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历史军事>初唐峥嵘> 第362节

第362节

  能在短短片刻间,为李善找到这种几乎是贴身打造的职位,裴世矩实是能臣……当然了,李世民心里有数,绝不是刚刚才想到的,那老狐狸八成已经考虑了很久了。
  而且看似是针对李善,实际上却针对的是我……李世民心生警惕,如今朝中裴氏势力尾大不掉,若不是裴世矩、裴寂都年岁颇高,只怕父亲、太子也不能容忍。
  李渊沉吟片刻后,瞥见殿外平阳公主的身影,笑道:“此事不急,等怀仁回京再议……如此大功,任其择之。”
  平阳公主入殿禀告北衙禁军调动,主要是两个月前起复的江夏郡公李高迁的任职……李高迁致仕数月,得太子李建成举荐,出任左监门将军,归属平阳公主麾下。
  “宗正少卿?”平阳公主看了一眼裴世矩,目光冰冷,都不用猜她就知道肯定是这老东西出的招。
  “等怀仁回朝再说吧。”李渊打了个哈欠,今天是例行早朝,又议事许久,有些疲了。
  目送父亲离开,身着戎装的平阳公主盯着裴世矩,“怀仁北赴代州,数度上阵,回朝后只怕要休养些时日……”
  “三妹说的也是。”太子李建成随口道:“不过宗正少卿也挺合适,说起来几位表兄、舅舅都和怀仁有些来往,酂国公曾数度赞誉怀仁手段。”
  李建成突然提起窦家族人是有其用意的,因为如今出任宗正卿的正是扶风窦氏的窦琮。
  诸人散开,太子李建成、裴寂往东宫,秦王李世民回了承乾殿,只有裴世矩缓缓朝着承天门的方向行去……平阳公主沉思良久,突然转头看向了李世民的背影。
  为什么裴世矩想将李善放到宗正寺中?
  原因很简单,他需要验证一个猜测,或者说他需要向太子李建成验证一个猜测,至少要影响太子的判断。
  李善已然投入秦王麾下,或者,李善有意投入秦王麾下。
  关键就在于如今的宗正卿窦琮。
  窦琮,扶风窦氏族人,是随李渊晋阳起兵的老人,但在此之前他在前隋以门荫入仕,后因犯法而亡命逃至太原托庇李渊,期间与李世民不和,虽后在李世民麾下参与洛阳大战,但从来不被视为秦王一脉。
  相反,在武德四年东宫、秦王夺嫡拉开序幕之后,太子李建成招揽,窦琮很快就投入东宫。
  而宗正卿这个职位并不是什么虚职,手上是有着实实在在的权力的,就目前而言,窦琮能管辖的范围……皇室内,他也就管不着皇帝李渊。
  除了李渊本人之外,即使是东宫太子、天策上将也要给窦琮几分面子,至于其他的亲王、郡王、公主、驸马都尉更是不在话下。
  甚至于宫中妃嫔以及外戚都在宗正寺的管辖范围之内,而窦琮依附东宫的事实,导致了李世民在这方面的被动。
  比如去年燕郡王罗艺打伤了房玄龄,除了圣人的责罚之外,其实宗正寺也是有资格做出责罚的,至少有资格向李渊上书请求责罚。
  再比如武德四年,尹德妃的父亲尹阿鼠殴伤杜如晦,如何处置这完全是宗正卿的权利范围之内……只是当时的宗正卿陈国公窦抗装聋作哑。
  如今,秦王李世民在各个方面都压倒了东宫,而太子所依仗的就是圣人李渊,借宗正卿窦琮施恩宫中嫔妃……古往今来,枕头风总是很有用的。
  但窦琮出任宗正卿是兼职,他本职是十六卫中的右领军大将军,如果李善出任宗正少卿……凭借李渊的信重,平阳公主的支持,不说和窦琮平分秋色,但也不至于什么都做不了。
  如果再弄出个什么风波……李世民难道忍得住不让李善出手?
  如果李善真的投入秦王麾下,能忍得住不出手?
