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O18文学>书库>穿越重生>盛华> 盛华 第204节

盛华 第204节

  苏广溢看了眼严宽,严宽忙示意他先看。
  金相沏好了茶,慢吞吞摆好杯子,再慢慢一杯杯斟上茶。
  魏相端起,闻了闻,看着金相,叹了口气,金相也是一声叹气。
  苏广溢看的比魏相更快,啪的合上折子,递给了严宽。
  严宽主理户部十多年,大小弓的祸事,他是最熟悉,也最深知危害的几个人之一,看了折子,心还是猛跳了好几跳,这张折子里,短短几行,就能让这京城某一家,成为第二个明家,或是全家。
  “陈江比我预想的懂事。”见众人都看完了折子,金相声调沉沉道:“这是你我之幸,天下之幸。这大小弓之起因,这二十多年牵连范围之广之深,我和魏相……唉。”
  金相一声叹息,沉重无比,“先帝说过不止一回,全具有长袖善舞,长于人事,却不擅理财,他不擅理财,却自视甚高,先帝那时候还好,先郑太后节俭为上,当今太后也是极其节俭之人,到今上,江娘娘之手笔,诸位都是清楚的。皇上供奉丝毫不短,我和魏相,一直担忧得很,可这是皇家内务。”
  苏广溢垂着眼皮,看着自己面前那杯茶,专心的听,一言不发,严宽双手抚在膝上,拧着眉头,也一样只听不说。
  “苏烨接手皇庄,到如今,大约也摸出大致了,只怕皇庄中,也是乱相一片。”金相看着苏广溢道。
  “是,阿烨脾气都大了不少,实在是……唉。”苏广溢以一声无话可说的长叹,代替后面无数话。
  “各州县田亩年年增加,”金相看向严宽,“我记得你跟我说过,不只一回,江浙寸土寸金之地,田亩也能年年增加,不合常情。”
  金相又是一声叹息,“不说这些了,过往不究,只看眼下吧,这是陈江理出来的头一份折子,后头大约还有,还有多少,这会儿,他也说不上来。咱们,也只能先有一步,理一步,这里的,大家商量商量,各领一份,安排人手清理清查。魏相先看看吧。”
  金相示意魏相,魏相不客气的拿过折子,严宽忙起身拿了纸笔,端了砚台过来,魏相提起笔,在折子上飞快的勾了些,放下笔,再细看了一遍,将折子递给了金相。
  金相接过折子,直接递给了苏广溢,苏广溢和魏相一样,不客气的勾画出来,再细看一遍,再将折子递回给金相,金相示意他递给严宽,严宽没看折子,直接推给金相,“我听您安排吧。”
  金相嗯了一声应了,翻开折子看了看,“余下的也不多了,都烦劳严相吧。”
  “是。”严宽答应的极其爽快。
  金相叫了心腹老仆进来,将各人勾出来的抄出来,交给三人,“诸位,此次清理,务必彻底查明清结,不可再留后患。”
  “相公放心。”魏相和苏方溢、严宽拱手答应。
  严宽出了屋,下了两步台阶,顿住,转身折回,进了门槛,没再往里,只看着看向他的金相道:“江宁府几宗案子,让李文山走一趟怎么样?”
  “很合适。”金相点头。严宽欠身退步,出来回去了。
  从魏相到严宽,三位相爷各自挑选自己要派出的人,在沉默迅速上,默契的如同一个人。
  隔天一早,旨意就到了李文山手里,严宽把他叫过去,关着门仔细叮嘱了小半个时辰,李文山出来,先打发人去跟秦庆说一声,明天一早启程去江宁府。再直奔秦王府,秦王和金拙言都在,两人仿佛早就知道了这件事,秦王交待了几句路上小心,保重身体,金拙言用折扇点着他,似笑非笑道:“你这个钦差,可一定得公道,还有,可不能有后患,去跟你那位郭先生辞个行吧。”
  李文山出来,却没找到郭胜,再到郭胜那间小院,也没找到,只好两处都留了话,让郭胜一回来,就去一趟永宁伯府。
  李文山回到永宁伯府,先和严夫人说了明天一早启程去江宁府的事,就直奔明萃院。
  李夏没在明萃院,李文山找郭胜没找到,再听说李夏也不在,顿时一身燥汗,转身出院门刚走了十来步,就看到李夏提着裙子,迎面跑过来。
  李文山长长一口气舒出来,肩膀胳膊浑身上下一起放松下来,笑容绽放,“我正急着找你。”
  “我知道,进去说话吧。”李夏一口气跑到李文山面前,推着李文山转个身,重新进了明萃院。
  “我刚听说,你点了钦差,见皇上没有?”见李文山摇头,李夏紧接着问道:“四位相爷呢?见了哪一位?”
