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节

  见他回来,先是回屋去躺了一会,才跑过来,见王永珠正在和姚大和石头对账,统计这两日的用度。
  见他进来,王永珠示意他坐在一旁等着,那边姚大和石头还在汇报。
  采买米面粮油花了若干银子,蔬菜肉蛋若干银子、还有鸡鸭鱼若干银子、另有给戏班子和划旱船那些人的打赏若干银子。
  另外还有雇酒楼掌勺厨子,帮工的钱;那些来帮忙了的人,也该付多少工钱;还有出借了自家板凳碗筷的人家,也得回个礼,合计要给多少钱。
  一笔一笔的汇报下来,杜使君在一旁开始还有些不耐烦,后来居然慢慢听进去了。
  再看姚大和石头,杜使君眼中就多了点什么。
  要知道,在京城,言氏管家也不曾避着他,他自然也看到听到一些。
  杜家上下加上伺候的人,也有好几十口,就这些,每天言氏也要花上半日甚至更多的时间才处理家事,有时候还出错。
  下头管事的管家和娘子,说来也是老人,可办事却不如这姚大和石头利索。
  这三日村上下都一起忙活,杜使君也看得出来,虽然忙,却忙中不乱。
  每个人该干啥,早就安排好了,只做自己的事情就得了。
  又有小姑父的那几个护卫,在村里巡逻,别说没人敢捣乱了,就连村里的猫狗见了,都夹着尾巴老老实实的缩在墙角。
  三天的流水席,大家吃也吃好了,也没见怎么累着,是上上下下,喜庆热闹一团和气。
  就连账目,这听起来,也是清清楚楚利利索索的。
  这般人才,要是去大家族里做事,最起码也能当个管事,背靠大树好乘凉。
  怎么会愿意跟着小师姑和小姑父?
  这么想着,杜使君的心思就飘远了。
  等王永珠问他在想啥,顺嘴就说了出来:“我在想小师姑的两位管事,这般能干,怎么没去那些高门大户当差——”
  话说到一半,突然醒悟过来。
  吓得杜使君一下子站了起来,脸涨得通红,一时不知道是给王永珠赔不是好,还是找条地缝钻进去好。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王永珠还没说话,姚大和石头互相对视了一下,正色道:“杜公子客气了!我们两兄弟也就这么一点本事,哪里敢去高门大户去当差!那些高门大户的管事们,一个个可都是十八般家传的功夫,咱们兄弟可比不上。”
  “也就是咱们大人和夫人不嫌弃咱们兄弟俩,肯收留咱们兄弟,已经是感激不尽了!”
  “这样的话,杜公子以后还请休要再提,也亏得咱们夫人大度不见怪,不然只怕还要怀疑我们兄弟二人是不是心怀二心了!”
  说着,躬身行了礼,也就退下去了。
  杜使君又臊又难堪,只咬着唇不说话。
  等屋里没外人了,才勉强忍住了羞臊,给王永珠赔礼:“小师姑,方才是我口无遮拦说错话了,我并没有别的意思——”
  王永珠摆摆手:“我知道你并没有别的意思,只是以后这样的话,还是别说!上位者随意的一句话,很容易被下面的人曲解。就如同你刚才的那句话,不过是感叹,可是若听在有心人的耳朵里,就是一场是非。”
  “你不过是随便感叹,对于有些人来说,却是部的身家性命!还是当谨言慎行的好!”
  杜使君听了这话,知道王永珠是有几分训诫之意思,忙起身领了讯,这才带着几分愧疚之色道:“我知道了!以后定当谨言慎行!”
  王永珠见杜使君是真心愧疚,也就不再多说,转了话题。
  “这几日都看你跟金罐他们在村里转悠,怎么今天提早回来了,可是有事?”
  杜使君这才想起他来的目的,忍不住将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为何村里的人,对着我和外村人,有这么大的区别的?那些外村人也不过是抱怨几句,不用搭理他们也就散去了。何必这般喝骂将他们赶走,这不是结下仇怨吗?那这三日让他们吃喝看戏,岂不是白费了?”
