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综合其它>重生之贵妇> 重生之贵妇 第114节

重生之贵妇 第114节

  写完信,徐耀对魏昂道:“皇上,若燕王执迷不悟,臣愿领兵亲自去捉拿反贼!”
  首辅黄仁暗暗朝魏昂递个眼色,纵使徐耀站在朝廷这边,也不能轻易派徐耀出兵,以免徐耀被燕王拉拢,白送兵马给燕王。
  魏昂明白,擦着泪道:“只盼王叔能听进舅舅的劝。”没理徐耀请战那话。
  很快,朝廷的使臣分别带着两封信去见燕王、徐王妃。
  燕王先收到了徐耀的信,看完脸都黑了。
  当年老国公病逝,他写了一封自己十分满意的悼词,徐耀一个字都没回他,现在倒是回了,骂得比什么都难听!
  燕王将信丢在地上,一剑扎了上去,足见其心中之恨!
  魏昡想知道舅舅说了什么,拔出父王的佩剑,捡起多了一个大窟窿的信纸,看完之后,怒发冲冠!
  “舅舅也太偏心了,明明是新帝先对藩王们赶尽杀绝,他真看不见?”
  崔玉这才上前看信,其他武将也都围了过来。
  对徐家老爷子,武将们是敬重的,连带着也愿意给徐耀几分面子,可徐耀如此辱骂燕王,哪个还把他当回事?纷纷来劝燕王别与这种人计较。
  等燕王冷静下来,有人迟疑道:“王爷,徐耀给您写信,王妃那边……”
  说话的是燕王手下一个千户,平时也很受燕王赏识。
  燕王看他一眼,道:“王妃与我一心,不必生疑。”
  平城,朝廷派来的使臣亲自将徐耀的家书交给了徐王妃。
  徐王妃看过信,递给儿子。
  魏旸看完,气得双手发抖,舅舅啊舅舅,你不帮忙也就罢了,能不能别添乱?
  “来人,绑了此人,连信一起送去王爷那里。”
  这就是徐王妃给兄长的回应。
  作者有话要说:  徐耀:反贼!
  燕王:老匹夫!
  魏旸:我不想活了。
  第106章
  无视徐耀的劝降,燕王先带着大军将平城四周的城池攻占了一番。
  因为这一带的守将多为他的旧部,看到燕王大军便主动投降,大军不但没有什么损耗,反而又增加了几万兵马。
  燕王于咸宁十二年腊月起事,短短三个多月,便于次年春末进军到了燕地南面的真定城。
  与此同时,朝廷也派出先帝朝时的老将耿英,率领三十万大军在真定迎战燕军。
  交战之前,耿英单枪匹马出列,叫燕王出来说话。
  等燕王来了,耿英倚老卖老,先把燕王骂了一顿,说些先帝明君,怎么生了他这个反贼儿子的话。
  燕王冷笑一声,不与他浪费唇舌,直接动起手来。
  别看耿英是个老将军,手里的兵马更是燕军的两倍,激战三个月后,耿英被冯谡一枪刺中胸口,当场阵亡。
  主帅一死,朝廷兵马大乱,燕王夺了真定城。
  不过耿英带兵有方,真定一战燕军损失了五万兵马,可谓惨重。
  没等燕军喘过气来,七月,朝廷派定国公吕隆重整兵马阻挡燕军南下,还是三十万大军。
  燕王不忧反喜,耿英虽然骂人难听,实则是个将才,如果朝廷继续派个“耿英”,他手里的兵马就真的不够用了。但这个吕隆算什么东西,他父亲老国公是开国元勋之一,老国公死了吕隆凭爹才继承了爵位,自己只是个阿谀奉承的小人,因他与首辅黄仁是姻亲,才被黄仁举荐出来。
  那黄仁从一开始就瞧不起燕王能成气候,可能觉得仗着人多就能镇压燕军,所以才把这天大的便宜事交给吕隆,让自己人立功。
  凭借战术,燕军以少胜多,吕隆连吃几次败仗,全靠手下兵多才维持着,再加上朝中有黄仁替他找借口,才得以继续稳坐帅位。
  燕王吃了人少的亏,虽然能与吕隆打个平手,却难以越过吕隆大军继续南下。
  僵持到九月下旬,平城传来急报,辽侯吴剑奉皇命,率领辽东二十万大军围困平城。
  燕王召集众武将商议对策。
  冯谡:“平城要救,这边也不能退兵,否则吕隆大军与辽东大军南北夹击我军,我军危矣!”