  “就见了严相。”
  “今天早上,连你在内,一共点了十七个钦差,江南东西路一共三个,你只见了严相,那十六个钦差,应该也都和你一样,只见了一位相爷。”
  李夏语速很快,李文山听的一个怔神,立时就明白了,“你的意思,几位相爷各管一处?”
  “对,要是我没猜错,应该是几位相爷各管自家一摊,我还没全部理出来,不过大致已经有了,这一趟,应该是各家的屁股,各家去擦。”
  “啊?”李文山一脸的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卷宗上好象没有……”李文山摸出从严相那里拿到的卷宗,李夏从他手里拿过,一目十行看了,再塞给他,“看样子,唐家的事不会太小,你这趟去江宁府,这卷宗上的几桩案子,是其一,其二,也是最要紧的,把唐家的事查清了结清楚。”
  “唐家?唉,也是,这唐家!”李文山简直想挠头。
  “你赶紧和五嫂一起,现在就去一趟唐家,这会儿,唐尚书肯定在家,你去找他好好说说话儿,还有,今天晚上让五嫂好好跟你说说唐家,别的,五哥别担心,从今天一早得了信儿起,郭胜就去打听了,肯定能打听到有用的东西。”
  李文山连连点头,急忙出来,和唐家瑞一起,急急往唐府过去。
  这一夜,永宁伯府忙到大半夜,打点李文山去江宁府这事,唐家也忙到半夜,天还没亮,唐尚书身边一个老管事带了六七个老成长随管事,从后角门进了永宁伯府,换了永宁伯府长随衣着,跟着李文山,出城往东水门上船启程。
  秦庆赶到指定的时辰前半刻钟,才骑马跑的一身大汗,赶上了船。
  “见着郭先生没有?”没等秦庆喘匀气,李文山就急急问道。
  秦庆连连点头,抬手拍着胸口,“就是,为了这个,放心,郭先生真是……放心。”秦庆一边说一边喘一边笑。
  郭胜真是神人也,一天一夜,竟然就把唐家在这桩案子里的牵连,摸了个八八九九,有了他怀里这薄薄两三张纸,这一趟清理唐家不法之行,就轻松之极了。
  第422章 前程无量的贵嫔
  李文山一行三条大船,一艘钦差官船,另两艘,是永宁伯府雇佣的船只,算是十分宽裕。
  秦庆和李文山一条船,上了船,也不急了,安顿好,才拿出那几张纸和李文山细看,两个人仔细看过,又把跟随而来的唐家管事叫过来,仔细问了,心里大体有了数,李文山安了心,秦庆更是安心了不少。
  顺顺当当走了一个多月,进了平江码头。
  船缓缓往码头靠进去的时候,就看到码头上一个穿着酱紫长衫的中年男子,踮着脚伸长脖子,从高高悬起的钦差明黄旗上,看到楼船上忙碌的船工和长随们。
  船靠上码头,下了锚,一个船工扔下缆绳,刚跳下船,中年男子就几步过去,问了两句,顿时喜笑颜开,忙伸手从怀里摸出张大红禀贴,迎着船头过来,冲船上的长随船工们用力招着手。
  正站在船头,准备到平江府看看,采买日用的赵平安看到,忙示意船工放下跳板,一个小厮急步下了船,从中年男子手里接过禀贴,赵平安拿了禀贴,冲岸上的中年男子笑着欠了欠身,转身进了船舱。
  秦庆正和李文山说着平江府诸事,两人打算天色落黑后,悄悄上岸,到平江府逛一逛,听说现在的平江府,夜晚倒比白天热闹繁华得多。
  秦庆先接过禀贴,扫了一眼,惊讶的眉毛抬起,忙将禀贴递给李文山。
  “这是来迎咱们的?”秦庆看着李文山那一脸跟他不相上下的惊讶,失笑道,“这可太过了。”
  “快请进来。”李文山先吩咐了赵平安一句,就要迎出去,秦庆忙伸手拦住他,“你是钦差,出去不便,我去迎一迎。”
