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古代爱情>正良缘> 第13节

第13节

  顾君若:“我觉得他做不来。”
  赵主簿还真的做不来,他带着人去了一趟姚家,然后被人客客气气地送了出来。
  他黑着脸回来,和韩牧道:“姚老爷不在家,姚家的管事一时做不得主,说要等姚老爷回来再说。”
  顾君若看向韩牧,一脸的果然,不出我所料吧?
  韩牧眯了眯眼,“他不在,那去哪儿了?”
  “说是下乡收粮食去了。”
  韩牧一听,气乐了,“在义县收购粮食吗?”
  赵主簿没说话。
  韩牧气得鼻子都要冒烟了,他原地转了两圈,手一挥,大叫一声,“小北!”
  “哎!”小北立即奔出来,目光克制又隐怀期待的看着韩牧,“二郎,是不是要打上门去?”
  “不错,你多带上几个人,我就不信,那姚老爷会不在家!”
  赵主簿看得目瞪口呆,连忙要拦,“不可呀县令,这……这没有先例呀。”
  “做事还非得有先例不成?”
  “自然……”他话还没说完,韩牧已经道:“行,那我来开这个先例好了。”
  “开了这个头也不好,”见韩牧一副听不进去的模样,赵主簿心累,不由的回头叫站在台阶上的顾君若,“太太,您倒是说句话呀。”
  顾君若道:“既然姚老爷不在,那就去姚家的粮铺吧,你知道他们家的粮库在何处吗?”
  赵主簿眼睛都快要瞪出来了,一脸的惊疑不定,“太太想做什么?”
  顾君若和韩牧道:“现在你就去写公文,下令,从此时起,县内的粮价不得高于往年同期的三倍以上。”
  她道:“县令有平抑物价之责,像姚家这样天灾时候大幅度提升粮价本就是违法的,你带着衙役直接查封姚家的粮铺和粮库吧。”
  是违法的,但这个世道下,谁还真的追究不成?
  顾君若看向赵主簿,问道:“姚家在义县有几家粮铺?”
  赵主簿木然的道:“三家。”
  “很好,带上认路的衙役,直接把三家都查抄封了。”
  韩牧虽然跃跃欲试,却还是有些迟疑,“我打上门去看人也就算了,抢东西不好吧?”
  顾君若道:“这不是抢东西,而是收缴证物,粮铺里的东西都是他囤积居奇,高价卖粮的证据。”
  韩牧眨眨眼,问道:“也就是说抢,哦不,是收缴的东西不用还?”
  顾君若道:“那就要看姚家要怎么选择了,还有你的良心。”
  韩牧:“我的良心自然是很大很大的。”
  他试探性的往前走了两步,“那我走了?”
  顾君若点头。
  “我真的走了?”韩牧又挪了两步回头问。
  顾君若继续点头。
  “我真带人去封粮铺和收缴粮食了?”
  顾君若就看着要走不走的韩牧,静默的没有说话。
  这次韩牧终于不再一步一回头,直接大踏步离开,“我这就去点人。”
  顾君若这才轻轻地哼了一声。
  赵主簿张大了嘴巴,片刻后拔腿就要去追韩牧,顾君若却叫住他道,“赵主簿,前面这么多难民,我们一起去赈灾吧。”
  “可是夫人,县令他……”
  “他是义县父母官,为义县筹备赈济粮食本就是他的责任,赵主簿不必担心,对了,县令走得匆忙,没有来得及拟公告,这封公告就由你来写吧。”
  说罢带了赵主簿进大堂,然后取了笔快速的写就一篇公告后把笔交给赵主簿,“抄两份吧。
  ”
  赵主簿愣愣地伸手接过,抄完才发觉不对,“夫人,您这字写得真好看,既然已经写出公告,为何不直接用,反而还叫我重新抄写一份呢?”
  顾君若将两份抄好的公告拿过来,取出韩牧的县令官印,哐哐就往上盖章,把盖好章的公告递给他后道:“因为我只是县令的幕僚,您才是义县的主簿。”
  有本事您将手上的县令官印放下再说这话呀。
  顾君若将两份公告递给衙役,“一份贴在外面的公告墙,一面贴在城门外,派两个识字的人守着公告,若有人问,要为百姓宣读答疑。”
  衙役接过,应了一声“是”。
  赵主簿还是有些心慌,他不由开口劝道:“夫人,我们县衙满打满算就四十来人,而不管是曾家还是姚家,下人佃户无数,您措辞如此严厉,恐怕会成乱事。”
  顾君若瞥了赵主簿一眼后看向不知何时走来,正站在门口听他们说话的薛县尉,“薛县尉以为呢?”
  薛县尉一脸正气,“县令和夫人皆是依律而行,有何可惧呢?”