  魏曕:“父王,我愿带一队精锐驰援平城!”
  他平时是个闷葫芦,燕王身边又有谋士大将,大多时候魏曕都只默默地听从燕王指挥,让他打哪里他就打哪里,今日主动请战,罕见得让燕王与诸位将士都看了过来。
  魏昡紧跟着开口,也想回去救平城。
  燕王笑了笑,两个儿子到底年轻,都担心王府里面的媳妇孩子。
  这时,崔玉道:“我军兵力不足,无论合兵对抗一处还是分兵,都难以维持长久,当务之急,还是要想办法增兵。”
  冯腾一直看崔玉这种白脸书生不太顺眼,闻言就哼道:“我也知道要增兵,你倒是说说,从哪增?”
  冯谡狠狠瞪了一眼儿子,人家敢说自然是已经成竹在胸,只有自己这傻儿子,次次都要冒头,拿自己的傻衬托人家的聪明!
  果然,他刚瞪完,崔玉就笑了,看着燕王道:“晋国公李超与王爷乃旧交,先前我奉王爷之命去见李超,他不肯投降王爷,却也承诺不会告发王爷,说明李超重情重义。如今平城遇险,王爷若亲自前往晋地,对李超动之以情,或能拉拢李超以及他掌管的兀良哈三卫为王爷所用。”
  杨敬忠:“这太冒险了,万一他趁机抓了王爷……不行,我们绝不能让王爷以身犯险,要去我去!”
  魏曕、魏昡也抢着要去。
  燕王笑道:“这事还只能我去,没有人比我更懂李超的七寸。”
  光动之以情是不够的,他得一举拿捏住李超的七寸,既动之以情,也得逼他一把。
  “老四,你带一队人马去金国,让你岳父佯装袭击辽北,吴剑收到战报,定会带兵回守辽边。”
  “老三,你与冯谡、杨敬忠、高震继续与吕隆大军周旋,重在拖延,若有分歧,听崔玉决断。”
  “郭啸、张锡,各点一万骑兵随我出发!”
  “是!”
  .
  平城。
  辽侯吴剑的二十万大军将平城围成铁桶一般,连只鸟都飞不进去。
  不过,燕王就藩平城后,几度修缮平城的城墙,修得比京城金陵的城墙还高还厚,易守难攻,吴剑几次攻城,都无功而返。
  一拖就是半月,这日大军本想再攻,北风忽起,裹挟着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洒下来,雪大到人难以睁开眼睛,吴剑只好命大军休整待命。
  燕王府内,人心惶惶,辽东大军虽然暂时不能攻城,却叫人轮流叫喊,一会儿劝里面的官民投降,一会儿喊喊杀杀的佯装进攻,声音之大,燕王府里的主子丫鬟们都听得清清楚楚。
  纪纤纤心慌,魏昳在外面做事,她就来澄心堂找殷蕙说话。
  “都这样了,你怎么还不怕?”纪纤纤是真的看不透殷蕙了,公爹这会儿不知道在哪,外面围了二十万大军,殷蕙竟然还能静下心来做衣裳,这人是胆子太大,还是吓傻了?
  殷蕙看她一眼,继续给魏曕缝中衣,他在战场都穿战甲,现在缝外袍也少有机会穿。
  “三妹妹、四弟妹都去城墙上帮忙了,她们都不怕,我怕什么?”