  来的人,是唐家在江宁府的主事人唐老爷的次子唐家盛唐二爷。
  李文山迎在船舱门口,唐家盛一进门,迎着李文山,喜之不尽的长揖到底,“这位必定就是五爷了,果然风姿非同一般。”
  “二哥过奖了。”李文山长揖还礼,欠身往里让唐家盛,“常听唐氏说起江宁老宅,说二哥二嫂待她比亲妹妹更好。”李文山说着话,让着唐家盛往上首让,唐家盛怎么肯坐上去,两人让了半天,一左一右坐下。
  小厮捧了茶上来,秦庆还没落座,忙捧过一杯,放到唐家盛旁边,唐家盛急忙欠身连声不敢当,“哪里当得起!怎么敢让先生如此,这位是郭先生还是秦先生?”
  “这是秦先生。”李文山从小厮手时接过茶,示意唐家盛。
  秦庆落了座,三个人让过一回茶,又客气了几回,秦庆先笑道:“二爷这是要进京?”
  “是。”唐家盛爽快笑道,手指往旁边指了指,“三四条船呢,奉了族中几位老祖宗,还有阿爹的吩咐,带了些东西,还有不少人,往京城,一来贺十一姐儿入了宫,这又晋了贵嫔,二来,几位老祖宗的意思,只怕往后贵嫔那边要用人的地方多,吩咐我留在京城,听贵嫔使唤,也给四叔搭把手。”
  李文山挑着眉毛,看起来又是喜悦又是惊叹,秦庆折扇拍着手掌,连声难得难得。
  “这是唐尚书的意思?”李文山忍不住问了句,唐家老宅这三四条船的东西和人进京给唐家玉使唤,这事儿,唐尚书知道吗?
  “四叔的脾气,你还不知道?”唐家盛笑起来,“四叔一向节俭,不管是钱还是人,都是能省则省,四叔的德行人品,全天下人都敬重的,这事儿,哪能是四叔的意思,只求着四叔不板着脸把我赶回江宁府就行了。”
  唐家盛说着,笑起来。
  “那倒不至于。”秦庆也笑起来,“唐尚书人品德行之所以被天下人敬仰,也是因为他从不拘泥,二爷要是京城常住,家眷也一起来了?那就好那就好,二爷再有一个来月就能到京城了,不知道宅院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
  “已经打发人先过去收拾整理了,多谢多谢。先生这话极是,四叔是真正的圣人,要不然,也不能有十一姐儿这样的大福不是?”唐家盛哈哈笑起来,看起来心情极是愉快。
  “这话极是。”秦庆捋着胡须,跟着笑着。
  三个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唐家盛就起身告辞,“……在平江府采买了不少东西,原本昨天就要启程的,听码头上几户跑快船的船户,说前儿遇到了钦差的船,我想着应该是你的船,就多等了这大半天,好见你一面,说说话。这会儿见好了面,我就得赶紧启程了,都是重船,路上慢,耽误不得。等你回到京城,咱们再痛痛快快喝上几杯。”
  李文山也不多留,送他到船头,秦先生将唐家盛送下船,又送出十几步,目送他往码头另一面急步走了,才转身回去船上。
  “先生怎么看?”两人进了船舱,李文山拧着眉,看起来十分忧虑。
  “唐家到底百年积蕴,这份见识倒是难得,唐贵嫔这进宫,这个贵嫔,他们想的这份长远,确实不差。”秦庆神情有些凝重。
  “这都是净想好事儿!”李文山攥着拳头捶在高几上。
  “人不都是这个样子?都是净想好事儿。不过,这也不算净想好事儿。”秦庆干笑了几声,“咱们就是闲话几句,随便说说,唐贵嫔年纪太小,又……”秦庆嘿了一声,“太天真,五爷想想,要是换成咱们九娘子,这就不是净想好事儿了。”
  李文山呆了,秦庆这句话,如同黑夜中突然一道电闪,要是阿夏……
  阿夏!
