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

  《吾为将军解战袍》作者:青云碎月
  楚云闲眼中的梁君末是只小奶狗,不料一朝长成大尾巴狼,把他叼进狼窝还不满足,要他把肚子的皮毛也贡献出去。
  楚云闲亮出爪子挠人,却被人圈在怀里,一顿乱蹭。梁君末没有被人嫌弃的自觉,抱着楚云闲笑的一本满足。
  王爷(跟人炫耀):我家将军上马安国平天下,卸甲侍寝暖床榻,与本王天生一对地造一双。
  将军:我家王爷谁说他是我家的?(脸红 )
  忠犬攻vs傲娇受
  内容标签: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甜文
  搜索关键字:主角:梁君末,楚云闲 ┃ 配角:梁君时,青儿,李玉寒,楚云征 ┃ 其它:江湖朝廷,强攻强受,爽文,复仇算计,重生
  一句话简介:忠犬王爷很会撩,奈何将军傲娇!
  第一章 :女大十八变成男
  夜凉如水,冷月如勾。清冷的月光流泻而下落在丹阳城的护城墙上,血迹斑驳的高墙在月下更显的肃杀萧瑟。
  城上火光一片,身穿银甲的士兵笔直的站在自己的岗位上,目不转睛的盯着墙下无边的夜色。
  他们在这里坚守两月之久,几乎弹尽粮绝。一个个脸色蜡黄,眉间凝聚着疲惫之态。可是他们还没有放弃,每一个人的眼神都坚定不移,透着饿狼般的凶狠。他们是铁骨铮铮的男儿,用血肉之躯筑成高墙阻挡胡夷的铁骑,保护身后无辜的黎民百姓。
  将军,皇城那边还是没有消息。城墙的一角,两个身穿盔甲的将领并肩而立。说话的那人年岁稍长,看起来三十出头,胡子拉渣。他此刻神色焦灼,不停的搓着自己的手。
  两个半月前宁城告急,说胡夷挥师两万入侵,他们领皇命带两万人马出征,本以为不出半月就能将胡夷拿下。谁知军情有误,胡夷挥师五万,是他们的两倍还多。等他们赶到丹阳城,宁城已经失守。
  守城的将领弃城而逃,被军法处置,斩杀阵前。而后他们以丹阳城为屏障,迅速修建工事抵御,这一撑就是两个月。
  两个月内他们派人向皇城传过无数次军情,请皇城出兵援助,可是所有的书信都泥沉大海,毫无音讯。两个月来他们就像囚鸟,被困在丹阳这方寸之间,里面的消息传不出去,外面的消息传不进来。好似一夜间被抛弃,成为众矢之的。
  听年长者说话的那人看起来颇为年轻,月光落在他俊美非凡的脸上,像轻柔的羽毛在擦拭一件珍贵的艺术品。斜飞入鬓的长眉下,一双乌黑的眼睛浸润了星光,泛出冰冷的寒意。他听了将领的报告,眼中的冷光更深,带着失望和不甘。
  将军,只要你一声令下,我们所有人都愿意陪着你一起擂战鼓,杀胡夷,马革裹尸。年长者见将军沉默不语,以为他在迟疑,把心一横将心里话说出来:将军,我们楚家军不怕死,可是我们怕死的不值。
  老将从军二十余年,从一个小小的伙夫升到今日的地位,期间见过的大风大浪不计其数。身为军中老人,他对一些秘闻也知道的比较清楚。从发现军情有误时他就开始怀疑,现在皇城迟迟没有回信,他的怀疑越发的深。
  胡夷的兵力在多,能多的过南国?胡夷的手再长,能长到皇城?这分明就是有人想要他们楚家军葬身此地,借刀杀人。
  要知道,此次军中领兵上阵的人并非毛头小子,而是南国最负盛名的新星,楚老将军之子楚云闲。
  楚老将军有三子,长子几年前战死沙场,次子也在战场上遭到敌人埋伏,毁去双腿。楚老将军日渐年迈,幺子不忍心看到父亲风餐露宿,十六从军,用稚嫩的肩膀扛起南国的半壁江山,这一扛便是五年之久。
  少年新将,刚及冠便拥有着赫赫战功,手握兵权,难怪有人迫不及待的想要下黑手。
  老将的话提醒了楚云闲,他从月色里回过神来,面上神色坚定,他问道:凌将军,军中粮草还够撑几日?
