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穿越重生>苏厨> 苏厨 第920节

苏厨 第920节

  结果文曲星下凡,又问老天爷强借了四斗。
  这下好了,蜀中倒欠了老天爷两斗,花了整整二十年才还清!
  这事儿川中谁不知道?我眉山来的咋会不懂数学……
  大新闻大新闻!喔,老哥儿几个都在呐?樊老三上茶!老李我跟你说,刚从教坊司出来,这事儿连教坊跟翰林画院都惊动了……这尼玛不是活见鬼了吗?!沙州也!
  咳咳咳……老王你白日逛窑子暴露了……
  哎呀!不是不是……这不米价大跌吗,我找人打听朝廷章程去了,你回家不准瞎说啊!你那口子跟我那口子老爱凑一块儿去万姓集!
  ……
  事情太大了,赵顼只好将朝臣们召集起来,怎么办?苏明润就会给我找麻烦!
  年前逼得大家加班,现在又搞出这么一摊子,大家说说,该怎么办?!
  朝臣们就一个个在心底里暗翻白眼,陛下你在装逼的套路上,还真是越走越熟练了呢……
  还能怎么办?司马光是最佳人选,但是司马光太老,也太重,不敢丢去那边。
  同样的还有道隆大和尚,类似辽国和原西夏的国师,当然也得按住。
  好在《五代史》是欧阳大佬修的,他儿子欧阳发就在西京,加上金石名家刘奉世,加上从辽国载誉归来的大律僧正道崇,还有年纪正年富力强的张天师,敦煌考古大班子就算是完成了。
  至于下边的人选,就他们自己去攒局好了。
  ……
  五月,辛巳朔,行官制。
  诏尚书省左、右仆射、丞合治省事。
  辛卯,手诏:“自颁行官制以来,内外大小诸司,凡有申禀公事,日告留滞。比之旧日中书,稽延数倍,众皆有不办事之忧。可速根研裁议,早令快便,大率止如旧中书发遣可也。”
  己丑,三省言:“九寺、三监分隶六曹欲申明行下。”
  帝曰:“不可。一寺、一监,职事或分属诸曹,岂可专有所隶!宜曰九寺、三监于六曹随事统属,着为令。”
  诏尚书六曹分隶六察。
  癸巳,作尚书省。
  戊戌,诏两省官举可任御史者各二人。
  改制后的各最高行政机构,开始运转。
  运转初期的磨合是艰难的,好在历史上最大的一个改制弊端已经被苏油给端掉了,那就是人员大量裁减之后导致的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
  历史上改制后朝廷公文堆积如山无人料理,最终变成了换汤不换药的走回旧路的情况。
  现在虽然还有,却也得到了较大的改观,不是不能克服。
  因为苏颂、毕仲衍、蔡京等人的强势介入,各部门各科室对自己的工作职责有了清晰的认识和考核奖惩,部门之间的公文往还制度也得到了明确的落实,工作人员并没有被裁减反而是提高了待遇,因此整个三省六部的工作效率并没有降低。
  赵顼那道手诏,有甩锅的嫌疑,因为改制后,最大的瓶颈就是他。
  初期磨合中闹的笑话也不少,还有就是改制暴露出来很多以前积累下来的老问题,现在也要重新清理,三省要一边运转,一边还以前的旧账。
  苏油其实是改制的首倡者,虽然这工作跟他已经没什么关系了,但是思路是他最早告诉了赵顼的。
  也早就跟赵顼打好了预防针,新机床开动,各个工件之间有个磨合期,所以别指望着上来就能干多大的活,也别派大活。
  现在需要稳定,不输原来就算赢。
  等到磨合好之后,才是压担子提高效率的时候。
  因此时机选在五月最合适,等到秋收之后才是政府大忙的时候,到时候就差不多了。
