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节

  戏台上正演到洞房花烛这一折,姜从宁适时停了下来,与傅瑶一道看着。
  这故事的开头平平无奇,是话本里常见的路数,但胜在伶人的身段扮相都极好,狐狸美人举手投足间始终带着妩媚风情,戏腔婉转动人,书生则是温润如玉,让人不知不觉间便专注地看了下去。
  两人成亲之后,狐狸陪书生进京赶考,可却被降妖除魔的道士给撞破了身份,想要取她的性命。
  书生假装不知狐狸真身,顺势应承下来,随后在道士的酒壶中下了药,领着狐狸逃走,但最后还是没逃过,被醒来后的道士给追上了。
  书生死死地挡在狐狸身前,说是愿以命代之。
  这段唱词写得极好,向来温文尔雅的书生格外坚毅,又带着深情。
  “是个痴情人……”傅瑶感慨道。
  姜从宁意味不明地笑了声,并未多言。
  道士斥责书生执迷不悟,但到最后还是没有取狐狸的性命,只是在狐狸身上下了不得擅用妖术的禁制,离开前下断言——人妖殊途,强行在一处必不会有好下场。
  后来书生考中,入翰林院,当了个小官,与狐狸夫妻恩爱,琴瑟和鸣。
  傅瑶原以为这戏到此就算是终了,可却见台上乐声又起。
  一晃多年过去,道士游历归来,回京后发现当年的穷书生已经高居尚书之位,儿女双全,可府中的夫人却并不是那位狐狸美人。
  道士疑惑之下试着去打探,可却仿佛压根没人记得。
  已过不惑之年的书生撞见道士,留他喝酒,提及旧事时,说是狐狸在自己身边留了三年,便抛下自己离开了,再也没出现过。
  道士盯着位高权重的书生看了许久,忽而摇头大笑起来,拂袖而去。
  傅瑶看得皱起眉来,满心疑惑,而这出戏到此戛然而止。
  台下霎时炸开来,头一回来看这戏的人满头雾水,只当是出了什么差错,但也有先前就看过这戏的,开始同周遭的人讲起来……
  “这戏就是这么个结局,”姜从宁虽是头一回来看这戏,但早就听人提起过,心中也提前就有准备,同傅瑶讲道,“也正是因着这个缘故,不少人都会重新来看,想知道是不是有什么被自己忽略的线索。”
  傅瑶就没看过这样的戏,一脸茫然地同姜从宁对视着,将最后那折戏从头到尾想了一遍,试探道:“书生在撒谎?”
  “这结局未曾明说,故而猜什么的都有,但大半都认为书生最后撒了谎。”姜从宁慢条斯理道,“道士去打探的时候,府中的仆从曾随口提过一句,如今这位夫人原是丞相之女……故而便有人说,书生是得了当时丞相之女的青睐,故而抛弃了狐狸,娶了这位夫人,才会从翰林院的小官一路高升到尚书的位置。”
  傅瑶从头到尾捋了一遍,发现这个解释的确说得通,转念一想狐狸的下落,却又觉着格外骇人。
  她当初被道士下禁制封了法力,与常人无异,若是被抛弃了能去哪里?而书生究竟是休了她,还是一不做二不休,狠心害了她?
  姜从宁见傅瑶脸色微白,便知道她在想什么,转而又道:“还有另一桩揣测。道士刚进京时在酒楼买酒,与小二闲聊时,问及这些年来京中的事情,曾提及皇上许多年前纳了位胡美人,如今已经是贵妃之位,这么些年来长宠不衰……”
  “因着这句,也有人猜那位胡贵妃就是狐狸,当初被皇上看中进了宫。”
  “那书生究竟是知情还是不知情?”傅瑶下意识地追问。
  书生知或不知,就又是完全两个故事了。
  姜从宁摇了摇头:“这就无从得知了。”她指了指下面议论的热火朝天的人,含笑道,“也正是因着这个缘故,总有人来反复看这戏,想知道事实真相究竟如何。”
  傅瑶霎时理解了为何这戏会在京中传开来,也不由得沉浸其中:“我从前听戏也就是听个热闹,如今方才知道,竟然还能这样有趣。”
  又过了会儿,直到下一出戏开场,傅瑶还在念念不忘方才那戏的结局,后知后觉地问道:“那戏叫什么?”
