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节

  随着天一天天的冷下来,村里的干活儿的妇女增加到了八十个,虽然增加了八十个,但是他们这些女同志的收入并没有减少。因为徐莎拿货的量更大了起来。
  至于说村里没有加入进来的女同志,虽然有点点小嫉妒,但是也希望这活儿能长久,因为,作为一个村子的人,他们多少也能换到一些好看的布料的。
  这要是让别的村子撬去了,他们可就没有这个福利了。
  而且这边的布料虽然是旧的,但是又比他们自家的旧布料,更新一些。
  那是当然啊,几十年后,大家衣服穿得再破,恐怕是穷山村都比现在富裕人家穿得好。他们村女同志赚了钱,其实也有别的村子眼红心动起来。
  不过,上前进屯儿自己人都安排不过来,自然更加不会安排给其他村子了。
  这个冬天,上前进屯儿勤劳的妇女们真是赚了不少零花钱,也就在这个年底,传来一个消息,说是隔壁公社的春塘大队,因为机械厂的活儿,打起来了,闹得灰头土脸。
  要说起来,上前进屯儿虽然不是最靠近公社的大队,但是它的地里位置却是他们公社中心,也就是说,前后左右都是他们公社的大队。像是隔壁公社,那和上前进屯儿隔了两个大队呢,至于春塘大队,那算是春塘公社靠近他们公社的一个大队,不过要是仔细算起来,和上前进大队中间搁了三个村子呢。
  所以说,真的不近,可虽然不近,他们公社的这些大队还没下手。这个春塘大队倒是下手了,他们大队也算是有点关系,通过公社的一个小领导跟县里机械厂联系上了,也开始拿货。
  因为徐莎这边拿货大,干活儿利索,现在一些比较零碎的小活儿,机械厂都不爱对外承包。
  毕竟,机械厂还嫌太零碎了麻烦呢。
  以前是没有人能拿多,那没有办法,现在有人能搞定,他们自然是乐得省事儿。
  不过,既然是通过关系找来的,那边也没拒绝,毕竟谁知道会不会又是一个新的上前进大队呢。外人只看着他们机械厂疯了一样的收购抹布,却不想,他们的用量多大。毕竟,他们可是县里最大的厂子,光是职工就六七千呢。
  所以不管多少,他们都不嫌弃。
  也许就能又培养出来一个包工的大队呢。
  然而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大队最后差点交不上来。
  其实一般第一次拿货,他们都会稍微卡的松一点,这也是看拿货的人的实力。
  正常情况下,他们都是给就九麻袋的布头要干出十麻袋的活儿。不过第一次拿,一般还是只差半袋子的量。也就是差四五十条的出入。
  毕竟一条抹布一分钱,这可是跟一块糖同价格了。
  哪里有这样的好事儿呢。
  他们就是布头不够,才用了这个法子,一般城里的这些个能拿货的,大家也多少都是有点数儿的。这春塘大队,就是撞上来的愣头青了。
  他们第一次出货,就差出一百条抹布。
  要说为啥能差这么多?