  秦庆愕然瞪着一幅活见鬼模样的李文山,简直要吓着了,“五爷,五爷!”
  “阿夏……”李文山脸颊连连抽动,猛的一口凉气抽上来,“阿夏!”
  “我就是随便说说,打个比方,九娘子已经订了亲了,不是,是指了亲了,接了圣旨的!”秦庆有点儿吓着了,五爷疼九娘子,那是疼的比性命还重,他这个比喻,过份了。
  “没事儿,没事。我没事。不是……我是吓着了,这事儿简直,唐家不知道怎么想的,算了咱们不说这个了,我是吓着了,我喝杯茶。”
  李文山一手抓壶,一手拿杯子,倒一口,猛仰头喝一口,倒的飞快喝的飞快,把秦庆看直了眼。
  第423章 喜庆
  九月中,李冬顺顺当当生下了长子静哥儿,李夏没敢去阮家守着,从得了李冬肚子疼发动的信儿起,就端坐明萃院,专心一意的抄经祈福,端坐不动,直抄了一夜一天,将金刚经齐整无比的抄了两遍,从傍晚抄到傍晚,听人传了话进来,六姑奶奶已经吃了半碗鸡汤面睡着了,才放下笔,眼泪奔眶而出。
  这一关过去,姐姐必定能一辈子平安顺遂,长命百岁。
  李夏沐浴出来,先去大相国寺上了香,才往阮府,隔着帘子看了一会儿,出了阮府,心情一点点轻松下来,到永宁伯府门口下车时,她有了个小外甥的喜悦,已经完全淹没了先前那份恐惧和担忧。
  整个京城,都笼在一片喜气中,李冬生下长子没几天,就是太子纳妃这件普天同庆的大热闹事。
  午后,李夏和严夫人一起,换了吉服,往宫里去。
  太子纳妃的盛大宫宴,是在晚上,李夏是得了金太后的口谕,让她早点儿去,和她说说话儿。严夫人则是得了唐家玉的口信,请她带上李文楠,早点过去,先到她那里说说话儿,严夫人和李夏商量了,没带李文楠,可早点过去说话,就不好不去了。
  进了天波门,李夏往萱宁宫去,严夫人则跟着小内侍,往唐家玉的住处过去。
  萱宁宫内外都是一片少有的热闹喜气模样,进了垂花门,李夏飞快的看了一圈,垂花门内,和垂花门外,以及萱宁宫外都一样的热闹喜气,嗯,太子成亲了,这确实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好事。
  金太后正拿着把花剪,给一盆枝叶繁盛的吊兰修剪枯干的叶尖,见李夏进来,转过身,将她上上下下仔细打量了一遍,满意的嗯了一声,“这一身穿的好,又喜庆,又不张扬。”
  李夏上前几步,从女使手里接过接修下来的叶尖的托盆,一边接着金太后修下来的小小叶尖,一边笑道:“是大伯娘帮我挑的。”
  “你大伯娘到了?随夫人呢?”金太后挨个看着那盆吊兰的叶尖,随口问道。
  “不知道随夫人到了没有,唐贵嫔捎了话,让大伯娘带上七姐姐,早点过来,到她那里说说话儿,七姐姐昨天夜里受了点儿凉,今天早上嗓子哑的几乎说不出话,大伯娘就只能自己早点过去了。”李夏瞄着金太后的神情。
  吊兰枯掉的叶尖已经全部修剪干净,金太后满意的又看了一遍,将剪刀放到托盆上,女使忙上前,从李夏手里接过,李夏和金太后净了手,坐到旁边榻上,就转了话题。
  “你姐姐添了个男孩子?”金太后笑问道。
  李夏笑容绽放,急忙点头,“折腾了一夜一天,总算平安无事,我去看了一回,隔着纱帘看了眼,没敢进,也不知道小外甥长的象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