流露出来些许脆弱。他喃喃自语了一会儿之后,脆弱的神色便收了起来,取而代之的,是不容忽视的坚定。
“不行。不管过程有多么艰辛,朕都不能轻言放弃。这件事情事关朕的子民,若是朕都放弃了,还有谁能够救他们?眼下还是要看赈灾的情况如何,不要轻易放弃希望。”这么自我安慰了一番之后,沈霍果然觉得好上不少。
他的神色重回坚定,方才那个脆弱的身影,仿佛已经不存在了一般。沈霍略略擦了擦额角的汗水,又开始认真的批阅起了奏折……
在沈霍的指导之下,赈灾的进程很快。不过只是两日的功夫,就已经搭建好了能够让灾民临时居住的长胖,另外在帐篷附近,还有一个大的提供粥饭的地点。虽然说并没有多么美味,但是足以果腹了。
然而虽然赈灾的进程很快,但接踵而来的问题,也叫人应接不暇。灾民们经历过饥荒之后,一个个都饿疯了,对食物展现出来了超乎寻常的渴望。
而这种渴望,是常人所无法理解的。每日都有灾民为了抢一口粮食,而大打出手,更有甚者,头破血流也不为过。人们为了吃的,几乎丧失了人性,只懂得一味争抢,其他的什么也顾不上了。
面对着这样的情况,沈霍理解灾民的心理,但是看到如此情景,还是痛心不已。不仅如此,随着赈灾的开展,许多问题也都接踵而至,赈灾可谓是艰难进行。
对于赈灾一事,沈霍苦心冥想许久,终于是下定了一个主意。这一日,在朝堂之上,沈霍威严看着百官,缓缓说道。
“面对着眼下赈灾艰难,几乎无法实行的情况,朕心中有一个主意。赈灾要从源头而起,这般治标不治本的法子,终究是行不通的。”
说完这话之后,沈霍略微顿了一下,又接着说道:“因此,朕决定,今日下了早朝之后,便收拾行李,前去山西一趟,微服私访,看看这灾情究竟如何,再去寻找解决的法子,众位爱卿以为如何?”
沈霍此言一出,众位大臣的脸色就都变了。听说沈霍决定微服私访,大臣们心中的茫然无措,可谓是到达了顶点。
原本这些日子,因为灾民的事情,大家就已经人心惶惶。眼下再听到了沈霍决定要离开西京,前去山西微服私访,众人更是一下子觉着没有了主心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彼此之间都能从对方眼中看到如出一辙的慌张。
慌张之下,众臣也顾不上其他的事情了,只想要先把沈霍劝回来再说。
只见一位老臣三两步走上前去,看着沈霍,言辞恳切的说道:“皇上,不可啊!您是皇上,正是立国之本,国家栋梁。若是您在路上出了个什么差错,可让臣等怎么办,可让大周怎么办?”
说完这话之后,那老臣又说道:“臣明白,您为了赈灾一事,忧心不已,是当真是为了百姓着想。可您可要为自己想想啊。前去山西一路,灾害不断,路途曲折,遥远辛苦。您大可派个人过去,不必亲戚微服私访如此辛苦啊。”
这老臣这么说了之后,众位大臣也都纷纷点头,表示了赞同。他们一心想要劝着沈霍,让沈霍不要钻了牛角尖,只想着前去微服私访。毕竟此去山西定当艰险不已,若是沈霍有个什么三长两短,那是谁都担不起责任的。
然而沈霍心中既然已经下好了决定,那有岂是别人能够轻易动摇的?听到了诸位大臣你一言,我一语的劝说,沈霍却只是摇了摇头。
“你们不必再劝了,朕心意已决。”沈霍镇定说道,“山西大旱一事事关重大,终究还是要朕亲自去看看,这才可以放心。要不然,朕无论如何也放心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