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历史军事>旅明> 第463章

第463章

  聊了几句后,熊道见气氛差不多了,便把来意讲了出来:他要查户房架格库里的红白契资料。
  户房就是县衙里专管赋税,田土,征税纳粮的部门。所以如果有人想查本县的土地资料,那么找户房就对了。
  来县令听到这里,不由得哈哈一笑:“此事容易,熊老爷去寻那余书吏便是。”
  于是熊道轻轻松松就获得了县太爷首肯。
  当然了,熊道心里清楚,这只不过是第一关,真正的难点还是在户房那里,所以县太爷才能轻飘飘就答应下来。
  从理论上来讲,其实县衙的资料民人是有权翻阅的。但是这个理论就脱离实际了:一般的草民谁敢去县衙找事?即便去了,户房的书吏能老老实实让你看契?
  所以说,会者不难,难者不会。缙绅大户想了解点情况是很简单的,普通平民就不行了。
  嘉定县户房的管事书吏叫余本德。
  能在富裕的江南大县混到这个位置上的人,按后世的说法,那都是上面有人的隐藏富翁。像余本德这种胥吏,是真正掌握着一县权利的人;县太爷轮流换,胥吏们可是子承父业的,几代人时间就能积攒下庞大的家业。
  所以熊道见到余本德后,尽管对方态度看上去恭敬,但他还是打起了精神小心应对。
  而余本德也同样有戒备:他不怕这位熊老爷查资料买地,他怕得是拿出卷宗后,被对方从中找出什么破绽来捅自家一刀就坏事了。
  要知道涂抹卷宗,修改卷宗,拿假卷宗给上官这些手段都是胥吏们最常用的。有时候是为了阴私利益,有时候为了给上官下马威,总之,搞不定书办的话,熊道今天是肯定查不到他想要的资料的。
  到了这时候,熊道带来的本地牙人就派上用场了。
  牙人是有效的沟通渠道。大家都是吃房地产饭的熟人,一番交流下来,余本德这才放下了戒心。当然,熊道这边承诺的一大笔银子,才是余本德最终拿出笑脸积极配合的决定因素。
  第337节 开港(三)
  在县衙一间僻静,略显破旧的屋子里,熊道终于看到了高桥镇周边的土地原始资料。这些卷契是余本德两个年轻徒弟搬来的,包括各种地契,官契,舆图,公文,满满当当堆了两大桌。
  到这时候,熊道带来的掌柜和帐房自然再不用客气,纷纷卷起袖子,拿着县衙的笔墨纸砚就开始做起了记录。
  所有的资料都需要誊抄,尤其是地契:买卖双方,中人,时间地点交易金额,土地面积这些信息最终都会被带回去汇总。
  熊道则坐在一旁,端着一碗劣茶,有一搭没一搭和牙人还有余本德在闲聊。
  余本德这边就不一样了。起初他的注意力是在掌柜们身上: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如此大规模查勘地契的行为也是少见的。要不是对方是私商,他指定以为要改朝换代了。
  要知道这边拿出来的可是高桥镇周边所有的土地资料,几乎是将浦东以北,黄浦江以东的半岛县境全部包括了进去,总面积用后世的算法,已经超过了30平方公里。
  所以原本抱着一点看笑话心态的余本德禁不住嘀咕起来。因为在他的认知里,再大的港口也用不了几百亩地……“这位熊老爷莫不是要大肆置办棉田,在松江布上兴风作浪?不对不对,这可就是腥风血雨了!”
  最初的震惊过后,余本德很快便意识到了熊老爷的不凡之处,于是他开始从牙人那里套话。然而当他最终搞清楚熊老爷做什么买卖后,某人伸手敲了敲自己的额头:“失敬失敬,原来是做灰泥琉璃生意的熊老爷,余某有眼不识金镶玉,死罪,死罪!”
  从海外运来的水泥,现在早已成了供不应求的物资。包括玻璃和最近才出现的少量镜子在内,这些紧俏货已经吸引到大批京城“有力”人士前来江南采购,更不用说本地人了。
  所以当余本德知道眼前这位就是灰泥厂家代言人后,熊老爷在他眼里顿时化身成了一尊闪闪发光的金人,老余赶紧忙不迭地开始赔礼拉关系。
  “就是个平常买卖人,做点小生意罢了,余书办无需多礼。”熊道这种情况见得多了,也没在意。
  而余本德就不一样了,干这种职业的哪个不是玲珑剔透八面来风,这时候他哪里还顾得上调查熊道买地的原因,当机立断的,余本德做出了他后半生最重要的一个选择:配合。
  什么配合呢?听上去简单,但是技术含量是很高的,是需要多年实践积累的。譬如说,余本德当场指出:高桥镇外临江有一块芦苇滩,契由上标明是官地,但那地方其实是一处隐蔽的私港,附近的渔民盐贩子都在那里交易。
  接下来余书办又微笑着指出:某处看似是湖泊,其实在万历年间就已经淤平,现在是某缙绅家的隐田……从不起课那种。
  熊道听到这里,不由得放下茶碗,正色打量起余书办来:“看来还是把这帮胥吏小看了啊!”
  熊老爷没想到,这日积月累下来,正规资料中居然也埋了这么多地雷。看着余书办那张削瘦的脸上露出的得意微笑,熊道发现,没这货还真不好办。
  虽说这些雷终归会被排掉,但是有知情人士协助的话,无疑会在拆迁前期节省出巨大的时间和精力。
  迅速衡量完得失后,熊老爷点点头:“不知余书办今晚可有闲暇移步寒舍一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