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节

  景溯愣了愣,原本生出的期待感瞬间消失,一股恼火的情绪取而代之。他隐而不发,只是面无表情地将她手里的衣角抽出来,然后转身朝门口走去。
  “殿下——”
  柳凝提着裙子朝前疾走了两步,景溯站在门边,停下脚步,回头。
  “见什么?”他说,“她死了。”
  柳凝怔在原地:“你说什么?”
  “卫嫣死了。”景溯一字一顿,“孤把她杀了。”
  “……不可能。”柳凝脸色有些苍白,“你不会这样做,阿嫣是你的表妹……你们之间,是有亲缘关系的。”
  “那又如何?”景溯微微挑起眉,“在皇族,你以为亲缘是多珍贵的东西么?父子反目、兄弟阋墙……阿嫣虽然与孤母族有亲,但终究姓卫,孤依照大陈律令处置一个卫家余孽,有什么问题么?”
  柳凝表情怔怔的,双唇微启,最终什么也没能说出来。
  她鲜有这样失魂落魄的模样,唯有此时,瞧着才像个寻常人,有着七情六欲、喜怒嗔痴。
  可惜这真情,却并不是为了他而流露。
  景溯望着柳凝好一会儿,最后拂袖而去,而柳凝略有些虚弱地坐在榻边,静默了一会儿,才将脑袋里的空白缓了过去。
  她不知景溯说的到底是真是假。
  她希望是假的,然而她却也清楚景溯的行事作风,那是与他外表完全不符的狠戾独断、肆意妄为,他之前对她所说的话,仔细想想,并不是不可能的。
  柳凝揪紧了手里的丝帕,又松开,沈月容留下的丝帕,被她揉出了褶皱。
  她在小楼里枯坐了一下午,直到日薄西山,晚霞浸染天边,门忽然被推开了。
  粉妆玉砌的小姑娘跑进来,见到柳凝,欢叫一声,像小鸟一样扑进她怀里。
  “婶婶——”
  是阿嫣。
  柳凝一愣,随后忽然拥住怀里的小姑娘:“你没事。”
  她心里松了口气的同时,想起景溯,也生出一丝复杂的情感。
  阿嫣身上穿的着一件藕粉色的锦缎小袄,头上扎着两个丸子,用宫绦扎上蝴蝶结,缀着葫芦样的琉璃铃铛。
  她看起来被照顾得很好,瞧着还胖了些,愈发玉雪可爱。
  柳凝低头看着阿嫣,她不知道这孩子清不清楚卫府发生的事,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小孩子是否能明白这些……最后她什么也没说,只是看着阿嫣从袖袋里拿出一只孔明锁,兴冲冲地拿给柳凝看。
  “这是表哥送给我的。”
  阿嫣提起景溯,语气里是自然流露出的亲近与孺慕。
  他们似乎关系很好。
  柳凝搂着阿嫣,听她絮絮叨叨讲着在东宫的见闻。
  小孩子说话时常东一句西一句漫天乱跑,阿嫣刚讲完东宫里的松鹤亭和九曲桥,忽然停下来,仰头看着柳凝:“婶婶,表哥今天好像生气了。”
  柳凝顿了顿:“是么。”
  “嗯,就在刚刚,他叫人把我送过来,脸色看上去好吓人。”阿嫣往柳凝的怀里缩了缩,悄悄说,“太子表哥生气了……是因为阿嫣么?”
  柳凝无奈地摸摸她的头:“怎么会?”
  “以前也是这样,明明玩得好好的,我一提起婶婶的事,他就好像不高兴。”阿嫣糯糯地叹了口气,“表哥还说,我不该叫婶婶,这称呼迟早要改过来……可是阿嫣不知道要叫婶婶什么,叫别的,总感觉怪怪的。”
  她说了一连串,柳凝哭笑不得:“阿嫣喜欢怎么称呼我、怎么顺口,就叫什么。”
  阿嫣笑盈盈:“那还是‘婶婶’最好。”
  “那就继续这么叫。”柳凝点头,将怀里的小姑娘搂紧。
  她与卫家有仇,可这孩子却是故人唯一的血脉,沈月容临终前将阿嫣托付于她,柳凝不会辜负她的遗愿。
  还有卫穆曾经提过的幕后之人。
  她既然如今活了下来,自然也要弄明白那话的真伪,将十五年前的真相,彻彻底底地调查清楚。
  第73章 并蒂花
  虽然还需要做的事情很多, 但柳凝没办法出去。
  朝暮居被卫兵团团把守,连一丝溜出去的空隙都没有,柳凝被困在这里, 连迈出大门都不被允许。
  她成了囿于华美牢笼的雀鸟, 不过把她拘在这里的人,却几乎不来看她。
  景溯不来, 她也出不去,便只好整日待在雪霁院里, 同阿嫣在一起。
  阿嫣已经六岁了, 正是需开蒙读书的年纪, 柳凝隔三差五便从藏书阁里取本书来, 亲自教她读书写字。
  前些日子教了广韵,今日她则取来了一本旧诗册。
  瞧着像是颇为珍贵的孤本。
  柳凝和阿嫣一起坐在桌案前, 将诗册翻开,本是想挑一首寓意简单的小诗,适合小孩子理解, 然而翻开书页,却自动跳到了中间。
  一枚红叶映入眼帘。
  是枫叶, 似是用了什么特殊的方法保存, 除了略有些褪色, 模样几乎完好无损, 此时被当做书签夹在这诗册里。
  柳凝拈起红枫叶的叶茎, 轻轻转动起来, 来回看着, 觉得有些眼熟。
  “婶婶,这是什么叶子?”