  “黄粱记。”姜从宁道。
  新戏开场,傅瑶漫不经心地听着,原本还惦记着那出《黄粱记》,可渐渐地,却觉出不对劲来。
  正在演的这戏是再熟悉不过的路数,由一场冤案引起,县令为民伸冤斗奸臣。
  原本倒是没什么,可听着听着,傅瑶却总觉着,这里边的那位奸臣仿佛是在影射自家夫君一般,有些对应之处,也有些恶意扭曲的。
  傅瑶原本并不愿多想,但最后还是忍不住看向姜从宁,迟疑道:“是我太过敏感?还是……”
  姜从宁是个聪明人,已然听出这戏有些不对来,经傅瑶这么一问,愣了下,不知该如何回答才好。
  这沉默就已经算是回答了,傅瑶顿时只觉着心头火起,皱起眉来。她很少发火,但在谢迟的事情上却总是沉不住气来。
  但傅瑶也知道这种事情是没法认真计较的。
  毕竟哪怕旁人都觉着是,像现在这样指桑骂槐,诱导着百姓,但毕竟没有指名道姓,你若是为此认真了计较了,岂不就算是“对号入座”了?
  只会愈演愈烈罢了。
  “咱们不听了,”姜从宁也没料到竟然会有这么一出,平白地坏了好心情,拉着傅瑶下楼去,“就是些没见识之人的蠢话罢了,不必当真。”
  傅瑶已经随着谢迟学会不在乎风言风语,但听了这戏之后,却忽而莫名回忆起少时失足溺水的感觉。
  这戏中的恶意,比那些闲言碎语还要恶毒许多。
  闲言碎语若是当真要计较的话,还可以反驳回去,可这戏肆意扭曲污蔑,却偏偏让你百口莫辩。
  毕竟——谁说骂的是你了?你若是没这样做,何必心虚呢?旁人要这样想,谁也拦不住啊。
  傅瑶从没将戏文、话本这样的消遣当真过,如今算是知道,何谓杀人不见血。
  她脸色苍白如纸,姜从宁看在眼里,心中大为后悔自己将傅瑶拉去听戏,一路上想尽了方法开解。
  傅瑶沉默许久,等到马车在谢家门前停下时,她回握住姜从宁的手,露出个笑来:“我想通了。他们能写,我为何不能?”
  第75章
  与姜从宁她们相比,傅瑶可以说是一个“胸无大志”的人。
  她自小娇生惯养的,诸事顺遂,家中替她将一切都安排好了,所以压根不用费什么心思,只管高高兴兴地过日子就好。
  她什么都不缺,也没什么很想得到的,所以怎样都好。
  这么些年来,傅瑶唯一费了心血的,就是丹青了。
  而如今,傅瑶心中忽然生出个想法——
  她要拿起笔来,同那些对谢迟满怀恶意的人斗一斗。
  说来也巧,当初的丹青是机缘巧合之下,因着谢迟重燃起兴趣来的,而如今这“志向”,也是因着谢迟。再细算起来,她开始认真学着管家,也是从嫁到谢家开始,因着想要为谢迟分忧的缘故。
  她轻易不立志,但所以决定了要做什么事情,就一定会尽自己所能去做。
  傅瑶一边筹划着,一边忍不住想,自己上辈子是不是欠了谢迟的?所以这辈子要一一还回去。
  与姜从宁分别时,已是暮色四合。
  傅瑶正欲进府,余光瞥见了谢迟的车马,立时停住脚步,站在原地等他。
  谢迟下车时微微皱着眉,似是在想什么事,但见着不远处的傅瑶之后,眉头不自觉地便舒展开来,露出些许笑意来。
  “今日去哪里了?怎么这时候才回来?”谢迟勾了勾她的手,笑问道。
  傅瑶随着他一并进了门,慢慢说道:“我应从宁的邀约,到戏园子听戏去了。”
  谢迟偏过头,打量着她的神情:“那戏如何?”
  “很有意思。”傅瑶理了理心绪,并没提及后来的事情,而是将那出《黄粱记》同谢迟从头到尾讲了一遍,着重描绘了最后那出戏。
  一直回到正房,换了衣裳之后,傅瑶方才算是讲完了,兴致勃勃地问道:“你觉着这出戏怎么样?”