  到那时候,一切都清楚了……裴世矩打的这个算盘,李世民心里清清楚楚,所以他第一时间判断,这次针对的不是李善,而是他自己。
  当然了,说到底还是针对李善……让李善露出真面目,让李善不能再左右逢源,让李善陷入夺嫡之中,最后再找到机会……
  而平阳公主对这方面虽然没有敏锐的嗅觉,但稍后也猜到了一些什么……自从裴世矩投入东宫门下,她心里也一直狐疑,或者李善已经做出了选择。
  平阳公主还陷入深思之中,耳旁传来脚步声。
  “拜见殿下。”
  “拜见殿下。”
  对于曾经弃军而逃的江夏郡公李高迁,平阳公主颇为不屑,但毕竟是东宫心腹,又是当年太原元谋功臣之一,她微微颔首算了打了个招呼,随后视线落在了李高迁身后将领身上。
  李高迁介绍道:“这位是左武卫中郎将常何。”
  平阳公主之前从未听说过这个名字,但她如今知道,因为这个名字在一个多月前和段志玄齐名,成为长安坊间谈资。
  第五百七十三章 博弈(下)
  出了承天门,李高迁指了指左侧,带着常何去兜了一圈,那儿正是他的地盘,左监门卫的驻地,就在承天门大街的西侧,临近门下省。
  “平阳公主执掌北衙禁军,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均归其辖制。”李高迁低声道:“怀仁与其最是交好,以姐弟相称……”
  常何苦笑了声,“下官哪里敢得罪邯郸王。”
  李高迁这两日也仔仔细细的问过常何为什么被赶回长安,心里猜测,李善只怕是要用人……当日为什么要留下其实他自己也看不顺眼的刘世让,无非就是要用人罢了。
  常何也算是沙场宿将,但就能力而言,并没有太过出众的地方……与张士贵、张公瑾、薛万彻相差甚远。
  不过李高迁也知道,虽然李善将常何撵回长安,但却将薛万彻调入军中,让东宫这边另外举荐卢承基出任录事参军事……就东宫在代州的势力,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有所增强。
  一方面正是这个原因,另一方面毕竟常何是东宫从秦王大本营陕东道笼络来的,所以太子李建成不仅没有任何怨言,反而屡屡抚慰,并且在李高迁出任右监门卫将军的时候,将常何塞了过来,而且还提了一级。
  “明日正式上任。”李高迁交代道:“不可懈怠,平阳公主日夜巡视甚严。”
  “谢郡公指点。”
  李高迁笑了笑,“其实怀仁……待得回京再说吧,据说怀仁可能会出任宗正少卿。”
  李高迁还觉得自己在李善面前挺有面子的,能替常何讲和……完全不知道他几个月前落到那般境地到底是拜谁所赐。
  常何沉默的出了皇城,一路往南,绕过两三坊,在一处新建的宅子外停下。
  “三郎君回来了。”亲卫上前勒住缰绳。
  “宾王呢?”
  亲卫努努嘴,“又喝醉了。”
  常何木讷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大步入内,一眼就看见在小榻上呼呼大睡的马周,“宾王,宾王!”
  “噢噢,大来兄回来了。”马周揉了揉朦胧睡眼,打了个哈欠,“这一觉又是两个多时辰……该吃晚饭了吧?”
  常何无语了,半响后挽起马周,“今日得太子召见,转入左监门卫。”
  “左监门卫管入,右监门卫管出。”马周懒洋洋的说:“此为守护皇城之重,太子颇有气量。”
  常何叹了口气,“但北衙禁军由平阳公主执掌……”
  “无碍。”马周挥挥手,嗤笑道:“说句不好听的,大来兄只怕难入平阳公主之眼。”
  常何苦笑点头,想了想又说:“据说邯郸王即将回京,可能出任宗正少卿。”
  “宗正少卿?”马周面不改色,想了想说:“李怀仁其人,刻薄寡恩,看似怀仁举义,但行事向来以利为先,看似剑走偏锋,实则步步为营,谨慎小心。”
  顿了顿,马周解释道:“去岁赴任代州,开拓商路,筹建霞市,即为明证。”
  常何点头赞同,说到底,李善如今在代州的地位,很大程度在于霞市和商路,他是以代州势族为棋子,出关重建商路,以河东世家为棋子,才能让霞市繁华,他自身其实并没有付出什么。
  “去岁外放……小弟有所揣测,应该是为了避开夺嫡。”马周大大咧咧的说:“宗正少卿……必然被卷入夺嫡,李怀仁此人虽刻薄寡恩,但知进退,明得失,未必会承接此职。”
  听马周连续两次提及“刻薄寡恩”,常何也是叹息,这位故友看来对那位邯郸王怨恨颇深。
  这也是难免的,李靖到任之前,代州总管府内多少职位空缺,李善宁可让代州势族子弟以检校之名担任,也没有替马周筹划一二。
  “不过那些都不管咱们的事。”马周手撑着榻起身,“今日大来兄终脱樊笼,可喜可贺,不如……”
  常何连连摆手,“明日赴任,不敢饮酒。”
  顿了顿,常何补充道:“得太子信重,转入右监门卫,任中郎将。”
  马周眼里透露出毫不掩饰的羡慕嫉妒,这厮在代州丢了两次人,被撵回长安,居然还能从右郎将升任中郎将……八成是因为其秦王旧部的身份。
  “既然晋职……”马周突然抓起一旁桌案上的酒壶摇了摇。
  “宾王,待得休沐,必一醉方休。”常何哭笑不得,“奉命驻守玄武门,平阳公主日夜巡视,不敢怠慢。”
  “玄武门?”马周呆了呆,勉强挤出了个笑容,“那就饶过大来兄这次……”
  两人叙谈良久,常何这才回了正屋,而马周在客舍久久僵坐无语,居然是玄武门,居然是玄武门!