  够撑八天。凌屏初略的算了一下,按他们现在一日三顿的正常需求,在坚持几天没有问题。
  此去戚国就是送信也要两日,等戚国商量完派兵前来前前后后一耽搁最少也要半月之久楚云闲目光幽深的看着城池外焦黑的土地,他的手下没有弱兵,八天的粮食省一点撑上半个月不是问题,问题是戚国愿不愿意派兵支援。他,没有把握。
  将军,你真的决定这样做?凌屏深吸一口气,有些惊讶楚云闲做出这样的决定。虽然戚国和南国是盟国,两国素来交好,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皇命贸然求兵,只会引来更多的猜忌。
  楚云闲大笑,俊美的脸庞毫无阴柔可言,反倒眉眼凌厉,这一笑,多了几分羁傲不逊的洒脱。他的笑声引来了周围士兵的注意,连凌屏也是一愣。黑夜里,在场的人听见他的声音,清晰有力,掷地有声。
  我楚家的将士就是死,也是堂堂正正的死在战场上,马革裹尸,而不是窝囊的死在小人的算计中。你们都是为了南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勇士,我若连你们身为将士的尊严都不能维护,我有什么资格带领你们,让你们称我一声将军?
  比起这些将士的性命,冒一次杀头的危险,向戚国的那个人低头算的了什么?大丈夫能屈能伸,他楚云闲不怕丢了面子。
  三月的戚国还带了几分寒意,梁君末刚下早朝走进家里,凳子都没坐热,就看见宫里的太监急急忙忙的跑进来。
  王爷,兵部刚收到一封急报,太后请你去昭和殿一议。小太监还没进门就开始行礼,等走进门行完礼,嘴里的话已经说完了。
  梁君末眉心一跳,想起几天前收到的几条零碎的消息,心里升起不好的预感,把身上解了一半的亲王朝服又穿回去,立刻跟着小太监进宫。
  此刻昭和殿内几个大臣已经吵的热火朝天,年幼的帝王无聊的坐在龙椅上。他还年幼,不过十四,朝中大事多半都是摄政王梁君末处理。
  大臣们各执一词,他把头靠在桌子上,一会儿听兵部的柳尚书说,一会儿听当朝的王丞相说,一会儿又目不转睛的看着大将军赵钦河在里面和稀泥。就在他听的头昏脑涨之际,瞥见门口进来一道月白的身影。
  皇兄。小皇帝精神为之一振,开心的叫起来。
  随着梁君末的身影踏进昭和殿,殿内的一切声音都猛的静止,刚才还知知不休的几个大臣恭敬的站好,给梁君末行礼。
  免了免了,这种时候摆什么虚礼,快说出了什么事。梁君末疾步生风,一挥手免了丞相和几个尚书的礼,大步走到坐在椅子上纹丝不动的赵钦河身边,端起桌上的茶碗猛灌了一杯热茶。
  梁君末的出现让几个大臣有了主心骨,王丞相锊着自己的山羊胡道:兵部收到南国的求救信,楚家军被胡夷困在丹阳城,弹尽粮绝。丹阳城贯通南国和戚国,一旦失守,胡夷便可以南下朝我们发兵,所以我们大家一致的意见是派兵救援,但是派谁前去是个难题。
  老臣以为谁带兵前去都不是问题,因为楚家军不需要多余的将领,他们需要的只是人和粮食。
  王丞相一说完,年过四十的兵部柳尚书就站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谁都知道楚家军的将领是楚云闲,他鬼帅之名早传遍大江南北。他们不管派哪位将军前去气势上都压不过别人,如此还不如随便指派个新人,顺便学点带兵打仗的经验。
  此言差矣,南国向我国求兵,气势上就矮了一头。我们大可派一个德高望重的将军前去,杀杀楚家军的威风。王丞相不赞成柳尚书的说法,楚云闲之名并非只在南国享有盛誉,在戚国亦是如此。
  这次收到他的求救信大臣们倍感吃惊,王丞相就想趁此机会压一压楚云闲的风头。
  我们是去救援,不是去打架。礼部尚书对王丞相的做法也不赞同,轻声提醒了一句。然后转头看着不知何时到皇帝身边,和皇帝玩起猜拳游戏的梁君末,习以为常的问道:王爷以为如何?
