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

  “……没有。”万木不敢与主子对视,气势瞬间低了下去。
  “或许是我忘记告诉你了,现在李往昔已经不是议郎职务了,他被升官了。”
  “什么?”万木吃了一惊,好奇地问,“他现在是个什么官?”
  “光禄丞。”
  万木一脸迷惘:“光禄丞是个什么官啊?”
  “光禄勋的二把手,”韶宁和解释道,“低位仅次于光禄卿。”
  万木渐渐瞪大了双眼,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他虽然还是不太明白低位仅次于光禄卿究竟是个什么概念,但仅是听到这“二把手”,就足够他吃惊的了。
  “原来是他……”一旁的伶舟突然一脸想起什么的表情,拍着脑门喃喃自语。
  “你说什么?”韶宁和转过头去看他。
  “哦,没什么。”伶舟又端起药碗假装喝药。
  “要把汤汁全部喝完,不准浪费。”万木惊讶之余还不忘监督伶舟喝药。
  “知道了。”伶舟无奈地叹气。
  于是万木继续刚才的话题:“可是少爷,为什么这李议郎……不是,李……大人会升官升得这么快?”
  “因为他前阵子给皇上出了个好点子,皇上一高兴,就给他升官了。”韶宁和说得轻描淡写。
  但是伶舟心里清楚,韶宁和这话,也就随便打发万木罢了,事情的经过,完全不似他说得这般简单。
  伶舟之前只是觉得李往昔这个名字有些耳熟,如今听到“光禄丞”三个字的时候,终于将现实与自己的记忆挂上了钩。
  李往昔此人,前世的闻守绎并未亲眼见过——或者确切地说,也许在朝堂上碰过面,但却从未交谈过——是以印象并不深刻,但这个名字,却是听成帝提起过几次的。
  也就是在两年前的这个初夏时节,亲政快满一年的成帝,想要在文治方面做出点成绩来,但又觉得朝中治国人才太少,敢于提出谏言的大臣更是少之又少,甚至有些官吏抱着安于现状的心态,碌碌无为,得过且过。
  为了鼓励大家进谏,成帝的智囊团提出了很多激励政策,但久久无人响应。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成帝的积极性,让成帝十分苦恼。
  就在这个时候,尚是议郎身份的李往昔,斗胆进宫求见成帝,向成帝献了一计。
  几日之后,李往昔在朝堂之上公然进谏,洋洋洒洒地提出了自己在治国方面的看法。成帝对此给予了较高的赞许,当着众大臣的面,破格擢升李往昔为光禄丞,秩俸千石。
  这一举动令众人叹为观止,也十分鼓舞人心,有了李往昔这样的先例,诸位大臣也不再甘心继续观望下去,纷纷向成帝进谏,甚至一些偏远之地的官吏也千里迢迢来到繁京,只为向成帝进得一言,运气好的或许就能成为第二个李往昔,一夕间鸟雀变凤凰。
  然而,这样的风气毕竟不能长久,一则朝廷将官职和俸禄作为赏赐代价太高,偶尔为之尚可,一直持续下去就不现实了;二则,进谏的人多了,浑水摸鱼或是颠倒黑白的负面现象也便随之显现,以至于官场中人心浮躁,大家只想着如何提出奇思妙想一夜成名,真正务于实事的人却越来越少了。
  于是这样的进谏激励政策在实施了几个月之后,又被成帝勒令停止,最终不了了之。
  因献了这一计而被破格提升的李往昔,也在春风得意了几个月之后,渐渐被成帝抛在了脑后,光禄勋上下对他这不劳而获谋来的官职颇有些微词,以至于在之后的一段时日,他在这光禄丞的位置上坐得十分尴尬。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伶舟掐指算了算,如今尚是六月上旬,正是李往昔被升官之后风光无限的时期,成帝为了推行他的计策,自然是日日召见,夜夜商议,这时候的李往昔,忙碌得不见踪影,那是再自然不过了。
  伶舟一边回忆着往事,一边就这么无知无觉地把一碗汤药喝尽。
  将空碗递给万木之后,伶舟对韶宁和道:“少爷,今后的一段时间,或许会有不少人积极进谏,你可别去趟这浑水,免得自己惹了一身腥。”
  韶宁和看了他一眼:“为什么这么说?”
