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大唐名相张九龄正妻后 第101节
李隆基悚然而惊,心中的天平,不知不觉朝着张九龄倾斜,连着驳斥了几个吵得最大声官员举荐的人才,随同前往泰山参禅的名册,打回去让张说重新拟定。
闻上意而知后退,想要弹劾的官员,逐渐偃旗息鼓。
至于长安的市坊问题,反倒是很快就通过了。
关于这一点,朝臣官员几乎没有疑义,皆因长安城的宵禁制度,已经实在是不适合长安城的发展,对士庶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在长安城的冬至来临时,响彻了许多年的晨钟暮鼓,终于再次敲响。
与从前不同,由此开始的晨钟暮鼓,变成了长安城的习俗风景,当做提醒百姓早出晚归,报时辰的响声。
长安城像是往年的大年三十一样,灯火彻夜不明,到处一片欢腾。
金吾卫与武侯捕在街头巷尾,分班巡逻,坊正继续管着街巷,提醒百姓洒扫,小贩不许占用道乱摆摊,挡住了通行,保证所负责坊小巷的清洁。
张九龄从头到尾,无论是面对着疾风骤雨,还是惠风和畅,始终淡然处之。
在提出这一切之前,张九龄就先与谭昭昭商议过,考虑到了将会面临的后果。
大不了被贬谪,罢官。
谭昭昭则没张九龄那般悲观,而且支持他早些提出来:“一棵树苗,若是开始生长虫害时,尚可极力挽救一二。待到树根在看不到的地里被虫蚁吞食一空,再要救治时,已晚矣。”
其实,谭昭昭是知晓现在的李隆基,还是励精图治的李三郎,等他开始变得耽于享乐,帝王当得太久,只愿意听取顺耳之言时再提出来,肯定会失败。
这一切,都有前世的前车之鉴。
李三郎做了太久的天子,日子过得实在太顺,已经昏庸到,连张九龄提出安禄山有反心,都以为是危言耸听。
大唐天下富裕,四海归心,安禄山这个滑稽,唯唯诺诺的胡人,凭着他的提拔宠信做了节度使,他岂敢造反?
自信到自负,自负到愚蠢,是听不进任何逆耳的忠言,李林甫杨国忠他们才有了机会。
其实,大唐到了如今,兵乱带来的元气大伤,方恢复了七七八八,早已种下的各种吏治混乱,从未消除过。
尤其是边疆地区,各族眼下吐蕃,突厥,龟兹等看似归顺。一旦危机起,他们也就跟着乱了。
外面的街巷一片欢腾喜庆,比往年的大年三十驱傩还要热闹。
张拯岂能错过这个难得的日子,在千山张大牛他们的陪同下,出去玩耍了。
张九龄与谭昭昭则留在了府里,坐下来静静吃茶,享受着难得的安宁。
熏香茶香袅袅,谭昭昭舒服得伸了个懒腰,道:“今晚他们可是要彻夜狂欢?”
张九龄提壶倒茶,道:“估计还得欢庆几日,待到变成了寻常,便会恢复了往常的日子。”
谭昭昭笑道:“倒也是,难得无需宵禁,定会新鲜几日。不过,这些天金吾卫他们得忙了,张颠又要叫苦,说是太忙,连吃酒都不得闲。”
“趁机偷鸡摸狗的宵小,是会比以前多一些,金吾卫与武侯捕须得辛苦些时日。昭昭以前说过一句话,只有千年做贼的,哪有千年防贼的。要是因着宵小之徒,还如以前那样,不顾长安城的实际现状,还是遵循着旧制,实属愚昧了。”
张九龄边说话,边将倒好的茶给谭昭昭,关心地道:“烫,昭昭慢些吃。”
谭昭昭斜了张九龄一眼,端起茶盏,道:“我又不是张小郎。”
这时,谭昭昭听到外面传来了脚步声,她以为是张拯回来了,不禁咦了一声,道:“他今朝竟然这般听话,回来得还挺早。”
张九龄侧耳听了一下,道:“不是他。”
谭昭昭意外了下,转头朝门外看去,见眉豆拉开了门,在她身后,立着自从雪奴死后,便再未见过的高力士。
五年多未见,高力士如今早已加官进爵,封为渤海郡公,执掌内省事务,右监门将军,手握兵权的大官。