  他道:“他们家中虽有下人和佃户,但县令还是他们的父母官,而且外面这么多义县百姓,他们感念县令大德,皆回站在县令这边。”
  顾君若眼中闪过光芒,颔首道:“不错。”
  顾君若道:“走吧,我们出去帮忙。”
  他们人手不足,既要搬动粮食,又要称粮,还要快速的记下来人的户籍信息,更要维持秩序,速度还不能慢。
  顾君若走出县衙大门,抬眼看了一眼望不到头的灾民,轻轻叹息一声,看了一下后在县衙侧门边指了一个位置道:“再搬两张桌子来,增开两队,薛县尉来帮我如何?”
  薛县尉惊讶的看了她一眼,颔首应下。
  两张桌子摆下,县衙里搬动粮食的人立即把粮食往那里搬,有排队在前面的百姓看见了蠢蠢欲动,所以紧紧盯着他们。
  一见顾君若冲他们招手,有速度快的灾民立即拔腿冲上去,抢在了第一个。
  那边两张桌子前瞬间站满了人,有维持秩序的衙役呼喝着让他们排好队,然后去其他队伍里再找些人过来。
  第二十一章 赈灾
  顾君若坐在桌前,小婵站在她旁边,手里拿着一个盆,他们已经称过,像他们拿来的这个盆,两盆,不多不少正好两斤。
  她自己拖下一袋粮,一开始有些笨拙的拆绳子,学着人把粮袋敞开,等着人过来。
  灾民的眼睛都盯着粮袋不动了。
  顾君若问道:“名字、籍贯、年龄,家中还有几人?”
  见他眼睛黏在粮食上,她就轻轻敲了敲桌子,“快回答,不然不好与你粮食。”
  衣不遮体的青年回神,立即道:“赵二柱,义县赵家庄的,十九了,家中原先有父母和一个弟弟一个妹妹,父母已死,我弟弟妹妹在那边,”
  青年指了隔壁队伍的两个大孩子,冲顾君若讨好的笑:“夫人,您看我能不能一起把他们的领了?”
  “不行,他们自会自己领自己的,”赵含章快速的记下,宣道:“成丁,两斤粮。”
  小婵就剩了一盆粮,青年立即不纠缠了,把手里一直紧抓着粮袋打开,目光炯炯地盯着小婵。
  小婵就给他打了两盆粮。
  青年轻轻地颠了颠,脸上笑开了花,立即拎着粮袋开心的跑了,不过他没有立即跑回家,而是跑到旁边,等他弟弟妹妹也领到了粮食,三人就结伴而回。
  和青年一样结伴离开的人不少,他们未必是家人,但不是亲人就是伙伴,彼此还算信任,落单的话很容易就遭遇抢劫,所以每人敢领了粮食自己走。
  顾君若记述快,还有余力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看出了这一个隐患,瞅着空隙就招来一个衙役,道:“衙门不是有惯常用的帮闲吗?找三十人来,让他们三人一组,在附近十条街道和巷道里巡逻,不许人抢掠食物,干一天一人额外给他们一斤粮。”
  正排队的人听说,立即鼓噪起来,纷纷叫嚷道:“夫人,您看我怎么样,我也可做帮闲啊。”
  后面的人看不清前面,但也听到了,做帮闲巡逻,一天一斤粮食呢,立即跟着叫起来,“我也可以,我也可以,大人您看我,我很有力气的。”
  “乱叫什
  么,那是夫人。”
  “夫人?什么夫人?夫人就夫人吧,夫人,您看我,我很强壮的!”
  瘦得跟竹竿一样,哪里强壮了,顾君若冲衙役扬了扬下巴。
  衙役还算机灵,立即冲着鼓噪的人呵斥,“喊什么喊,喊什么喊,知道什么是帮闲吗?那也是我们县衙选出来的杰出青年,以为谁都能当不成?你们要想做帮闲,且还有的努力呢,去去去,不许再乱喊!”
  顾君若等人群安静下来,这才高声道:“下一个!”
  衙役立即下去找人。
  帮闲也是有数的,家住哪里他们心中都有数,且也相熟,毕竟帮闲就是协助衙役管理地方治安的。
  水灾过后,连县尉和衙役们都饿得面黄饥色,更不要说帮闲们了,他们也混在队伍里等着领救济粮。
  所以衙役也不走远,直接拿着锣鼓就敲了几下,然后冲着下面喊道:“县衙帮闲的,有在人群中的出列,赶紧的,赶紧的!”
  排着队的人迟疑了一下,虽不知衙役叫他们做什么,但作为帮闲,他们已经习惯听命于衙役,虽然排了很久,就快要到他了,他还是出列,只是有些垂头丧气。
  不一会儿,队伍中就出来十来个人往前走,站在了衙门前。
  衙役看了不满,问道:“怎么就你们几个了?赵超几个呢?”
  “他们早跑出去了,说城里活不下去了,得在外面找生路,我们家都指望我呢,走不了。”
  “还有没有留在城里的,快去把人找来,夫人要用你们,一天一斤粮。”
  众人眼睛微亮,立即问道:“那我们的赈济粮……”
  “照发。”
  立即有人道:“我知道,五根几个在老后面呢,我去叫他们。”
  “快去,快去。”
  “夫人要几个人呀?”
  “三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