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穿越重生>血战旗> 第七十三章 各方涌动(下)

第七十三章 各方涌动(下)

  曾一阳的受伤并没有多少人知道,一切都是在保密下,相信知道的几方大佬,也不会没事找事,把这颗炸药给扔出去。
  蒋介石知道,那是蓝衣社在河北的实力不弱,而宋哲元也是他们需要密切关注的对象。
  加上,宋哲元也没有准备拦着对方,黄埔骄子,都是蒋介石的嫡系学生,如果他还想掌军的话,就不会选择得罪他们。
  张学良在上海,准备乘坐游轮去国外考察,考察为虚,躲避才是真。但是他改变了行程,一直呆在上海,迟迟没有动身。三月热河丢失全境,蒋介石到保定,指明要张学良想见,当时就说过,热河的失利,就是东北军的失责,只能有他这个东北军总司令担负。
  当时,他就明白,他要为汤玉麟的无知负责,这个责任很不好负,很有可能东北军在此事过后,分崩离析,从此瓦解。四月初来的上海,在租界一住下,就没准备要走。
  相反,他对各方的动态更是担心不已。没有了东北军,或许他给人们留下的仅仅只有一个称号,民国四大公子之首。在这个以实力为尊的时代,他决不能容忍,父子两代人的努力,成为他人的嫁衣。
  “幺九,你怎么来了?”张学良诧异的问道。孙铭九是张学良的机要参谋,现在张学良是待罪之身,而且是准备去国外。当然不会多带人,孙铭九留在河北那是在平常不过的了。
  “谢谢,四小姐。”孙铭九感激道。
  赵四小姐给孙铭九端来一杯清茶,然后虚掩房门退了出去。
  “少帅,保定出事了。”孙铭九立刻就把冯玉祥突然出现在保定,然后宋哲元在保定城中境界,说了出来。
  张学良打量了一会儿窗外,这段日子的闲居,他颇有感触:“华北的事,我管不了,别说冯玉祥了。就是冯玉祥当年的几个心腹,我也耐不得他们多少,反而要陪着小心对待他们。”
  张学良的话不是无的放矢,别说宋哲元、韩复榘这些傲将,在北方这些人都是隐患。讲究派系出生的军界,任何一方大佬,都希望自己手下的将领都是从一开始跟随自己的部下,而不是改投过来的。
  宋哲元,他不放心,给了五十万大洋的军费,一个察哈尔省的主席。不过是看中了他手下的两万精锐,挡在塞外,给关东军南下一点障碍而已。
  张学良明白,除了老东北军,其他势力的人都不会真心拥护他:“还有其他事吗?”
  “汤玉麟死了,死在天津日租界里。我亲自去看过,汤多年积攒的存款不翼而飞,看上去像是杀人越货。但有一点疑惑的是,在重兵把手的日租界,汤玉麟的安全应该是不用担心的,除非日本人想对他动手。”孙铭九说出自己的推断,一边还看着张学良的表情。
  汤玉麟投靠日本人,这在东北军中不是秘密,但张学良就是因为一时心软,以为张作相等人能够说服汤玉麟,才没有在大战前,撤换对方的热河省主席的职位。
  “日本人没理由杀他啊!”张学良不信道,随即又说:“他对于东北军来说是毒瘤,但对日本人还是很有用的。”
  “没有。”孙铭九摇头道:“但我手下混到日本医院的停尸房看过,确认是汤玉麟。就这样死,真是便宜他了,真该把他抓起来,好好拷打一番。”
  “你不会为了这些小事,专门从保定到上海来跟我说吧!这些事,在电报里说也是一样的,蒋介石害怕我东北军坐大,时刻钳制东北军的发展,不放过一个打压东北军的机会。但他不至于对我的部下,向我报告消息横加制止。”张学良对于这次又背黑锅,显得很是不满。
  但他确实毫无办法,华北没有了军工厂,天津制造局在奉系撤会东北时,将其大部分机器都拆送到了东北。好不容易奉天兵工厂的产量也有了,质量也是稳步提升。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转手送给了日本人。
  九一八当天,王以哲正好是在北大营驻守,还是他张学良一再强令下,才撤退出北大营,致使奉天失守,随后连张学良都不明白,日本人的胃口竟然这么大。
  大到想要一口吞下整个东北。等到他明白的时候,什么都已经完了,日本人完成了从朝鲜的增兵,而东北军也在失去大部分军火库后,失去了和关东军对抗的资本。
  “少帅,因为事关重大,我不得不来。因为冯玉祥接见的人,我想你一定有兴趣的。”孙铭九忧虑的说道,这个人的出现,让华北的时局更是扑朔迷离。
  “是谁?”