  “这事儿……长久不了,”伶舟不知该怎么跟韶宁和解释,只能敷衍地摆了摆手,“总之你听我的没错,就这样在家里呆一阵子,等这风气过去了就好。”
  韶宁和盯着他瞧了片刻,似乎想从他脸上探究出什么来,但最终,他只是沉默着点了点头,没有再多问。
  伶舟又道:“还有那个李往昔,他不来找你最好,你便趁此机会,与他拉开一些距离罢。日后就算他再回来与你称兄道弟,你也要与他保持距离,不要同他走得太近。”
  万木在一旁听了,有些不满道:“我说伶舟,你好像一直对那位李大人有意见啊,每次李大人来我们家做客,你都不怎么给他好脸色看,他到底哪里得罪你了?”
  “他没得罪我,”伶舟道,“只不过……他这人似乎喜欢投机取巧、急功近利,我担心他哪一日偷鸡不成蚀把米,坑了自己不说,还连累了少爷。”
  万木听了,越发不高兴了:“他怎么就投机取巧急功近利了?我倒觉得,他是个热心肠的好人,难得他愿意和我们家少爷做朋友,少爷怎能辜负他的一番好意?”
  伶舟见万木固执已见,于是无所谓地笑了笑,懒得再与他做无谓的争执。
  倒是韶宁和,沉默地思索了片刻,突然冒出一句:“我倒觉得,这世上最擅长投机之人,莫过于当朝丞相闻大人了,但他就混得挺成功的,不是么?”
  “……”伶舟知道韶宁和又在借机发泄对杀父仇人的不满了,于是装聋作哑地摸了摸鼻子,靠上枕被,脑袋一歪,闭眼假寐去了。
  第十一章
  伶舟在床上躺了几日之后,身子已经大好,于是他渐渐开始躺不住了,先是在院子里来来回回地游荡,再然后,他表示想出去走走。
  “不行,不能再让你一个人出去了。”万木断然拒绝了他的要求。
  伶舟苦着一张脸在院子里晃来晃去,万木干活的时候他晃,万木午休的时候他也晃,晃得万木终于受不了了,不耐烦地嚷嚷:“行行行,我让你出去,不过我得跟着你,这样总可以了吧?”
  伶舟立即奉上无懈可击的完美笑脸。
  两人收拾完东西后,万木跑去书房跟韶宁和报备:“少爷,我带伶舟出去转转,保证晚饭前回来给您做饭!”
  韶宁和放下书,问道:“去哪儿转呢?”
  万木愣了一下,回头问伶舟:“对了,你想去哪儿啊?”
  伶舟想了想,道:“集市吧,那地方人多。”顿了顿,又补了一句,“热闹。”
  “啧啧,果然是小孩子心性。”万木摇头调侃。
  “……”伶舟憋得差点没一口血喷出来。
  不想韶宁和却放下书起身道:“反正我也闲来无事,不如和你们一起出去转转吧。”
  万木惊讶地看着他:“少爷,您也一起去?”
  平日里总喜欢把自己关在家里看书,没人来叫就不愿意出门的韶宁和,居然主动提出要和他们一起去集市?这真是稀罕事。
  韶宁和又道:“多带些银两,晚饭就在外头吃了再回来吧,免得时间太过仓促。”
  “好嘞!”万木开心地应了一声。
  韶宁和当上议郎之后,秩俸提升为六百石,每月按时拿到俸禄,因此在度过了最初两个月的拮据期之后,他们的生活条件便渐渐得到了改善,偶尔在外头奢侈一顿,也不算太过分。
  因为有了上次伶舟淋雨生病的前车之鉴,万木出门前还特地带了两把伞。
  伶舟看了看头顶上万里无云的天空,嘟哝着道:“这天气,应该不会下雨吧?”
