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陆钧行好像认出了这位中年男人,徐峰,是国内如今还活跃在电影行业一线的知名导演。
  在年轻教师的指引下,三名学生按序号依次做了自我介绍。
  女生看着内敛,爱好却质朴到直接跟老师说自己喜欢吃饭和睡觉。
  头发花白的老奶奶来了兴致,接连问了她几部<a href="https:///tuijian/meishiwen/" target="_blank">美食纪录片里的镜头衔接设计,还有不同电影里关于睡觉与梦境的精神隐喻。
  男生说自己平时最常往剧院跑,音乐剧、话剧、舞剧让考官随便挑着问。
  考官没顺着他的意,提了一部由音乐剧改编的电影,让他分析两种不同载体下的表达方式。
  陆钧行安静地听着,发现两位考生对于老师抛出的所有问题全部对答如流,逻辑和内容都很完善,这么算下来,三位考生里综合水平最差的人大概就是自己了。
  轮到陆钧行后,他压下心中的忐忑,按要求先做完自我介绍,等待考官提问。
  教室后排原本正在消极怠工的徐峰忽然开口道:“陆钧行,李安凯应该跟你说过,你想学的东西我们中影教不了吧?”
  “为什么还要来考导演系?”
  林云笙押对了,果然有考官问了这个的问题,但他与陆钧行都没想到的是,考官问话的切入角度却是如此咄咄逼人。
  “因为考上中影不是我实现目标的最终手段,它只是我踏进导演行业的入场券。”
  陆钧行此话一出,几位老师面面相觑,两名考生也不自觉地偏头看向他。
  这句话太狂妄了,谁不知道中央电影大学在国内外响当当的名号?哪有人面试的时候这么讲自己心仪学校的!?
  徐峰慢慢直起身子,四指在桌面上来回点着,若有所思后,他抬头看向讲台上的少年:“陆钧行,六年前有一个考生跟你说了类似的话,他最后没有入学中影。”
  “老师,你吓不到我,”陆钧行落落大方,他笑着道,“如果今年考不上,我会明年再考,如果明年我发现了更适合实现我梦想的方法,我就会选择放弃报考中影。”
  林云笙说,艺术类院校的校考本质上就是一次双向选择的过程,每所学校发出的招生简章就是一封面向外界的自我介绍,上面写满了学校师资、荣誉、资源,以及需要的人才。
  面试是学校想进一步确认学生特点的环节,对于陆钧行这种“不以考上一所好大学”为人生目标的考生来说,只要诚实地告诉老师“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行了。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陆钧行为了能得到一次向考官介绍自己的机会,在过去短短半年的时间里付出了成倍的精力与代价。
  “那肯愿意让你放弃中影的梦想是什么?”一个坐在前排的年轻教师低头翻阅着自己手边的考生信息表,顺势问道。
  陆钧行不卑不吭:“我想把我们国家的电影还给观众。”
  作为一名从业六年的电影演员,陆钧行知道如今商业片与文艺片的市场现状:商业片靠ip与流量保证票房,再被良莠不济的主旋律电影分去排片,而文艺片几乎死灰一片。
  陆钧行希望有一天,国内的院线里可以拥有各种主题与类型的电影,观众与导演都能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氛围里,找到属于自己思想的徜徉地。
  他想当不同年龄段的观众走进影院时,大家能逃离“一刀切”秩序下严苛审查的虚伪温床,逃离模板套路化的电影情节,获得不同年龄段应有的视野与活力。
  陆钧行最最最大的梦想,就是希望具有国内视角与特色的电影,有朝一日能重新回到国际的舞台上。
  哪怕现实的情况是,距离第六代导演活跃影坛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十年,可国内的第七代新生导演却仍然看不见苗头。
  “你真这么说给那群考官听?”江颖笑着摇了摇头,“有时候真不知道该说你是老成持重还是年轻气盛。”
  陆钧行后来是在李安凯的葬礼上碰到了江颖,她的眼眶凹陷,布满了红血丝,面色间是难掩的憔悴。
  陆钧行掰着手指替自己辩解:“江导,我只是想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
  江颖朝端放在追悼会中央的黑白画像看去,她自嘲道:“你也别太犟,不然就落得跟我们一个下场。”
  李安凯的纪录片《我和我电影的关系》在网络上爆火了。
  是有不少网友还在追着他骂“崇洋媚外”,但也有更多的人在为纪录片里所呈现的悲哀与苍白动容。
  这段时间。关于李安凯最常被大家提起的一句话便是“李导是用死亡才替自己换来了一个走到大众面前的机会”。
  可陆钧行听说《焚烧》的仍然被卡在审核线上,到头来李安凯真正想让大家看到的东西,最终还是只能被掩埋。
  江颖又问:“感觉自己能上中影吗?”
  “很悬,”陆钧行如实答,他那场面试被徐峰针对得很厉害,其他两位考生的水平也优秀到远超他的预料,“可能要再来一年了。”
  “加油吧,”江颖叹了口气,神色如死寂,“但不出意外的话,明年应该是最后一年了。”
  陆钧行愣了愣:“什么意思?”
  “上面有了通知,要撤销所有编导专业的艺考,以后一律按文化分录取。国内高校里的一大群硬骨头还在谈判,但如果事情没有转机,估计今年年底就会对外宣布消息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