高力士容颜依旧,气度更甚从前,身披绣着衔瑞草的大雁玄色大氅,金冠束发,在昏昏的灯光下,像是盛放的大丽花一样艳丽,一言不发站在那里,眉豆不受控制,躬身肃立在了一旁。
谭昭昭心情很是复杂,看了他两眼,便淡淡收回了视线,转向了张九龄。
张九龄随着年纪的增长与地位的高升,反倒收敛起了以前的尖锐凌厉,如一块璞玉,雨后的远山,温润,空旷清幽。
迎着谭昭昭的目光,张九龄浅浅一笑,眼神温柔。
“高郡公。”张九龄起身叉手见礼,含笑道:“高郡公难得光临寒舍,快快请进来坐。”
谭昭昭垂下眼帘,起身跟着见礼:“我出去给你们准备茶点。”
高力士还礼,眼神在谭昭昭身上停留半晌,道:“九娘无需回避,我只说几句话就走。”
谭昭昭便立在了一旁,张九龄神色微楞,忙道:“高郡公请说。”
高力士微笑道:“先前我在东市前见到了小郎,他与几个官学同窗在一起玩闹,外面人多眼杂,张相最近在朝堂上受到了颇多的攻讦,纷争尚未平息,我恐小郎会受到小人的暗算,便派了几人暗中保护。后来,我实在不放心,干脆将他送了回来。小郎被打断了玩兴,很是不悦,回了自己的院子生气。”
张九龄松了口气,忙叉手道谢:“小儿性子顽劣,不理解高郡公一片好心,还请高郡公见谅,莫要与他一般见识。”
高力士笑了声,道:“送回张府时,我便想到,是我紧张太过了。要是外面真有危险,张相九娘岂会让小郎出门。不过,既然已经到了门前,我就进来打声招呼,见见久未蒙面的亲人故友。”
亲人故友这几个字,说得极为缓慢,随着涌进屋的寒风,一起回荡。
谭昭昭静默在那里,此时略微抬起了眼,朝高力士看去。
高力士背对着光,脸上的表情不太看得清楚,似乎是眼花了,谭昭昭看到他的双眸,霎时闪亮无比。
谭昭昭道:“高郡公公务繁忙,不敢前来打扰。若高郡公有空,随时前来就是。”
高力士眼里的光渐渐退却,鼓起勇气,想尽办法登了门,等着他的,是生疏客气的寒暄。
后背被寒风吹过,冷得他一颤,不由得拉紧了大氅。
这么多年了,谭昭昭始终没有原谅他。
高力士僵硬地道:“贸然上门,打扰了,我这就告辞。”
谭昭昭叫住了他,道:“高郡公请稍等。”
高力士脚步不受控制停了下来,转身等在那里,见谭昭昭朝西边屋子急匆匆走去,很快抱了一个匣子出来,递到他的面前。
“当年武皇退位之时,你送出来的钱财,我替你保存着。听说你快娶妻,我便想送还给你。正好你来了,这些带回去吧。钱不多,算是冯氏麦氏亲人,给你准备的成亲花销。”
高力士双眸微垂,定定盯着面前的红木匣子。
良久之后,高力士始终未去拿匣子,凄凉一笑,道:“我这个阉人,本就不该娶妻。他们将女儿送给我,不过是看在我有权优势,想要我提拔他们。我看得清楚明白,只是在长安,太过孤单,有个人陪着说话也好。”
谭昭昭暗自叹息一声,一时没有做声。
高力士期盼地问道:“我在长安没有亲人,除了你。九娘,张相,你们可能替我操持张罗,看这门亲事可合适?”
第一百零六章
可合适?
谭昭昭不假思索, 便拒绝了:“对不住,亲事太过重要,高郡公位高权重, 我们不敢当。”
听到谭昭昭不同以往温和的话语,张九龄不禁意外地朝她看去,很快他就明白过来。
高力士是阉人,娶妻不过是找个陪伴, 无法让妻子像是正常夫妻那样过日子。
小娘子的家人所为如何,一目了然, 不过是看重了高力士的位高权重,卖女求荣罢了。
高力士替其谋求富贵, 官职, 亦与张九龄如今在朝堂上提出的谏言相冲突。
张九龄同样歉意地道:“高郡公的亲事, 还是自己做主的好, 我们惟都盼着高郡公能顺遂和美。”
高力士眼里希冀的光逐渐散去, 挺直脊背,脚步踉跄着往后退了两步,藏在广袖下的手, 拽得生疼。
寒风凛冽, 直扑过来, 劈头盖脸,像是广州府的海潮, 一下下,拍得他一片麻木。
“为何,因着我是阉人?”
