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杯酒释兵权
“杨素之名臣倒是听说过,听说他出身北朝士族,北周时任车骑将军,曾参加平定北齐之役。他与隋文帝深相结纳。杨坚称帝后,任其为御史大夫,后以行军元帅之职率水军东下攻陈。灭陈后,进爵为越国公,任内史令。后炀帝拜其司徒,改封楚国公。”君兮就事说事道。
“说炀帝忌惮杨家,不如说炀帝忌惮杨素手中握着的权势,尤其是兵权。杨家坐大,于炀帝而言,便如同悬在他头上的一把利剑,说不定什么时候便会落下给他致命一击。”君兮认真的分析着,好像就是在与武后探讨着前朝军事。
“所以削减杨家势力势在必行,只不过杨家已然一家独大,众多朝臣依附其下,炀帝想要收权很难,而炀帝最终选择了下下策,虽逼死了杨素,却依然未能收回军权平了内患。杨素死后,其子杨玄感举兵造反。”
“炀帝之错有三,一,他不该逼死杨素,杨素对隋朝忠心耿耿,有杨素在,杨家不会反。二,他不该在还没有收回兵权削其势力的情况下便贸然对杨家动手,逼急了兔子,反被咬。三,他对权臣的处理不够精明。”
“怎么不够精明?”武后闻言开口问道,示意她说下去。
“其实解除杨家的势力很简单,杨素之所以会在朝中有所威望,无非是因为他手握重兵,连皇上也忌惮三分,朝臣自然更要恭敬。杨家之势,除去兵权,也不过耳耳。”
“听你的话,是有办法解去杨素握着的兵权了?”
“府兵制,可解此患。”君兮恭敬应声。
“府兵制?”
“没错。,《后魏书》有云:‘西魏大统八年,宇文泰仿周典置六军,合为百府。每府一郎将统之,分属二十四军,开府各领一军。大将军凡十二人,每一大将军统二府,一柱国统二大将军,凡柱国六员,复加持节都督以统之。十六年籍民之有才力者,为府兵。’府兵制有三点好,一无养兵之费,而有多兵之用。二,兵皆为有业之民,无无家可归之弊。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将无常兵,帅不能拥兵自重。”
“如果炀帝发大力扬府兵制,杨素没理由不支持,只要府兵制一出,杨素手中的军权自然第一个化去。”
“没了军权的权臣,纵有滔天本事,也不过是落齿之虎,即使爪子厉害些,终究咬不死人了。”君兮分析的条理清晰。
武后定定看着对面坐着的女子,仅仅推行一项制度,便解了家国危机。
营帐内二人心平气和的谈着前朝旧时,没有人料到一间营帐两名女子的一番对话推动了大唐军制的发展。
唐大力推行府军制,府军制建立后,一时繁荣,由于废置不常,唐代军府总数有增减,较多时有六百三十三府。军府遍布全国,关内道多达二百六十一府,占三分之一以上,依次为河东、河南、河北、陇右,其它诸道多不过十,少止二三府。
这种居重驭轻,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的政治、军事意图的布局对后世亦产生了深远影响。
当然这是后话。
没人知道此制度的推行是一女子为了自保搬出的救命稻草,更没人知道此项制度是由动一动便可搅动大唐风云的两名女人的一次谈话而确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