  王永珠笑了,看着小小少年纠结成一团的眉毛,细心的解释了一番。
  在乡下,村和村之间,平日里看着一团和气,那是没遇上事。
  一旦遇上抢水,抢粮食,抢各种利益相关的东西的时候,没有任何情面可言。
  哪一年各村之间,不为了抢水什么的而打上几次群架?
  七里墩以前,王家为啥地位高,一是有王永安这个秀才,二来就是王永平英武,是抢水时候的一员得力大将。
  再后来,有了王永珠和宋重锦出手,也是占了上风,还让七里墩没有伤亡。
  再再后来,宋重锦中了举人,有了他当靠山,附近的村子自然不敢跟七里墩争锋了。
  这宋重锦衣锦还乡之后,只怕更没有村子跟七里墩争这些了。
  村和村之间,也是东风压倒西风,就看谁强势,谁抢到的资源就多,村里的人就不会饿肚子,日子会好过些。
  至于那些弱势的,自然日子就苦些,也是司空常见的事情。
  今儿个这事,若是七里墩的人不说话,任由别的村人抱怨,不仅不会让人觉得大度,只会让人觉得七里墩的人窝囊没种!
  只怕还要笑他们是烂泥扶不上墙,村里出了官老爷,也是些没种的怂蛋!以后出去都要被人笑话。
  只有七里墩的人越强势,人家才越怕越服!
  谁的拳头大,拳头硬,靠山硬,谁就更有话语权。
  天下都如此,乡下更是如此!
  杜使君在之前,书中总是教育他,什么以德报怨,什么要以理服人!动拳头,使用武力,强权逼人,似乎是十分跌份的一件事情,非君子所为!
  可王永珠的这番话,却给他打开了另外一扇窗,看到了以前很多他不明白,看不到的东西。
  只是到底还是有些犹豫,忍不住道:“夫子和圣贤书中说,以德报怨——”
  王永珠接口道:“圣人也曾经说过,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杜使君听了这话,顿时愣住了,他从未听过有人这样说过,忍不住问:“圣人真说过?”
  的宋重锦也眼中异彩连连,看了过来。
  以前年幼之时,他恨未曾谋面的亲生父亲,恨那个要取自己性命的王氏,恨得夜不能寐。
  当时的许由就是用这句话告诉他,圣人说,以德报怨!终将会感化那些人,也能放过自己云云。
  他表面上接受了,可心中却总是想不明白,为什么要以德报怨?那么何以报德?他受了那么些苦,那么些罪,到最后不仅不能恨,还要用恩惠来回报?
  他做不到!做不到的那些日子,他一面唾弃自己居然不能遵从圣人言,一面有放弃不了自己心中的怨恨,两种情绪纠缠在一起,倒是让他日日纠结,不得释怀!
  每每只能告诉自己,圣人能成为圣人,就是因为他以德报怨!胸怀大度!非常人所能及!
  而自己做不到,所以自己不是圣人!
  今天听了这话,顿时那心中的纠结一散而空!若是圣人都做不到以德报怨,那何况他们这些俗人?
  只是为何自己熟读圣贤书,也未曾看过哪本书上有圣人说过这话?
  王永珠这才意识到,要糟!那啥,她那个世界的孔圣人说过这话,可这个世界里的圣人有没说过,她还真不知道啊。
  不过她也反应的快,立刻将锅甩在了此刻不知道在哪里的王永安头上:“以前我二哥,就是那王永安,以前家里不是不宽裕,都没太多银子给他买书。他要么就抄书回来,要么就从同窗手里,要么机缘巧合去书铺里翻找那些缺章少页或者被虫蛀过得书回来。”
  “我有一次听他念书,听到这一句觉得特别有意思,觉得那圣人也是一个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的实在人。还偷偷的翻过他的那本书,上面就这么写着的啊?不然我也不会记得这么清楚!”