  那就要从干活儿的妇女上说起了,本来只是差半袋子四五十条的量,但是他们还偷偷夹带拿走一些,这不就差的更多了?最后鬼哭狼嚎的闹了一大通,总算是收上来一些,不过这事儿也搞得春塘大队的几个领导都要气疯了。
  他们原本想着跟机械厂通融,但是机械厂却严格根据合同办事儿。
  这年头谁家还有闲置的布头?要想凑齐,那是不可能了,最后大队部几个领导求爷爷告奶奶,又拖了公社里的熟人儿说情,最后按照一条七厘收的,才把这事儿平息。
  而与此同时,他们大队也被机械城列为拒绝来往户了。
  可就这样,人家机械厂后勤负责人还不乐意呢。
  也就是说,他们还想赚这个钱,那是别想了。
  他们这次吃了亏,真是不知道埋怨机械厂后勤部门给的材料不够,还是埋怨自己村子这些老娘们贪得无厌了。不过他们到底也不是没有明白人,春塘大队的大队长仔细一琢磨不太对。托人详细一打听才晓得,原来机械厂就是有这个材料差的。
  第一次还算是给他们脸面的,正常情况下,那会差的更大,然后拿货的人自己贴补布头。
  要不然,人家干啥要给一分钱一条呢。
  都在这儿等着呢。
  这事儿,也是好些人都知道的。
  就这个,春塘大队是吃了亏的。
  按理说,春塘大队和他们大队也是有点距离的,这事儿也传不到上前进大队,但是,要不说,都是缘分呢。
  胡大娘的娘家嫂子,千里迢迢的来了上前进大队,差点把老胡家给砸了。
  原来,胡大娘的娘家就是春塘大队,也就是胡杏花的姥姥家。
  这一次上前进大队有这个活儿,胡家是没有占到什么便宜的,胡杏花想过了,既然徐莎能联络这个,别人未必不能。而且她依稀记得上辈子的事情,她也是听说过的,在机械厂拿这个活儿并不难。
  正是因此,她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所以专程去了一趟她姥家,撺掇了那家人在村里联合起来鼓动大队想办法。最后把这个事儿落实了。
  像是胡杏花的大舅妈就是其中一员,不过因为当时偷拿布头最多,上交的时候又闹得最凶,所以一分工钱也没拿到。白干了这个活儿。
  她在家里越想越气,这不就翻山越岭的来到老胡家找茬儿了吗?
  也正是因为这个,事情就闹开了。
  老胡家好些个大小伙子呢,自然不能让舅妈撒野,这老娘们也没占到什么便宜,还被扫帚打出了门,一身狼狈。
  不过这人也是个泼妇,打不过老胡家,就站在门口叫骂,脏的臭的都说,几番下来,大家还有什么不清楚的?
  她是没嚣张太久就被撵出了村子,不过大家再看老胡家,一个个都恨不能在背后吐口水。这胡杏花不是吃里扒外是干啥?她自己在那边也占不到什么便宜,却要搅合他们的生意,一些脾气不好的老娘们,看到他家人都直接骂人了。
  这事儿气的胡大嫂在家里又哭又闹,必须分家,如果爹娘一定要带着胡杏花,她就带着孩子回娘家,实在丢不起这个人。也没见过这么吃里扒外的。
  她娘家,可是这个村子呢。
  她虽然没干这个活儿,但是他老娘再干啊。
  但是小姑子竟然干出这种事儿,胡大嫂怎么不生气?
  而这一次胡杏花的三个哥哥也都很坚定,老大是坚决站在媳妇儿这边,而老二老三也坚决要跟这个妹妹划清界限。
  真的,就没见过这么不懂事儿的。
  这小半年,真是让他们丢尽了人。
  他们都怀疑自己一直找不到对象,就是以为小妹名声太差了。
  虽然胡大娘哭哭咧咧的坚决不分家,不肯放弃女儿,但是胡大爷是典型的重男轻女。本来就向着儿子,闺女又是这么个不懂事儿的,他这一次倒是坚定:“分家是不能分家,怎么都不能分家,老二老三还没结婚,分家了怎么过?我保证,三个月内,把杏花嫁出去!”
  虽然不能分家让人很闹心,但是一听三个月内就把胡杏花嫁出去。
  这家子的矛盾终于平息了。
  老胡家的矛盾,让大家又看了一场大戏,不过大家也都等着看,老胡家能给胡杏花嫁给什么人。要知道,别说在他们大队,就算在周围几个大队,胡杏花的风评可都不太好。
  毕竟,他们几个大队通婚也最厉害,谁家没有周遭大队嫁过来的媳妇儿,或者是嫁到周遭大队的闺女呢。
  多多少少都知道胡杏花干的这些个泼皮的事儿。
  反正在周遭,那肯定不好嫁的。
  不过闹着一场,徐莎倒是挺高兴的。
  要说为啥,她发现大家干活儿更勤奋更快也更稳定了啊。
  老胡家大嫂子过来叫骂那些,他们都听在耳朵里,稍微一打听,也都明白了一二。也就是说,旁人干这个活儿,那必须得有服装厂或者纺织厂的关系能弄到碎布头,就这个,也达不到一分钱一条。
  可是他们可以,这肯定就是徐莎的关系了。
  他们也不知道是徐莎有服装厂的关系,还是机械厂那边给他们的货就是不一样的。
  不过不管是那种,都要得益于这是徐莎的关系,但凡知道多少,在村里见到徐莎都要格外的客气几分。没人愿意看别人的冷脸,别人对他如沐春风,徐莎自然也很开心啦。
  而因为春塘大队闹得这一波儿事儿,让机械厂也很头疼,再和徐莎商量之后,又加大了他们的量。
  徐莎他们现在十个小组,一个小组已经发展成十个人了。他们一百个女同志,几乎可以说是除了几家比较特殊的,其他的家家户户都有人在其中了。
  年底的时候一盘账,竟然发现这三个来月,最少的人都赚了小二十。
  最多的还赚到了三十几,将近四十块!
