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妇女主任 第147节
其他四人对她这模样司空见惯。
平时他们要是忽视她了,方静就会义正辞严地谴责他们不团结,孤立其他知青,还说傅知青就是这么离开知青点的。
人容易犯个毛病,吃软怕硬,或者对不爱计较的人咋咋呼呼,对一看就麻烦的人有所退避。
苏丽梅性子娇,说闹掰就一句话不与方静说,庄兰也爱憎分明,只是没像苏丽梅闹那么僵。
刘兴学和邓海信两个男知青,刘兴学性格更强势,邓海信多数时候顺着他,所以也常常是主动拉方静进话题的人。
此刻,方静明显不在状态,硬叫她回神参与闲聊,大家都尴尬,邓海信就没开口叫她。
“咚咚咚……”
方静定神,扔下树枝,马上起身去开门。
“傅知青,林知青,你们来了!”方静语气欣喜,“快进来!”
屋内四人对视一眼,苏丽梅直接撇撇嘴,其他三人都没表现出太明显的情绪。
庄兰推推苏丽梅,苏丽梅拖着小板凳往里挪了挪,另外三人也都往炕那头挪,空出两个人的空儿来。
傅杭微微点头示意,林海洋热情洋溢地打招呼。
“傅知青,坐吧。”方静先指她旁边的凳子,又对林海洋说,“林知青,你也坐。”
傅杭神色不变,不着痕迹地拂了林海洋手臂一下,交换位置,让林海洋成为了坐在中间的人。
方静不愉,隔着林海洋看傅杭一言,垂下眼,手指紧紧抠着身下的板凳。
傅杭坐在了刘兴学旁边。
刘兴学半边肩背对着傅杭。
两人之间萦绕着一股疏远、僵硬的气氛,明摆着告诉大家:关系不好。
对面的庄兰和苏丽梅眼神不时落在两人身上,防备着两人吵起来。
然而傅杭对刘兴学开口,语气甚至可以说是平和:“赵主任希望我们知青发挥长处,帮助赵村儿大队建起土窑烧砖、瓦,暂定由我带头。初步阶段,要先收集各种黏性的黏土,造个小型的土窑进行试验,需要两名助手,其中一个,是林海洋,他有跟我配合工作的经验,另一个……刘知青,你有兴趣吗?”
刘兴学扭过头,目瞪口呆地看着傅杭,完全没想到傅杭过来是请他当助手的。
其他人也都是一副震惊的模样。
孤傲的傅知青,下凡了?!
林海洋最初知道傅杭要来邀请刘兴学的时候,也是这个表情,现在他满脸趣味地看着众人的神情。
如果是刚来赵村儿的傅杭,他肯定会对其他知青视而不见,也绝对不会跟刘兴学、邓海信两个知青握手言和。
几个月过去,他成长了。
大多数工作都处在集体中,处理好人际关系,减少不必要的争端,有助于提高效率,降低风险,提高任务的完成度……
刘兴学和邓海信针对他,是他们自身实力不足,人品心性又有瑕疵,才会做出那种简单粗暴的针对。
而且他们竟然还成功地膈应了他。
傅杭审视自己,在没有展现出远超别人能力的时候清高不群,没有在两人最初露出几分嫉妒的时候震慑他们,他确实有些傲慢了。
如果连这样两个人都处理不好,他的更进一步和孤芳自赏有什么区别?
哪怕是曾经和他有矛盾的人,都可以为他所用。
“刘知青,你没听错。”傅杭看向刘兴学,“虽然我们之前有些不愉快,但你挖排水渠时充分展现了你的优势,你有热忱,基础知识扎实,大胆肯干,同时又具备不错的协调能力,赵主任动员之后又迅速调整自己,说明你的弹性也很好。”
他这样一脸冷淡地夸赞不停,刘兴学这个被夸的人反倒坐立不安,红晕随着他的话从耳后蔓延到全脸,再到全身。
其他人,包括林海洋,则是嘴巴都越张越大,仿佛不认识傅杭了。
傅杭态度严谨,“基于这些,我认为你完全具备参与土窑初步阶段试验的资格,所以正式邀请你加入进来,你愿意吗?”
刘兴学:“我……”
傅杭直视他。
他这么不计前嫌,邓海信碰刘兴学的手,催促:“这是好事儿,你快答应啊。”
庄兰、苏丽梅也都劝说:“对啊,刘知青,咱们不都想利用自己的知识改变农村吗?这是个大好的机会。”
刘兴学还有些放不下面子。
这时,傅杭不紧不慢地扔出一个巨大的诱惑:“参与建造土窑,可以不用上工,而且照常给工分。”
整个屋子一静,林海洋直接倒吸一口气:“你怎么没告诉我?”
邓海信、苏丽梅、方静眼睛都酸红了。
刘兴学“咕咚”咽了口口水,生怕被抢走,一口答应:“我愿意!”