  宋重锦和杜使君忙追问道:“那书现在在哪里?”
  王永珠无辜的摊摊手:“后来王永安中了秀才,大部分书都被他带走了,留在家里的也就几本百家姓,千字文。”
  宋重锦一听,就知道这书只怕是难以寻到了,王永安如今落魄成那般,哪里还能护得住那些书,只怕要么是变卖了,要么就被人已经拿走了。
  不过好在他心中的纠结在听了这话后已经散去,倒是并不一定要找到那本书,也就只放在心上,想着以后若是有机会,也该在故纸堆中找找,是不是还能找到类似的版本。
  倒是杜使君,听了这话,再想起以前也隐约听说了小师姑家的事情,心中遗憾不已。
  暗暗下定了决心,若是有机会,还是得找到那王永安,问问那书的下落才好。
  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宋春花归来
  七里墩这一次因着宋重锦,倒是在十里八乡狠狠的露了一次脸,附近除了那些小便宜没贪够的,大多竖起大拇指,夸宋重锦和七里墩这次办得有排场!够气派!
  更有那在七里墩吃过流水席的,回去都交口称赞,说席面上,能吃到那么大块的肉,饭和馍馍管饱,都是二合米、二合面。
  虽然不是那纯白面和白米饭,可对庄户人家来说,这就很是不错了!
  那些没去的人,听了一个个,肠子都悔青了。
  一时间,宋重锦和七里墩的美名顿时传扬了开去。
  七里墩的人自觉面上有光,也自然说起宋重锦就没有不好的。
  尤其是等第二天,每家帮忙或者出了桌椅板凳、锅碗瓢盆的,都得了红封。
  红封里也不多,每家就十个大钱。
  可也够让庄户人家高兴了,家里的菜蔬、鸡鸭都卖于了宋重锦、又白吃了三日,最后还能有红封拿,人人都恨不得将宋重锦给供起来。
  就连宋春花的娘家,虽然他们家不招人待见,可到底是一个村里的人。
  这次流水席,他们家的锅碗瓢盆没人要,也厚着脸皮从家里凑了几条长凳,一张勉强不瘸腿的桌子。
  然后一家子就坐在他们家的桌子上没下过桌。
  从早晨吃到中午,中午吃到晚上。
  他们家人多,别人也不爱跟他们一桌,生怕沾染了晦气,他们一家子也知道这个,倒是不敢讨人嫌,只把住自家那一桌不走。
  旁边桌的看到了,也笑着嘲讽几句,不外乎就是他们有眼无珠,将宋重锦这么大一只金凤凰当乌鸦,如今可好,金凤凰飞到人家家里去了。
  还有人故意问宋春花的爹和几个弟兄,问他们悔不悔?
  要说悔!宋家人哪里有不后悔的?
  尤其是宋春叶,她心里有鬼啊!这唆使宋春花拿捏宋重锦,经常从以前的宋家要东西回家,她可都有份啊!
  早在宋重锦中了举人后,她嫁的那家怕惹宋重锦报复,就将她给休回了宋家。
  宋春叶生的几个儿女,也怕麻烦,跟宋春叶都主动断绝了关系。
  宋春叶被扫地出门,也没地方可去,只能回了宋家,跟一家子搅和在一起。
  她性子不如宋春花柔顺,对娘家死心塌地,那些年对宋家也没啥贡献,有好东西她都中间截流回自己家了。
  宋家几个兄弟和弟媳妇,自然没给好脸色她。
  宋春叶也不想留在宋家,若是可能,她倒是想改嫁,毕竟本朝并不拦着妇人合离后改嫁。
  只是这十里八乡知道宋家和宋重锦之间纠葛的,哪个敢娶?这不是娶妻,这是娶祸啊!
  因此宋春叶就砸在宋家了。
  每日里要忍受兄弟和几个弟妹阴阳怪气指桑骂槐,还要时不时的被宋铁蛋和宋老娘给指着鼻子骂她是丧门星,给宋家丢人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