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历史军事>旅明> 第1019章

第1019章

  今天来棉纺厂门前“观景”,是吴法正在港区的最后一件事了。因为时间不等人,现在已然到了秋季……吴法正这一趟离家远游已经用两年多时间,按照约定,最迟今年底他就要返回山西老家。
  ……
  站在人群中,迎着来来往往好奇的目光,感受了一番大工厂下班的人潮汹涌后,吴法正无奈摸了摸脸,对始终跟在身后的老仆说道:“正午了,找地方用点饭食吧。”
  老仆自无二话。于是两人就近在路旁找了家小饭馆,点了菜点了米饭点了茶水,坐在门前的凉棚下开吃。
  临了,茶足饭饱之余,吴秀才还放下身段,和同桌的男女青工攀谈了一番。
  年轻的青工对于年轻秀才老爷还是有三分敬重的,所以双方很谈得来。不过青工们介绍的情况,大抵和吴法正这些日子得来的其他信息没什么大区别……话说现如今的初级工业区,工厂除了工种不同,本来也没什么大区别。
  意识到这一点的吴法正,随即失去了谈话兴趣。请人喝了壶茶,秀才老爷便起身打道回府了。
  回到港区宾馆,主仆二人开始打包收拾行礼……班船就在明天出发,船票早已买好。
  吴法正这一次回乡,可不会再沿着大运河北上了。如今走南闯北的明人都知道,海运比河运速度快了不少。
  在这之前,其实明朝也一直有沙船海运系统,出发地就在上海,终点站是天津。只不过这个年代的海运条件差,航海技术落后,导致海运风险巨大,所以没有成为主流。
  而这几年,自从穿越者建设起高速廉价的沿海物流交通线后,明人土著对大海的畏惧感就慢慢减少了。如今凡是要走大宗贸易的南北货主,很多都会购买上海港航运总公司的货船仓位,再顺手购买一份货值保险。
  即便这样买下来,比起运河上那一层层的关卡和慢如牛的航速,航运公司的服务依旧是廉价的。
  吴法正这次同样选择了海运。哪怕他从来没有坐过海船,哪怕身为内陆人,他天生就对大海有所恐惧。
  翌日,旧世界的国庆日,新世界的……班船起航日。
  青袍方巾,挺立码头的吴秀才,此刻背着手,神情复杂地环视着港区,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来之前,他打死也想不到,天下尽然还有上海港这种遍地充斥着“铁牛流马”,乃至不可思议的“机关”之地。
  “朝廷是如何准许尔辈就此生根发芽的?”
  这个问题吴法正不得而知。
  但有一件事他知道:上海港各工坊的大致产能,以及每岁从南方运到上海港的粮食数量。
  这些并不是保密数字,有心商人随便收集一点当地报纸就能找到各种数据。
  吴法正统计完这个数字的那天,他就确定了一件事:大明真要亡了。
  “大厦将倾,吾辈如何独善其身?”
  良久,听到班船的汽笛声后,吴法正终于带着另一个自己无法解答的疑问,缓缓踏上了高大的班船船板。
  正午十二点,良辰吉时。
  随着一声长长的汽笛声,两艘客船组成的上海-天津单缸蒸汽物流船队,从客运码头缓缓出发了。
  出航后,双船编队并没有走远,而是在外港下了锚链等候……还有六艘货船组成的编队正在内港编组,不久后就会前来汇合。
  而就在这个时候,无聊出舱眺海的客人们,突然间和船工一同鼓噪起来。
  闻声而出的吴秀才,愕然间看到了一位熟人……熟船。
  月余时间来一直停靠在船坞中的那艘巨舰,此刻,正在十几艘各式大小炮舰的簇拥下,冒着比所有黑烟都更加粗大的烟柱,晃荡着六亲不认的起伏,前呼后拥,目无余子,大摇大摆驶出了港口。
  不久后,就在两艘客船不远处,巨舰山岳般船身,与客船擦肩而过。
  这一刻,原本算得上高大的标准型客船,显得那么渺小。站在船头的吴秀才,平生第一次在海疆中被如许庞然大物压迫,顿时吓出了一身冷汗。
  慌乱中,吴秀才扬起脖颈,看到了巨舰侧舷那三个龙骧凤矫的大字:福建号。
  一道思维从他脑中闪电般滑过:“如许名号!此等僭越之举,怕是闽地已不复朝廷所有!”
  第677节 北归(二)
  “呜……”
  随着长长的汽笛声,沪客028号邮船降下了全部帆装。寒冷的海风中,邮船只用凭借螺旋桨的推动力,便“顺滑”地驶入了港口。
  工业革命带来的变革是翻天覆地的。
  如今,大燕国海航系统超过一半的新式货船,已经安装了蒸汽动力系统。
  尽管只是低压锅炉,但由此带来的航行便利,却是旧世界19世纪才能达到的高度。
  低压锅炉设计简单成本低廉维护简便,很适合追求平稳行驶的邮船和货船。
  不过懂行人都清楚,这背后隐藏着的,其实是穿越工业体系的薄弱。
  好在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八年时间,一切从无到有白手起家。哪怕有着“进口物资”的帮助,能达到现今的工业规模,已经是全体穿越者共同奋斗的结果了。
  028号进港的同时,跟随在后的船只,纷纷开始调整帆型和锅炉气压。它们将在未来几个小时内,陆续进入港口……登州新港只有两座码头,船队要轮流进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