  “红枫叶。”柳凝回答,“秋山摘的。”
  她说完, 不由得愣了愣,垂下眼,有些诧异自己竟能一眼看出这叶子的来源。
  秋山与皇陵遥遥相对,常作为皇家狩猎与祭祀的地方,柳凝只去过一次。
  当时半山腰上偶遇景溯,被他带着进了一片红叶林,她当时也不知是怎么想的,取了一把弹弓,击落了一片红叶,落在手心里后,鬼使神差地送给了他。
  她以为这叶子不是被扔了,就是慢慢枯黄死去,哪成想却被那人保存了下来,夹在了一本诗册里。
  他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柳凝低头去看诗册,夹着红叶的两页,拼凑起来是诗经里的一首旧诗。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阿嫣指着这几句,好奇:“这是什么意思?”
  “……”柳凝说,“就是一起吃饭,一起喝酒,一起弹琴鼓瑟,到老了一辈子。”
  她说完,忍不住笑了一下。
  本是隽永含蓄的诗句,竟被她解读得毫无风情,一点美感也没有。
  柳凝打算将这页翻过,哪知阿嫣似乎对刚才那首诗念念不忘:“要在一起一辈子?那一定得很喜欢才行……就像阿嫣和婶婶那样。”
  “这个……”柳凝失笑,“以后,阿嫣应该会遇到更喜欢的人。”
  “才不会。”阿嫣仰起小脸,“我最喜欢婶婶,永远永远都会是这样。”
  柳凝哭笑不得地摸摸她头上的两只丸子,这孩子还弄不清楚什么是男女之情,待再过几年,想来便能明白过来了。
  但究竟什么是喜欢,她自己到现在,也未能全然索解。
  这些年来,她凡事皆将自己束缚起来,只念着自己该做什么、要做什么……而她究竟喜欢什么,却早就忘到了脑后,同幼年的自己一道埋葬在了萧府的断壁颓垣里。
  她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对那个人,究竟怀揣着怎么样的一种情感。
  柳凝把红叶小心地放回原处,瞧了半晌,然后翻页。
  情诗不适合讲给小孩子听,她在后面挑了几首,慢慢吟诵,而后解释给阿嫣听。
  柳凝的语气温柔而平缓,与平日无异……只有她自己清楚,心底适才泛起的微澜,迟迟未能散去。
  午后风轻轻拂过,小楼檐角的垂铃叮咚作响。
  不知不觉,又过了一下午。
  天色暗下来以后,雪霁院掌起了灯,阿嫣被婢女领着回了自己的房里,而柳凝用晚膳后,仍旧待在楼里。
  被囚禁的生活就是如此枯燥乏味。
  不过柳凝心静,该吃的时候吃,该走动的时候走动,闲来无事的时候,也能将空着的时间安排妥当,写字画画绣花,断不会让自己陷入有失沉稳的境地。
  然而今夜与往常不同。
  景溯踏着月色走进屋里时,柳凝正坐在塌边绣花。
  她有些吃惊,将手里的针线搁到一旁的小几上,站起身:“殿下今日怎么来了?”
  “这里是孤的私宅。”景溯说,“孤想来,还需要什么理由么。”
  “……不敢,殿下恕罪。”
  柳凝施了一礼,低声道。
  自从拘进这朝暮居后,景溯对她的态度一直是这样,冷若冰霜,讲话带刺。
  她倒不至于为此伤怀,也没什么难堪,只是不明白明明憎恶于她,又何必不辞劳烦地从东宫趁夜赶来。
  难道就为了用话刺上她两句?
  柳凝与景溯寒暄了几句,然而见他阴寒着一张脸,兴致缺缺,往往说三句只答一句,便也不再强行交流,重新坐回了塌边,拿起尚未完成的绣品,继续绣了起来。
  景溯在她身边坐下,从袖中取出一卷卷宗,展开来细细地看。
  两人明明坐得很近,却毫无言语,屋子里静悄悄的,只能听见灯烛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柳凝余光瞥见烛芯边结了一圈灯花,并蒂双蕊状,不由得微微一怔。
  她曾记得小时候,母亲将她抱在怀里,与父亲在灯边闲话,那时烛灯也曾结出这样的形状来。
  那是冬日,雪夜,窗外细雪静静落下,屋子里灯火通明,母亲说灯花结出是喜兆,尤其是这并蕊双花,极是难得,兴冲冲地拿起银剪子要将灯花剪下来,父亲则在一旁微笑瞧着,柔声调侃……两人相视间是说不尽的情浓与默契。
  她的父母,是一对极恩爱的夫妻,举案齐眉,鹣鲽情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