  马周没进过皇城,但曾经见李善私下提及……他至今还记得李善用一种莫测的口吻提起玄武门,提起玄武门如何重要。
  的确很重要。
  如果想攻打皇城,玄武门是最为快捷,也最为直接的通道,进了玄武门,能一路畅通无阻的直抵太极宫!
  而玄武门外是禁苑,东宫的长林军正是驻守在禁苑临近东宫的长林门……难道东宫太子有篡位之心?
  当然了,攻打皇城并不是只有玄武门一条路,大军也能从玄武门西侧的芳林门入长安,绕道西侧,从嘉酞门入皇城,然后再转入承天门大街,攻破承天门,才能抵达太极宫。
  相比起来,玄武门却近的多,也方便的多。
  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屋内,映射得马周脸上阴晴不定,最让他难以理解的是,就算李善猜到了常何可能回长安得太子重用,但守卫玄武门……李善猜到了吗?
  如果不是玄武门,李善将自己塞到常何身边那就意义不大了……马周并不自我菲薄,他很清楚自己的能力,以及李善对自己的重视程度。
  晃了晃手边的酒壶,高高举起倒仰,几滴酒水坠入口中,马周不满意的抿抿嘴,心想李善到底会让我做什么?
  但不管做什么,肯定会用在刀刃上。
  上了这条船,再也不可能离开了,不说自己和李善的交情,不说自己知晓李善那么多隐秘,仅仅是已经住入日月潭的老母,就决定了自己不可能有其他的选择。
  第五百七十四章 这次真不是我的错(上)
  五月初三,天策府。
  不大的屋子内,凌敬手持一封信正在吟诵,李世民、杜如晦、房玄龄聚精会神的听着。
  好一会儿后,凌敬才住了嘴,房玄龄端了一杯热汤递过来,向来端谨的杜如晦捋须笑道:“不料如此之速,正如殿下所言,邯郸王实是国之干城。”
  从三月中旬开始动工,到现在也不过两个月不到,顾集镇已然大致成型,张士贵在信中提及红砖、泥浆对工程助益颇大,而且坚固耐用,只要不缺粮草,水源不绝,仅凭突厥很难攻破这种寨堡。
  “克明……”凌敬将信递给李世民,眉头微蹙,“虽得陛下、殿下信重,但小儿辈……克明直呼即可。”
  房玄龄忍笑道:“难道克明兄还记当年怀仁坏东山寺一事?”
  李世民大笑道:“房公说笑了,克明公是那等心胸狭窄的人吗?”
  杜如晦瞥了眼房玄龄,也忍不住露出个笑容,两人早在入秦王府之前就是至交,杜如晦更是得房玄龄赞誉“王佐之才”才得以名声大盛,自然不会在意。
  “粮草不缺,水源不缺。”李世民再次看了看李善的这封信,“欲以八百骑兵,一千步卒驻守,与马邑成掎角之势。”
  “代州兵力充足,粮草充盈,永康县公已在路上,还携带五千江淮精兵。”杜如晦分析道:“除非颉利可汗举国来攻……”
  “绝不可能。”凌敬摇头道:“即使颉利可汗率大军来攻,朔州马邑顾集镇两地,刘世让、张士贵均非平庸之辈,突厥一时难以破城,粮草不济,伤亡惨重,只会便宜了突利可汗。”
  “也正是因为突利可汗一事,怀仁才会在顾集镇建寨。”杜如晦点头道:“前后相连,环环相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