  大臣们的视线齐刷刷的看过来,梁君末把手虚握成拳放到唇边轻咳一声,故作正经道:几位大臣说的都对,不如让我前去如何?
  咳咳咳,不行,谁都可以,就你不行。一旁坐着啃糕点的赵钦河听了梁君末这句话,被口里的糕点呛到,猛咳几声后,坚决的阻止。
  他身为武将,虎背熊腰,声如洪钟,一开口震的梁君末大脑发昏。
  梁君末嫌弃他的大嗓门,不想和他争论,静候几位大臣的定夺,结果得到一致的否定。梁君末的表情有点僵,他不满的开口道:大家莫不是嫌弃我不曾带兵,怕我丢了戚国的脸面?
  几个老臣慌忙摇头,梁君末的才能大家有目共睹,他带兵出征只会凯旋,怎么会丢脸。
  那你们是担心我一走朝中无人主事?
  几个老臣依旧摇头。梁君末虽然是摄政王,掌管朝政,但他此前有意将权利还给小皇帝,让小皇帝参与政事。就算他走了,几个老臣也能很好的辅助皇上。
  梁君末连说两个理由都被否定,这下可把他弄糊涂了。
  他正欲发作,就听见一旁的赵钦河幽幽的开口道:丹阳城的主将是楚云闲,楚家的小公子。
  赵钦河的话勾起了梁君末很久以前在南国的回忆,他一挑眉道:楚家什么时候多了个小公子?我只知道他家有个小女儿,叫楚云仙,长的秀丽可爱,就是脾气太差。
  几位老臣一听梁君末这话,吓得面如土色,年龄最大的王丞相更是哆嗦个不停。
  哎呦喂,我的王爷啊,你怎么还敢说这话。柳尚书慌忙阻止梁君末继续说下去,给王丞相顺气,心有余悸的开口道:你别忘了,当年在南国的皇宫中,你就是因为把楚云闲错认成小姐,被他打的上跳下窜。他当年年幼,拿不起大刀,也拿了竹签在你脸上留下这伤痕,对你恨之入骨。如今他是刀口舔血的悍将,你在这般口无遮拦,他说不定会要你的命。
  南国和戚国素来交好,先皇和煜亲王在世的时候,煜亲王曾带梁君末去南国拜访,不料梁君末和楚云闲因玩笑生恶。楚云闲险些要了梁君末的命,被梁老将军打成重伤,在床上足足躺了一个月。梁君末也没讨着好,被楚云闲用竹签扎破脸,至今脸上还留着一道疤痕。
  梁君末眸光闪动,抬手摸着自己脸上的伤疤,眼角余光瞥见小皇帝满脸好奇的盯着他看,手一动便放到了小皇帝的头上,揉着他的头道:美人带刺,要小心点摘。
  小皇帝不明所以的看着他,梁君末却转移了视线,看向诸位大臣道:我明白诸位的意思,刚才不过是玩笑罢了,诸位不必放在心上。既然丹阳城的主将是楚云闲,我们想要不失身份就得派个地位家世差不多的人。我的心中已有人选,诸位不如听听。
  王爷请说。
  赵将军之子赵怀。
  哎?我儿子?可他不会打仗!赵钦河一听梁君末选的是自己儿子,有些惊讶。他儿子虽然文武双全,却心在江湖,甚少涉足朝廷之事,未曾带过兵,参过军。
  赵将军莫急,我想我明白王爷的意思。柳尚书安抚了情绪激动的赵钦河道:王爷的意思不是要令公子上阵杀敌,只是让他代表我们戚国的诚意。
  知我者尚书大人也,不知道大家可还有异议?梁君末问道,他继承了家父煜亲王的铁血,言谈举止间带着一股傲气。即使是在问众人的想法,也带着一种不容反驳的气势。
