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穿越重生>大唐风流小地主> 676 贵客来访

676 贵客来访

  李忘忧忽然在荐福寺门前勒住了马缰,倒是引得一旁的牛武好奇询问道:“郎君,可是有事?”
  “嗯,呵呵,见到一个有意思的人。牛武,走,我们去这荐福寺里转转,说起来,我居然还从未进去过这荐福寺。”李忘忧说着跳下了马背,迈步向寺内行去。
  牛武不明白自家郎君今日怎么转了性,忽然想去荐福寺?但他也不便多问,连忙招呼一众部曲跟了上去。
  荐福寺门前的知客僧一见李忘忧等人,连忙迎上前来。
  “阿弥陀佛,小僧见过户县伯,户县伯可是想入寺礼佛?”知客僧恭敬行礼。
  李忘忧奇道:“哦?你认识我?”
  旋即他便知道自己问了一句废话,好歹他也是当朝开国县伯,宅子又在这荐福寺隔壁。即便他没有进过这寺庙,难道这些专门接待香客的知客僧,还能如此眼拙,不知道他是谁?
  “既然你认识我,那便极好。我不是来礼佛,是来寻人的。”李忘忧笑道。
  知客僧好奇问道:“不知户县伯要寻何人?小僧可以代劳。”
  李忘忧点点头:“便是方才入寺的那位僧人,小师傅可知他是何人?”
  “方才那位?”知客僧露出疑惑的表情,回忆一下才想起回答道:“回户县伯,那是一位游方的僧人,在本寺挂单,法号文载。户县伯可是要寻这位文载大师?”
  李忘忧颔首:“不错,我便是要寻他,烦请小师傅领路。”
  牛武在旁听得奇怪,自家郎君什么时候居然认识一位和尚了?
  他当然不知道,李忘忧无意中撇见的那位僧人,便是当初在户县县城之中,用一根蘸过卤水的五彩绳,骗了户县李氏那群贪心族老,二百两黄金的和尚。
  李忘忧刚才经过荐福寺门前时,无意中撇见那位文载和尚走入庙门。
  原本李忘忧只是觉得这和尚甚是有些眼熟,待看清和尚挂在胸前,那婴儿拳头般大小的佛珠,他才猛然想起,这不正是当初在户县县城行骗的那位和尚吗?
  那貌似佛珠的东西,其实根本就是用人参等药材制作成的某种药丸,核桃大小,吃一颗可保一日无需进食。
  李忘忧还记得,当日那和尚飘然远去时,对李氏族长说自己法号正道,是长安县杜曲镇兴国寺的僧人。
  不过显然,那都是假的。
  李忘忧对这位法号文载的和尚十分有兴趣,倒不是想抓他去见官,而是好奇和尚也会行骗,而且手法算得上高明。
  更让李忘忧有兴趣的,是他当初搞出清水爆炸用的金属钠,究竟是从何而来。
  虽然李忘忧是个学渣,却也大致清楚钠的提取是由电解产生。这在大唐根本就是天方夜谭。又或许是他自己猜错了,那和尚用的是其他手法也说不定。
  “阿弥陀佛,户县伯请随小僧来,那位文载大师如今居住在后院僧舍之中。”知客僧不敢怠慢,领着李忘忧等人,向寺内行去。
  荐福寺作为大寺,占地极广,环境也甚至优雅。
  在大唐,这些寺庙道观,除了礼佛参拜外,不少文人墨客也都喜欢来此游玩。以荐福寺为例,庭院优雅,古木森然,院内广种名花异草,尤以牡丹为盛。
  清雅绝伦的荐福寺,自然吸引无数文人墨客来此游玩、会友、赏花、吟诗、茗香、住宿,甚是热闹。
  李忘忧头一次入寺,倒也不着急去寻那和尚,跟着知客僧四下里走走看看,倒是也别有滋味。
  说起来,这荐福寺也是鼎鼎有名的大寺。
  李忘忧记得自己背过的诗中,便有好几首关于荐福寺的,包括王维都为荐福寺做过诗作。
  此时长安城中暮鼓敲响,那些在寺内游玩的文人墨客、公子贵女都已纷纷离去,荐福寺中已到了僧人们做晚课的时间,倒是显得十分清净。
  知客僧将李忘忧一行人引到了一排僧舍前,上前轻轻扣响了其中一间僧舍。
  “阿弥陀佛,文载大师,有贵客来访。”
  僧舍房门很快吱呀一声开启,开门的和尚正是当初在户县县城骗了李氏族老之人。
  这位法号文载的和尚,朝知客僧行了个单手佛礼:“阿弥陀佛,有劳小师父,不知是哪位贵客来访?”
  文载自然看见了知客僧身后的李忘忧一行,不过他却并不认识,故而只能询问知客僧。
  “文载大师,这位是户县开国县伯,是他要寻你。”知客僧连忙介绍道。
  文载有些奇怪,自己并不认识这位少年县伯,他寻自己又是为何?
  “阿弥陀佛,贫僧见过户县伯,敢问贵人寻贫僧可是有事?”文载虽然不认识李忘忧,但既然是开国县伯,他自然也不能失了礼数,只能朝李忘忧行了个单手佛礼,出言询问道。
  当日在户县县城行骗,文载和尚当然不会注意到在人群之中看热闹的李忘忧。他又哪里会想得到,这位开国县伯会是因为那件事情来寻自己。
  李忘忧道:“我与大师有过一面之缘,不过大师并不认识我。”
  “哦?还有这事?恕贫僧愚钝,不知贵人何时见过贫僧?”文载问道。
  李忘忧也不着急,只是笑道:“文载大师不打算请我入内喝杯茶水吗?此处可非说话的地方啊。”
  众人此刻还站在僧舍门口,确实不是待客之地,文载和尚无奈,也只能低念一句佛号,邀请李忘忧等人进了僧舍。
  这排僧舍,都是荐福寺给游方挂单的僧人居住的,条件自然十分简陋,但还算宽敞。
  好在唐时无论是僧舍还是民居,都习惯席地而坐,倒也不虞没有足够凳子。牛武安排几位部曲守在外面,自己跟着李忘忧一道入了僧舍。
  文载身为挂单的僧人,自然是没有饮茶的工具,倒是那位知客僧有眼力见,很快跑去其他地方,搬来了整套茶具后,才很自觉的告辞离去。
  唐时,茶叶的盛行便是从寺庙开始的。
  由于坐禅中闭目静思,极易睡着,所以坐禅中“唯许饮茶”。佛教盛行,寺必有茶,教必有茶,禅必有茶。
  在大唐,几乎出现了庙庙种茶,无僧不茶的嗜茶风尚。
  李忘忧对于大唐寺庙的茶道,其实也并没什么兴趣,毕竟那种需要加入各种佐料的“黑暗茶道”,对他而言实在是难以接受。
  所谓喝茶,不过是寻个由头,与这位文载和尚说话罢了。
  待茶水煮好,文载亲自动手给李忘忧斟上茶水,才又开口询问道:“阿弥陀佛,贵人之前所言,曾经见过贫僧,却不知是在何处?贫僧却是一点印象也无,实在惭愧。”
  李忘忧笑笑,正准备说话,却听僧舍外忽然传来争执之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