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历史军事>争魏> 第536章

第536章

  历史上的书法家多出自这个时代,原因就在于此。
  “以后凉州公文皆用此纸书写。”其实竹简制作并不比纸张省多少,书写尤为不便,携带更是麻烦,随便一部数,就要装一车。
  “我正好也有一物,元凯观之。”杨峥笑道。
  身边刘珩会意,从后屋搬来几块木板。
  杜预疑惑起来。
  “元凯请看!”杨峥放开木板,上面赫然是阳刻的孙子兵法。
  一开始,杜预表情倒也淡定,但当杨峥把雕版沾上墨,印在纸上时,杜预的表情瞬间就变了。
  “这……此物将传圣人教义于世人,将军大功于天下也!”杜预很快就发现这东西的价值。
  杨峥哈哈大笑,一个雕版印刷而已,其实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
  杨峥早就在心中鼓捣此物,只不过诸事缠身,一直没有付诸于实践。
  一直拖到现在,才弄出一个样板。
  “只不过这字实在有伤大雅。”杜预摩挲着雕版道。
  杨峥咳嗽两声。
  “杜长史,可不能这么说将军,将军废寝忘食,弄了四五天,废了两百多块木板才弄出来。”刘珩睁大眼睛道。
  “哦?”场面顿时尴尬起来。
  杨峥提刀的时间多,提笔的机会却少之又少,字当然不会好看。
  特别是在杜预、卫瓘面前,实在拿不出手。
  杜预也咳嗽了一声,“这字堂堂正正,如刀斧直来直去,颇有气势。”
  “杜长史,你刚才分明说这字难看的,我都听见了。”刘珩抓着杜预不放。
  幸亏堂中只有三人在,不然杨峥都不知道自己的老脸往哪儿搁,“你这厮什么意思?要不你来?”
  刘珩连连摇手,“这活儿属下干不了、干不了。”
  “干不了就别那么多废话,滚出去,别在这儿碍眼。”
  “好。”刘珩巴不得走的远远的。
  这厮走后,堂中才清净不少。
  东西弄出来,以后改进就行了,杨峥不过是抛砖引玉而已。
  “险些忘了,属下此来,是有要事禀报。”杜预极为正式的拱手道。
  “元凯请说。”
  “如今凉州西起高昌,东至安定,北临阴山,南抵河曲,版图日大,诸事繁多,将军于地方军政多设衙司,却唯独露了中枢,无规矩不成方圆,当开府而设行台。”
  当初在西平,杨峥就以护羌校尉的名义,效仿汉制,开设护羌府,当时的身边可用之将不过数人,可谋之士几乎没有,全靠摸着石头过河。
  但现在不同了。
  凉州已然家大业大,再这么草台班子弄下去,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魏武挟天子令诸侯,设霸府,秉持国政。
  郑玄有注解:天子衰,诸侯兴,故曰霸。霸,把也,把持王者之政教。
  天子不在自己手上,设霸府有些过头了。
  但开府设行台却恰如其分。
  行台者,即为行走的尚书台,形同一个小朝廷。
  意思是我杨峥仍然效忠大魏,但不听命于司马昭控制的朝廷。
  而且麾下将吏功劳越来越大,总不能一直压着。
  统制这个玩意儿就是杨峥不得已才弄出来的,在这个时代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了。
  唐代十二转军功,开门就是武骑尉,接着便是都尉、护军、柱国,听着霸气多了。
  杨峥却是什么甲士勇士、飞骑郎、最高也不过护军,也是出于名不顺言不正的考虑,不得不弄出个乞丐版本。
  “可!”杨峥稍一思量便点头答应了。
  杜预一向谋定而后动,既然提出来,肯定早已深思熟虑过了。
  “镇西将军以下,设左右长史、左右司马、主薄、记室参军、从事、幕僚等职,共议凉州内外大事。领军之将,可全部提为校尉,宣义郎任事多年,不乏有佼佼者,亦可提升为宣义令,乃至宣义使,监察一方。四方统制可加为中郎将,若外有战事,将军不宜出征,可拜一人为都督,再任一人为监军。”
  杨峥听出来了,杜预这是要把凉州的档次提起来,大家一起加官进爵。
  以便在政治上与司马昭分庭抗礼。
  汉时,校尉是统兵的实权将领,中郎将差不多就是一方元帅了,根本用不着什么征西将军、持节都督雍凉诸军事,也更不会弄出一个宇宙大将军……
  段颎一个护羌校尉就能号令雍凉。
  皇甫嵩一个左中郎将,率领洛阳禁军扫平黄巾。
  只不过到了魏晋时代,官越封越高,中郎将杂号将军满地爬,都不值钱了。
  “大善!我让庞青跟着你,这段时日,你主理此事。”
  “属下领命!”
  凉州发展到如今的地步,也该梳理梳理内部了。
  杜预的办事效率很高,没几天功夫一封草拟的名单便出炉了。
  鲁芝、杜预为左长史,张特、周煜为左右司马,卫瓘为记室参军,公孙甫、苏泓加幕僚之衔,姜伐野、彭护、蒙虓、孟观、庞青都加了从事之衔,四方统制,改为四方中郎将,蒙虓、孟观、周旨、李特、邵通、龚羽都提为校尉……
  军中有功之人则被升为都尉。
  宣义郎也依照功绩提升。
  庞青、孙阳都提为左右宣义使,其他的宣义郎也多有被提为宣义令。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