高力士本想调头离去, 他已非当年走投无路的可怜稚童,搏命厮杀到了如今, 放眼朝堂上下,王公贵族,谁不高看他一眼?
天下想要替他操持亲事的不知凡几,偏只有谭昭昭,她都未曾考虑,直言回绝了他!
可天下,只有谭昭昭住处的酒酿糖蛋,令他最念念不忘,是他在这世上,唯一认定的亲人。
想要说几句冠冕堂皇的话挽回些脸面,话一出口,委屈就喷薄而出,高力士像是吃不到酒酿糖蛋的稚童,哑着嗓子眼眶泛红,连声质问。
“为何,因着我是阉人?!”
谭昭昭起初怔了下,见高力士没完没了,她顿时怒了,道:“高三郎你休要故意找茬!”
高力士猛地上前一步,不服输地昂着脖子道:“我未曾故意找茬!若非当我阉人看,为何我不能娶亲,我都及冠了,还未曾娶亲,你身为我的亲人,你都从不曾过问,关心!”
张九龄见两人都面红耳赤,仿若两只急了眼的斗鸡,不由得蹙眉,道:“高郡公进来坐吧,昭昭,你也消消气,争吵无用,都坐着心平气和说话。”
谭昭昭转身坐在了胡塌上,沉着脸气犹未消,高力士本欲转身离去,双腿却不争气,走了进屋。
张九龄微叹口气,招呼直直立在屋中央的高力士坐。
高力士掀起眼皮飞快瞄了眼谭昭昭,侧身坐在她对面,头却转向了一旁。
张九龄打量着互不理睬的两人,蓦地想笑,声音不由带上了几分笑意,道:“高郡公.....”
“高三郎!”
高力士突然拔高声音打断了他,张九龄愣了下,见谭昭昭朝天翻动着眼珠子,笑意更甚,顺便改了口:“三郎,我与昭昭,从未曾将你看做不全之人,此事本为不幸,我与昭昭皆非将他人的不幸,当做笑谈,贬低侮辱之人。”
张九龄说到这里,神色严肃了下来,高力士绷着的脸逐渐缓和,只看着谭昭昭不做声,像是在等着她发话。
谭昭昭迎着高力士的视线,瞪着他道:“怎地,你难道还在怀疑?”
高力士心里的委屈又开始乱窜,道:“我在长安有亲人,亲人却讨厌我,不肯再见我。每到年节万家团聚时,我总是孤身一人,那时我总是无比庆幸自己须得当值,无需面对满室的冷清。张相同九娘夫妻伉俪情深,传遍了朝堂上下,我经常能听到他们打趣议论。我有时候就想,我也能娶一门妻子,回到府里时,有个人陪着,能说几句话,可能说不到一道去,不同于仆从,总归是亲近些的人,日子也能好过些。”
在李隆基身边,高力士最为得宠信,但并非他一个近身内侍,还有如袁思艺等人与其暗中相斗,腥风血雨不亚于前朝政斗。
高力士长居于李隆基寝殿旁的帷帘中,几乎日夜伴在君王左右,殚精竭虑步步为营,片刻都不得放松。
谭昭昭暗自叹了声,温和地解释了缘由,张九龄听到与自己所猜测一样,嘴角不禁微微上扬。
“你让我与大郎,如何替你操持?于公于私都是在难为我们。你更清楚,对方将女儿嫁给你,是为了你的权势,想要借势升官发财。三郎,你要排解寂寞,无需如此做,实在不值得。”
想起高力士在长安坐拥的家财,谭昭昭几眼不客气了,道:“高三郎,你已经足坐拥万贯家财,以后不许再收受钱财,什么臭鸡蛋烂菜叶都往朝堂上塞!”
高力士气得冷哼,不服气盯着谭昭昭,见她神色严厉,僵直了下,悻悻垂下了头不说话。
谭昭昭却没放过他,追问道:“你是我与大郎的亲人,你这般做,让大郎置于何处?别的官员会弹劾大郎,说是高郡公举荐了那么多官员,为何他们不可?大郎就是嘴上说说,伪君子罢了!”
高力士憋着的一股气,听到亲人二字,莫名其妙就散了。
李隆基身边的内侍虽多,却无人能与他相比。他在李隆基尚在幽禁时就陪伴其左右,彼此之间的情分难得。
高力士是聪明人,他已经足够位高权重,势力再大些,就过了。
张九龄见高力士沉吟着吭声,此事甚关重大,便笑道:“三郎难得来,先别说这些沉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