  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忽悠
  赵顼对改制后的效率还有些不适应,但是对班子总体满意。
  这件事情上他可是耗费了巨大的心血,能达到现在的效果,自然也为自己感到骄傲。
  对外战争的大胜利,文化事业的大发现,变革从经济到政治的大深化,国力升腾的大转折,三省六部的大格局,就是元丰五年的魔幻开局。
  而苏油又开始上书了,要求国家将救灾防灾放在第一位,不能因为灾害破坏掉这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
  大宋最大的灾害就是黄河,如今黄河的全部沙区地段都被大宋纳入了版图,上下游联合整治黄河规划,可以开始搞起来了。
  如今苏油已经是少师。
  少师、少傅、少保,合称为三孤,或者三少,从一品。
  其职责是掌佐天子,协理阴阳,经邦弘化,相当重要。
  无定员,无专授。是教导辅佐太子的宫官。
  就算没有蜀国公的加成,这个职务也比尚书左右仆射还高,加上其本身对赵顼的巨大影响力,故而如今已经有官员在私下里,称苏油为“隐相”。
  苏油对如今的局面也非常满意,尤其是对宁夏三路的发展速度,非常非常的满意。
  军政府的巨大优点,就是廉洁和高效。
  如果你想廉洁和高效的话。
  当然缺点就是出军阀。
  要发展首先要有钱,要兴商首先得有货币流通,苏油第一步的做法很简单,在兰州、兴州、凉州,设立皇宋西北银行。
  银行第一批宝钞,就是以西夏唾手可得的大物产——青盐为本,发行宝钞三百万贯。
  第二步就是工业。
  盐、煤铁、贵金属。
  盐是最简单的,宁夏青盐,以味甘驰名天下,当年苏油为了狙击夏盐入陕,可是每年花费十几万贯搞物价调控,用经济手段对付走私贸易。
  就这样都只能打个平手,并不能阻断渠道。
  如今这条路从堵变成了疏,这玩意儿基本都不需要提炼加工,装到袋子里就是钱,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正适合招募宁夏当地人来干。
  祁连山脉是矿藏宝库,就在兰州西北一百六十里的地方,便有巨大的金银铜矿藏。
  后世那里以贵金属直接命名,白银,那里还曾经有一个名称,叫“铜城”。
  这一带的独立金矿床,都是以冲洪积、坡残积砂金矿及砾岩型金矿为主,也就是说,开发起来非常方便。
  那里的开采者是劳改的战俘们,管理森严。四通商号负责爆破,碎料,剩下的工作就交给战俘来完成。
  西夏缺乏货币,苏油也来不及搞金属货币,第一批金银锭出来之后,苏油直接存入银行作为库本,继续发行宝钞。
  因为接下来的丝绸之路,对货币的需求是海量的,五百万贯都不一定能够打得住。
  当欧阳发和小天师来到兰州的时候,苏油正在这里接待使臣。
  除了一直有联系的于阗使臣,还有闻风而动的黑汗、两部回鹘、草头鞑靼、白鞑靼、甚至还有更远的羌塘吐蕃、花拉子模和黑汗。
  苏油给出的贸易条件简直优厚到了令人发指,我不管你们在大宋疆域以外狗咬狗咬成什么样,只要抵达沙州,就会立即纳于大宋军队的保护之下。
  大宋也不会顾忌你们之间的矛盾,只要抵达沙州,都会一视同仁。
  进入沙州的驮队,大宋将拨出军队沿途护送你们来兰州,这里以后将变成西北最大的一个榷市,给你们提供充足的商品。
  现在这个榷市刚刚建立起来,名字叫“八蕃街”,大宋允许你们在八番街设立驿站,尊重你们各自的民族习惯,宗教习惯,只要遵守大宋的法令,驿站就是你们的商务行会。