  平城守军太少,徐王妃让各家年轻力强的男人妇人们也都去城墙上帮忙,郭侧妃、魏楹、福善都去了,原本殷蕙也想去,可徐王妃单独给了她差事。自从辽东大军围城,徐王妃几乎没回过王府,要徐清婉主持内务,让殷蕙照顾府里大大小小的孩子们,就连福善,也把尚未满周岁的八郎送到了她这边。
  殷蕙这一天都围着孩子们转,八郎睡了,其他孩子们又去了学堂,她才有空做衣裳。
  当然,她不怕,是因为她知道公爹、魏曕他们会及时赶到。
  尽管战事比上辈子提前了几个月,但后面的一切又都与上辈子对上了。
  纪纤纤不是殷蕙,她根本坐不住,见殷蕙一心做衣裳,她就去找婆母李侧妃。
  .
  真定,在燕王离开十日后,吕隆终于知道了消息,于是不再与剩余的燕军周旋,率领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朝平城而去。
  三十万大军一旦动起来,魏曕、冯谡只有六万多人,只能在后面追着,准备随时策应燕王或平城,不能冲上去硬碰硬。
  在平城的大雪结束后,吕隆与吴剑成功在平城外合兵,共五十万大军。
  见到吴剑,吕隆先暗讽了一顿:“早就听闻平城乃北地重塞,如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连骁勇善战的辽东军都攻不下。”
  吴剑眼角肌肉抽搐,回敬道:“国公爷既能来此支援,莫非已经抓获了燕王?想来也是,燕王只有十余万人马,岂是您的对手。”
  吕隆胸口一塞,哼了声,摸着胡子望向矗立于满地白雪中的平城:“今日我军稍作休息,明日一早攻城!”
  平城一共九个城门,每个城门只有千余人驻守,那他就每个城门派四万多人去攻,九面同时攻击,还能攻不下来?
  吕隆素来狂妄自大且刚愎自用,当他说出这个攻城战术,他手下的武将都没吭声,一是觉得说什么吕隆都不会听,二来他们也觉得这个战术能攻下平城,总之最后胜了就行。
  吴剑几次张嘴,可想到吕隆的那番嘲讽,他守了平城二十来日都没攻下来,如果吕隆一举成功,更显得他没用,不如让吕隆也先吃吃苦头。
  因此,翌日一早,朝廷的五十万大军竟然真的分成九路去攻城门了。
  城墙之上,世子爷魏旸看着那密密麻麻的大军,如蚂蚁般从四面八方而来,脸都白了。
  徐王妃站在他身边,反而笑了。
  如果五十万大军合力攻打一侧城门,无须半日就能破了平城,分兵反而让攻城变难了!
  平城守城军虽然只有一万,城内却还有二十多万百姓,在徐王妃的号召下,这些男男女女的百姓,或是拿着朝廷发放的刀剑武器,或是拿着自家的菜刀锄头,与守城军分别守在各处城墙上,朝廷兵马爬上来一个,就被他们打下去一个。
  吕隆的第一次攻城,以失败结束。
  第二日,吕隆又去攻城,魏曕、冯谡等燕军将领率领三队骑兵来袭,骑兵来得快去得也快,吕隆分心之下再次攻城失败。
  第三日,吕隆专门留了兵马提防燕军偷袭,大军继续分九路攻城,结果将士们扶着云梯跑到平城城下,却见城墙上不知何时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到处都滑溜溜的,云梯刚搭上去,城墙上的燕军轻轻一推云梯就倒了。
  后来吕隆才发现,原来是徐王妃、魏旸叫人不停地往城墙上泼水,此时已经是十月下旬,燕北滴水成冰!
  因为这层冰,吕隆大军又被阻了四五日,这日有一支军队终于将平城的一侧城门撞破了,没等吕隆下令全军进攻,有人来报,燕王回来了!
  吕隆心中一紧,出于对燕王的惧怕,当即命大军撤兵十里!
  燕王此次回来,不但带回了随他前往晋地的两万精兵,还把晋国公李超以及兀良哈三卫共十五万铁骑带来了!
  眼看吕隆退兵,燕王想了想,吩咐廖十三先把李超的妻妾子女送到平城去,交由徐王妃好好照看!
  廖十三领命,带着一队兵马,护送着几辆马车走在中间。
  晋国公李超骑在马上,眼看着马车朝平城而去,他攥攥缰绳,对燕王道:“我助王爷成就大事,还请王爷信守承诺,护我妻儿周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