“先别急着答应。”傅杭偷换概念,“赵主任有任务要求,今年冬天,如果我们能够建成土窑,并且烧出一百平方房子的砖瓦,工分才会兑现。”
傅杭和林海洋都敢干,刘兴学还能在他们面前露怯?
“我没问题。”
方静坐不住了,“傅知青,为什么不能公平竞争?都是有理想有追求的知识青年,不能厚此薄彼吧?”
厚此薄彼?
厚谁薄谁?
其他人看向傅杭和刘兴学,在此之前,他们还几乎不说话……
庄兰、苏丽梅和邓海信又看向林海洋,林海洋也指向自己:“?”
方静垂眼,身体仍然朝向傅杭,等一个回复。
傅杭缓声道:“女知青不是有扫盲的任务?而且,入冬后农闲,不做工。”
方静一瞬懊恼地咬唇。
庄兰、苏丽梅、邓海信:“……”
心情七上八下,五味杂陈。
而林海洋、刘兴学:“??!”
好像有啥不太对劲儿……
第83章
这个年代, 相对风清气正,大多数人思想比较“单纯”,用余秀兰同志常常骂人的话说,就是“死脑筋”。
傅杭几乎轻而易举地达成了目的——让刘兴学成为他另一个助手。
这意味着傅杭顺便也解决了邓海信, 只要他在后续工作中处理得当, 他们之间的矛盾就不会再升级成风险。
至于怎么让人心甘情愿地干活儿, 赵柯已经给出一个效果不错的模板:明确要求和标准, 展望前景和未来,然后大胆放手, 做好后盾, 不偏不倚, 适时鼓励, 不揽功劳。
庄兰和苏丽梅对土窑没有多大兴趣,方静根本不想多干活,于是三个女知青就回了她们的屋子。
傅杭和林海洋、刘兴学继续讨论土窑的初步计划。
刘兴学想表现,傅杭就让他将讨论结果整理成文字, 直接署他的名。
“赵主任虽然没有提更多要求, 但大队肯定要规划建设村子,从土窑的前期试验到选址,也是规划的一项,我们想她所想,急她所急,最好也出一份全村规划交上去作为参考, 刘知青辛苦点儿, 一并负责, 可以吗?”
一个村子按照他的规划建设, 这是多么振奋的事情!
刘兴学眼睛放光, 毫不犹豫地应下。
邓海信不想成为落单的人,傅杭就让他暂时作为编外人员参观学习,等到土窑进入下一阶段之后,需要人手,他再跟大队申请工分。
“邓知青如果愿意,也可以帮刘知青做一些辅助工作,到下一阶段时就能直接进入状态。”
邓海信表现得很乐意,很积极。
整个讨论过程,傅杭都言辞清晰有条理,语气冷静,紧扣主题,没有一句废话。
其他人不由自主地专注听他说话,接受他的安排。
天黑下来,傅杭和林海洋道别离开。
一出知青点的院子,林海洋便冲傅杭竖起大拇指:“你今天这事儿办得,真像样儿!”
傅杭微微抬头望着半空中的钩月,那她得多厉害啊……
第二天,傅杭告诉赵柯助手的人选。
赵柯听到刘兴学的名字,眼里闪过一丝笑意,到大队办公室转达给赵新山。
赵新山同意,即日起,傅杭、林海洋、刘兴学三个男知青就不用再上工。
而不上工还能拿工分,必须得给全大队的社员一个合理的解释,于是赵新山趁着上工前将大家伙集中在一起,进行简单的说明。
知青们也都在,包括傅杭三人。
一个晚上加一个早上过去,村里大部分的人听说了“以后盖砖房”的传闻,也都在议论,但总觉得不敢想象。
连条件好的大队长家都不是砖房呢,他们咋有可能住上砖房?
可现在,大队长竟然说,大队真有这个计划……
社员们心潮澎湃,纷纷追问傅杭他们三个知青“能不能成”、“啥时候能成”……
现在砖影儿都没见着呢,谁会知道那么多,当然不能给太过肯定的答复,只说“会尽力”。
赵新山回复大伙儿:“大队跟知青已经商量好,烧砖烧瓦成功,他们这一冬每天可以拿十二个工分,有其他奖励;不成功,每天只有四个辛苦工分。三个知青会尽力去尝试,我们大队也要给予支持,大家不要对他们不上工有情绪。”
这个工分的规定,是傅杭今天早上主动跟赵柯提的,为的就是避免知青懈怠、糊弄了事。
能建成土窑,十二个工分和奖励是应得的,建不成,四个工分也就够吃口饭,占不着啥便宜。
众人没有意见,一起回答:“不会——”
赵新山又点名常山,让他带知青们去找黏土。
昨晚上,刘兴学在傅杭走后,挑灯夜战,修修改改到半夜,鼻子下全都是煤油灯燃烧的黑煤灰,才整理出一篇满意的初步建窑计划书。
今天一大早,他起来誊抄了一份,交到大队。
计划书上的第一项,就是需要本地人带着他们去找更多种类的黏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