  “曾一阳,抗日先遣纵队司令。”孙铭九脱口道。
  “是他?”张学良再也坐不住了,他突然站起身,想到这里是上海,他的参谋都不在身边,颓然的重新做到了沙发上。
  “你先住下,这件事情关系很大,我要想想。”张学良不想再猜了,政治历来都是凶险万分,自从他父亲,张作霖死后,他一直在失败中挣扎。
  唯一值得称道的是,他和蒋介石在中原大战中联手,打败了阎锡山和冯玉祥的五十万联军。可是,他明白,实际上他是失败了。败在了蒋介石的算计中,冯玉祥和阎锡山手下都是将星云集,雄兵数十万,可以说任何一方都有和东北军相抗的实力。
  他一下子得罪了两个,而且都成了死敌,让他怎么能够安心呢?
  后来,确实印证了张学良的担心,他的东北军成了孤家寡人。
  张学良在犹豫,是否有必要违抗蒋介石的意愿,出现在北平,将士气低落的东北军从新整顿成一支强军。
  可是钱呢?
  要想训练成一直强大有力的军队,没有打量的金钱,怎么能行?
  二十八万大军,光一个月的军饷就足足三百多万。还有其他费用,连这些钱,他都是多方筹借,才能卖钱凑齐。武器军械,都是需要大笔资金的,他那里拿得出来。
  不知不觉间,房间的光线暗了下来。张学良浑然不知的坐在沙发上,想着往事发呆。
  “汉卿,国家的事我不懂,但我知道,东北军现在不能没有你,华北也不能没有东北军。”赵一荻仅仅是一句宽慰的话,让张学良心中,顿时恢复了不少信心。
  惊醒过来的张学良,转而温柔的说道:“你先去睡,我今晚后份报告要写。”
  《东北诸军裁军计划》
  一、将原东北军六个军团,裁成二师六团的六个军,人数为每个军一万五千人;
  二、将原东北军铁甲车大队番号消除,布防到徐州以南,由南京方面接手;
  三、取消原东北军六个炮兵师,改成六个炮兵团,直接配属所属军团;
  四、取消东北军骑兵六个师的番号,组建六个骑兵旅,配合到各个军团中;
  ……
  从傍晚,张学良一直在思考着,如何能够用有限的钱,来组建一支有着强大战斗力的部队,思前想后,才决定走精兵路线。
  华北的失利,让他明白,东北军已经不是中原大战时候的东北军了,战斗力差,士兵没有士气,军官松懈,都是原因。
  更主要的是,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东北军士兵更是一头栽进失败的泥沼中不能自拔。
  仅仅十几天的裁军计划,张学良相信,蒋介石一定会答应的,不但蒋介石回答应,而且连他的死敌,阎锡山都会拍手赞成。
  清晨,天朦朦亮的时候,正是鸟雀觅食的时节,屋檐树杈上,停留了数十只麻雀,挤在一起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
  突然窗户打开,所有的麻雀都一哄而散,飞到更远一些的围墙上,探头张望着房间里的动静。
  张学良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伏案一夜后的疲劳也消除了不少。
  他有信心说服蒋介石支持他的裁军计划,当然变动是巨大的,这份计划中至少需要五百万的军费,做遣散之用,还有需要一部分新型的火炮等武器装备军队。
  但军队的人数从原来的二十八万人,骤减到十五万左右,一部分是在长城抗战中被打散了。还有红军招降了一部分。总的来说,他还需要裁军十万多人,这对于蒋介石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张学良相信,就是去借,蒋介石也会把钱给他的。
  东北军的庞大,早就威胁到了蒋介石的治军,而且一旦张学良提出裁军,那么各个地方军阀也将被勒令裁军。眼下最让蒋介石忌惮的阎锡山也不得不相应的裁去一部分军队,这会稳固蒋介石的政权,当然是不会拒绝他的。
  “少帅,出大事了。”孙铭九从外面跑进来,对张学良说道:“曾一阳被刺,伤重,现在凌晨刚到北平,现在正在协和医院接受治疗……”
  一边说,一边大口的喘气,他是从东北军在上海的联络点获得的消息,一路上就没停过,一口气跑到张学良的住处。
  孙铭九很佩服曾一阳,敢凭借数万红军对抗强大的关东军,在和很多人一样,曾一阳在他眼中是英雄。他隐约的感觉到,曾一阳的被刺杀,是张学良回到北平的最好借口。
  和孙铭九相比,张学良稳重了很多,想了想,问道:“有什么人陪同?”
  “是冯玉祥亲自送到北平的,现在冯玉祥正住在六国饭店。不过曾一阳的警卫带的不多,才一个连的骑兵。”孙铭九还真的为曾一阳捏一把汗,竟然敢大摇大摆的道北平来治病。要是陈诚将曾一阳扣下来,手下一个连的兵力哪里够?
  “他带再多的兵也没用,放心,陈诚不会对曾一阳下手。我们准备回北平。”张学良匆匆的将拿过赵一荻为他整理好的文件,抱歉道:“幸苦你了。”
  随即,在护卫的保护下,上了他的汽车,转眼消失在了清晨的路上。(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