  “夏日的天气可是说变就变的,”万木严肃教育他,“有句话说得好,吃什么长什么……”
  “是吃一堑,长一智。”韶宁和帮他填空。
  “对对,吃一堑,长一智。”万木接着道,“你上回都烧成那样了,还不引以为戒吗?这一次就算不下雨也得带着伞,有备无患嘛。”
  伶舟闭上了嘴,不再发表意见,反正这伞轮不到他拿,他也落得轻松。
  为了方便走路,万木把两把伞交叉缚在了身后,走在大街上,便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引得路人频频回首观望。
  伶舟有些耻于与之为伍,于是故意稍稍放慢脚步,与万木拉开一些距离。不想一转眼,发现韶宁和走得比他还磨蹭,一脸视万木为路人的模样。
  伶舟看了看韶宁和,又看了看前方大踏步前进毫无所觉的万木,他左右权衡了一下,干脆弃暗投明,跑去和韶宁和同行。
  两个人并肩走着,便自然而然地聊了起来。
  “其实之前就想问你了,”韶宁和状似随意地道,“你以前……家里可是书香门第?”
  “嗯?”伶舟疑惑地看向韶宁和,有些摸不着头脑。
  “因为看你似乎很喜欢看书,对某些事也有自己独到的看法,所以我在想,你是不是受了父母熏陶的缘故。”
  “唔,是……是吧。”伶舟含糊地应了一声,心下略一斟酌,然后开始谨慎地编织谎言:“其实也算不上什么书香门第了,父亲是个乡村里的教书先生,所以我小的时候耳濡目染地听过一些道理。”
  韶宁和略有些惊讶:“是吗?这倒是与我心中所想有些落差。”
  伶舟试探着问:“那你以为……我父亲是什么身份?”
  “至少……也该是个有点职权的地方官员吧?”
  “为什么会这么想?”
  “有些官宦人家若是犯了国法,或是得罪了权贵,子女便会被卖到大户人家为奴为婢,甚至……”韶宁和看了伶舟一眼,像伶舟这样被卖入小倌馆被逼着接客的,那是最悲惨的一种下场了。
  只是这些话,当着伶舟的面,又不好说得太明白。
  伶舟却已经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于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也许是我家里穷困潦倒了,父母迫于无奈才会将我卖掉的吧,我那时候年纪太小,记不清了。”
  韶宁和一时辨不清他话中真伪,也不好再追问。
  两人静默了片刻,韶宁和又道:“伶舟,以后别再叫我‘少爷’了。”
  “怎么?”
  “读书人当有骨气,不应甘心为奴为婢。”韶宁和目视着前方,缓缓道,“你跟万木不同,我没拿你当仆从看待,你也不要看轻了自己。”
  “那……我该怎么称呼你?”
  韶宁和想了想,道:“我比你虚长几岁,你便唤我一声‘哥’吧。”
  伶舟绷着脸噎了半晌,咕哝道:“我还是叫你少爷吧。”
  “为什么?”
  “不为什么。”伶舟闷闷撇开脸去。要他认一个比自己年轻了十岁的男人做兄长?士可杀,不可辱!
  “当心!”韶宁和突然出口提醒,迅速伸手揽住他的左肩,将他往右侧带了带。
  只见一辆马车险险从他身侧擦了过去。
  伶舟顿时惊出一头冷汗,如果不是韶宁和反应快,他只怕就要被这躁马撞飞出去了。
  “刚才……谢谢你。”伶舟心有余悸地向韶宁和道谢,韶宁和没有说话,只是勾起嘴角笑了笑。
  “噗通——噗通——”伶舟瞬间感到自己的心跳又有些不规律了。
  “……错觉,一定是错觉。”伶舟面无表情地移开了视线,然后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进入自我催眠模式。
  到了集市之后,伶舟和韶宁和望着眼前川流不息的人潮,一时间都有些发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