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慕容绍宗看着眼前哭的像个孩子的尔朱兆,慨然长叹。
这一刻,连他也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身为尔朱荣的表亲,天下混乱之际他带领家眷相投,一步步经历了尔朱氏的崛起,也即将见证它的覆灭。
这一天来得很快。
七月十日,高欢自领大军入滏口陉,大都督厍狄干由井陉过太行,两路大军齐向晋阳而去。
沿途,各地守军纷纷望风而降,并未受到太多抵抗。
当日东出之时,约束部队的回报体现出来,听闻昔日晋州刺史,如今的大丞相高欢西进,山西之地,人心纷纷归附,并未掀起多少动乱。
七月十八,高欢驻军武乡,尔朱兆眼见部众没有战心,大肆劫掠晋阳,率部向北逃往老巢,秀容川。
高欢得知消息,立即挥师北上,兵不血刃入主晋阳。
当初在晋州时朝思暮想的晋阳城,仅一次军事游行便轻易拿下,这让高欢有了一种不真实感。
入晋阳后,高欢暂住昔日尔朱兆的府邸,府中旧人都被清出。
重新立足山西,高欢迫不及待招来心腹议事。
“诸位,晋阳处四塞之地,易守难攻,我意在晋阳设大丞相府,常驻于此,你们以为如何?”
高欢向心腹们询问道。
孙腾当即支持道:
“尔朱兆逃亡秀容,不久当灭,大王旌旗所指,将在关西,邺城路远,不利于用兵,晋阳往西可由蒲坂入关中,向南可扼制洛阳,正是王业之地。”
孙腾与封隆之回邺城后,纵使有高欢从中斡旋,依旧闹得很僵,不得已,这次出兵,高欢将孙腾带在身边,把封隆之留在邺城,至少让他们彼此冷静一段时间。
众人也纷纷附和。
不过随军而来的李元忠却站出来建言道:
“大王若居晋阳,则洛阳不可再为都城,臣请迁都邺城。”
李元忠这番话自然有他的道理,洛阳与晋阳都在西侧,而山东之地才是高氏根本。
这也引来高欢麾下河北士人的附议。
高欢能够理解李元忠等人的小心思,但他心中不喜:你当我夺不下关中不成!
当初他以区区两万人马东出,两年不到的时间,又打回了晋阳,这时候正是意气风华的时候,又怎么会考虑关中同样是四塞之地。
“贺拔岳我旦夕可灭,若往邺城,则关西之地难以操控,迁都之事,暂且搁置。”
高欢回绝道,语气不容置疑。
他还存了平灭关中后,在洛阳建国的心思。
见高欢决心已定,李元忠等河北士人只得作罢。
尔朱兆逃回秀容川后,自以为经过一番劫掠,士气能有提振,派遣部将把守各处关隘,高欢却没有立即北上,反而是将邺城家眷接来晋阳,随行的还有留在邺城的诸多幕僚。
而洛阳,高澄也终于等到了先前派往河北、青徐等地公干的文吏陆续返回。
与他们寻问民情后,高澄这才得知:当初在河北分给民众的良田都被权贵们以各种手段获得,贫苦之人只能换来贫瘠薄田。
这让高澄在失望之余,也决心等待彻底剿灭尔朱兆之后,与高欢相见,共同商议这件事情。
关于田亩的重新分配,他必须要得到高欢的支持。
而刚从青州返回的赵彦深又给他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
与分田无关,小崔虽然关键时刻靠不住,但处理政事还是值得相信,青齐之地的田亩分配就是由他亲自主持,才离开不久,权贵们抢占也没那么快的速度。
被朝廷由夏州迁往青州的流民,也在崔季舒的安排下也得到了妥善安置。
让高澄忧心的是,赵彦深回报自往青州之后,深入各郡,发现多有奸猾之人冒作官吏。
事情严重,出于谨慎考虑,高澄赶紧再次派出另一批文吏,暗中调查。
得到回报果然如赵彦深所言。
原来北魏自六镇动乱以来,局势混乱,朝廷难以管辖地方,各地多有冒名顶替、窃居官位的人。
两件事情都让高澄难办,他不愿再等高欢平定秀容,与娄昭、高乾、高隆之等人商议好洛阳之事后,高澄由斛律光领亲卫随行,北上晋阳。
第五十五章 官吏
高欢事先并没有接到任何请示,当他看见高澄风尘仆仆赶来晋阳,勃然大怒道:
“我命你坐镇洛阳,你却擅离职守,军国大事岂能任由你这般恣意妄为!”
说罢,一脚踹向高澄。
高澄一时没反应过来,生生被踹翻在地,眼见高欢再度欺身而来,只能抱着头蜷缩起来,喊冤道:
“父王,孩儿此来是有重要事情禀报,况且临行时已与舅父等人商议留守事宜,怎能说是擅离职守!”
高欢却不管不顾,一边打一边喝骂不止,似乎对高澄早有怨恨,也不知是不是听闻了高澄以皇后之礼敬奉尔朱英娥的缘故。
事发突然,斛律光在外安顿随行亲卫,跟随而来的三位幕僚,洛阳小霸王崔季舒与杨愔眼见高欢发怒,畏惧不敢言语。
只有陈元康冲了出来,扑在高澄身上,护着他大喊:
“世子劳苦功高,大王却随意施以拳脚,岂非太过!”
这时候杨愔与崔季舒也反应了过来,匆忙跪地为高澄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