  这些行会,统归兰州市易司管理,同时我们会在这里设立用于磋商的兰州商务会馆,以及负责金融借贷的皇宋银行。
  商队在沙州缴纳百分之十五的关税,领取税票,沿途不再收取任何的税收。
  抵达兰州后入榷市,榷税同样为百分之十五,大宋官员会在那里给各位的税票印花,之后你们就可以在榷市里自行销售。
  大宋不会做任何干涉,相反,还鼓励这样的行为。
  大宋的商品出榷市,同样照此办理。
  还有一条,就是你们在沙州入大宋,和在兰州出榷市的商品,如果在大宋河西走廊境内,也就是沙、瓜、肃、甘、凉之间就卖出去了,那这部分货品剩下的税收,大宋将予以减免。
  也就是说,河西走廊是一个自由贸易带,商贾们在这一段狭长的地带上,可以得到巨大的优惠。
  举个例子,如果你携带价值一千贯的葡萄酒,从沙州缴纳了一百五十贯的关税,就可以进入大宋。
  如果你在抵达兰州之前,就将这一千贯葡萄酒全部销售完毕,那大宋繁华的兰州城欢迎你来玩,而且你在进入兰州的时候,无需补足那本应缴纳的百分之十五印花税。
  在这中间的路程上,你的驮队还可以为其它商队和地方政府提供运输服务,费用你们自行协商,大宋也不会干预。
  不过入关的人口和牲口肯定要纳入大宋管理体制,因此在沙州要领取文牒,大宋兰州招抚司,市易司,随时都要进行抽检。
  除此之外,只要你有钱,大宋河西,就是你们的天堂。
  话音一落,整个大帐就被欢呼和叫喊淹没了。
  然后一大群各色蛮夷就从帐篷里冲了出来,用五花八门的语言招呼自己的驮队,朝营帐外奔去,他们要将这好消息第一时间赶回去报告给自己的君王。
  刚刚抵达的欧阳发吓了好大一跳:“这是怎么了?”
  陪同过河的王中正微微一笑:“蜀国公又在忽悠了。”
  来到大帐门口,就一个身着紫袍的年轻人捂着鼻子跑了出来,一边跑还一边命令:“今后再有这样的会议,只能在露天进行,这味儿简直……这么多蕃蛮扎堆,谁受得了!”
  欧阳发一看就笑得不行,对小天师说道:“这就是我朝的集贤殿大学士,哈哈哈,赤子之心还是没丢啊……”
  苏油见到几人,赶紧整顿衣裳走了过来:“他们要不抹香料我就当进猪圈了,倒也没啥。可这香的臭的一起来,脑袋都不好使了……”
  “走走走,换个帐篷再叙话。”
  换到矿业指挥部帐篷里边,苏油才心有余悸地说道:“刚刚真的差点吐了,那可是大失仪。兄长,欧阳世兄,大师,一路辛苦。”
  道崇大和尚对苏油的印象很好,虽然这娃一向无耻地赖着大相国寺蹭吃蹭喝,但是人家对大相国寺做出的贡献是堪称巨大的。
  大相国寺如今堪称佛门的表率,将利益全部转移到不显山不露水的商务上,所有籍田全部依法上税,道隆今年还专门划出五顷良田,作为公益慈善的“安归田”,所出用于收葬汴京城无力安葬贫民,以及客死异乡,无人收葬者。
  加上定时为市民发放预防药物,还有针对贫民,收费极低的保障性“义药局”,大相国寺的信徒越来越多,影响力巨大。
  因此见到苏油,道崇大和尚便合什:“国公真乃我佛门护法,敦煌经卷浩大恢弘,能得重见天日,且守护妥当,国公之名,必将如玄奘法师那般,流于千古。”
  苏油说道:“如今那里又开了几个佛窟,经卷已经不下八万,其中还有唐代的金刚经雕版,还有精美的图本。”
  “这些东西是国家的,不是大相国寺一家的,具体如何保管存放,得听陛下的意思。”
  道崇笑道:“看来国公对大法螺一事,还在耿耿于怀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