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但我还是先微笑着行了拜礼,“臣妇拜见侧妃娘娘。”
  “哎呀,快快起来,不必跟我行礼。”她忙想搀起我,“你我是无身份拘束时就一起长大的好姐妹,我念着呢。”
  “逢春也是第一次来王府,该行的礼数还是得做全的。”
  毕竟这王府除了她,还有许多眼睛盯着,叶知秋不再勉强,只待我行完礼后才说,“我前些时候就想找你聚聚了。但我初到王府,人事未稳,诸多不便,总觉得不是自己住惯了的地方,陌生得很,做任何事儿都束手束脚的。这种情况,自然不适宜请你来了。”
  听她的意思,是这几个月已经熟悉了站稳了,所以才敢请客入府。我有些讶异,从一见叶知秋就格外注意起了她与下人奴婢、与我的互动,从前娇软无架势的她,现在待人接物的仪态端静大方,隐隐有些威仪在。连说话功夫也渐长了不少。
  这王府华丽,她的金屋也别致优雅,各种名画玉器,琳琅满目。甚至还有几面高墙,全都砌满了古籍今文。叶知秋见我望书墙兴叹,解释说,“这都是阿晟的书,摆在我这儿罢了。你也知道的,我就只认识几个简单的字,哪里看得懂这些...繁文...缛节?”
  阿晟?如此亲昵而自然的爱称,想必他们婚后依然如胶似漆,感情甚笃。也是,不顾重重阻碍跨越关山阻隔才好不容易抬进王府的,自然情比金坚了。只是,我心胸狭隘,耿耿于怀晟王对我与叶知秋天差地别的态度,心头总有些吃味。
  但眼下,仍体面恭维道,“这里书盈四壁,架格有序,想必晟王爷是位爱书惜书、博闻强识的君子。”
  “逢春,我也想多读读书,以后说话面面俱到、滴水不漏,不得罪人,也不让人得罪。我看你也是被接回木府后才读书识字的。可有什么学得快的技巧教教我吗?”
  “我有些愚笨,只知勤能补拙。”本想简单应付过去,双眼却无意瞥见窗外有一抹暗黄的降龙衣角没藏好。我朝亲王的朝服除了正统明黄的正龙、升龙图案不可绣制,但盘龙、降龙能用。想必是翁晟在窗后了。于是,为求印象改观,我才温声补充道,“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你遇到看不懂的,多读几遍,就通了。”
  叶知秋似懂非懂,只一脸向往,语气轻松,“真希望我也能早点和你一样,文绉绉地说话,真好听。”
  跟我一样?你知道什么叫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吗?如果我没有夜以继日、积雪囊萤的多年苦功,就算天赋再好也是枉然。有天资,也许事半功倍,但若资质平庸,必然得将勤补拙。虽然不知道叶知秋能学成多少,但一丝危机感依旧如潮水般涌来。我暗暗用力,就算美貌赢不过她,我也绝不想让叶知秋在文房四艺、人情世事上压我一头。
  思于此,我不由得望着她那朱唇玉面,单单凭一张脸都能叫人爱不忍释了,若还是柳絮才高、貌才双全的,晟王岂要痴云騃雨,感觉如获至宝了?
  我话音刚落,翁晟就迈步进来了。叶知秋见情郎早归,有些欣喜,迎上前去,“阿晟,今日怎么那么早回来?”回过头,又忙介绍起了我,“这是逢春,之前你也见过。当初我被...当初我受伤时,多亏了她的出手相救,才有钱及时请了大夫医治。”
  他的目光从叶知秋身上越过,由悉心温柔变得不苟言笑。哈,还真是不出预料的神情转折啊。面对他的打量,我安适如常的行礼,照旧是你待我冷、我回你冽的态度,绝没有一丝一毫的献媚之色。
  “臣妇刘木氏,翰林院侍读刘禤之长子刘清慰内室,拜见王爷。”
  “请起,不必拘礼。”他的态度比起前两次见面和缓了不少,许是因为我在叶知秋危难时施以援手,又或是因为我自报了家门,他对书香清流一向敬重。“你救了知秋,就是有恩于本王。本王知恩必报,不喜欠人人情。日后若有需要帮助的地方,尽管开口便是。”
  我清浅颔首,将体面话信手拈来,“多谢王爷好意。我与娘娘自幼相识,情同姐妹,她陷于水深后热中,我救她是义不容辞的事儿。”
  “知秋才嫁给本王,与京中的名媛贵女还不相熟。若刘少夫人愿意常来陪她解解闷、喝喝茶,本王另有重谢。”
  翁晟此次回府是为了拿弓箭与其他王侯去郊外涉猎的。不多说几句,便匆匆赴会了。厅内又剩下我与叶知秋。恰逢侍女们端上糕点茶饮,叶知秋笑道,“逢春,这是太后娘娘宫中赏赐的,不说寻常百姓,就是官宦人家也无福消受。你快尝尝看。”
  “来之前我也听说太后娘娘很喜欢你,收了你做义女。知秋,你总算苦尽甘来,福慧双修了。”
  以她现在养尊处优的地位身份,已经不是一个木家、刘家给得起的了。
  叶知秋哀婉苦笑,“那些京中贵胄表面上对我行礼如仪,背地里都在嚼舌根,说我只不过是靠美色迷惑了阿晟。而且,身份低微拿不出手,配不上他。太后仁慈,怜我是孤女,所以才给了我金枝玉叶的名头傍身。”言毕,心情又转好,握住我的手,“听说皇上在民间微服私访去了,太后娘娘的意思是,待皇上回京后,会为我举行册封礼。到时候,你可一定要来啊。反正那些参加欢宴的贵妇贵女我一个都不认识,也不想结交。”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