  谢迟颔首道:“的确是很有意思。”
  单论前面,与寻常的戏文并没很多差别,可结尾这出却实在是妙得很,出人意表,像是下了个钩子似的,让人念念不忘,忍不住去思量。
  “那你觉着,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傅瑶想了许久,仍旧拿捏不定。
  谢迟却并没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条分缕析道:“写这戏的人有意为之,刻意留下许多似是而非的迹象,目的就是为了引人猜测争议。若非要说的话,兴许连他自己都未曾确准究竟是怎样的结局……所以也没什么对或不对,全看你自己想要相信什么罢了。”
  “要么是书生为了娶丞相之女,休弃了狐狸或是杀了狐狸;要么是书生为了讨好皇上,献上了美人;又兴许是美人被皇上暗夺去,书生并不知情,苦寻无果之后心灰意冷,所以另娶旁人……又兴许,这不过是个穷书生的一场梦,梦里他有了如花美眷,又有了权势地位。但一觉醒来,说不准正在破庙之中避雨。”谢迟慢条斯理地说着,给傅瑶夹了菜,“都能说得通,也都有纰漏,各人有各人的揣测,全看你自己愿意怎么想。”
  谢迟将那写故事之人的心思猜得很透。
  像这种结局,若是一锤子定死了,就会少了很多争议。唯有每个猜测都说得通,可又都有不足之处,方才能引得人们争论揣测。
  “这些都不好……”傅瑶咬了咬筷子,凝神想了会儿,“那我就当是两人之间的感情消磨许多,书生的本性逐渐暴露,狐狸美人发现夫君不再是当年当年自己喜欢的模样了,所以抛下他飘然离去,再也没回来过。而道士大笑,则是笑人心易变。”
  这个解释勉勉强强,有许多说不通之处,但谢迟却并未反驳,笑道:“那就是如此了。”
  傅瑶用这个结局说服了自己,总算是对这个故事释然,不必再惦记着了。
  及至第二日,傅瑶去了周家一趟,探望长姐,顺道想要问她要个铺子。
  傅璇已经怀胎九月,行动多有不便,轻易不能下地,大半时间都在卧床歇息。傅瑶来时,文兰正趴在床边随娘亲背诗,见着她之后,立时欢天喜地地跑了过去:“姨母!”
  傅瑶捏了捏文兰的脸颊,评价道:“圆润了些。”
  她上前去,打量着长姐的气色,不由得叹了口气:“这也太折磨人了。”
  傅璇这一胎怀得分外难,因着胎像不稳的缘故,已经卧床修养好几个月,家中各式各样的补品堆积如山,有母亲送来的也有傅瑶送来的,可她一直也没什么胃口。
  如今除了肚子起来了,旁的地方都还是瘦的,气色看起来也不大好。
  看着长姐如今这模样,傅瑶只觉着揪心。
  “这种事情,也是在所难免的。”傅璇无奈地笑了声,“好在再有大半个月,这小冤家就该出来了。”
  傅瑶关切道:“稳婆找好了吗?可缺什么?”
  “什么都不缺,母亲早就把所有事情都准备好,擎等着了。”傅璇忍不住笑了起来,“母亲的性情你是知道的。”
  颜氏向来疼女儿,好不容易赶上傅璇在京中养胎,照顾得可谓是无微不至。
  两人聊了会儿,傅璇看出自家妹子似是还有旁的事要说,便让丫鬟将文兰与松哥儿都领了出去,问道:“还有什么事?在我面前就不必兜圈子了,只管说就是。”
  傅瑶被戳破了来意,讪讪地笑了声:“阿姐,我记得咱们家是不是有个书铺来着?”
  傅瑶对自家名下的铺子并没什么兴趣,知道这个,还是因着自己会时常买话本的缘故。
  昨夜,她仔仔细细地回想了自己的陪嫁,发现并不在自己这里,又不敢去问母亲,便想着来长姐这里问问看。
  傅璇被问得愣住了,显然是没料到她竟然是为这个来的,怔了片刻,方才答道:“的确是有,应当是西市那家……集贤书铺。”
  傅瑶连忙点了点头。
  “你怎么想起问这个来了?”傅璇出阁之前,曾帮着母亲操持中馈,故而对此倒是颇为了解,“集贤书铺是父亲当年体恤那些寒门学子不易,让人办的,并没指望过赚多少钱,大多时候也就是收支相抵罢了,偶尔还可能会有亏损。”
  也正是因着这个缘故,颜氏并没有将这个铺子添到女儿的嫁妆中。
  “我在家中无趣,便想着找点事情做……”傅瑶自己都还没将事情彻底理清,故而并不想多讲,对上长姐似笑非笑的眼神后,无奈地叹了口气。
  傅璇一眼就看出来她是在找借口搪塞,但见她当真不愿多讲,便也没勉强,只问道:“你想要这个铺子?”
  傅瑶又点了点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