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都市言情>超级电力强国> 第654章 集团

第654章 集团

  世行这边,几名老外只听不说,重要的交流都交给夏雨来做。
  夏雨听了这么久也开始厌烦这种永无止境的扯皮,站在中立立场上严肃说道:“技术上的评审不是都在桌子上可以说清的,中方评标的情况我们也了解了,除去价格这部分外,其实并没有什么原则性矛盾,后面希望中方就‘低价中标’方面给出合理的解释。”
  福冈听过翻译后,也终于稍安勿躁,喘着粗气等着看好戏。
  张逸夫立即正色道:“好的,除去价格这部分外,对于我们的评标可以说没有异议了吧?”
  “我们无异议。”夏雨直言道,“如果三菱依然不服,可以提出仲裁或诉讼。”
  这可是真玩儿命的时候才用的招儿,就算福冈要诉要仲,本部也不会允许。
  福冈终于也缓了口气,还是得跟着世行的精神走:“解释低价中标吧,我们暂时不会考虑这种极端方式。”
  “那请解释吧。”夏雨冲张逸夫这边说道,“最好不要用模棱两可的说辞,这次会议就是要给一切一个值得信服的澄清。”
  “好的。”张逸夫沉吸了一口气,望了望林立正,常思平以及邹世亮。
  林立正没什么主见,常思平主张抠技术细节,以理服人,邹世亮主张直接人身攻击,一棒子打死。这在后来的小范围研讨中,都确定要么是力度不够,要么是力度过激的。
  一个合理合法值得信服的理由,要的就是那种简单的,干脆的,没得聊的。
  这个理由其实非常简单,真的非常非常的简单,正是日本,是三菱特有的经营模式框架,铸就了这个局面,或者说让张逸夫找到了这个能“令人信服”的理由。拿三菱来说,由于业务范围几乎涵盖了方方面面,过于庞大与复杂,有时连三菱集团自己都会模糊不清,更何况外人,外面的人只会以三菱概之,很难分清。
  包括三菱电机在内的几十家直属企业,随着事业的发展,业务方面的纠缠不清也难免更加模糊,比如三菱化工与三菱化学,三菱铝业与三菱材料之间,说是合作对象也没错,说是竞争对手也能成立。这就像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有几十个兄弟姐妹,大家各有所长,互相帮助是一定的,但必然也存在矛盾。
  这种情况在中国有特别粗暴有效的解决方式,领导一声令下,该去除的去除,该合并的合并,机械部、工业部、水利部、电力部等等,部门之间几十年的调整变迁正是这一切的缩影。而三菱不同,几十家企业都是相当独立且苦心经营多年铸就的,不可能说把三菱铝业并入三菱材料,或者把三菱保险并入三菱银行。
  于是,集团只得放任这样的发展,尽量避免手足相残。
  张逸夫从前并没太在意这件事,此番也是被逼急了,在林立正与邹世亮的争执中重新拾起了这一点。
  张逸夫沉吸了一口气,扫视众人,斩钉截铁说道:“经过我们的研究与考察,我们可以确定,自从一开始,三菱电机就没有参与投标的资格。”
  全场哗然。
  当然这哗然也是有层次的。
  听得懂中文的先哗然,然后根据翻译的速度逐步哗然。
  就连瑞典光头都瞪大了眼睛,德国金毛也来了兴趣。
  福冈更是目瞪口呆。
  你丫的,怎么能说的这么自信?凭什么啊?
  三菱的历史可比你们新中国建国的时间都要悠久!
  没人说话,也没人提问,并不是这件事不可置疑,只是他们知道,既然张逸夫敢这么说,至少得有一套成逻辑的说辞。
  张逸夫嗽了嗽嗓子接着说道:“我有必要问三菱电机几个问题,因为在此之前,我们并没有充分了解三菱电机、三菱重工与三菱集团之间的关系,也许世界银行的几位也没有充分了解,甚至你们三菱自己都没有充分了解。”
  听过翻译后,福冈立刻意识到了张逸夫抓住的点,不假思索地答道:“我们是团结互助的一体。”
  “你别急,我来问。”张逸夫没打算给他说废话的机会,继而问道,“此次日本的投标主体,投标人,是谁?”
  福冈愣了片刻,而后有些不甘地答道:“三菱电机。”
  “那么三菱电机,有没有生产过一套,成套的超临界机组。”
  “有的,你们曾经参观过的鹿岛电厂就有,其中有两台机组是我们生产的。”福冈咽了口吐沫答道。
  张逸夫哼笑一声:“我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福冈的表述问题,请说清楚,是‘你’生产的,还是‘你们’生产的,是三菱集团共同生产的,还是三菱电机独立生产的。”
  听到这个问题,越来越多的人终于意识到了张逸夫抓住的点。
  不少人也立刻翻起了手上的材料,确认日本的投标方,确实是三菱电机没错,并非三菱集团。
  确实,在多数人眼里三菱是一体的,也没必要分那么清楚,都是一家子。
  但从法理上来讲,这差异就大了。
  三菱电机的业务技术与生产力单独拿出来,是不可能与三菱集团相提并论的,也不能认为三菱电机的实力就是三菱集团的实力,三菱电机成为了一个孤立的个体。
  因为都叫三菱,所以容易混淆,换个比方就明显了,比如说有一个标,投标方是哈尔滨锅炉厂,他虽然是属于哈电集团的,但显然不能认为这个锅炉厂拥有哈电集团的一切能力,他肯定是做锅炉的,没法做发电机。
  那么一个疑问就随之而来了,为什么是三菱电机来投这个标,而不是三菱集团呢?
  这个答案也很简单,哈电集团不一定对每件事都有积极性,也许就是哈尔滨锅炉厂才有兴趣,你没法跟集团说,你来投吧,我来做。
  相对独立的运营,确实会提高子公司的竞争力,但这同时也难免造成了资源上的分散,世界领先的超临界发电工程的成套采购,正好印证了这一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