  几位大臣想了想,这个人选他们都挑不出毛病,加上赵钦河没反对,便都同意。梁君末得到结果很是高兴,让兵部立刻回去收拾妥当,明天就出兵援助。
  柳尚书虽然疑惑梁君末突如其来的积极性,但想到军报上楚家军弹尽粮绝这一情况,便打消了疑虑,立刻去准备。
  翌日卯时,军队开拔。
  等到上朝之时,诸位大臣和皇上在议和殿内左等右等,都没看见梁君末的影子。
  王丞相摸着胡子思索片刻,想起昨日梁君末的话,心里一凉道:坏了,王爷肯定跟着军队出征了。
  仿佛是为了验证王丞相的话,一位御林军上前道:报,陛下,刚收到王爷书信。他说此去支援南国凶险万分,知道你不会同意,就大胆的先斩后奏,跟着军队一起走了。
  问此噩耗,王丞相两眼一抹黑,昏倒在大殿上。
  第二章 :有刺客
  御花园的水榭里,太后懒散的靠坐在躺椅上,等身边的小宫女给她修剪指甲。作为当今戚国最高贵的女人,太后保养的很好,一颦一笑间风韵犹存。
  她是皇上的生母,也是先皇的发妻。她和先皇伉俪情深,当年先皇撒手人寰,留下他们孤儿寡母,被先皇捧在手心的太后哭干了泪水。若非皇帝年幼,朝中大局无人主持,她只怕也会随先皇而去。
  你大哥走的时候,你可知道。小宫女修剪完了一只手,太后拿起来看了看,十分满意。她吹了吹手指上的残留的指甲粉末,抬眼看着面前端坐着喝茶的青年,温声问道。
  今早梁君末带兵出征的消息传到后宫,太后并不意外。其实昨日听到带兵的人是赵怀时,太后就隐约有了预感,只是没想到王丞相会气的直接昏过去。太后叹了口气,知道是王丞相担心梁君末出事,他人老了,对年轻的小辈自然是恨不得捧在手心里疼爱。
  知道,大哥并没有瞒着我。我想叔母多半也猜到了。梁君时回道,他和梁君末是亲兄弟,长相有五分神似。只是他更斯文儒雅,眉眼间和太后有几分相像。
  他爹煜亲王和皇上是亲兄弟,他娘逸王妃和太后是亲姐妹,大家关系亲上加亲,私底下都称太后叔母或者姨娘。
  太后笑了笑道:他让赵怀领兵的时候我就猜到了,这赵怀虽然不会打仗,但他武艺高强,要在战场上护着你那三脚猫功夫的兄长不是问题。
  既然如此,叔母为何不提醒外公,他也能有点准备,不至于被我哥气昏在大殿上。
  一想到王丞相被气昏的事,作为小辈,梁君时心里还是有些过意不去。王丞相年纪大了,要不是看着皇上还年幼,他哥又吊儿郎当,他早就辞官颐养天年。
  父亲看小辈总是越看就越觉得你们小,他忧思你哥在战场上受伤,却不知道你哥是好不容易等到这种机会,欺上瞒下也要去。我就算说了,留住他的人,也留不住他的心。
  太后叹了口气,当年煜亲王战死沙场,众将士扶棺椁回来之时,她性格倔强的姐姐一头撞死在棺椁前,追随煜亲王而去,留下这年幼的两兄弟。皇上不忍两兄弟受苦,将他们接入宫中,养在还是皇后的太后膝下。太后视他们如己出,对他们的性格自然了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