  大家兴致勃勃,纷纷感慨,这个年,看来可以过一个肥年了。
  第56章 爹回来了(三更合一)
  年底的天气格外的凉, 不过虽然天气很冷,但是人心却很火热。
  可小看不得这个钱,他们这一年分完粮食, 剩下的钱都不一定有二十, 但是一个女同志就能在三个月赚到这么多钱,这就让人觉得很震惊了。
  怪不得, 人人都愿意做工人, 工人赚钱快啊!
  不过因为大家都赚了点钱, 这个年根儿, 大家都三三两两的去公社置办年货。
  老徐家倒是不用置办年货, 徐莎来回的, 也倒腾了不少的东西。
  其实徐莎拿回来的东西,质量都格外的好。跟这个时代还是有本质不同的,不管是米面还是油糖盐,该说不说,都是明显不同的。不过好在,徐莎有些事儿是能推到俞副镇长身上的。
  他们在城里做干部的,那是有格外供应的好细粮的。
  老徐家没有什么工人, 村里都没有几个工人, 更不要说是干部了。
  所以这些事儿,都并不会穿帮。
  当然, 老徐家也不会自己露富拿出来n瑟,所以家里来客人想吃点好的, 都会掺和一点粗粮,所以这就不明显了。
  徐家人本身也没什么疑惑的。
  毕竟啊, 俞副镇长一直和徐莎来往着,隔三差五还要送一些东西过来。所以这就更有说服力了。有些事儿就是这样, 开始的时候还觉得很震惊,但是一来二去,习惯了也就自然了。
  而因为这是徐莎来这边的第一个新年,她忙忙碌碌的也不晓得准备什么,东一头西一头像是无头苍蝇,不过倒是置办了不少东西。而与此同时,徐莎也接二连三的收到了好几个包裹。
  这里面有她爹徐鸿伟寄来的,也有她妈妈的战友寄来的,大概是因为有人退伍的关系,年底这大半个月,徐莎收了七八个包裹。她拆开包裹之后也确实是这么回事儿。
  徐莎默默的把这些人都给记了下来,准备整理东西,年前赶紧寄出去一拨,这样运气好差不多年前就能收到了。
  不过这个事儿也让徐莎恍然想到,该给俞姨准备一点年礼,虽然平日里两家都有走动,但是过年怎么能不准备东西呢。因为一直有走动,她是知道的,俞姨家的小闺女转过年开春要定亲。
  徐莎:这个年代的人,结婚也太早了。
  不过她倒是想到年礼送什么了,她加了一对儿大红色的牡丹花枕巾,另外准备了四条冻鱼,一斤冷冻猪肉。除了这三样,又加了一斤糖块儿。
  走礼就没有单数儿的,这也是徐莎来了之后才晓得的。
  不过别看徐莎给俞家的礼物重,俞家回的也不老少。
  每一次,双方都诚挚的认为,自己占了对方的便宜。
  年底了大家都忙,俞家人也没留徐莎。
  徐莎载着麦乳精还有炸花生炸油条往回走,远远的就看到一个军装男人背着个大包,徐莎好奇的多看了一眼,不知道是不是男主角,不过不管是不是,徐莎都加快了蹬车的速度。
  她飞快的窜了出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